-
听力残疾老年人失能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听力残疾老年人发生失能的预测因素,并构建其失能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采用二手数据研究方法,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库,选择2015年≥60岁的374例听力残疾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按照7:3比例分为训练集(n=261)和验证集(n=113),根据其2018年是否发生失能为依据进行分组,分为随访期间未发生失能组(n=164)和随访期间发生失能组(n=97).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运算符(LASSO)多元逻辑回归筛选可能影响失能发生的变量.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及绘制列线图,并进行外部验证.结果训练集失能率37.2%.高血压、肝脏疾病、关节炎/风湿病、文化水平、牙齿掉光、晚上睡眠时长、认知功能、吸烟、午间睡眠时长是听力残疾老年人发生失能的预测因素.训练集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03,95%CI为0.636~0.769,敏感度为69.1%,特异度为67.1%;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相近,Brier得分为0.207;测试集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3,95%CI为0.606~0.821,敏感度为76.3%,特异度为68.0%.结论 高血压、肝脏疾病、关节炎/风湿病、文化水平、牙齿掉光、晚上睡眠时长、认知功能、吸烟、午间睡眠时长是听力残疾老年人发生失能的独立预测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良好,对听力残疾老年人失能风险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压控制水平、长时血压变异性及血清IL-6对早期认知障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血压波动及生化指标对其早期发生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自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148例基底节区HICH患者,发病4周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将患者分为认知障碍组(MoCA评分<26分,62例)和非认知障碍组(MoCA评分≥26分,86例)。收集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入院后连续7 d的平均血压,比较2组患者间临床资料、平均收缩压(MSBP)、平均舒张压(MDBP)及长时血压变异性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基底节区HICH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检验基底节区HICH患者认知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与MoCA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独立影响因素对基底节区HICH患者认知障碍的诊断价值。结果:与非认知障碍组比较,认知障碍组患者的高血压病程较长、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较高、白蛋白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非认知障碍组相比,认知障碍组患者的MSBP、MDBP、7 d收缩压标准差(7dSSD)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程( OR=1.258,95% CI:1.134~1.396, P<0.001)、MSBP( OR=1.770,95% CI:1.267~2.473, P=0.001)、7dSSD( OR=1.139,95% CI:1.038~1.249, P=0.006)、IL-6( OR=1.156,95% CI:1.076~1.241, P<0.001)是基底节区HICH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基底节区HICH患者的高血压病程、MSBP、7dSSD、IL-6与MoCA量表评分均呈负相关关系( rs=-0.271, P=0.001; rs=-0.493, P<0.001; rs=-0.264, P=0.001; rs=-0.412, 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联合应用MSBP、7dSSD、IL-6、高血压病程诊断基底节区HICH患者早期发生认知障碍的AUC为0.932,敏感度为0.855,特异度为0.895。 结论:MSBP、7dSSD、高血压病程及血清IL-6可能为基底节区HICH患者早期认知障碍的血流动力学及血清学监测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定量磁敏感图成像评估颈动脉狭窄患者脑铁沉积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CAS)患者脑铁沉积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研究。前瞻性收集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CAS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完成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根据MoCA评分将患者分为认知正常组及认知障碍组。所有患者行定量磁敏感图成像,提取全脑皮质磁化率值,以反映脑铁沉积情况。以年龄、性别、受教育时间、高血压史、糖尿病史作为协变量,对患者认知功能、双侧狭窄分级和组间有差异脑区的磁化率值进行偏相关分析,以确定影像学差异与认知评分及狭窄程度的相关性。进一步进行中介分析,明确额极磁化率在右侧狭窄分级与认知评分之间的中介效应。绘制高血压联合额极磁化率值判断认知障碍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灵敏度和特异度。定量资料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无序分类资料采用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有序分类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 结果:研究共纳入患者33例,认知正常组16例,认知障碍组17例。男性23例,女性10例,年龄(62.8±9.0)岁(范围:48~88岁)。认知障碍组右侧狭窄分级高于认知正常组( Z=-2.037, P=0.042),且额极[(-0.210±0.080)×10 -8比(-0.130±0.120)×10 -8; t=-2.187, P=0.037]、额上回[(-0.604±0.243)×10 -8比(-0.428±0.203)×10 -8; t=-2.223, P=0.034]和颞极[(-0.081±0.115)×10 -8比(0.054±0.190)×10 -8; t=-2.417, P=0.022]磁化率值明显升高。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颈动脉右侧狭窄分级与额极磁化率呈正相关( r=0.424, P=0.009),MoCA评分与额极及颞极磁化率呈负相关(额极: r=-0.391, P=0.027;颞极: r=-0.410, P=0.020)。中介分析结果显示,额极磁化率在右侧狭窄分级与MoCA评分的关系中表现出完全中介效应,间接效应 β值为-0.021(95% CI:-0.059~-0.002)。高血压联合额极磁化率值判断认知障碍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82(95% CI:0.763~0.989),灵敏度为82%,特异度为83%。 结论:认知功能下降的CAS患者的额极、额上回和颞极存在明显铁沉积,且额极磁化率介导了右侧颈动脉狭窄程度对认知功能的影响。高血压联合额极磁化率值有望作为判断CAS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客观影像学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妊娠期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胎儿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胰腺炎(API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胎儿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6月间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APIP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MAP组(41例)、MSAP组(33例)、SAP组(16例),根据有无胎儿死亡分为胎儿死亡组(13例)和胎儿存活组(77例),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特征及各项生物化学指标。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胎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90例APIP的主要病因是高三酰甘油血症(42/90,46.7%)。血LDH、CRP、血糖、D-二聚体、白蛋白、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及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在不同严重程度APIP患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90例孕产妇无死亡,胎儿死亡13例(14.4%)。随着API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胎儿死亡率增加。APIP合并高血压( OR=14.742,95% CI 1.157~187.890, P=0.038)、酮症酸中毒( OR=19.587,95% CI 1.789~214.469, P=0.015)及CRP水平( OR=1.013,95% CI 1.001~1.025, P=0.031)是胎儿死亡的危险因素,ApoA1水平( OR=0.118,95% CI 0.021~0.664, P=0.015)是胎儿死亡的保护因素。ApoA1预测胎儿死亡的灵敏度为84.6%,特异度为79.2%,CRP预测胎儿死亡的灵敏度为76.9%,特异度为84.4%,两指标联合预测胎儿死亡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67.5%。 结论:APIP的病情严重程度与胎儿死亡密切相关,高血压、酮症酸中毒、CRP水平是胎儿死亡的危险因素,需特别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孕中期代谢相关因素的巨大儿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在不同孕前体重指数(BMI)分层的妊娠妇女中,通过孕中期的糖脂代谢指标建立巨大儿的风险评估模型,并探讨该模型的价值。方法:为单中心、大样本的回顾性研究。收集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产科门诊孕24~28周进行常规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孕妇共1 781例,排除孕前糖尿病合并妊娠、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异常、肝肾功能疾病及多胎妊娠后,最终入组1 114例,按照孕前BMI分为体重正常组(940例,BMI<24.0 kg/m 2)和肥胖或超重组(174例,BMI≥24.0 kg/m 2)。记录不同体重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孕期糖代谢状态资料,记录妊娠结局。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巨大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建立巨大儿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估预测模型价值并寻找相应预测切点。用PROCESS 3.4进行中介分析。 结果:与孕前体重正常组相比,孕前超重或肥胖组发生巨大儿风险更高(OR值为2.72,95%CI 1.75~4.23)。调整混杂因素(包括妊娠年龄、糖尿病家族史、不良孕产史)后,孕中期的空腹血糖(FPG)、餐后1 h血糖(1hPBG)、妊娠期糖尿病(GDM)、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B(ApoB)、孕重增加(GWG)均是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是保护因素(均 P<0.05)。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法建立巨大儿预测模型,孕前体重正常组共940例,最终纳入预测指标为孕中期的GWG、ApoB及TG/HDL-C;孕前超重和肥胖组174例,最终纳入预测指标为ApoB和TG/HDL-C。孕前体重正常组预测巨大儿ROC曲线下面积为0.841,灵敏度为82.3%,特异度为75.2%;超重或肥胖组ROC曲线下面积0.727,灵敏度仅为50.0%,特异度为97.3%。在2组中,TG/HDL-C作为中介变量,在血糖和巨大儿的关系里中介效应显著。 结论:孕中期ApoB、TG/HDL-C联合GWG建立的巨大儿预测模型有较好的区分度和准确性,尤其在孕前体重正常的妊娠妇女中,提示血脂代谢紊乱对巨大儿的发生可能起着决定性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TDI联合2D-STI评价ANOCA患者微循环功能障碍及左心功能损伤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初步探讨在静息状态下,组织多普勒(TDI)联合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评价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绞痛(ANOCA)患者微循环功能障碍(CMD)及左心功能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7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就诊的78例ANOCA患者,所有受试者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使用TDI检查、2D-STI检查评价左心功能,使用经胸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SE)测定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储备(CFVR)评价微循环功能。根据CFVR将ANOCA患者分为CMD组(CFVR<2)和对照组(CFVR≥2),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TDI参数包括等容收缩时间(IVCT)、等容舒张时间(IVRT)、射血时间(ET)以及Tei指数,2D-STI参数包括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达峰时间(TTP)、达峰时间离散度(PSD)。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TDI和2D-STI参数对CMD的预测价值,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构建CMD的联合预测模型。结果:共纳入78例患者,年龄(55.5±11.2)岁,女性43例(55%),CMD组38例(49%),对照组40例(51%)。与对照组相比,CMD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比例高,Tei指数高、IVCT长、TTP长、PSD高、ET短、GLS绝对值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VCT延长、Tei指数增高、PSD增高、GLS绝对值降低是CMD的正相关因素。ROC曲线显示,联合以上预测因子对CMD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AUC=0.884,敏感度为82%,特异度为80%。 结论:TDI联合2D-STI在评价ANOCA患者CMD及左心功能损伤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此类患者诊断、预测以及进一步危险分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心血管不良管事件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建立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预测模型,并验证其预测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忻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首次行PCI的42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按照3∶1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建模组( n=318)与验证组( n=106)。建模组通过二项Logistics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验证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 结果:随访2年后,建模组318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脱落,最终纳入286例患者,其中81例(28.32%)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高血压、糖尿病、病变血管为左主干支、病变血管支数多、病变分型为C型、左室射血分数<50%、心功能Killip分级≥Ⅱ级、植入支架数量≥2支、急诊手术是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验证组106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脱落,最终纳入98例患者,其中27例(27.55%)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预测模型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较高,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830,敏感度为83.97%,特异度为85.28%;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χ 2值为5.496( P=0.593)。 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可有助于筛选高风险人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术后个体化血压管理策略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血管内治疗术后过高和过低的血压水平及较大的血压变异度与不良预后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但术后血压如何管理尚不明确。近期研究表明在血管内治疗术后成功再通人群中,强化降压并不能改善神经功能预后,并可能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相关。且并非所有患者都能成功再通,即使成功再通,也有近50%患者无效再通,术后患者侧支代偿、脑灌注和脑血流自动调节能力等因素不尽相同,不同人群进行更加个体化的血压管理,或通过动态监测脑血流动力学指导血压管理是未来研究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血清腱糖蛋白C水平变化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血清腱糖蛋白C(TN-C)变化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16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TN-C水平。观察组治疗90 d后,使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预后情况,将mRS≤2分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mRS>2分纳入预后不良组,分析血清TN-C与脑出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后的关系以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血清TN-C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经90 d治疗后,81例(69.83%)脑出血患者预后良好,35例(30.17%)患者预后较差。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组患者间血肿体积、NIHSS评分、血清TN-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吸烟史、年龄、高血压病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N-C水平、NIHSS评分是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当血清TN-C为82.80 μg/L时,其预测脑出血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52(95% CI:0.772~0.932),灵敏度为0.870、特异度为0.701。 结论:脑出血患者血清TN-C水平高于健康者,且具有良好的预后评估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血糖、血压等变异度与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近年研究表明,血糖波动与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是糖尿病血糖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穿戴式血压、心率监测设备的兴起,使研究者重新聚焦于糖尿病患者血压、心率变异度与心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此外,糖尿病患者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减重过程中易出现体重反弹,其所导致的体重波动可能与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也有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