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最长肌与髂肋肌间隙入路显微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系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最长肌与髂肋肌间隙入路(LPA)与Wiltse肌间隙入路显微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MBDU)对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通过影像学测量及形态学解剖证明最长肌与髂肋肌间隙入路的可行性。回顾性分析2016年至2018年北京天坛医院骨科收治的共124例[男75例/女49例,年龄(55±14)岁]因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接受单节段MBDU病例。根据椎管形态分为A组LPA入路48例,B组Wiltse肌间隙入路76例。记录各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术后并发症。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入路侧、对侧下肢疼痛及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后患者主观满意度。术后通过X线、CT评估内固定及椎间融合情况。组间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最长肌与髂肋肌间隙稳定存在,套筒置放最大倾斜角度LPA入路为65°,Wiltse入路为40°。所有患者获得平均20个月的随访。A组手术时间(120±27) min、出血量(104±31) ml、引流量(50±15) ml,B组则分别为(115±32) min、(110±41) ml、(47±18) ml,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1.246、-1.917、1.730,均 P>0.05)。术中硬膜撕裂各1例和3例;术后脑脊液漏各2例和3例。两组末次随访时入路侧、对侧下肢疼痛、腰痛VAS、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A组患者主观满意度优良率为89.6%(43/48),B组为86.8%(66/7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208, P>0.05)。 结论:经LPA行MBDU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安全有效,对于三叶草形椎管的对侧神经根管减压有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肾上腺淋巴管瘤的诊治方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肾上腺淋巴管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9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6例肾上腺淋巴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8例。平均年龄(40.0±13.2)(15~65)岁。体检或因其他疾病诊治时影像学检查发现11例,腰痛2例,腹痛2例,乏力1例。CT检查病变为肾上腺囊性或囊实性无强化低密度肿物,最大径2.5~16.0 cm,部分边缘钙化;肿瘤位于右侧9例,左侧7例。肾上腺激素异常6例,其中24 h尿香草扁桃酸(VMA)及肾上腺素升高2例,24 h尿游离皮质醇(UFC)及血皮质醇升高1例,醛固酮升高3例。术前考虑亚临床型肾上腺肿瘤,予肾上腺肿瘤相关围手术期处理:所有患者均监测血压,VMA升高患者术前给予盐酸特拉唑嗪口服并扩容;UFC升高患者术中给予氢化可的松200 mg静脉滴注,术后根据血皮质醇水平及时调整激素用量;醛固酮升高患者监测血醛固酮及血钾。16例均行手术治疗,腹腔镜肾上腺全切除术10例,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3例,开放式肾上腺肿瘤切除术2例,因病变破裂出血行急诊剖腹探查后行肾上腺全切除术1例。结果:本组16例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均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无特殊治疗。16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肾上腺淋巴管瘤。大体标本可见瘤体呈囊性或多房囊性,切面可见囊腔;镜下观察可见大小不等的囊腔,壁内衬以单层扁平内皮细胞,腔内充满红染淋巴液。7例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查:D2-40(7/7)、CD34(6/6)、CD31(6/6)、平滑肌肌动蛋白(SMA)(3/3)、钙结合蛋白(CR)(2/2)阳性,细胞角蛋白(CK)(7/7)、CK7(3/3)阴性。患者随访6~95个月,均未见肾上腺区淋巴管瘤复发。结论:肾上腺淋巴管瘤是临床少见的良性病变,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术前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内分泌检查多无异常。确诊依靠病理。参考肾上腺偶发瘤处理原则,优先选择手术治疗,总体预后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视网膜静脉阻塞临床诊疗路径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眼科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及眼内糖皮质激素缓释剂等药物的出现,使RVO患者的治疗效果与预后取得了显著提升。尽管如此,在我国不同地区和各级医院中,RVO的诊断与治疗策略大多基于各自的经验累积,且眼科医生对RVO早期干预的认识及其相关知识的普及程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亟需一套规范化的临床诊疗路径。为此,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联合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底病专业委员会,经过系统深入的文献调研和最新的临床研究成果分析,并结合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实情,共同起草了《中国视网膜静脉阻塞临床诊疗路径专家共识》草案。经核心专家组多次审议修订后,最终完成了该共识的定稿。此共识按照RVO的定义与分型、病因和发病机制、初诊病情评估、诊疗路径共识以及复诊病情评估和随诊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为眼科专科医师和眼科全科医师提供易于理解并掌握的实用指导。本共识严格遵循循证医学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了我国国情与现有的诊断治疗条件,对RVO的临床诊疗实践提出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原则性建议,旨在满足大部分患者的诊治需求。临床医生在运用本共识指导实践时,应当兼顾患者的具体病情特点,结合可供选择的治疗手段、患者的经济状况等多种因素,实施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从而满足广大RVO患者多元化的诊疗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家属参与式强化自能护理对病毒性肝炎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式强化自能护理对病毒性肝炎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94例,按照1∶1配对原则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将施行常规护理干预的小组命名为对照组,将在此基础上推行家属参与式强化自能护理的小组命名为观察组。干预结束后观察统计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干预前后肝功能〔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变化、应对方式、自护能力、生活质量变化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结束后观察组服药依从性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干预后观察组血清AST、ALT水平低于对照组;干预结束后观察组屈服、回避、面对等各项应对方式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干预结束后观察组自护能力较对照组明显增强;干预后两组生理功能(PF)、身体疼痛(BP)、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等生活质量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护理人员人文关怀、专业技能、工作效率、健康教育等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在病毒性肝炎患者管控中,家属参与式强化自能护理能协助患者正确应对疾病,促进其积极治疗,增强其自我护理能力,进而提升其服药依从性,促进患者的疾病转归,改善其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运用养阴清肺法防治放射性肺损伤诊疗思路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放射性肺损伤病因为“火热毒邪”直中于肺,病机以气阴两虚为本,热毒蕴肺、痰凝血瘀为标。其中,肺阴亏虚和热毒内蕴是本病的重要特点。临床采用辨病、证、症相结合的“三辨模式”,可全面掌握病情。治疗上宜以养阴清肺法为主要治法,自拟养阴清肺方为基本方剂,药用麦冬、天冬、黄精、西洋参、生地黄、川贝粉、苦杏仁、鱼腥草、三七粉、甘草,灵活加减,防治并重,可取得满意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白莲治萎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蛋白酶原表达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中药白莲治萎方(由白花蛇舌草、半枝莲、五指毛桃、丹参、郁金、白术、鸡内金、延胡索、莪术、陈皮、厚朴、甘草等组成)加减治疗脾虚湿热瘀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蛋白酶原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4例脾虚湿热瘀阻型CAG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摩罗丹丸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白莲治萎方加减治疗,疗程为2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中医证候积分、胃镜下黏膜变化的可操作的与胃癌风险联系的萎缩评估系统(OLGA)分期评分和血清胃蛋白酶原 Ⅰ(PGⅠ)、胃蛋白酶原 Ⅱ(PGⅡ)及其比值(PGR)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88%(31/32),对照组为81.25%(26/32),组间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χ2检验)和总体疗效(秩和检验)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胃脘胀满、胃刺痛、口苦口臭、疲倦乏力等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胃镜下的黏膜变化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OLGA分期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检测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PGⅠ、PGR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血清PG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对血清PGⅠ、PGR水平的升高幅度及对血清PGⅡ水平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白莲治萎方加减治疗脾虚湿热瘀阻型CAG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胃黏膜状态,调节血清胃蛋白酶原的表达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葛根芩连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湿热证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湿热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选取18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湿热证患儿,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2组均治疗5 d.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指标水平、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5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泻消失、退热、呕吐消失、脱水消失及粪便RV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2组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上述5项心肌酶谱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2组大便频数、脘腹胀满、口渴烦躁、神疲乏力、食欲不振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上述5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能够快速缓解轮状病毒性肠炎湿热证患儿的症状和体征,缩短病程,减轻心肌损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鱼腥草滴眼液联合泪道探通术治疗泪道阻塞合并慢性泪囊炎患儿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评估鱼腥草滴眼液联合泪道探通术对泪道阻塞合并慢性泪囊炎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河北省保定市妇幼保健院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196例泪道阻塞合并慢性泪囊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8例.对照组给予泪道探通术,观察组采用泪道探通术联合鱼腥草滴眼液冲洗.记录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炎症因子水平、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泪河高度、角膜荧光素染色(FLS)评分、睑板腺分泌状态,比较两组患儿出血、组织水肿、眼膜划伤等并发症发生率和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炎症水平和眼部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炎症因子水平、FLS评分、眼睑板状态评分、泪液分泌量、泪河高度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泪膜破裂时间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泪道探通术联合鱼腥草滴眼液冲洗,能够降低患儿术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眼部症状,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网络实验室血清中烟草代谢物检测准确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探讨影响某全国性调查网络实验室血清中烟草代谢物检测准确度的因素.方法 从测定过程中的试剂、耗材、设备、方法和人员各环节进行分析.对样本检测的主要环节和主要操作,按照每次仅改变一个条件的原则,逐次改进操作条件,并对改变条件前后测定的同一样品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从而确定所改变的条件是否会对网络实验室的检测结果造成显著性差异.结果 造成实验室间误差较大的因素为人员是否经过前处理操作标准化培训和不同品牌的内标.通过对网络实验室技术人员培训、统一前处理操作流程和试剂原料,网络实验检测准确性获得显著提高,血清中烟草代谢物同一浓度样品检测的结果,在网络实验室间的变异系数保持在 10%以下,能够满足网络实验室血清中烟草代谢物检测准确度的要求.结论 通过实验室人员培训,统一各实验室操作流程以及使用同一品牌试剂和材料等方法,提高各实验室检测血清中烟草代谢物的准确度,保证某全国性调查项目多实验室大样本量检测结果的质量和数据的可靠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重症肺部感染相关脓毒症预后不良的预测模型及其预测效能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构建重症肺部感染相关脓毒症预后不良的预测模型,并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方法 收集2018年4月-2021年2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65例重症肺部感染相关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8 d治疗后生存58例(预后良好组)、死亡107例(预后不良组),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法构建预后不良的预测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模型的拟合度,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合并急性肾损伤占比较高(P<0.05);白细胞计数、尿素氮、血肌酐、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 Ⅱ)评分、全身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价(SOFA)评分均升高(P<0.05);前白蛋白及24 h乳酸清除率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急性肾损伤及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均为重症肺部感染相关脓毒症预后不良独立危险因素(P<0.05),24 h乳酸清除率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多元Logistic回归方程获得重症肺部感染相关脓毒症预后不良的预测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模型拟合度较好(x2=12.691,P=0.124),ROC曲线分析显示模型的预测效能较高[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81,95%CI:0.814~0.949].结论 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构建预测模型能综合评估重症肺部感染相关脓毒症的不良预后,模型拟合度满意,预测效能较高,可为脓毒症诊疗提供指导数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