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补肺益肾组分方Ⅲ调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黏液高分泌的配伍特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补肺益肾组分方Ⅲ(ECC-BYFⅢ)阻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黏液高分泌的配伍特点。方法:将ECC-BYFⅢ组分按原方药物功效分成补气(人参皂苷Rh1+黄芪甲苷)、补肾(淫羊藿苷)、化痰(川陈皮素)、活血(丹皮酚)4组,按数学排列组合的方法将其分为不同组分配伍组(14组)。①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ECC-BYFⅢ及不同组分配伍组,共17组。采用香烟烟雾暴露联合反复细菌感染的方法复制COPD稳定期大鼠模型。于制模第9周开始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16周结束后取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以及肺组织和BALF中黏蛋白(MUC)5AC水平。②将人肺上皮细胞BEAS-2B分为空白组、模型组、ECC-BYFⅢ及不同组分配伍组。于相应药物预处理后4 h建立缺氧诱导的BEAS-2B细胞黏液高分泌模型。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MUC5AC、MUC5B、MUC1的mRNA表达。采用Region(R)值综合评价法评价大鼠及BEAS-2B细胞黏液分泌指标。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及BALF中MMP-9显著升高,TIMP-1水平显著降低;肺组织及BALF中MUC5AC显著升高。R值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除补气组和补肾组外,ECC-BYFⅢ及其组分配伍均能显著纠正COPD大鼠黏液高分泌,以ECC-BYFⅢ、补肾祛邪、扶正化痰、祛邪组分配伍效果较优(R值分别为2.15±0.42、2.11±0.23、2.16±0.23、2.16±0.55),与模型组(R值:3.00±0.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②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MUC5AC、MUC5B、MUC1的mRNA表达均升高;但不同组分配伍对BEAS-2B细胞黏液分泌没有明显的作用特点。③综合体内外实验,R值综合评价结果显示,ECC-BYFⅢ及其活血、祛邪、补肾活血、扶正化痰、补气祛邪组分配伍可显著纠正COPD黏液高分泌状态(R值分别为2.30±0.43、2.33±0.44、2.12±0.68、2.27±0.64、2.24±0.27、2.29±0.47),与模型组(R值:3.00±0.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其作用强度为:祛邪>扶正化痰>补肾活血>补气祛邪>ECC-BYFⅢ>活血。 结论:ECC-BYFⅢ组分配伍对COPD黏液分泌相关指标效应不同,含化痰(川陈皮素)或活血(丹皮酚)的组分配伍抑制黏液分泌效果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补肺益肾方通过调控Notch信号通路改善香烟烟雾提取物诱导气道上皮细胞黏液高分泌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基于Notch信号通路探讨补肺益肾方(BYF)抑制香烟烟雾提取物(CSE)诱导气道上皮细胞黏液高分泌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气道上皮细胞株16HBE,取对数生长期细胞用于实验。①干预条件筛选实验:将16HBE细胞分组,分别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不同浓度CSE(2.5%、5%、10%、20%、40%)、不同浓度BYF含药血清(5%、10%、20%、40%)及不同浓度Notch信号通路阻断剂DAPT(5、10、20、40 μmol/L)对细胞活性与分泌黏蛋白5AC(MUC5AC)水平的影响,并设空白对照组,筛选出制备CSE诱导细胞黏液高分泌模型及BYF、DAPT干预的最佳条件。②干预实验:将16HBE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CSE模型组采用10% CSE诱导16HBE细胞24 h制备黏液高分泌模型;CSE+BYF组和CSE+DAPT组在加入10% CSE的同时分别给予10% BYF或20 μmol/L DAPT干预24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细胞中MUC5AC、Notch3和多毛分裂增强子1(HES1)的mRNA表达;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Notch3和HES1的蛋白表达。结果:①干预条件筛选实验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0% CSE诱导24 h是既不影响细胞活性又可增加MUC5AC分泌的制备细胞黏液高分泌模型的最佳条件;而10% BYF和20 μmol/L DAPT为最佳干预条件。②干预实验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SE模型组细胞中MUC5AC、Notch3、HES1的mRNA表达及Notch3、HES1的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说明CSE可能通过促进Notch3、HES1信号活化,诱导16HBE细胞分泌黏蛋白;与CSE模型组比较,BYF和DAPT均可显著下调细胞中MUC5AC、Notch3、HES1的mRNA及蛋白表达〔MUC5AC mRNA(2 -ΔΔCT):1.03±0.13、0.96±0.05比1.35±0.07,Notch3 mRNA(2 -ΔΔCT):1.10±0.14、1.10±0.02比1.31±0.15,HES1 mRNA(2 -ΔΔCT):1.26±0.10、1.14±0.15比1.45±0.08,Notch3蛋白(Notch3/GAPDH):0.10±0.03、0.16±0.03比0.31±0.09,HES1蛋白(HES1/GAPDH):0.37±0.06、0.34±0.08比0.50±0.05,均 P<0.05〕。 结论:BYF可抑制CSE诱导的16HBE细胞黏液高分泌,其机制与抑制Notch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血不利则为水"理论探究恶性胸腔积液病机及治法
编辑人员丨3周前
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是晚期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该文基于"血不利则为水"理论阐述了恶性胸腔积液形成的核心病机和中医基本治法.肺肾亏虚、中焦脾胃运化无力是"血不利则为水"的根本原因,气、血、水循环障碍导致瘀血阻络是中间环节,血溢于脉外日久为水,积聚胸腔是最终结果.活血利水法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基本治法,应贯彻治疗全程,同时根据辨证辅以补肺健脾益肾,行气补气,温阳化饮.作者认为,治疗MPE不能拘泥于活血祛瘀、逐饮利水等对于实证的处理,应剖析发病的根本原因在于脏腑亏虚,关键病机在于气、血、水相互搏结,互为因果,造成血行不利、积液内聚,故治疗时应兼顾发病过程中的每一个重要环节,标本兼治,补泻共用,肺脾肾同调,气、血、水同治,达到保持相关脏腑功能平衡、胸水自退且少生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补肺益肾组分方Ⅲ组分配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气道重塑的干预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背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重大慢性疾病,气道重塑是其重要病理机制.补肺益肾方对COPD疗效较好,其有效成分组成的补肺益肾组分方Ⅲ(ECC-BYF Ⅲ)与之疗效相当,可显著改善COPD模型大鼠气道重塑,但其组分配伍规律尚待揭示.目的 基于COPD大鼠模型评价ECC-BYF Ⅲ及其组分配伍对COPD气道重塑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ECC-BYF Ⅲ组分分成补气、补肾、化痰、活血 4 类,按数学排列组合的方法将其分成不同的组分配伍组.2018 年 5-9 月进行动物实验.将 216 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模型、ECC-BYF Ⅲ、不同组分配伍及氨茶碱组,共 18 组,每组 12 只.第 1~8 周,采用香烟烟雾暴露联合反复细菌感染的方法制备COPD稳定期大鼠模型(正常组除外);第 9~16 周,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苏木素-伊红(HE)染色技术观察气道壁及气道平滑肌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12(MMP-1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胶原蛋白(COL)-1、COL-3、MMP-12 等气道重塑相关指标水平.Region(R)值综合评价各组分配伍对COPD大鼠气道重塑的干预作用.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ECC-BYF Ⅲ及其组分配伍、氨茶碱组大鼠气道壁厚度均降低,ECC-BYF Ⅲ组、补气化痰组、扶正化痰组、扶正活血组、补气祛邪组、氨茶碱组大鼠平均气道平滑肌细胞数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ECC-BYF Ⅲ组、补肾组、补气化痰组、补气活血组、补肾化痰组、补肾活血组血清bFGF水平降低,ECC-BYF Ⅲ组、扶正组血清MMP-12 水平降低,ECC-BYF Ⅲ及其组分配伍、氨茶碱组BALF MMP-12、BALF COL-1 水平均降低,ECC-BYF Ⅲ组、补肾组、化痰组、活血组、扶正组、补气化痰组、补气活血组、补肾活血组、扶正化痰组、补气祛邪组、补肾祛邪组及氨茶碱组BALF COL-3 水平均降低(P<0.05).对COPD大鼠气道壁厚度、气道平滑肌增生情况、血清及BALF中所有气道重塑相关指标进行R值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除化痰、祛邪组分配伍外,ECC-BYF Ⅲ及其余组分配伍和氨茶碱组均可改善COPD大鼠气道重塑(P<0.05),以补气祛邪、扶正化痰、补气活血组分配伍改善COPD大鼠气道重塑效果较好.结论 ECC-BYF Ⅲ及其组分配伍可不同程度干预COPD大鼠气道重塑,其中以补气祛邪、扶正化痰、补气活血(均含补气类组分:人参皂苷Rh1 和黄芪甲苷)组分配伍效果较为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辛以润之"辨治特发性肺纤维化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总结晏军主任"辛以润之"辨治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整理相关医案,归纳总结晏师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病因病机的认识,阐述晏师运用补肾益肺消癥方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理论基础和临床用药经验,并附临床案例加以验证.[结果]晏师认为,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病机为肺肾两虚,阴津不足,肺叶失养,而致肺痿;肺叶萎弱,宣降失司,气机壅滞,行水不能,痰饮内停,气滞血瘀,痰瘀内结,痹阻肺络而发肺痹,肺痹日久,功能失用,痿证加剧,肺痿肺痹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其病理特点为气、血、痰互结.辛药能散能行,辛以入肺,辛通玄府,调气机,散血瘀,逐痰结,与特发性肺纤维化治则相合.晏师在临床中根据"辛以润之"创立补肾益肺消癥方,临床疗效良好.验案中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辨证为肺肾两虚、痰瘀内蕴,以补肺益肾、化痰祛瘀法治之,方用补肾益肺消癥方加减,取得良好疗效.[结论]晏师运用"辛以润之"辨治特发性肺纤维化疗效显著,对临床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值得学习和传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国医大师韩明向基于"损其肺者,益其气"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6/22
韩明向教授基于"损其肺者,益其气"理论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认为COPD稳定期病机以肺气虚为主,渐致卫气不固、宗气难下、元气乏源,治当以补肺健脾益肾为基本之法,兼祛邪、化痰、祛瘀、养血.针对肺气虚证,自拟参芪温肺方加减以补肺益气、化痰止咳;肺脾气虚证,自拟参芪补中方加减以补肺健脾、益气化痰;肺肾两虚证,自拟参芪调肾方加减以补肺益肾、活血祛瘀.标本兼治,疗效颇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调补肺肾三法通过抑制ERK1/2信号通路改善COPD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探究调补肺肾三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90 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模型(COPD)组、补肺健脾(Bu-Fei Jian-Pi Formula,BJF)组、补肺益肾(Bu-Fei Yi-Shen Formula,BYF)组、益气滋肾(Yi-Qi Zi-Shen Formula,YZF)组、ERK1/2 抑制剂(PD98059)组、补肺健脾联合抑制剂(BJF+PD98059)组、补肺益肾联合抑制剂(BYF+PD98059)组和益气滋肾联合抑制剂(YZF+PD98059)组.第1~8 周采用香烟烟雾暴露联合细菌反复感染的方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9~16 周Control组和COPD组给予生理盐水每只 2 mL,BJF组、BYF组和YZF组分别给予对应的调补肺肾三方灌胃,第 16 周PD98059 组、BJF+PD98059 组、BYF+PD98059 组和YZF+PD98059 组给予PD98059 腹腔注射 7 d.16 周结束后取材,检测大鼠肺功能、肺组织形态、肺组织水含量、BALF中炎性细胞计数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AB-PAS 染色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杯状细胞比例和 Muc5AC、Muc5B 表达.PCR 检测ERK1、ERK2、ENaC、CFTR、AQP5 mRNA表达.Western Blot测定肺组织中ERK1/2、P-ERK1/2 蛋白表达.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COPD组大鼠TV、MV、FVC、FEV0.1 及FEV0.1/FVC均显著下降(P<0.01);肺病理显示肺泡紊乱,肺泡壁大量断裂,气管壁严重皱缩增厚,周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组织水含量明显升高(P<0.01);BALF中巨噬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1),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1);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1β水平显著增高(P<0.05,P<0.01);气道上皮杯状细胞比例和Muc5AC、Muc5B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肺组织ERK1、ERK2、ENaC mRNA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1),CFTR和AQP5 mRN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肺组织P-ERK1/2,ERK1/2 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COPD组相比,各治疗组能不同程度改善上述指标变化(P<0.05,P<0.01),调补肺肾三方联合PD98059 组治疗效果优于单一治疗组(P<0.05,P<0.01).结论 调补肺肾三法通过抑制ERK1/2 信号通路改善COPD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黎月恒教授以人为本论治小细胞肺癌的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4/13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一种异质性强、恶性程度高的肿瘤.黎月恒教授认为,其主要病机为气阴两虚、邪毒郁肺,治以益气养阴、化痰散瘀解毒,临证中强调以人为本、身心同调.疗人之疾,先医其心:补肺为医心之本,常用黄芪、党参;养心为医心之主,常用百合、合欢花;健脾为医心之基,常用党参、鸡内金;疏肝为医心之要,常用柴胡、白芍;调肾为医心之佐,常用龙骨、牡蛎.以自拟经验方肺复方加减分阶段治疗SCLC:手术后,补气生血,培一身之本;放疗期,益气养阴,护周身津液;化疗期,补脾益肾,固先天后天;维持治疗期,祛瘀散结,先安未受邪之地.总结黎月恒教授以人为本论治SCLC的临床经验,并附医案一则加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调补肺肾三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大鼠肺与肠道炎症指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探讨调补肺肾三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大鼠肺与肠道IL-6、IL-33和IFN-γ的调控.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Control)组、COPD模型(Model)组、补肺健脾(Bufei Jianpi,BJ)组、补肺益肾(Bufei Yishen,BY)组、益气滋肾(Yiqi Zishen,ZS)组和氨茶碱(aminophylline,Am)组.第1~8周,采用香烟烟雾暴露联合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滴注法制备稳定期COPD大鼠模型,对应给予生理盐水、补肺健脾方、补肺益肾方、益气滋肾方、氨茶碱灌胃4周,于第13周灌胃周期结束后取材.光镜下观察肺与结肠组织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IHC)对肺与结肠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33、干扰素(interferon,IFN)-γ蛋白进行定位与半定量观察.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大鼠不仅支气管周围与肺泡腔出现大量炎症细胞及炎性渗出,结肠黏膜也出现了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肺和结肠IL-6、IL-33和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与Model组相比,各治疗组不仅支气管和肺泡炎症细胞浸润减少,而且结肠黏膜炎症细胞也出现减少,肺与结肠中IL-33和IFN-γ、结肠IL-6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BY、ZS、Am组肺IL-6水平显著降低(P<0.01).肺IL-6与结肠IL-6水平呈正相关,肺IL-33与结肠IL-33水平呈正相关,肺IFN-γ和结肠IFN-γ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调补肺肾三法均可以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大鼠肠道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肺与结肠中IL-6、IL-33和IFN-γ的释放,降低肺与肠道炎症反应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补肺益肾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D及肺泡结构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补肺益肾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模型大鼠肺泡表面活性蛋白(Surfactant-associated Proteins,SP)-A、SP-D及肺泡结构的影响.方法:将36只COP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补肺益肾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氨茶碱组,采用香烟暴露联合反复细菌感染制备COPD稳定期大鼠模型,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补肺益肾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分别给予补肺益肾方7.4 g·(kg·d)-1、3.7g·(ks·d)-1、1.85 g·(ks·d)-1灌胃,氨茶碱组给予氨茶碱54 mg·(kg·d)-1灌胃.治疗12周后取材,检测肺组织病理、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超微结构,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组织SP-A、SP-D基因表达,激光共聚焦检测肺组织SP-A、SP-D阳性表达.结果:肺组织病理示,空白组大鼠肺组织结构基本正常;模型组大鼠肺泡壁部分断裂融合,细支气管壁增厚,管壁周围结缔组织增生、炎症细胞浸润,气道内黏液分泌;补肺益肾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和氨茶碱组均有不同程度减轻,补肺益肾中剂量组减轻尤为明显.肺组织超微结构示,空白组大鼠肺组织肺泡Ⅱ型细胞中可见线粒体丰富,线粒体嵴排列整齐,板层小体完整;模型组Ⅱ型细胞线粒体较小,线粒体嵴较为清晰,但板层小体脱颗粒、空泡化;补肺益肾高剂量组Ⅱ型细胞中线粒体丰富,线粒体嵴清晰,板层小体较少但结构完整;补肺益肾中剂量组Ⅱ型细胞中线粒体丰富且排列整齐,线粒体嵴较为清晰,板层小体丰富且结构完整,细胞边缘绒毛完整;补肺益肾低剂量组和氨茶碱组Ⅱ型细胞中线粒体较少,结构不清晰,板层小体少且部分空泡化.荧光定量PCR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肺组织SP-A、SP-DmRNA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肺益肾高剂量组、中剂量组,氨茶碱组SP-A、SP-D mRNA均显著升高(P≤0.01),补肺益肾低剂量组SP-A mRNA升高(P≤0.01);与补肺益肾高剂量组、中剂量组比较,低剂量组和氨茶碱组SP-A、SP-D mRNA均显著降低(P≤0.01).激光共聚焦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肺组织SP-A、SP-D阳性表达细胞数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肺益肾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氨茶碱组SP-A、SP-D均升高(P≤0.01);与补肺益肾高剂量组比较,中剂量组SP-A、SP-D均升高(P≤0.05或P≤0.01);与补肺益肾中剂量组比较,补肺益肾低剂量组和氨茶碱组SP-A、SP-D均降低(P≤0.01).结论:补肺益肾方能够改善COPD模型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中板层小体的结构,调节肺泡表面活性蛋白的合成和分泌,从而维持肺泡结构稳定,以补肺益肾中剂量尤为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