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补肾填精解郁中药联合电针八髎穴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观察补肾填精解郁中药联合电针八髎穴治疗肾虚肝郁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 112 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 例.对照组口服戊酸雌二醇、黄体酮胶丸和阿司匹林肠溶片,观察组口服中药联合电针八髎穴治疗,分别连续治疗3 个月经周期.观察2 组治疗结束时中医证候积分、月经量、卵泡最大直径≥18 mm日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情况,及治疗结束后6 个月经周期内的妊娠情况.结果 治疗结束时,2 组患者月经量与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5),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第6 个月经周期时,观察组月经量与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联合电针八髎穴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提高妊娠率,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宋力伟运用竹皮大丸治疗男性更年期综合征临证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4/27
总结宋力伟从肾、肝论治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经验.宋主任认为男性更年期综合征主要病位在肾,涉及心、肝、脾、肺四脏,与肝关系最为密切,病机以肾虚为本,肝失疏泄为标,治疗应以补肾为主,先疏肝解郁治标,继予补肾填精治本,临床上以竹皮大丸为主方加减,辅以情绪疏导、生活调摄,临床取得满意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从五脏论治营养不良性月经失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从五脏论治营养不良性月经失调的病因病机,以病因病机为基础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根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古籍文献,并查阅近现代关于营养不良性月经失调的相关文献,结合所学知识及临床经验,从理论及治疗方面探讨营养不良性月经失调与五脏的关系.[结果]并营养不良性月经失调以水谷精微不足、气血生化乏源为基本病因,以五脏失养为根本病机,临床表现以月经后期、月经过少、经期缩短、经间期出血、闭经等为主.在治疗方面,治脾宜健脾益气、养血祛湿,治肾宜补肾填精、调和阴阳,治肝宜补益肝血、疏肝解郁,治心宜补益心脾,治肺宜理气活血,同时五脏兼顾,辨证论治.[结论]从五脏论治营养不良性月经失调具有独特优势,可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褚玉霞从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调治谈治未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褚玉霞教授认为在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调治应谨守病机,常采用补肾填精,调补冲任;疏肝解郁,宁心安神;行气活血,疏通冲任等治法,必要时衰中参西,优势互补,并重视“治未病”,祛除诱发因素,重视实验室检查,养生防病,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首重月经的恢复;愈后采取合理的中医药调养及康复保健措施,瘥后防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周绍华从“痰”治疗抑郁症经验介绍
编辑人员丨2023/8/6
随着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及疾病谱的变化,抑郁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态势,严重危害公众身心健康.传统医学对抑郁症病因病机的认识多为因情志不畅、体质素虚、久病或六淫太过等,导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肾失所藏而发病.但气机不畅易生痰湿,且久病怪病多兼痰,周绍华老师治疗抑郁症除疏肝解郁、调理心脾、养心安神、补肾填精外,临证中注意治“痰”,并善以温胆汤系列方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中医药治疗卵巢早衰的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以中医药治疗卵巢早衰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中医药治疗卵巢早衰提供参考.方法:检索筛选CNKI中运用中医药处方治疗卵巢早衰的文献,构建中医药治疗卵巢早衰的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近20年治疗卵巢早衰的方剂组方规律.结果:共筛选出治疗卵巢早衰文献1213篇处方270个中药221味,处方中药物出现频次≥30的药物33个,演化得到核心组合8个,新处方4个.结论:治疗卵巢早衰药物的选用从其病机“血枯”“血滞”着手,多以补肾填精为主,灵活伍以活血化瘀、清热泻火、疏肝解郁、利水消肿等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补肾填精汤联合伐地那非降阶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合并勃起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补肾填精汤联合伐地那非降阶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合并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三二O一医院收治的112例CP合并ED患者,采取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56例)与对照组(56例).2组均给予伐地那非降阶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补肾填精汤内服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相关量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CP症状指数(NIH-CPSI)、焦虑/抑制自评量表(SAS和SDS)]评分变化,比较2组临床疗效、性生活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IIEF-5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均<0.05),NIH-CPSI、SAS、SDS评分则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以上量表评分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51/56),性生活满意度为89.3%(50/56),与对照组的75.0%(42/56)和67.9%(38/56)相比均显著升高(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6%(25/56),与对照组的50.0%(28/5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症状均较轻微,无需特殊处理.结论 补肾填精汤联合伐地那非降阶梯治疗CP合并ED能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改善勃起功能,减轻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提高性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罗颂平从阴阳论治卵巢早衰
编辑人员丨2023/8/5
卵巢早衰病因不明,治疗棘手.罗颂平教授认为其病机特点为肾精早亏,天癸早衰,冲任早虚.从阴阳辨其病机本质,乃阴精虚衰为主,兼阳亦不足.故治疗卵巢早衰以补肾填精为其基本治则,阳中求阴,助源生化,同时重视补后天助先天,使脾胃健运,气血生化有源,则气能生精,血能化精,天癸得充,冲任得养,胞宫始能化经血孕胎元.卵巢早衰是慢性虚损性疾病,病程长,显效慢,需持之以恒,心身同治,配合疏肝解郁.并通过1例卵巢早衰患者2次自然受孕、顺利分娩的病例介绍其治疗卵巢早衰的临证经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补肾填精方对抑郁样模型大鼠海马CaMKⅡ及CREB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通过观察补肾填精方左归丸对抑郁样模型大鼠海马磷酸化钙调蛋白激酶Ⅱ(phosphorylated calmodulin kinase Ⅱ,p-CaMKⅡ)和磷酸化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hosphorylated cyclic 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p-CREB)的影响并探讨其防治抑郁的机制.方法 SPF级雄性Wistar大鼠,体重(150±20)g,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左归丸预防组、氟西汀预防组、左归丸治疗组及氟西汀治疗组,每组12只.正常组常规饲养;模型组及给药组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ed mild stress,CUMS)法建立抑郁样动物模型,共计18天.模型组在第7~18天用生理盐水灌胃,预防组在第7~18d灌胃给药,治疗组在第19~30d灌胃给药,采用旷场实验检测各组大鼠自主活动能力,电镜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与修复状况.分别采用Real Time 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CaMKⅡ和CREB的mRNA及p-CaMKⅡ和p-CREB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左归丸、氟西汀预防及治疗组体重日平均增长率均明显升高(P <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左归丸、氟西汀预防及治疗组大鼠5min的运动距离及站立次数显著增加(P<0.01),中间/周边时间比显著降低(P<0.01).电镜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左归丸及氟西汀的预防组和治疗组大鼠海马神经元膜性结构皱缩缓解,突触结构比较完整,突触活性区长度有所增长,突触附近空泡化减轻,突触小泡数量有所增多,突触囊泡比较清晰.与模型组比较,左归丸及氟西汀预防组、治疗组CaMKⅡ和CREB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提高(P<0.01);p-CaMKⅡ及p-CREB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提高(P<0.01).与氟西汀预防组比较,左归丸预防组CaMKⅡ及CREB mRNA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和P<0.05).结论 左归丸可以防治抑郁样行为,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之一与上调大鼠海马CaMKⅡ及CREB的mRNA的表达及蛋白磷酸化水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张伦忠治疗中老年郁证经验及组方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和总结张伦忠教授治疗中老年郁证的组方规律和用药经验.方法 收集张伦忠教授治疗中老年郁证的门诊首诊处方122首,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其组方规律和用药经验.结果 122首处方中得出12个核心组合和6个新处方.结论 张伦忠教授治疗中老年郁证善于从阴阳角度辨焦虑与抑郁,重视肝、脾、肾三脏,治以疏肝解郁、顾护中焦、补肾填精,多以桑麻地黄汤为基础方临证加减,采用复方治疗,标本兼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