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X43对S24细胞裸鼠脑移植瘤放射敏感性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研究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对胶质母细胞瘤(S24-GBM)细胞间网络连接的影响及其在GBM放射抵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基因敲除S24-GBM干细胞(S24-GBMSCs)表面CX43的表达或生胃酮(CBX)特异性阻断CX43的功能后,用多光子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S24-GBMSCs移植裸鼠大脑中肿瘤细胞表面微管(TMs)的形成和小分子物质(Ca 2++和SR101)在细胞间的传递。采用MRI检测放射对GBM体积变化的影响,记录和分析裸鼠生存时间。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敲除CX43基因后S24-GBMSCs的TMs明显缩短,TMs参与形成的网络连接减少;细胞间Ca 2+同步性和SR101扩散能力下降,肿瘤体积缩小,荷瘤裸鼠生存时间显著延长( P均<0.01);CBX可以抑制Ca 2+和SR101的扩散,延缓GBM的生长,但不影响TMs的形成( P>0.05)。采用CBX阻断TMs形成缺陷的S24-GBMSCs表面CX43的功能可以进一步增强上述效应,提高S24-GBM对放射的敏感性( P均<0.05)。 结论:CX43参与S24-GBM细胞间网络连接的形成,影响细胞间信号分子的传递,在S24-GBM放射抵抗中起着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髓源性抑制细胞在鸟苷酸结合蛋白1促进胶质瘤U87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在鸟苷酸结合蛋白1(GBP1)促进胶质瘤U87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选择过表达GBP1的胶质瘤U87细胞(U87-GBP1细胞)和转染空载体的对照U87-Lacz细胞进行实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蛋白质印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种U87细胞GBP1和CC趋化因子配体2(CCL2)mRNA相对表达量或蛋白表达水平,采用CCK-8法检测两种细胞增殖变化。利用免疫磁珠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选出CD14 +单核细胞和CD3 + T淋巴细胞。用U87-Lacz或U87-GBP1细胞培养液处理CD14 +单核细胞,分别为U87-Lacz培养液组和U87-GBP1培养液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14 +单核细胞中MDSC比例,用两培养液组作用的CD14 +单核细胞与活化的CD3 + T淋巴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活化的CD3 + T细胞增殖情况,分别以未经U87细胞培养液处理的单核细胞或活化CD3 + T淋巴细胞作为对照组。用加入抗人CCL2抗体U87-Lacz或U87-GBP1细胞培养液处理CD14 +单核细胞,分别为U87-Lacz+抗CCL2培养液组和U87-GBP1+抗CCL2培养液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CD14 +单核细胞中MDSC比例。分别将U87-GBP1细胞和U87-Lacz细胞原位接种至BALB/c裸鼠颅内致瘤,1周后各分为CC趋化因子受体2(CCR2)抑制剂RS504393治疗组(U87-Lacz+RS裸鼠组和U87-GBP1+RS裸鼠组)和未经治疗的对照组(U87-Lacz裸鼠组和U87-GBP1裸鼠组);30 d后处死裸鼠,分离全脑、脾脏和骨髓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裸鼠脑中移植瘤,计算移植瘤体积,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织MDSC比例。 结果:U87-GBP1细胞中GBP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U87-Lacz细胞,但两组细胞体外增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U87-GBP1培养液组MDSC比例高于U87-Lacz培养液组[(7.75±0.80)%比(4.50±0.08)%, P=0.003],两组均高于对照组[(2.55±0.31)%)]( F=18.27, P=0.002);U87-GBP1培养液组作用的活化CD3 + T淋巴细胞增殖率低于U87-Lacz培养液组[(47.38±0.08)%比(61.70±5.05)%, P=0.040]。U87-GBP1细胞中CCL2 mRNA相对表达量及其培养液中CCL2蛋白表达水平[30.66±0.17和(1 005.00±12.23)ng/L]高于U87-Lacz细胞[1.29±0.15和(111.60±11.44)ng/L](均 P<0.01),U87-Lacz+抗CCL2培养液组和U87-GBP1+抗CCL2培养液组MDSC比例分别低于U87-Lacz培养液组和U87-GBP1培养液组(均 P<0.05)。U87-GBP1裸鼠组脑移植瘤体积大于U87-Lacz裸鼠组,U87-GBP1+RS裸鼠组和U87-Lacz+RS裸鼠组脑移植瘤体积较未经治疗的相应裸鼠组增长减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U87-GBP1裸鼠组脑移植瘤、脾脏和骨髓中MDSC比例高于U87-Lacz裸鼠组,U87-GBP1+RS裸鼠组和U87-Lacz+RS裸鼠组各组织MDSC比例均较未经RS504393治疗相应裸鼠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GBP1可能通过促进胶质瘤U87细胞中CCL2表达,招募MDSC,在胶质瘤微环境中集聚形成免疫抑制,进而促进胶质瘤U87细胞在体内增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LncRNA PVT1对脑胶质瘤中GLUT3表达及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浆细胞瘤变异易位1(PVT1)对脑胶质瘤中葡萄糖转运体3(GLUT3)表达及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1)下载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中mRNAseq_325数据集,应用R语言分析222例原发性脑胶质瘤样本中 PVT1与 GLUT3基因表达的相关性以及二者对患者总生存期的影响。(2)收集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8例低级别胶质瘤标本(低级别胶质瘤组)及7例胶质母细胞瘤标本(胶质母细胞瘤组),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 PVT1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检测GLUT3蛋白的表达。(3)体外培养人星形胶质细胞NHA及胶质母细胞瘤细胞U87、LN229和U251(NHA组、U87组、LN229组、U251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各组细胞中 PVT1、 GLUT3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GLUT3蛋白的表达。将U87、LN229细胞分别分为 PVT1过表达质粒组与空白质粒组、 PVT1短发夹RNA(shRNA)组与阴性对照shRNA组,分别构建慢病毒稳定转染过表达 PVT1及其空白对照细胞系、敲低 PVT1及其阴性对照细胞系,应用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系中GLUT3 mRNA和蛋白的表达。(4)取 PVT1 shRNA组与阴性对照shRNA组U87、LN229细胞,分别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5)将10只BALB/C-nu雌性裸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n=5),分别移植 PVT1 shRNA组与阴性对照shRNA组U87细胞以构建皮下移植瘤模型。移植4周后处死取瘤,称重及测量体积,并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中Ki-67、GLUT3蛋白的表达。 结果:(1)mRNAseq_325数据集中222例原发性脑胶质瘤样本的 PVT1与 GLUT3基因表达呈正相关关系( r=0.514, P=0.000);与 PVT1低表达组相比, PVT1高表达组的总生存期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 GLUT3低表达组相比, GLUT3高表达组的总生存期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与低级别胶质瘤组标本相比,胶质母细胞瘤组标本中 PVT1、GLUT3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3)与NHA组细胞相比,U87、LN229、U251组细胞中 PVT1、GLUT3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空白质粒组相比, PVT1过表达质粒组U87、LN229细胞中GLUT3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阴性对照shRNA组相比, PVT1 shRNA组U87、LN229细胞中GLUT3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4)与阴性对照shRNA组U87、LN229细胞相比, PVT1 shRNA组U87、LN229细胞的吸光度值、集落形成数和侵袭细胞数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5)与对照组裸鼠相比,实验组裸鼠的皮下移植瘤的体积明显减小、质量明显降低、Ki-67和GLUT3蛋白的表达也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下调PVT1可降低GLUT3的表达,从而抑制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微小RNA-221靶向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对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miR)-221对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6月到2018年9月期间南阳市中心医院和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切除的脑胶质瘤和相应的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221的表达水平。在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建立miR-221沉默细胞株(miR-221沉默组)和对照细胞株(miR-control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染色测定miR-control组和miR-221沉默组细胞的增殖能力。体外移植瘤实验测定两组细胞在裸鼠体内的生长速度。采用凋亡检测试剂盒测定两组细胞的凋亡水平。采用生物信息学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miR-221的靶基因。组间数据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与癌旁组织(1.21±0.16)比较,脑胶质瘤组织中miR-221表达水平(3.01±0.19)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991, P<0.05)。与miR-control组细胞(1.89±0.22)比较,miR-221沉默组细胞增殖能力(1.16±0.18)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618, P<0.05)。与miR-control组细胞EdU染色阳性率(56.33±9.18)%比较,miR-221沉默组细胞EdU染色阳性率(22.12±7.10)%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418, P<0.05)。miR-control组细胞在裸鼠体内生长速度明显高于miR-221沉默组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011, P<0.05)。与miR-control组细胞凋亡率(3.17±0.78)%比较,miR-221沉默组细胞凋亡水平(21.33±3.09)%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712, 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是miR-221的靶基因。与miR-control组(0.78±0.13)比较,miR-221沉默组细胞APAF1蛋白表达水平(2.39±4.91)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991, P<0.05)。 结论:miR-221通过靶向凋亡激活蛋白APAF1,调节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ST8SIA3在胶质瘤细胞替莫唑胺耐药性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探讨ST8α-乙酰神经氨酸酶α-2,8-唾液酸转移酶3(ST8SIA3)对胶质瘤产生耐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特性的影响.方法 将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U87-MG进行慢病毒转染,分为对照组、下调组(ST8SIA3表达下调)、过表达组(ST8SIA3过表达),使用qRT-PCR检测3组ST8SIA3相对表达,通过Western-blot检测3组A2B5表达与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ese,MGMT)表达.采用不同TMZ浓度(0μmol/L、5μmol/L、10μmol/L、20μmol/L、50μmol/L、100μmol/L、200μmol/L)与3组细胞培养48h后,使用CCK-8检测并绘制TMZ浓度-细胞生存率曲线.通过单细胞成球实验观察下调组和过表达组ST8SIA3对胶质瘤干细胞(glioma stem cells,GSC)自我更新能力及干细胞标志物(CD133、SOX2)的影响.采用TCGA及CGGA数据库的人脑胶质瘤临床数据,分析ST8SIA3表达与患者预后关系.裸鼠种瘤后记录裸鼠出现恶病质的时间并进行生存分析统计,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裸鼠原位移植瘤标本MGMT和A2B5表达.结果 过表达组A2B5和MGMT相对表达增加.CCK-8实验结果显示:随着ST8SIA3表达增加,TMZ的LC50(半致死浓度)逐渐升高.单细胞成球实验显示:随着ST8SIA3表达增高,成球细胞数量及体积逐渐增加.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结果显示:过表达ST8SIA3明显缩短裸鼠生存期;随着ST8SIA3表达增加,Ki-67、A2B5、MGMT表达随之增加.结论 ST8SIA3通过合成干细胞标志物A2B5从而促进U87-MG细胞成球能力,进而表现出GSC耐TMZ特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酒川芎联合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治疗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脑移植瘤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酒川芎(wine-processed Chuanxiong Rhizoma,WCR)联合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脑移植瘤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ABCB1-MDCK细胞和PC9 细胞共培养体系,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WCR(2g·L-1)联合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10 μmol·L-1、20 μmol·L-1)作用于PC9 细胞的凋亡情况.通过 ABCB1-MDCK 细胞单层转运模型评估 WCR(0.5g·L-1、1g·L-1、2g·L-1)联合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8 μmol·L-1)的跨膜转运情况,并计算表观渗透系数(Papp).体外培养ABCB1-MDCK细胞,采用透射电镜法、免疫荧光法(immunofluorescence,IF)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超微结构和紧密连接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表达水平.建立裸鼠NSCLC脑移植瘤模型,检测WCR联合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对裸鼠脑内肿瘤生长、生存时间和药物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单用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比较,WCR联合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可增加PC9 细胞的凋亡率(P<0.05).WCR联合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的Papp(AP→BL)较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增加(P<0.05),且与WCR浓度呈正相关.透射电镜结果显示,WCR可破坏ABCB1-MDCK细胞的紧密连接结构.IF和WB结果显示,WCR可降低ABCB1-MDCK细胞的ZO-1、P-gp表达水平(P<0.01).WCR联合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可抑制脑内肿瘤生长、延长裸鼠生存时间并增加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含量.结论:WCR联合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凋亡、改善药物转运以及下调ZO-1、P-gp表达水平,从而发挥治疗EGFR突变型NSCLC脑移植瘤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咖啡因通过FAK/AKT/ROCK通路调控人脑胶质瘤U-373MG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探讨咖啡因通过调节FAK/AKT/ROCK信号通路来影响人脑胶质瘤U-373MG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方法:常规培养U-373MG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咖啡因低剂量(1 mmol/L)组、咖啡因高剂量(2 mmol/L)组、PF573228组(FAK抑制剂,1 μmol/L)、咖啡因高剂量+SC79组(AKT激活剂,8 mg/L).用CCK-8法、Transwell小室实验、流式细胞术和WB法分别检测各组U-373MG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以及U-373MG细胞中p-FAK、p-AKT、p-ROCK、Ki67、MMP-9蛋白表达水平.建立U-373MG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咖啡因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WB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咖啡因、PF573228可显著抑制U-373MG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促进U-373MG细胞凋亡,抑制p-FAK、p-AKT、p-ROCK、Ki67、MMP-9蛋白的表达(均P<0.05),SC79则可部分逆转咖啡因对U-373MG细胞的作用(均P<0.05).咖啡因可显著抑制移植瘤的生长及移植瘤组织中上述相关蛋白的表达(均P<0.05).结论:咖啡因可通过抑制FAK/AKT/ROCK信号通路抑制U-373MG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并促进其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百秋李醇纳米颗粒抑制非小细胞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作用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探讨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百秋李醇(PA)纳米颗粒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①利用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EGFR靶向肽AA1(DSPE-PEG-AA1)脂质体负载PA,构建靶向EGFR的PA脂质体纳米颗粒(EGFR-PA-NP).②将人NSCLC A549细胞(2×106个/只)接种于裸鼠腋下,建立肺癌异种皮下移植瘤裸鼠模型.10只模型裸鼠随机分为PA脂质体纳米颗粒(PA-NP)组和EGFR-PA-NP组(n=5),分别尾静脉注射给予20 mg·kg-1相应药物,24 h后剥取肿瘤、癌旁、肝、肺、心、脑、肾、脾、胃、小肠等组织,液相色谱-质谱(LC-MS)法检测药物在体内的组织分布情况.③20只模型裸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00 μL)、PA组(15 mg·kg-1)、PA-NP组(15 mg·kg-1)和EGFR-PA-NP组(15 mg·kg-1)(n=5),分别尾静脉注射给予相应干预,隔日1次,共28 d.28 d后观察药物对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通过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检测法检测皮下移植瘤中肿瘤细胞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皮下移植瘤中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皮下移植瘤中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p)-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p-mTOR表达水平.结果 ①制备的EGFR-PA-NP粒径为(122±6.90)nm、Zeta电位为(-24.28±3.76)mV、包封率为85.24%、载药量为8.09%,符合纳米颗粒特征.②LC-MS法检测药物组织分布结果显示,EGFR-PA-NP组药物在裸鼠瘤体内的富集量是PA-NP组的3倍,显著高于PA-NP组(P<0.05).③在裸鼠A549皮下移植瘤模型中,PA组、PA-NP组和EGFR-PA-NP组裸鼠瘤体体积明显小于模型组(P<0.05),而EGFR-PA-NP组瘤体体积明显小于PA-NP组(P<0.05).与PA-NP组相比,EGFR-PA-NP组肿瘤中凋亡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CD3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并且p-Akt、p-mTOR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EGFR-PA-NP能够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发挥抗肺癌作用,其机制与抑制Akt/mTOR通路激活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一种Palbocilib衍生物抗肝癌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 研究Palbocilib衍生物PB的抗肝癌活性.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Palbocilib组和Palbocilib衍生物(PB)处理组,药物作用细胞72 h后用SRB法测定对MCF-7细胞和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建立人HepG2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连续灌胃给药21 d,每3天测瘤体积和称重一次,试验结束解剖称取肿瘤和主要脏器重量,计算相对肿瘤增殖率T/C%、抑瘤率和脏器系数.结果 PB对HepG2和MCF-7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IC50分别是32.26 μmol/L和139.50 μmol/L;Palbocilib对HepG2和MCF-7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IC50分别是129.69 μmol/L和17.69 μmol/L,PB对HepG2的抑制作用好于Palbocilib.PB对HepG2裸鼠移植瘤的相对肿瘤增殖率(T/C%)为58.06%;抑瘤率为40.76%;体重未出现明显降低,脏器重量、脏体系数和脏脑系数除了心脏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外,肝脏、脾脏、肺脏、脑、卵巢和子宫的重量和脏器系数与模型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PB能抑制HepG2肝癌肿瘤细胞的增殖和HepG2肝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是一种抗肝癌的潜在靶向药物;在连续给药剂量条件下未出现体重降低,无明显的脏器毒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高级别胶质瘤组织中MDC1高表达和miR-590-5p低表达促进胶质瘤细胞凋亡
编辑人员丨2024/3/2
目的 探讨miR-590-5p、DNA损伤检查点蛋白调节子1(mediator of DNA damage checkpoint 1,MDC1)在高级别胶质瘤(high-grade glioma,HGG)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胶质瘤病人术后放疗效果的关系,并明确二者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64例HGG患者,评估放疗效果.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miR-590-5p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MDC1表达情况,分析miR-590-5p、MDC1表达与胶质瘤病人术后放疗效果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GG患者术后放疗效果的因素;体外培养胶质瘤U87MG细胞,并分别转染miR-590-5p mimic、MDC1-shRNA及其阴性对照,CCK-8 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构建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过表达miR-590-5p和敲低MDC1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 MDC1在HGG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脑组织中升高,miR-590-5p表达较正常脑组织降低,二者表达水平呈负相关;MDC1表达升高、miR-590-5p表达降低,其放疗效果越差;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DC1高表达、miR-590-5p低表达均是影响HGG患者放疗效果的危险因素.过表达miR-590-5p和敲低MDC1 后,U87MG细胞增殖力降低,凋亡率升高,移植瘤体积和重量下降,Ki-67 阳性细胞比例减少.过表达miR-590-5p后MDC1 蛋白表达明显下降.结论 HGG组织中miR-590-5p呈低表达,MDC1 呈高表达,二者表达与HGG的发生和患者术后放疗效果关系密切;过表达miR-590-5p和敲低MDC1 表达可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并促进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