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颅颈交界区矢状位影像学参数测量及其研究进展的系统综述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系统回顾颅颈交界区(CVJ)矢状位参数,介绍参数的测量方法以及研究进展,为其在临床实践中能被更加合理地运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检索式(“atlantoaxial” OR “atlanto-axial”OR “upper cervical” OR “Cranio-vertebral” OR “Occipitocervical” OR “Occipito-cervical” OR “Craniovertebral” OR “craniocervical” OR “cranio-cervical”)AND(“sagittal” OR “alignment”)AND(humans[Filter])AND(English[Filter])在PubMed数据库中检索1975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8日关于CVJ矢状位参数的研究文献,对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系统综述,回顾CVJ矢状位参数,介绍参数的测量方法以及研究进展。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从中筛选出9个CVJ矢状位参数。CVJ矢状位参数可分为3类:解剖形态学参数、评估头颅位置的参数、上颈椎曲度相关参数。CVJ矢状位参数与下颈椎乃至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间存在不同程度相关性:枕-枢角(O-C 2)与颈椎前凸角(C 2-C 7)之间 r=0.400,寰-枢角(C 1-C 2)与C 2-C 7之间 r=-0.300,C 1-C 2与腰椎前凸角(LL)之间 r=0.100(均 P<0.05)。O-C 2、C 1-C 2对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及疼痛、吞咽功能、言语功能有着重要影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及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CDF)与O-C 2的关系、理想的C 1-C 2融合角等领域目前还存在争议。 结论:头颅形态与位置以及上颈椎曲度的矢状位序列之间广泛相关,CVJ矢状位平衡与患者的生活质量紧密联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言语参数测量在脑损伤后神经性言语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应用客观指标评估神经性言语障碍患者嗓音障碍的有效性,分析神经性言语障碍患者的嗓音声学特征。方法:采用言语主观功能评估将29例言语障碍患者分为重度言语障碍组(19例)和轻度言语障碍组(10例),用计算机言语测量仪对患者进行评估,比较和分析2组患者的最长声时(MPT)、最大数数能力(MCA)、平均基频、基频标准差、基频范围、平均强度、共振峰、下颌距和舌距的异常发生比率及其均值差异。结果:所有患者的MPT和MCA值均存在异常,且重度组患者的MPT值[(4.37±3.89)s]明显短于轻度组[(8.22±4.03)s],MCA值[(3.39±3.77)s]亦明显弱于轻度组[(8.56±3.24)s],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重度组在平均基频、基频标准差、F2(i)以及舌距指标中存在异常情况的比率为73.68%、63.16%、73.68%和78.95%,明显高于轻度组(30.00%、30.00%、30.00%和40.00%),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言语参数测量可以有效评估脑损伤后神经性言语障碍患者的言语功能;神经性言语障碍患者出现言语呼吸功能受损的现象非常普遍,值得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腭裂言语障碍儿童语言相关脑区灰质形态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利用基于体素形态学测量(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及基于表面形态学测量方法,探讨伴发腭裂言语障碍(cleft palate speech disorder,CPSD)的唇裂合并腭裂(clefts lip with palate,CLP)儿童的脑灰质结构形态学变化,为深入探索CLP人群腭裂言语障碍的神经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整形创伤外科,伴发CPSD的CLP患儿29例(CLP组),其中男性9例,女性20例,年龄(9.6±3.2)岁(5~17岁)。同期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招募健康儿童33名(健康对照组),其中男性9名,女性24名,年龄(9.6±2.4)岁(5~16岁)。两组受试者均行MRI三维T1结构像序列扫描,并利用统计参数图软件SPM12软件中VBM和CAT12工具箱进行全脑灰质体积、皮质厚度、折叠系数等分析。采用双样本 t检验对两组进行全脑灰质形态学分析,团块水平采用族错误率(family-wise error rate,FWER)校正进行多重比较校正,以双侧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健康对照组的年龄和性别与CLP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0.07, P=0.944;χ 2=0.11, P=0.74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LP组左侧颞下回、右顶下缘角回、左小脑上部灰质体积显著减小( P<0.05),右内侧额上回体积显著增加( 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LP组受试者的左侧额下回岛叶部以及右侧脑岛部皮质厚度显著变薄(FWER校正, P=0.03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LP组右侧半球扣带回峡部折叠系数显著增大(FWER校正, P=0.040)。 结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伴发CPSD的CLP儿童存在多个语言相关脑区灰质体积减小、皮质厚度减小、折叠系数增大,这些与语言相关的脑区灰质形态学异常改变可能与CLP人群特有的腭裂言语障碍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先天性耳聋脑灰质密度与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言语可懂度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应用基于体素形态学测量( VBM)研究先天感音神经性耳聋(CSNHL)患儿脑灰质密度与人工电子耳蜗植入(CI)术后语言恢复的相关性,探讨CSNHL相关脑重塑性机制.方法 收集117例CSNHL患儿磁共振资料,CI术后6个月随访患儿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 SIR)评分,将患儿分成三组(高、中、低分组).运用数据处理助手DPARSFA 3. 2及统计参数图软件包SPM 12软件分析患者磁共振结构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One-way ANOVA)分析与组间多重比较分析患儿脑灰质密度资料,从而获得差异显著性的脑区,并运用SPSS 16. 0软件将部分脑区的脑灰质密度效应值与SIR分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三组患者脑灰质密度差异显著性的脑区主要有:左侧额上下回、左侧前扣带回、后扣带回、左侧枕下回、双侧梭状回、右侧颞上回( P<0. 005);上述脑区脑灰质密度效应值与SIR分数均具有相关性( P<0. 05).组间多重比较分析,高分组比低分组脑灰质密度增加的脑区有:左侧额下回、左侧中央后回、左侧缘上回、右侧 颞中回、后扣带回;高分组比中分组脑灰质密度增加的脑区有:双侧额上回、左侧中央前回、右侧中央后回、右侧颞上回、右侧距状沟皮层、左侧楔前叶、双侧梭状回、后扣带回、左侧枕下回、双侧壳核、右侧丘脑(P<0. 001).结论 CSNHL患儿术后语言恢复水平与术前视听觉皮层和默认网络等相关脑区灰质密度改变显著相关,这可能与相关脑区的神经重塑性有关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运动性构音障碍的发声空气动力学检查及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汉语普通话应用者运动性构音障碍空气动力学检查的特点及康复疗效.方法 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选取45例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对所有患者均应用康复生理途径进行康复治疗,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言语空气动力学系统(PAS6600)测量患者肺活量、最长持续发声及发音效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治疗后呼气峰值流量、发音时平均声压级、声门下压和声门阻力均优于治疗前(t>2.474,P<0.05),呼气气流持续时间、呼气量、音调、最长发声时间、平均气流率和发声效率有所改善,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类型构音障碍间喉发声空气动力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空气动力学检查可作为构音障碍疗效判定的有效工具,但不宜用于各种构音障碍的鉴别或分类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帕金森病构音障碍声学特点的初步探索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帕金森病患者的声学特征,探索声学参数与病情和病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8-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诊断为帕金森病的患者52例作为病例组,并选择同期在两所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32名作为对照.入组后,对帕金森病患者给予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Hoehn-Yahr(H-Y)分级评定量表评估,对帕金森病组和对照组均同时给予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声音障碍指数(Voice Handicap Index,VHI)的评估.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声音样本,使用嗓音功能检测仪分析频率微扰、振幅微扰、谐噪比值,使用实时言语测量仪分析基频、基频标准差和共振峰比值(F2i/F2u).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声学参数特征,并分析帕金森病患者声学参数特征与病情和病程的相关性.结果 帕金森病组52例中共有24例(46%)VHI异常,其中男性13例(54%),女性11例(46%).与对照组[女性/a/1.43(1.19,1.92)、/i/3.39(1.49,9.85)、/u/1.46(1.23,3.85),男性/a/1.06(0.92,1.89)、/u/1.30(1.07,1.64)]比较,帕金森病组女性患者3个元音基频标准差[/a/2.99(1.81,4.12),Z=5.429,P<0.01;/i/10.89(5.47,22.20),Z=8.487,P<0.01;/u/5.16(3.75,7.80),Z=7.138,P<0.01]和男性患者的元音/a/、/u/的基频标准差[/a/2.16(1.73,2.94),Z=4.858,P=0.002;/u/3.70(2.41,5.43),Z=7.664,P<0.01]均显著升高.帕金森病组的F2i/F2u(男性1.96±0.84,女性1.81±1.14)较对照组(男性3.48±0.70,女性4.14±1.08)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6.669、-6.844,均P<0.01).频率微扰、振幅微扰、谐噪比、基频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采用的声音参数中只有基频标准差与帕金森病患者病程有相关性.以H-Y分级评定疾病严重程度后,频率微扰值和振幅微扰值在中晚期患者均高于早期患者,频率微扰在3个元音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振幅微扰在元音/i/、/u/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声学参数与UPDRS评分之间均未发现存在相关性.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普遍存在构音障碍,声学参数变化主要表现为基频标准差升高、F2i/F2u下降;声学参数可能作为评估帕金森病患者病情变化的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舌三针结合口肌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型构音障碍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舌三针结合口肌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型构音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7年5月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和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住院治疗的90例脑卒中后痉挛型构音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口肌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舌三针治疗.治疗2个月后,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和NIHSS评分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改良的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评估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采用启音博士言语测量仪、喉功能检测仪采集患者声学/电声门参数[基频(F0)、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谐噪比(HNR)和声门接触率(CQ)]评估治疗后言语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BI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MBI指数和NIHSS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声学/电声门参数Jitter、Shimmer和CQ较对照组均显著性降低(均P<0.05).结论:舌三针结合口肌训练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脑卒中后痉挛型构音障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常见构音障碍元音病理声学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构音障碍是由于神经病变及言语产生有关的肌肉麻痹、收缩力减弱或运动不协调所致的言语障碍.目前国内对于此类言语障碍的研究多限发音层面,临床诊断和疗效的评价多采用主观感知和量表评估,而涉及实验室方法如声学分析的评估与研究鲜见.本文从计算机辅助测量构音障碍元音病理声学特征的角度,探讨其与疾病神经病理学的联系,其中涉及共振峰频率值、元音空间面积、共振峰集中率、元音持续时间、元音清晰度指数、基频微扰值、振幅微扰值、规范化噪声能量、基频标准差、元音离散度、椭圆范围、元音重叠度、元音三角面积、声学距离等声学指标.构音障碍器官运动模式的改变导致发音的不清晰和听理解性的下降,通过计算机线性预测反滤波技术提取声学参数,从客观层面分析构音障碍病理语音,帮助医师和治疗师发现患者声学特征方面与正常人对比存在的言语病理差异,了解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构音障碍患者元音的声学特征的某些方面与健康成人比较具有特异性,构音障碍患者元音共振峰表现出集中趋势压缩,频率的偏移与不准确(其频率与振幅的变化高于对照组),元音空间及元音清晰度指数均显著减小,且元音空间的大小与说话者的可懂度呈正相关.此外,元音离散程度与重叠范围可提示语音障碍程度.与此同时,构音障碍的元音时长会比正常对照组延长.这些异常表现,显示出构音障碍患者发音运动存在着不精确性和异常运动.这些病理语音特征的发现有助于通过客观化的方法有效评估临床构音障碍,并指导精准言语康复训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智能手机录制对嗓音声学测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智能手机不同录制方式(研究对象自主录制与言语治疗师辅助录制)对嗓音参数声学特征的影响,同时分析自主录制方式下不同声学分析软件是否能够提供相似的声学特征分析结果,寻求一种便捷经济的嗓音障碍预防与评估方式.方法 选取上海市某高校30名21~27岁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同一部国产智能手机为嗓音音频录制设备,采用声学分析软件Praat与Dr.Speech提取不同录制方式下的基频(F0)、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谐噪比(harmonic to noise ratio,HNR),比较差异及自主录制方式下的相关性.结果 ①不同录制方式下,研究对象F0、Jitter、Shimmer、HNR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自主录制方式下,Praat与Dr.Speech两类声学分析软件的嗓音参数声学特征呈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 不同录制方式对嗓音参数声学特征无显著影响,且自主录制方式下不同声学分析软件能够提供相似的声学特征分析结果,这为充分利用国产智能手机功能,开发嗓音障碍智能评估软件提供启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喉部分切除术后发音功能的微机检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