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语篇衔接理论的中医术语翻译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受语言、文化、专业差异限制,中医术语翻译多存在释义不明、译语冗长、译语混乱等问题,为此提出基于语篇衔接理论的中医术语翻译策略,可充分利用语篇衔接特点,使翻译后的中医术语仍有原本的含义和作用。翻译时应遵循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建议通过利用词根、词缀、元音字母创造新词,优化解释性翻译,灵活运用音译翻译法等方式,提高翻译准确性及译后术语的简明性、规范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事件相关电位评估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者的早期语音加工能力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利用听觉事件相关电位评估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cochlear implant,CI)植入者对元音、辅音和声调的早期听觉加工能力。方法:2021年2月到2024年2月期间招募19例语前聋CI儿童(男12例、女7例,年龄3~8岁,平均6.0岁)和19例听力正常(normal hearing,NH)儿童(男12例、女7例,年龄4~9岁,平均6.8岁)。使用单音节/ta1/作为标准刺激,/tu1/,/te1/,/da1/,/ra1/,/ta4/和/ta2/作为偏差刺激,构建多偏差oddball范式。记录并分析两组儿童由元音、辅音和声调变化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应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H儿童对元音、辅音和声调变化均表现出显著的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 P<0.05),而CI儿童对元音和辅音变化仅表现出正向失匹配反应(positive mismatch response,pMMR)( P<0.05)和P3a反应( P<0.05),且未对声调变化表现出任何事件相关电位( P>0.05)。与NH儿童相比,CI儿童的pMMR和P3a潜伏期更长( P<0.01),两组间幅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时频分析显示,CI儿童的θ频段神经振荡同步性较NH儿童低( 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I儿童的CI使用时间与听觉能力分级量表(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 P=0.004)、言语可懂度分级量表(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e,SIR)( P=0.044)和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MAIS)( P=0.001)得分呈正相关。 结论:语前聋CI儿童对元音和辅音具备一定的早期听觉加工能力,但与同龄NH儿童相比,语前聋CI儿童对语音尤其是声调的加工能力仍不成熟。事件相关电位可作为反映CI儿童听觉言语功能成熟度的客观电生理指标。坚持长期佩戴CI有助于语前聋儿童听觉言语能力的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术后发音特征变化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儿童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术后发音特征变化,以及与声道结构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行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或单纯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4~12岁,中位年龄6岁,其中同时行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术者36例,单纯行腺样体切除术者14例。另选取双侧扁桃体Ⅰ度且无腺样体肥大,夜间睡眠无打鼾现象者22例(男13例,女9例)为对照组。评估腺样体及扁桃体大小,记录患儿手术后发音主观改变,分析术前、术后3 d、术后1个月平稳发/a/、/i/时的基频(F0)、频率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噪谐比(NHR)、最长发音时间(MPT)、共振峰频率(formant frequencies,F1~F5)及带宽(bandwidths,B1~B5)变化。采用SPSS 23. 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中36例(72.0%)患儿诉术后出现发音改变,发生率与年龄呈负相关,其中4~6岁,7~9岁,10~12岁组患儿发生率分别为83.3%(25/30),63.6%(7/11),44.4%(4/9)。同时行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术后发音改变的发生率(77.8%,28/36)较单纯行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57.1%,8/14)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后患儿发元音/a/的MPT( Z=2.18, P=0.041)、F2( t=2.13, P=0.040)增高,B2( Z=2.04, P=0.041)、B4( Z=2.00, P=0.046)降低,元音/i/的F2( t=2.035, P=0.050)、F4( t=4.44, P=0.0001)增高,B2( Z=2.36, P=0.019)降低,其他各参数与术前无明显差异( P>0.05)。同时行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术较单纯行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术后元音/a/的F2( r=-0.392, P=0.032)和元音/i/的F2( r=-0.279, P=0.048)、F4( r=-0.401, P=0.028)增高更为显著。50.0%患儿的发音改变在术后1个月自行恢复。 结论: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术引起患儿发音特征的变化与共振峰频率及带宽变化有关。同时行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术对患儿发音特征的影响较单纯行腺样体切除术更为明显。除MPT外,手术前后嗓音声学参数变化不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励-协夫曼言语治疗对中国帕金森病患者言语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标准化的励-协夫曼言语治疗(LSVT)训练改善中国帕金森病(PD)患者言语障碍和生活质量的有效性。方法:本研究纳入16例中国PD患者,采用标准化的LSVT对其进行为期4周的训练。训练前、后,采用PRAAT软件分析PD患者的声学数据,采用日本GRBAS嗓音量表评定患者的嗓音质量,采用嗓音障碍指数(VHI)量表对患者言语障碍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评估。结果:经过4周LSVT训练,PD患者的发声、嗓音及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声学分析显示,训练后元音最长发音时间由(11.93±6.81)s增加到(17.50±6.25)s;元音发声音量从(69.91±7.61)dB增加到(76.12±6.07)dB,阅读音量从(64.82±3.77)dB增加到(70.40±5.41)dB,独白音量从(61.44±4.58)dB增加到(64.29±4.70)dB。GRBAS评定显示,总嘶哑度评分从(1.93±0.77)分减少到(1.25±0.93)分。VHI量表评分显示,总嗓音障碍指数由(66.87±18.61)分降低到(49.87±21.21)分,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LSVT训练能够显著增加PD患者最长发音时间、提高音量、改善嗓音质量、降低嗓音障碍指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适宜在临床应用并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声门塞音对鼻音计评价腭咽闭合状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腭裂术后语音障碍患者声门塞音对鼻音计评价腭咽闭合状态的影响。方法:纳入2004年8月至2010年8月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71例腭裂术后语音障碍患者,腭裂代偿语音评价为伴或不伴声门塞音,男性50例,女性21例,年龄(15.9±6.2)岁。应用鼻音计和鼻咽纤维内镜同步检查,记录所有患者鼻音计鼻音化率值和鼻咽纤维内镜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分值数据,并根据声门塞音语音评价结果将患者分成3组,即整体组(未排除声门塞音)、声门塞音组及无声门塞音组,对3组患者的11个语音样本(单元音1~3号、连续音节4~9号、语句10~11号)鼻音化率值与VAS值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整体组患者71例,声门塞音组患者34例,无声门塞音组37例。整体组患者的11个语音样本鼻音化率值与VAS值间均呈负相关趋势,但均无显著的相关关系( r>-0.179且<-0.017, P>0.05);声门塞音组各语音样本鼻音化率值与VAS值之间均无显著的相关关系( r>-0.196且<-0.017, P>0.05);无声门塞音组除1、3、11号语音样本外,其余各语音样本鼻音化率值与VAS值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r>-0.557且<-0.162, P<0.05),其中7号语音样本最敏感( r=-0.557, P<0.05)。 结论:声门塞音是影响鼻音计评价腭咽闭合功能的重要因素,对于存在声门塞音的腭裂语音障碍患者不建议应用鼻音计进行腭咽闭合功能评价,但可以指导语音训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构音评估与训练系统的声学分析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智能提取语音参数的构音评估与训练系统和人工提取语音参数的Praat声学软件在重要参数上的差异。方法:选取32例正常受试者,分别用构音评估与训练系统和传统Praat语音软件进行语音采集,前者可以即时智能分析出持续元音/a/、/i/、/u/的平均基频(mF0)、第一共振峰(F1)、第二共振峰(F2),传统Praat软件则是通过人工提取采录语音参数并进行数据分析。对上述两种语音分析工具的重要声学参数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采用构音评估与训练系统对同一受试者进行第1次评估和第2次评估,除元音/u/的mF0(ICC=0.75)重测信度较好外,元音/a/的mF0(ICC=0.97)、F1(ICC=0.97)和F2(ICC=0.98),元音/i/的mF0(ICC=0.93)、F1(ICC=1.00)和F2(ICC=0.95),元音/u/的F1(ICC=0.98)和F2(ICC=0.94)的ICC值均高于0.90,说明构音评估与训练系统的重测信度极好。两种声学分析软件元音/a/的mF0(ICC=0.99)、F1(ICC=0.96)和F2(ICC=0.90),元音/i/的mF0(ICC=0.98)、F1(ICC=0.94)和F2(ICC=0.94),元音/u/的mF0(ICC=0.95)和F1(ICC=0.94)的ICC值均高于0.90,说明两种声学分析软件在分析元音/a/、/i/的mF0、F1和F2,元音/u/的F1和F2方面的一致性极好。元音/u/的F2 ICC值介于0.75~0.90,说明两种声学分析软件在分析元音/u/的F2方面的一致性较好。两种声学分析软件的元音/a/、/i/、/u/的mF0、F1、F2、共振峰集中率(FCR)、元音清晰度指数(VAI)、舌距、元音空间面积(VSA)、下颌距在Bland-Altman图中数据点多分布在95%可信区间内,说明两种声学分析软件在语音测量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男性长元音/a/的mF0(151.35±30.94)、/i/的mF0(163.84±27.92)、/u/的mF0(170.96±31.99)均低于女性长元音/a/的mF0(277.93±23.48)、/i/的mF0(280.34±27.23)、/u/的mF0(284.97±37.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构音评估与训练系统的重测信度较好,在自然状态下的构音检查结果与Praat检查结果比较的一致性较好,在构音检查上可以相互替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嗓音障碍患者的普通话元音空间面积及其合理施测方式和语料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究嗓音障碍患者的元音声学特征,以及普通话体系下的元音空间面积(vowel space area,VSA)合理的施测方式和语料.方法 招募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嗓音障碍患者和正常健康对照组受试者各20例,在不同语料(单个元音/a/、/i/、/u/、/o/、/e/和长句)以及不同元音顶点个数(3个、4个、5个)下的VSA进行差异分析.结果 嗓音障碍组与正常组之间在单元音和长句语料下VSA都有极显著差异,但两种语料类型间VSA差异不显著,两种语料均可用于VSA的测量.4个元音顶点与3个元音顶点及5个元音顶点下的VSA差异极显著,选择5个元音用于普通话体系下VSA的测量更加合适.结论 嗓音障碍患者的元音发音较正常人清晰度下降.在普通话体系下采用5个元音顶点测量VSA相对较精准,更能测得口腔的运动能力.单个元音和连续语音两种语料均适用于VSA的测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超声动态舌形的普通话元音发音特点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基于超声动态舌形图研究拼音方案中元音字母的实际舌位,并提出针对性发音训练策略,以提高言语康复和教学质量.方法 选取包含6个元音(a、o、e、i、u、ü)的45个发音材料(覆盖普通话所有韵母),招募16例20~25岁的普通话二甲以上的受试者,同步采集语音和超声舌形数据.处理数据时,首先用Praat进行音段标注,然后用AAA软件提取目标音段的舌形、上腭线的坐标,最后从语音教学的角度基于发音舌位对比,确定6个元音的实际舌位.结果 元音a有[A]、[ε]2种舌位,o有[o]1种舌位,e有[?]、[e]、[?]3种舌位,i有[i]、[(ι)]、[(ι)]3种舌位,u有[u]1种舌位,ü有[y]1种舌位,儿化元音是元音目标舌位后加卷舌动程.结论 ①韵母根据元音舌位统计分成11类,可以更准确系统地进行普通话元音舌位的教学和训练;②超声舌位数据为元音的发音学习提供可视化参照,比传统拼音方案教学更直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励-协夫曼言语治疗对帕金森病构音障碍患者电声门图参数和言语功能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研究励-协夫曼言语治疗(LSVT)应用于帕金森病(PD)构音障碍患者的语言康复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PD构音障碍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言语康复训练,观察组接受LSVT,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AB)和失语商(AQ)评分,并比较两组基频微扰(jitter)、基频(F0)、振幅微扰(shimmer)、标准化噪声能量(NNE)、谐噪比(HNR)等电声门图参数差异.结果 干预前,两组WAB各项(听语理解、复述、自发言语、命名)、A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上述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元音"a""i""u"电声门参数jitter、F0、shimmer、NNE、HN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上述电声门参数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观察组元音"a""i""u"的jitter、NNE均低于对照组,HN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SVT可改善PD构音障碍患者电声门图参数和言语功能,应用于PD构音障碍的语言康复效果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肺结节中医证候与语音信号诊断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研究肺结节患者的语音信号诊断特征,探讨不同中医证候肺结节患者语音信号指标的差异,探索肺结节声诊客观化、定量化、标准化研究思路与方法.方法 通过问诊形式采集肺结节患者(肺结节组)、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的年龄、性别、吸烟史、CT影像学等一般资料,以及肺结节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借助SONY A10线性PCM录音设备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语音信号资料,采用OpenSMILE工具包获取[a]、[e]、[i]、[o]、[u]5个元音的扩展的日内瓦极简声学参数集(eGeMAPS),比较肺结节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语音特征指标,以及不同中医证型肺结节患者的语音特征;进一步根据结节数量将肺结节患者分为孤立性肺结节组、多发性肺结节组,根据肺结节大小分为小直径组、中直径组、大直径组,比较各组语音特征指标.结果 ①共纳入肺结节患者156例、健康对照者62例;肺结节患者中,孤立性肺结节73例、多发性肺结节83例,小直径92例、中直径49例、大直径15例.②156例肺结节患者中,气虚证49例、阴虚证31例、痰湿证42例、其他证型34例.③在频率特征指标方面,肺结节组5个元音F0值高于健康对照组,元音[i]的Jitter、F3 frequency值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在能量/振幅特征指标方面,肺结节组元音[a]、[e]、[o]的HNR值高于健康对照组,元音[a]的F1 amplitude值高于健康对照组,元音[i]的H1-A3值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在谱特征指标方面,肺结节组元音[e]、[o]的MFCC1,元音[e]、[i]、[o]、[u]的MFCC2,元音[a]、[e]的MFCC4,元音[e]、[i]、[u]的Hammarberg index值低于健康对照组,元音[i]、[u]的Alpha ratio值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④孤立性肺结节组与多发性肺结节组语音特征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大直径组元音[i]的F2 amplitude值高于小直径组、中直径组(P<0.05),中直径组元音[i]的Slope 500~1 500值高于小直径组(P<0.05).⑥痰湿证肺结节患者元音[a]的F1 frequency、F2 frequency,元音[e]的F3 frequency值低于气虚证肺结节患者(P<0.05).结论 肺结节患者的语音信号具有一定特征,不同中医证型、不同结节大小患者的语音信号特征存在差异,可以为肺结节的病证诊断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