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双柏凝胶贴膏剂基质处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优化双柏凝胶贴膏剂基质处方.方法 2021年10月至2022年7月以感官评价、膜残留性、初黏力、持黏力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凝胶贴膏剂处方中甘氨酸铝、聚丙烯酸钠、甘油、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用量比例.结果 凝胶贴膏剂最优基质处方,甘氨酸铝:聚丙烯酸钠:甘油:聚乙烯吡咯烷酮为0.11∶2.33∶11.70∶1.93,所得凝胶贴膏剂涂展均匀、可反复揭贴10次以上、初黏力和持黏力符合要求.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准确,可用于双柏凝胶贴膏剂处方优化,具有借鉴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的《普济方》痤疮外治方用药特色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普济方》痤疮外治用药特色。方法:筛选《普济方》痤疮外治方并建立标准化数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网页版分析药物频次、药物属性(药性、药味、归经),并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采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药物与药物、药物与剂型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筛选出痤疮外治方87首,涉及药物164种,常用药物有白芷、川芎、白附子、铅粉等;药物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以辛、甘、苦居多,归经以肺、脾、胃、肝经为主。关联性较强药对、药团为川芎-白芷、白附子-白芷-川芎。高频药物可聚为三类。高频剂型膏剂与药物猪脂、水银、铅粉关联性较强,高频剂型散剂与药物白芷、牵牛子、皂荚、藁本、川芎关联性较强。结论:《普济方》痤疮外治以辛散发越为主,高频药物聚类分别针对体虚感邪证、外感风热证、血热郁滞证,提示了明代以前痤疮辨治特色,亦为现代临床诊疗提供了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温针灸联合藏药白脉软膏外涂治疗寒湿腰痛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温针灸联合藏药白脉软膏外涂治疗寒湿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选择2021年5-7月错那县藏医医院门诊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外涂白脉软膏,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温针灸。2组均连续治疗2周,随访3个月。采用VAS量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腰部疼痛及功能障碍程度,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即刻、末次随访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18.17、-6.05, P<0.01)。治疗组末次随访ODI评分低于对照组( t=-15.86, 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为93.3%(28/3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01, P=1.000)。 结论:温针灸联合藏药白脉软膏外涂可有效改善寒湿腰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十味金黄膏联合中药外洗方治疗急性甲沟炎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十味金黄膏联合中药外洗方治疗急性甲沟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9年1-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126例急性甲沟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42例。治疗组采用十味金黄膏联合中药外洗方治疗,对照组1组采用中药外洗方,对照2组外用莫匹罗星软膏。3组均治疗2周,随访2个月。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RP水平,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rophil percentage, NEU%),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38/42)、对照1组为71.4%(30/42)、对照组2组为66.7%(28/42),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350, P=0.02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CRP水平及NEU%均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 F值分别为6.482、33.619, P值均<0.001)。随访2个月,对照1组慢性甲沟炎发生率为50.0%(6/12)、对照2组为57.1%(8/14),治疗组无患者迁延为慢性甲沟炎。3组慢性甲沟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355, P=0.009)。 结论:十味金黄膏联合中药外洗方可促进急性甲沟炎患者炎性细胞水平的下降,降低慢性甲沟炎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五味甘露自发热凝胶贴的制备及抗炎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水凝胶基质配方进行优化,并进行热源复合,制备五味甘露自发热凝胶贴并评价其抗炎作用.方法:通过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五味甘露凝胶贴的基质处方,并以流变学指标和感官指标作为评价标准,以甘羟基铝、吐温80、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用量为考察因素,对五味甘露凝胶贴的基质处方进行优化.采用小鼠耳廓肿胀炎症模型评价五味甘露自发热凝胶贴的抗炎效果.结果:筛选的五味甘露自发热凝胶贴的基质处方为:7.5%聚丙烯酸钠NP800,0.26%甘羟基铝,0.05%二乙胺四乙酸钠,4.6%滑石粉,0.38%二氧化钛,37.52%甘油,1.69%羧甲基纤维素钠,2.35%吐温80,0.28%酒石酸,42.87%水,五味甘露干粉含量为2.5%.五味甘露自发热凝胶贴治疗小鼠耳廓肿胀具有显著的疗效.结论:优化后制备的五味甘露自发热凝胶贴可以解决软膏剂水凝胶贴黏附力差、药物渗透性弱、使用不便等问题.同时对小鼠耳廓肿胀炎症模型的治疗作用优于不复合热源的五味甘露凝胶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天然产物活性成分微针在面部色素沉着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微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药物递送系统,它是将药物包封在基质材料中,以刺入形式将药物释放在皮肤的真皮层,增加药物在给药部位的含量,促进药物吸收进而发挥药效.面部色素沉着是由于机体自身调节异常、物理或化学等因素导致面部出现不同颜色、不同范围及不同深浅的色素变化,严重影响人们的心情和幸福感.但目前面部色素沉着的治疗普遍存在效果不显著、容易反复、皮肤敏感等问题,并且现有疗法下药物难以透过皮肤.而微针与药物联合使用,能促进药物吸收、提高药效,有望成为治疗面部色素沉着的一种有效方式.天然产物活性成分作为美白产品的功效组成部分具有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性价比高等优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天然产物的经皮给药制剂一般为软膏剂、乳剂、凝胶剂,皮肤透过率低,生物利用度差.因此将天然产物活性成分以微针形式进行递送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本文作者对天然产物活性成分微针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归纳,包括天然产物成分、微针性质及抗面部色素沉着功效等方面,并且对天然产物活性成分微针的功能化设计和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中药外用制剂治疗糖尿病足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与周围神经病变、外周血管疾病、感染有关,因其发病率、截肢率及病死率显著,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具有多靶点、多途径、低毒副作用等独特的优势.中药外用制剂种类多样,包括软膏剂、洗剂、散剂、凝胶剂、酊剂、气雾剂、喷雾剂等,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糖尿病足创面,具有简、便、效、廉的特点,通过调节PI3K/Akt、JNK、TGF-β/Smad等信号通路,发挥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血管生成、胶原沉积、肉芽组织形成、再上皮化的作用,影响创面愈合的炎症阶段、增殖阶段、重塑阶段,加速糖尿病足创面愈合.本文探讨糖尿病足的主要病因,并基于剂型对近年来中药外用制剂对糖尿病足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外用制剂的开发以及糖尿病足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雪上一枝蒿生物碱可溶性微针制备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制备雪上一枝蒿生物碱可溶性微针.方法 离心注模法制备可溶性微针.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硫酸软骨素用量、PVP K120 用量、40%乙醇用量为影响因素,刺孔率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处方,考察形态、穿刺性能、含药量、体外透皮性能.结果 最优处方为硫酸软骨素用量 123 mg,PVP K120 用量 298 mg,40%乙醇用量 2.4 mL,刺孔率为 98.3%.可溶性微针为黄色正方形贴片,针体呈圆锥形,可刺穿铝箔和大鼠皮肤,含药量为(0.94±0.025)mg.可溶性微针组 24h内累积渗透率为 91.4%,明显高于凝胶膏剂组,渗透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 雪上一枝蒿可溶性微针机械强度较好,可实现药物的有效经皮递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消肿散"剂型优化的复方芙蓉叶凝胶治疗膝关节滑膜炎
编辑人员丨2024/1/6
背景:前期研究证实,新型复方芙蓉叶凝胶膏剂治疗急性软组织肿胀具有良好的效果.目的:观察复方芙蓉叶凝胶膏剂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1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诊治的膝关节滑膜炎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试验组患者病患处进行复方芙蓉叶凝胶膏剂贴敷治疗,1次/d,12 h/次;对照组患者病患处进行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涂抹治疗,2次/d.治疗28 d后,对比两组患者目测类比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膝关节滑膜厚度及综合疗效.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目测类比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7,14,28 d后的目测类比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后的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7,14,28 d后的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患者治疗28 d后的SF-36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治疗28 d后的SF-36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④试验组治疗28 d后的膝关节滑膜厚度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⑤结果表明,与采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相比,新型复方芙蓉叶凝胶膏剂可以更好地缓解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减少滑膜增生、提高患者整体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藏医治疗"年壬"病的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探讨藏医治疗"年壬"病(瘟疫)病的用药规律及组方配伍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编写的《藏医药学防治疫病经典验方整理研究》中所有方剂导入Microsoft Excel 2019表格中组建数据库,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和SPSS Modeler18.0等软件对数据进行药物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方剂频数分析和高频药物聚类分析等,多角度探析藏医治疗"年壬"病(瘟疫)的用药规律与特征.结果:共得到797首防治"年壬"病的方剂,其中汤剂占67.00%(534/797),丸剂占24.97%(199/797),散剂占7.03%(56/797),膏剂占1.00%(8/797).涉及241味藏药,其中使用频数≥ 100的藏药有诃子、麝香、穆库尔没药等16味,频数≥50的34味藏药的药味以苦味、甘味为主,药性以凉性药、温性药居多,功效以清热、解毒为主.结论:藏医防治"年壬"病(瘟疫)时遵循了以清热解毒和治赤巴病的治疗原则,体现了藏医治疗疾病时既考虑病因,也注重病症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