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黄䗪虫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观察大黄?虫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11日至2022年1月20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NASH患者,均辨证为痰瘀互结证的患者21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8例,观察组脱失10例,对照组脱失9例.对照组接受健康宣教,根据病情给予降压、降糖、调脂、保肝降酶等标准化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联用大黄?虫丸.治疗前及治疗后(治疗1年)对比2组肝活检缓解率、肝纤维化扫描仪(FibroScan)测定的肝纤维化评级缓解率、中医证候积分、体质量指数及肝功能指标[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血清总胆红素(TB)、血清谷草转氨酶(GOT)]、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肝活检缓解率高于对照组(x2=14.512,P=0.002),肝纤维化评级改善率高于对照组(x2=15.550,P=0.001).观察组临床中医证候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X2=21.438,P<0.05).治疗后,2组患者体质量指数及肝功能、血脂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2组体质量指数及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功能指标(GPT、GOT、TB)低于对照组(P<0.05).共发生不良事件37例次,均为轻微不良反应,未经处理或对症治疗后缓解,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虫丸可改善NASH痰瘀互结证患者的肝纤维化、中医证候与肝功能,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复方藤芷凝胶贴膏剂制备工艺及透皮主要成分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为复方藤芷膏开发新剂型,并考察其透皮主要成分.方法 以凝胶贴膏剂基质的感官评价、初黏力、持黏力为综合指标,以NP-700、甘羟铝、EDTA-2Na、甘油、PVPK-90、酒石酸、纯化水的使用量作为课题的主要考察因素.依次采用单因素设计实验法和正交设计实验法在不同材料用量配比下优选凝胶贴膏剂的最佳基质配方.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ESI-QTOF-MS/MS),采用垂直Franz扩散池法进行透皮实验,检测复方藤芷凝胶贴膏剂的透皮主要成分并确定.结果 复方藤芷凝胶贴膏剂的最佳配方为NP-700 4.0 g,甘羟铝 0.5 g,EDTA-2Na 0.2 g,二氧化钛 2.0 g,甘油 40 g,PVPK-90 5.0 g,酒石酸 0.7 g,纯化水50 g,载药含量10%.透皮结果初步鉴定出3个化合物,包括大黄素、盐酸小檗碱及欧前胡素.结论 研究所得复方藤芷凝胶贴膏剂膏体均匀,表面光滑,易于涂布.成型后具有优良的初始黏力和保持黏力,易剥离,无残留,保湿性好,对皮肤无刺激性和致敏性.透皮成分的确定为寻找其药效物质基础及进一步建立全面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了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何首乌-牛膝药对抗维甲酸诱导骨质疏松作用及活性成分筛选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8/10
目的 研究何首乌-牛膝药对的抗骨质疏松作用及筛选活性成分.方法 采取液相色谱-质谱(HPLC-MS)联用法分析何首乌-牛膝药对指纹共有峰并进行成分确认;采用维甲酸复制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及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探讨何首乌-牛膝药对的抗骨质疏松作用;应用SPSS分析色谱结果与肝、肾湿重、骨干湿比数据和ELISA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筛选何首乌-牛膝药对抗骨质疏松活性成分.结果 HPLC-MS联用法分析结果共确定10个共有指纹峰成分,分别为:没食子酸、杯苋甾酮、β-蜕皮甾酮、25-R-牛膝甾酮、二苯乙烯苷、25-S-牛膝甾酮、大黄素、大黄素甲醚、齐墩果酸-3-O-β-D-葡萄糖醛酸苷、牛膝皂苷D.生物学指标测定结果表明何首乌-牛膝药对能使维甲酸所致骨质疏松大鼠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和骨钙素(BGP-OCN)指标升高,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和血清Ⅰ型胶原C端肽(CTX-1)降低;何首乌-牛膝药对组肝、肾指数明显下降,骨干湿比上升,体质量变化明显.结论 何首乌-牛膝药对具有抗骨质疏松作用,筛选出作用最显著活性成分为没食子酸、β-蜕皮甾酮、大黄素和齐墩果酸-3-O-β-D-葡萄糖醛酸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消瘀膏外敷配合水穴消肿手法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8/10
[目的]探讨消瘀膏(由酒大黄、蒲公英、金银花、赤芍、姜黄、醋香附、栀子、白芷、当归、薄荷、羌活等组成)局部外敷配合水穴消肿手法(选取阴陵泉、尺泽、曲池及损伤部位周围的阿是穴等穴位进行点穴治疗)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洛索洛芬钠凝胶外敷治疗,治疗组给予消瘀膏局部外敷配合水穴消肿手法治疗,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以及中医证候的各项主症评分(肿胀程度、活动受限程度、疼痛持续时间)和总积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12%(64/68),对照组为91.18%(62/68),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总体疗效(秩和检验)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后,2组患者的肿胀程度、活动受限程度及疼痛持续时间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4)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期间,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有2例患者在药物接触范围出现皮肤潮红、瘙痒,但停药后消失.[结论]消瘀膏局部外敷配合水穴消肿手法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在消肿、止痛、改善关节活动度方面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茵陈蒿汤治疗肝胆疾病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5/18
茵陈蒿汤源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一书,是治黄疸第一良方.具有清热、利湿、解毒和退黄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方有保护肝损伤及抗肝纤维化等保肝利胆作用,临床上以治疗黄疸型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等为主.综述了茵陈蒿汤在化学成分,肝胆疾病的治疗及其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这一概念中的五原则途径和以现代生物学技术为基础的代谢组学研究、网络药理学等来预测分析茵陈蒿汤质量标志物.提示绿原酸、滨蒿内酯、茵陈色原酮、栀子苷、西红花苷Ⅰ、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可作为该复方的Q-marker,以期为茵陈蒿汤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8
-
基于算法模型探究国家名老中医沈舒文教授真实世界数据中运用大黄的诊疗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目的 挖掘沈舒文教授应用大黄及其炮制品的临床应用规律,为探索大黄临床应用的诊疗思路和用药经验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沈舒文教授名医工作室传承病案系统中记录的病例数据,运用python搭建算法模型,以人工智能领域的机器学习为研究工具,从真实世界数据的维度去剖析大量样本数据背后的规律,将大黄及炮制品酒大黄作为切入点,通过用药年龄、用药时间、诊断辨证和方药组合等不同层面解析大黄及其炮制品的使用规律.结果 算法模型在多个层面总结出大黄及其炮制品的使用规律:①从使用年龄来看,大黄及炮制品多在"天癸竭"阶段使用;②大黄使用时间多集中在气候炎热的夏季,酒大黄使用时间多集中在气候寒冷的冬季;③大黄及其炮制品多在"胃痛"和"便秘"中使用,行气破积较强的酒大黄使用频次高于大黄,在"消渴"的治疗中,性味寒凉的生大黄使用频次高于酒大黄;④大黄及其炮制品的使用主要集中在"不通"和"郁热"方面,中阳虚寒也作为大黄及其炮制品的高频辨证,但酒大黄使用高于大黄,去其寒凉,取其功效;⑤算法模型的评估结果也指向决策树算法更适合分析症状,"痞满""口干""排便困难"在大黄及其炮制品所治疾病的症状中出现的最为显著,决策树判别条件主要集中在腹部症状、大便性状和脉象三大板块,这三大症状板块可以很好地判别是否使用大黄和酒大黄;⑥从药物关联性的角度"枳实+大黄(酒大黄)"的组合更为突出,药物聚类后筛选出大黄的核心基础方为"大黄+白芍+郁金"属于大柴胡汤思路,酒大黄的核心基础方为"酒大黄+黄芩+半夏+白术+砂仁+党参",属于半夏泻心汤治疗湿热蕴蒸的思路;⑦利用算法模型探究高频中药与症状两个维度的关联性,反映出更多药物和症状关联性,如真实世界数据中排便不畅时,瓜蒌仁和麻子仁出现更为显著;出现阴虚热象时,栀子和知母出现更为显著;入睡困难时,酸枣仁和夜交藤的表现则更为显著.结论 基于对数据的判别,算法模型凝练出多条符合中医学理论的用药规律,相关中医学理论集中在《黄帝内经》、《伤寒论》和《金匮要略》3本经典著作.以人工智能领域的机器算法为研究工具,从真实世界数据的维度去剖析大量样本数据背后的规律,将大黄及炮制品酒大黄作为切入点,不仅发掘出了药物的使用规律,同时也印证了机器算法能作为中医药研究手段,较好地进行中医药现代化的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叶氏肾康方在肾脏病中的开发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1/20
叶氏肾康方由生黄芪、酒大黄、丹参、红花 4 味药组成,是叶传蕙教授基于肾脏疾病"虚、瘀、湿、毒"的基本病机及长期的临床实践创制而成.但有时急慢性肾衰竭患者不适合传统口服剂型,经过多年的研究,叶氏肾康方已被开发 3 种新剂型:注射液、栓剂和灌肠液,广泛应用于急慢性肾衰竭,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就叶氏肾康方 3种剂型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其合理用药、扩大临床治疗范围及开发更多剂型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大黄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小鼠M1/M2型巨噬细胞极化平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1/6
目的 探讨大黄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小鼠M1/M2 型巨噬细胞极化平衡的影响,为中医药治疗NASH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健康SPF级雄性C57BL/6 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大黄酸低剂量组和大黄酸高剂量组.模型组、大黄酸低剂量组、大黄酸高剂量组自由食用高脂饲料10 周,建立NASH模型,空白组予以普通饲料作为对照.造模成功后,大黄酸低剂量组和大黄酸高剂量组分别予相应浓度药物灌胃4 周,空白组和模型组予等量的蒸馏水灌胃.比较各组小鼠体质量、肝组织形态及病理学表现,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M1/M2 型巨噬细胞水平,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法检测肝脏组织中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mRNA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mRNA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明显升高(P<0.01),经4 周药物治疗后,大黄酸低剂量组的体质量较模型组低(P<0.05),高剂量组体质量明显减轻(P<0.01);模型组肝脏大而软,呈黄色,肝组织空泡样变性、脂肪样变性及炎性细胞浸润,大黄酸各剂量组肝脏形态及病理改变均有所减轻.机制方面,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F4/80+CD16/32+巨噬细胞(M1 型)及其细胞因子TNF-α 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1),F4/80+CD206+巨噬细胞(M2 型)及其细胞因子IL-10 mRNA水平略有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经过药物干预后,各剂量组 M1 型巨噬细胞及 TNF-α mRNA 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M2 型巨噬细胞及IL-10 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1,P<0.05).结论 大黄酸可以明显改善NASH小鼠肝细胞脂肪变性和炎症细胞浸润,其作用机制与恢复M1/M2 型巨噬细胞平衡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郭军教授从脾胃论治心肾不交型早泄经验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心肾不交是早泄常见证型,临床交通心肾之法多单从心、肾论治.郭军教授通过梳理"心肾相交"理论结合临床实践,指出心肾相交关键在脾胃,一是脾升胃降在维持人体气机升降和一气周流中起着枢纽和维系作用,二是脾胃受火制水,是心肾相交的途径.因此,郭军教授提出"培土交心肾"治法,强调在治疗心肾不交型早泄时,应当注重调理脾胃功能,恢复气机升降,实现心肾相交.临床常用黄芩、黄连、酒大黄等清利脾胃湿热,党参、白术、陈皮、茯苓、鸡内金等增强运化,木香、枳实等理气导滞,配合交通心肾常规用药收效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基于AMPK/SREBP-1c通路探讨降糖三黄片防治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目的]观察降糖三黄片(由桃仁、大黄、芒硝、桂枝等组成)对 2 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肝脏组织病理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甾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 30 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6 只和造模组24只.采用高糖高脂饮食结合链脲佐菌素(STZ)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T2DM合并NAFL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再将成模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2 g·kg-1·d-1)、降糖三黄片低剂量组(0.675 g·kg-1·d-1)、降糖三黄片高剂量组(2.7 g·kg-1·d-1),每组 6只.灌胃治疗4周后,检测糖脂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游离脂肪酸(FFA)及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检测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β,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油红O染色法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变化,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AMPK/SREBP-1c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FBG、TG、TC、LDL-C、FFA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FINS、HOMA-IR水平升高,AST、ALT水平升高,IL-6、TNF-α、IL-1β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1),肝脏明显脂肪变,肝脏组织AMPK、SREBP-1c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及p-AMPK表达水平下降(P<0.01或P<0.001);与模型组比较,降糖三黄片高剂量组的FBG、TG、TC、LDL-C水平降低,HDL-C水平升高,FINS和HOMA-IR水平降低,AST、ALT水平降低,IL-6、TNF-α、IL-1β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或P<0.001),肝脏脂肪变现象明显改善,p-AMPK、SREBP-1c在肝脏内的表达水平得到改善(P<0.001);与二甲双胍组比较,降糖三黄片高剂量组的FBG、TG、TC、LDL-C、HDL-C、FFA,FINS、HOMA-IR,AST、ALT,IL-6、TNF-α、IL-1β、SREBP-1c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降糖三黄片可有效治疗T2DM合并NAFLD大鼠,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调节AMPK-SREBP-1c途径减少大鼠肝脏脂质蓄积,进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肝脏代谢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