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屈孕酮联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保留生育功能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地屈孕酮联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保留生育功能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效果.方法 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112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宫腔镜电切术)和观察组(n=62,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地屈孕酮),比较两组患者的性激素[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水平、性功能[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生育能力[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EFI)]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E2、LH水平和FSFI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血清E2、LH水平和FSFI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EFI评分5~7分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地屈孕酮联合宫腔镜电切术可提高保留生育功能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性激素水平、生育能力及性功能,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认知功能、安全性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究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认知功能和安全性.方法 将2022年2月~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94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和利培酮组,分别给予奥氮平、利培酮治疗,连续治疗4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cale for Assessment of Positive Symptoms,SAP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临床总体印象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Severity of Illness,CGI-SI)评分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PANSS量表、SAPS量表和BPRS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治疗前,但治疗后组间PANSS、SAPS、BPR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CGI-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组间CGI-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量表中定向力、记忆注意和计算维度评分及量表总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后组间各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奥氮平组兴奋或激越、血糖升高、恶心呕吐、心动过速、体重增加等的发生率高于利培酮组(P<0.05).结论 奥氮平与利培酮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方面具有相同的疗效,对患者临床症状、认知功能改善程度相当,但利培酮对患者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的影响较小,安全性相对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认知行为联合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认知行为治疗联合利培酮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治疗的对照组(40例),利培酮联合认知行为治疗的观察组(40例),通过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和症状自评量表的评分比较两种方案的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ANSS评分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自评量表的结果发现体感觉、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症状等评分,观察组的评分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认知行为治疗联合利培酮治疗的疗效更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示认知行为治疗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安罗替尼联合放疗治疗表皮生长因子突变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安罗替尼联合放疗治疗表皮生长因子(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00例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放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放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脂肪酸合成酶(FAS)及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TuM2-PK)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SE、CYFRA21-1、CA125、CEA、FAS、TuM2-PK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NSE、CYFRA21-1、CA125、CEA、FAS、TuM2-PK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00%,与对照组患者的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无进展生存期(PFS)为(9.82±2.03)个月,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的(7.36±1.2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安罗替尼联合放疗治疗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延长PFS,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精神分裂症患者性激素水平与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性激素水平与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2020年3月~2022年8月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观察组,纳入90例年龄、性别配对的正常人群,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性激素水平.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性激素水平与PANSS评分、Mo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男性泌乳素(PR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男性,雌二醇(E2)、睾酮(TESTO)、促黄体生成素(LH)显著低于对照组男性(P<0.05),孕酮(PROG)、促卵泡生成素(FSH)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女性PRL、PRO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女性,TESTO、E2显著低于对照组女性(P<0.05),FSH、LH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MoC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男性、女性患者PRL水平与PANSS评分呈正相关,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E2、ESTO与PANSS评分呈负相关,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PRL、TESTO、E2等性激素水平与正常人群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可能与精神症状以及认知损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72株纹带棒状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及其感染或定植患者的临床特征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纹带棒状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其感染或定植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2020年7月—2022年9月临床分离纹带棒状杆菌72株,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检测细菌对1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PCR扩增检测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相关基因gyrA并进行测序以分析氨基酸突变位点,PCR扩增核糖体甲基化酶基因ermX和氨基糖苷修饰酶基因aphA1并进行测序分析.病史资料分析纹带棒状杆菌感染或定植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达托霉素均100%敏感,对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及莫西沙星均100%耐药,对青霉素(87.5%)、头孢吡肟(95.8%)、美罗培南(95.8%)、甲氧苄啶-磺胺甲唑(90.3%)、红霉素(98.6%)和克林霉素(98.6%)的耐药率较高,对庆大霉素(25.0%)、四环素(30.6%)和利福平(23.6%)耐药率较低.PCR及DNA测序结果显示,3株纹带棒状杆菌发生gyrA基因单点突变(Ser87Val),67株发生双突变(Ser87Phe、Asp91Ala或Ser87Tyr、Asp91Ala),2株发生三位点突变(Ser87Phe、Ala88Pro和Asp91Ala),其中三位点突变是本研究首次发现的突变模式.所有的纹带棒状杆菌均检出ermX基因,aphA1基因检出率为43.1%.病史资料结果显示,72株纹带棒状杆菌主要分离自ICU(占65.2%),标本来源以下呼吸道标本为主(占91.6%),患者平均年龄(68.0±15.3)岁,感染和定植患者比例分别占72.2%(52/72)和27.8%(20/72),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长≥28 d、合并脑出血、意识障碍及病情恶化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院临床分离的纹带棒状杆菌均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预后相对较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内实验研究五虎汤干预RSV诱导哮喘的效应物质及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探讨五虎汤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诱发哮喘的效应物质及作用机制.使用超高效液相串联高分辨质谱仪确定五虎汤的入血成分;借助数据库对入血成分作用于哮喘的靶点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及基因本体论(GO)功能分析.同时将靶点蛋白及代谢物-靶点-通路等信息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明确五虎汤核心成分及关键通路.体内实验部分使用RSV联合鸡卵清蛋白(OVA)建立哮喘模型,通过肺功能、苏木精-伊红(HE)染色、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蛋白免疫印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法验证五虎汤对RSV诱导哮喘小鼠的干预作用.结果显示,五虎汤入血成分以黄酮类、苯丙素类、木脂素类、萜类等化合物为主,作用于儿童哮喘的核心成分有(-)-表没食子儿茶素、山柰素、异甘草素、香叶木素、桦木酸、熊果酸、瑞香素、七叶素等,钙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NOD样受体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是其靶点主要作用通路.体内实验结果表明,五虎汤能够改善肺功能指标,下调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且能够降低肺组织中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APK14)、核因子-κB亚基1(NFKB1)等蛋白的表达,减轻中性粒细胞炎症浸润及肺淤血.结果表明,五虎汤通过多组分、多靶点、多途径的协同作用干预病毒诱发哮喘,体内实验证明其能抑制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的激活,减轻哮喘小鼠气道炎症与气道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三七总皂苷不同口服制剂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药效学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三七总皂苷(PNS)不同口服制剂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药效差异,并与市售血栓通胶囊(XST)、三七通舒胶囊(SQTS)进行对比.方法: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分别制备PNS磷脂复合物肠溶胶囊(PNS-PC)、PNS pH依赖型固体分散体(PNS-SD)、PNS自乳化肠溶胶囊(PNS-SDEDDS)、PNS生物黏附微球肠溶胶囊(PNS-BMS)、N-乙酰-L半胱氨酸修饰的PNS生物黏附微球肠溶胶囊(PNS-NAC-BMS)5种不同PNS 口服制剂.将80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模型(AD)组、XST+AD 组、SQTS+AD 组、PNS+AD 组、PNS-PC+AD 组、PNS-SD+AD组、PNS-SDEDDS+AD组、PNS-BMS+AD组、PNS-NAC-BMS+AD组,每组8只.给药组大鼠按照体质量及载药量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灌胃,Control组、AD组大鼠给予空白胶囊灌胃.给药7 d后,采用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加冰浴建立大鼠急性血瘀模型.次日,拍摄大鼠舌质及舌下脉络,评价舌象评分;尾静脉采血,记录尾静脉凝血时间;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卡森黏度、血浆黏度)、凝血四项指标[包括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浆内皮素(E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结果:①与Control组相比,AD组大鼠舌质发白、舌下血管紫黑,舌象评分显著升高(P<0.001),尾静脉凝血时间缩短(P<0.001),不同切变率下全血黏度、卡森黏度、血浆黏度均升高(P<0.001),APTT、PT、TT 均缩短(P<0.001),FIB、ET 水平升高(P<0.001),eNOS、6-keto-PGF1α 水平均降低(P<0.001).②与AD组相比,各给药组舌象评分均显著降低(P<0.001,P<0.01);与XST+AD组、SQTS+AD组相比,PNS-PC+AD 组、PNS-SDEDDS+AD 组、PNS-BMS+AD 组、PNS-NAC-BMS+AD 组舌象评分亦显著降低(P<0.05).③与 AD组相比,PNS-PC+AD 组、PNS-SDEDDS+AD 组、PNS-BMS+AD 组、PNS-NAC-BMS+AD 组、PNS+AD 组、XST+AD 组、SQTS+AD组的尾静脉凝血时间均明显延长(P<0.001,P<0.01,P<0.05);与XST+AD组、SQTS+AD组相比,PNS-PC+AD组、PNS-SDEDDS+AD组、PNS-BMS+AD组、PNS-NAC-BMS+AD组大鼠尾静脉凝血时间亦明显延长(P<0.05).④与AD组相比,5种PNS自制口服制剂组大鼠的全血黏度、卡森黏度、血浆黏度水平均显著降低(P<0.001,P<0.01),XST+AD组、SQTS+AD组、PNS+AD组大鼠的全血黏度,XST+AD组的卡森黏度及PNS+AD组的血浆黏度水平亦降低(P<0.01,P<0.05);与XST+AD组、SQTS+AD组相比,PNS-PC+AD组大鼠的全血黏度水平亦降低(P<0.05);与SQTS+AD 组相比,PNS-PC+AD 组、PNS-BMS+AD 组、PNS-NAC-BMS+AD 组的卡森黏度水平降低(P<0.05).⑤与 AD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的APTT、TT均明显延长(P<0.001,P<0.01,P<0.05),FIB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PNS-PC+AD 组、PNS-SDEDDS+AD 组、PNS-BMS+AD 组、PNS-NAC-BMS+AD 组的 PT 亦显著延长(P<0.001,P<0.01);与 XST+AD 组、SQTS+AD 组相比,PNS-PC+AD 组、PNS-SDEDDS+AD 组、PNS-BMS+AD 组、PNS-NAC-BMS+AD 组 PT、TT 明显延长(P<0.05),FIB水平显著降低(P<0.01).⑥与AD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的ET水平显著降低(P<0.001,P<0.05),eNOS、6-keto-PGF1α 水平显著升高(P<0.001,P<0.01,P<0.05);与 XST+AD 组、SQTS+AD 组相比,PNS-PC+AD组、PNS-SDEDDS+AD 组、PNS-BMS+AD 组、PNS-NAC-BMS+AD 组的 ET 水平显著降低(P<0.01),eNOS 水平显著升高(P<0.05),PNS-PC+AD 组、PNS-SD+AD 组、PNS-SDEDDS+AD 组、PNS-BMS+AD 组、PNS-NAC-BMS+AD 组的6-keto-PGF1α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5种不同的PNS 口服制剂与原料药及市售XST、SQTS均能有效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瘀血状态,但PNS-PC、PNS-SDEDDS、PNS-BMS、PNS-NAC-BMS对血瘀大鼠各项血瘀相关指标的改善优于2种市售阳性药和原料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艾司氯胺酮联合其他麻醉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艾司氯胺酮是一种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较氯胺酮的麻醉镇痛效果更好.艾司氯胺酮可作用于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因其起效较快、代谢迅速,在麻醉管理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艾司氯胺酮不仅可单独应用于短效麻醉操作中,还可与多种麻醉药物联合应用,为各类临床手术及门诊检查的麻醉管理提供了新的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艾司氯胺酮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艾司氯胺酮作为一种新型的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药,药理作用机制和位点与氯胺酮基本一致,但其对NMDA受体的亲和力是氯胺酮的3~4倍,镇痛效果是氯胺酮的2-2.5倍,且具有较少的精神药物不良反应.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接受麻醉和手术的老年人最常见的并发症,在大于65岁的老年患者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同时增加医疗负担,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近年来,随着艾司氯胺酮的临床应用,发现术中使用艾司氯胺酮可使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平稳,减少炎性因子的释放,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本文就国内外艾司氯胺酮在临床及基础研究领域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影响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