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法文版中医药图书出版现状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中医药图书在法国及欧洲、非洲其他法语国家有深厚的读者基础。1977-2020年,我国大陆地区共有44种法文版中医药图书出版,针灸是最受欢迎的主题。10家出版社共出版科普类图书7种,学术类图书37种,其中针灸推拿按摩类(含挂图)29种,养生保健类6种,中医文化类5种,中医术语词典类3种,中药类1种。主题逐渐多样,并有精品问世,提升了学术性。相关代表性著作在合作版权模式、中医标准化、图书学术性、中医法语翻译、国内市场等方面具启示作用。目前,中医经典著作的法文译本缺少国内翻译;法文版中医图书属小众图书,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难以同步;海外作者著作不乏错误,应重视传承正确的中医知识;本类图书海外市场竞争激烈,需深度调研、精准选题,并开拓全媒体出版形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平刺"与"平针"术语考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中医学药名词》以"平刺"为规范名,以"横刺""沿皮刺"为又称,释义为:"针体与腧穴皮肤约呈15°左右角度刺入的方法"。考察多种古代文献可知,这一释义与"横刺""沿皮刺"是相符的,"直针刺""卧针刺""横针""横刺""沿皮刺""地平刺""皮下刺"都是同义词。而"平刺"在首见文献《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中的含义却与此释义根本不同,是指进针后以达到得气为主而不分补泻的方法,即后世平补平泻法的雏形,与针刺角度毫不相干。所以,将"平刺"作为"横刺""沿皮刺"的规范词值得商榷。在实际使用中当注意"平刺"及相关术语的正确应用,避免失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重审《素问》王冰次注的新视角及新发现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王冰的“次注”包括2方面:其一,经文的注释,重在医道的阐发和概念术语的精解,对针灸相关经文的注解尤显功力,多有卓见,对宋代及宋以后的针灸文献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二,经文的改编,可大致分为2类:出于“昭彰圣旨,敷畅玄言”目的的改编;出于“以经注我”之改编。其中第2类改编中的补文王冰刻意掩饰,未按其自定补文体例“朱书其文”。运气“七篇大论”王冰自编自注的可能性最大,是其改编《素问》的一颗重要棋子。不论是从历史还是逻辑的维度考量,王冰对《素问》大尺度的改编都是过远大于功,特别是其刻意掩饰的第2类改编对后人产生的蒙蔽和误导至今仍多不为人所察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脊髓损伤中西医结合康复临床实践指南
编辑人员丨2周前
脊髓损伤(SCI)是指因脊髓损伤暂时或永久地导致脊髓功能异常的破坏性神经病理状态,可导致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基于循证医学原则制定SCI中西医结合康复临床实践指南可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个全面、规范的治疗与康复框架.本指南从技术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及定义、SCI分类与临床诊断、康复评定、康复诊疗方案和常见并发症处理等方面进行规范制定,形成了科学、规范、统一的操作指南.其中康复评定主要包括感觉检查、运动检查、运动或感觉功能评级、生活质量评定、功能评定和心理功能评定(应激状态评估、认知功能评估、情绪状态评估);康复诊疗方案主要包括早期处理原则、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肌力训练、平衡步态训练、有氧运动、电刺激和其他疗法)、作业治疗(关节活动度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静息运动技能训练、上肢功能训练和轮椅技能训练等)、辅助器具、中药治疗[单药治疗(川芎嗪、丹参注射液、炙马钱子等)、复方治疗(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补阳还五汤、活血通督汤、二仙汤、益气活血汤和自拟汤药等)]、针灸治疗和其他治疗(新药治疗、细胞疗法、神经调节技术和脑脊接口技术);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自主神经反射亢进、深静脉血栓、异位骨化、直立性低血压、压疮和尿路感染.本指南可为我国各级各类康复机构以及各级中医医院或综合医院的中医骨伤科、中西医结合骨科、针灸科、推拿科和康复医学科开展SCI临床诊断、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和常见并发症处理提供指导,具有良好的临床适用性、安全性及有效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备急千金要方》三个复杂针灸术语考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备急千金要方》中有些针灸学术语含义复杂,指向不明,造成文本理解障碍,也为针灸学史研究带来困难.为此,选取其中的"手心主""足太阴""足太阳"等三个复杂的术语进行考证.发现"手心主"经穴同名,兼指手厥阴心包脉和大陵穴;"足太阴"乃指今之三阴交穴,即"内踝上三寸",而今之三阴交穴位名,在六朝之前文献中位于"内踝上八寸";"足太阳"异穴同名,在不同的著作中分别指足太阳膀胱经的申脉穴和昆仑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国内勃起功能障碍相关研究现状文献计量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勃起功能障碍(ED)相关研究近年发展迅速,大量文献涌现,但缺少针对研究现状全面客观的分析评价,本文旨在通过文献计量学总结分析,并可视化国内ED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未来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2010 年1 月1 日至2023 年8 月14 日科学核心馆藏(WOSCC)数据库以及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文献归属地为中国的ED研究相关文献,并使用CiteSpace和VOSviewer工具软件对文献的期刊、地区、机构、作者、关键词及共同被引用等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到2 465篇文献,发文量呈逐年稳定增长趋势,东南部地区相对活跃,文献出版总量最多的单位是中山大学(n=169).排名前三的核心作者为刘继红(73 篇)、王涛(71 篇)、姜睿(49 篇).中英文发文量最多的期刊分别是《中华男科学杂志》(n=320)和《Journal of Sexual Medicine》(n=128),后者同时也是被共引次数最多的期刊(n=5 060).关键词突现分析显示,近年来爆发次数大的中英文术语分别为阳痿、焦虑、男科、专家共识、名医经验、针灸、地龙蛋白、高血压和erectile dysfunction、apoptosis、inflammation、fibrosis、risk、women等.结论:近年中国ED研究发展迅速,PDE5 抑制剂(他达拉非)和干细胞(脂肪源性)治疗ED是长期被持续关注的焦点,未来也仍是研究者的重要目标;而ED的致病危险因素、相关机制是近年研究的热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针灸师视野中的身体
编辑人员丨2024/4/27
《黄帝内经》载有丰富的身体术语.笔者将《黄帝内经》中的身体术语概括为"论理人形"、"人之常数"、病之"候"与刺之"处"4个维度,分别对应针灸视角下的解剖、生理、病理(包含诊断)与治疗.针灸师正是基于这4类身体术语所描述的知识来认识作为施术对象的身体,并通过这些术语之间的关联将针灸视为在古代解剖、生理、病理知识指导下落实到"刺之处"的一种治疗技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古代头痛针灸方的辨治方法与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4/3/16
收集整理古代头痛针灸处方,辨识并基于首见文献挖掘其辨治方法与规律.采用Excel2016软件构建病名-病位-病因病机-兼症-刺灸处-刺灸法的结构化数据表,并对病名、病因病机、兼症、腧穴术语进行规范化处理.运用传统文献统计结合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挖掘头痛针灸辨证论治各要素间隐含的多维度关联规律.结果表明头痛辨病位时的循经远取和局部近取的规律性明显,病因病机与选穴、病因病机与治法的强关联较多,分别有9条与12条规则:选取关元的头痛均为肾虚证,选取中脘与足三里配伍者均因于痰,选取风府、风池、囟会、百会的病因多为风,选取合谷治疗时病因多为寒;头痛因感受寒邪或虚证所致均以灸法为主,病因为痰多用针刺,风兼痰或风兼热亦多用针刺,热证针灸均适用,但针刺比灸法多见;选穴与刺灸法的关联规则有6条,囟会与上星、百会多采用艾灸,风府、合谷、足三里多采用针刺;兼症与选穴的关联规则较少,约100种兼症只有3个症状与选穴有特征性关联:头痛伴不进饮食时选取中脘、头痛兼项强时选取承浆、头痛伴有目眩选取风池配丰隆或解溪.古代针灸治疗头痛的辨治方法主要体现在辨头痛部位、辨病因病机、辨兼症3个方面,根据病变所在经脉循经选穴、视病位不同近取与远取结合,以及根据病因病机选穴治疗、不同刺灸处选用更适宜的刺灸操作是其辨治规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专家共识·脑积水(正常压力脑积水)
编辑人员丨2023/11/4
正常压力脑积水(norm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患者,临床上虽脑脊液压力在正常范围内,但表现为临床"三联征"的综合征(步态不稳、痴呆、尿失禁),同时伴随脑室扩大.目前,鉴于中医古籍中未有脑积水之病名,脑积水仅参见于中医"痴呆""饮病""头痛""眩晕"等范畴,故正常压力脑积水尚无明确具体的中医病名,根据 2010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专家共识,以"脑积水"作为中医病名.因此,我院集合领域内众专家学者,通过文献检索、文献评价、文献研究总结、3 轮专家问卷调查、专家论证会、专家质量方法学评价和临床一致性评价,为加强脑积水(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指导中医脑病科、神经内科等相关临床医师合理诊疗,特制定《中医内科临床诊疗专家共识·脑积水病(正常压力脑积水)》.该共识明确了脑积水(正常压力脑积水)的疾病名称、范围、术语和定义、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建议,在中医药分证论治同时,推荐配合外治法、针灸、推拿、康复疗法、物理疗法等综合措施,旨在为进一步推动脑积水疾病中医临床诊疗水平、促进中医药标准化项目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4
-
基于语境诠释针灸国际标准化中“安全”内涵
编辑人员丨2023/8/6
在临床实践和针灸国际标准研制中,存在着对“安全”概念的理解偏差,如何基于语境来诠释“安全”的概念将是解决该问题的突破口.本文从该词语境要素和目标对象方面,运用文献综述和相关术语理论,试图规范“安全”概念并诠释该术语在针灸临床实践和国际标准研制中的不同内涵.研究目的是勾画“安全”术语的基本语境框架并寻找出基于术语内涵分析的针灸国际标准研制方法路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