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胰腺炎并发门静脉系统血栓152例临床特点和临床预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伴发门静脉系统血栓(PVST)的临床特点和症状性PVST的临床预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第二附属医院符合AP并发PVST诊断标准并有完整临床资料的住院患者152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按照是否发生PVST所致临床表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持续性腹水、肠缺血),将AP并发PVST患者分为症状组(48例)和无症状组(104例)。比较症状组与无症状组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 Ⅱ)、Balthazar CT评分、局部和全身并发症等差异。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两样本秩和检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PVST多见,占73.0%(111/152),医院内病死率为14.5%(22/152)。脾静脉(46.1%,70/152)为最常见的单支受累血管。症状组住院时间长于无症状组,住院费用和医院内病死率均高于无症状组[分别为(26.31±19.38) d比(15.11±9.31) d、(103 463.68±15 312.74)元比(37 199.38±4 647.17)元、25.0%(12/48)比9.6%(10/1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809、-4.141, χ2=6.280; P均<0.05)。症状组LDH、CRP、PT均高于无症状组[4.78 μmol·s -1·L -1(2.96 μmol·s -1·L -1,7.82 μmol·s -1·L -1)比4.42 μmol·s -1·L -1(3.29 μmol·s -1·L -1,9.30 μmol·s -1·L -1)、69.53 mg/L(29.49 mg/L,147.14 mg/L)比40.90 mg/L(8.88 mg/L,104.89 mg/L)、(16.88±8.23) s比(14.12±1.59) s],而血细胞比容、血钙水平均低于无症状组[(34.97±8.96)%比(39.18±7.17)%、(2.01±0.32) mmol/L比(2.17±0.19)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2.067、-1.977, t=-2.281、3.072、3.083; P均<0.05)。症状组APACHE Ⅱ、Balthazar CT评分、局部并发症胰腺坏死发生率,以及全身并发症腹腔出血、感染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感染和胸腔积液发生率均高于无症状组[分别为(7.21±3.84)分比(5.27±2.31)分、(7.10±1.57)分比(4.83±1.87)分、87.5%(42/48)比28.8%(30/104)、10.4%(5/48)比1.9%(2/104)、18.8%(9/48)比1.9%(2/104)、25.0%(12/48)比3.8%(4/104)、91.7%(44/48)比60.6%(63/104)、85.4%(41/48)比49.0%(51/1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241、-7.331, χ2=45.320、5.393、13.852、15.604、15.323、18.191; P均<0.05)。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althazar CT评分是症状性PVST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1), OR值(95% CI)为1.79(1.41~2.29)。 结论:Balthazar CT评分是AP患者并发症状性PVST的影响因素,对评分高的患者应早期干预治疗以改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的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血栓栓塞和肝毒性风险信号挖掘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挖掘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的血栓栓塞和肝毒性风险信号,为临床安全使用该类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检索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收集2008年10月至2023年9月收到的艾曲泊帕、罗普司亭、阿伐曲泊帕不良事件(AE)报告,根据《国际医学用语词典》25.0版系统器官分类(SOC)和首选术语(PT)对AE进行分类和标准化。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检测3种TPO-RA相关血栓栓塞和肝毒性AE风险信号。AE报告数≥3、 ROR值95%置信区间( CI)下限>1的PT被定义为风险信号。 结果:以艾曲泊帕、罗普司亭和阿伐曲泊帕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E报告分别为25 215、18 762和1 204例,挖掘出艾曲泊帕、罗普司亭和阿伐曲泊帕相关血栓栓塞事件(TEE)PT 52、51和9个。艾曲泊帕信号强度居前5位的PT依次为肾动脉栓塞、门静脉血栓、脾栓塞、脾静脉血栓、肝动脉血栓;罗普司亭依次为动脉栓塞、脑血管闭塞、椎动脉闭塞、门静脉血栓、肠系膜血管血栓;阿伐曲泊帕依次为肾静脉血栓、门静脉血栓、脑静脉窦血栓、栓塞、深静脉血栓。分别挖掘出艾曲泊帕、罗普司亭、阿伐曲泊帕肝毒性风险信号(PT)25、14和4个,艾曲泊帕信号强度前5位的PT为门静脉扩张、门静脉血栓、肝动脉血栓、间接胆红素升高、慢性肝衰竭;罗普司亭为门静脉血栓、慢性肝衰竭、酒精性肝病、肝血肿、肝硬化;阿伐曲泊帕为门静脉血栓、肝功能检查异常、肝功能异常、肝酶升高。共挖掘出3种TPO-RA药品说明书中未记载的肝毒性相关PT 24个,信号强度居前5位者为门静脉扩张、慢性肝衰竭、肝功能检查异常、酒精性肝病、眼黄疸。结论:TEE和肝毒性是3种TPO-RA共有的不良反应,临床应用TPO-RA前后应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肝功能,警惕药品说明书未记载的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波生坦致肝损伤文献病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了解波生坦致肝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检索PubMed、Ovid、Web of Science、Embase、Springer-link、Wiley Oline Library和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截至2020年4月),收集波生坦致肝损伤的病例报告类文献,提取患者相关信息(一般情况、原发病、合并疾病、波生坦应用情况、合并用药情况以及肝损伤发生情况、处置及转归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波生坦致肝损伤的病例报告类文献10篇,涉及12例患者(中国、日本各3例,意大利2例,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瑞典各1例)。1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9~79岁,平均55岁;原发疾病为系统性硬化症相关肺动脉高压(PAH)5例,结缔组织病相关PAH 2例,特发性、继发性、慢性血栓栓塞性、胆汁肝硬化相关、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相关PAH各1例;合并其他疾病者4例。12例患者均存在联合用药情况,联用药物1~9种。肝损伤发生在服用波生坦20 d~57个月(<1个月3例,1~3个月4例,>12个月5例);均表现为转氨酶升高,伴有胆红素升高者5例;6例有临床表现描述,包括皮肤巩膜黄染4例,食欲不振4例,恶心3例,乏力3例,呕吐、体重减轻和嗜睡各1例;1例行肝穿刺活检术,结果显示为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生肝损伤后波生坦停用或剂量减半,视肝损伤情况给予对症治疗,12例患者中9例肝功能恢复正常,2例好转,1例因多器官衰竭死亡。结论:波生坦相关肝损伤可发生在用药20 d~57个月,多发生在用药3个月内;临床表现与其他药物性肝损伤类似,部分患者可无临床症状,仅表现为肝功能异常,少数患者可出现严重肝损伤;停用波生坦后肝功能多可恢复正常或好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全腹腔镜下脾脏切除联合断流术的综合评估与手术技术经验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全腹腔镜脾脏切除联合断流术目前已成为外科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重要手段。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操作精细、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等显著优势。精准的术前评估、精细的手术操作及精致的围手术期管理仍是腹腔镜门静脉高压症围手术期管理的重要环节。术前合理精准的个体化评估、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是保证患者围手术期安全及手术合理性的重要依据;术中规范化个体化的精细手术操作是精准断流、减少术中出血及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关键;术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有利于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快速恢复,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抗凝治疗是降低门静脉系统血栓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加强多学科间协作是未来推动门静脉高压症治疗的重要任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本期导读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肝硬化并发症的管理是改善肝硬化患者临床结局的重要措施。临床医师除了关注常见或危急并发症外,也需要关注血小板减少症、门静脉血栓(PVT)形成等并发症,才能为肝硬化患者提供完整的病情评估和全面的治疗。为此,本期执行主编徐小元教授组织了重视肝硬化"易被忽视"并发症的重点,并对肝硬化"易被忽视"并发症的诊治现状进行了评述(徐京杭等,第481 ~ 483页)。PVT是肝硬化较常见的并发症,丁惠国教授等系统地分析了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信号通路活化、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表达增加、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三甲胺-N-氧化物在肝硬化PVT形成中的作用,指出它们可能是肝硬化性PVT防治的新靶点(王宇威等,第484 ~ 488页)。肝硬化并发血小板减少症(TCP)可引起患者的出血风险增加和侵入性操作后的高出血风险,关玉娟教授等总结了肝硬化并发TCP的主要机制以及相应的临床管理策略(李剑萍等,第489 ~ 492页)。低白蛋白血症是失代偿期肝硬化的重要临床特征之一,其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对于其正常生理作用至关重要,由此提出了"有效白蛋白浓度"的概念。谢雯教授等介绍了有效白蛋白的检测方法及其最新检测技术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和电子顺磁共振的原理及其在有效白蛋白检测中应用的新进展(李梦琪等,第493 ~ 496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腹股沟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合并门静脉和脾静脉血栓形成1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门静脉血栓形成多见于肝硬化患者,木村病合并门静脉、脾静脉血栓形成临床上罕见,本文报道一年轻男性,以发热、皮疹、咳嗽起病,以肝脏肿大,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和血清IgE显著增高为突出表现,经两次腹股沟淋巴结活检确诊为木村病。经利伐沙班、华法林、依诺肝素抗凝治疗血栓消退后形成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甲泼尼龙联合环磷酰胺免疫抑制治疗使木村病得到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回归常识、回归临床,重视其他系统疾病的肝脏表现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肝脏功能复杂、工作负荷繁重,各种遗传及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可导致各种肝脏疾病。而且,其他系统的疾病也可能累及肝脏并产生相应的表现,如肝功能试验异常、门静脉或肝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高压症、肝脾肿大及肝占位等。深入理解其他系统特别是血液、结缔组织、内分泌及循环系统疾病的肝脏表现,对于提高肝病医生的临床诊疗水平极为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管理专家共识(2020年,上海)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门静脉血栓是肝硬化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当前,国内外尚无专门针对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管理的指南或共识。本专家共识基于最新研究证据和国内专家共识意见,系统阐述了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的流行病学、对肝硬化预后的影响、危险因素、影像学检查、诊断、病情评估和治疗策略,以进一步规范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的临床诊疗实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妊娠合并急性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抗凝策略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门静脉血栓形成(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是导致门静脉高压的重要原因。血栓通常位于门静脉主干或分支,同时可能影响肠系膜静脉及脾静脉。妊娠期血液高凝状态及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异常导致PVT风险升高。抗凝是妊娠合并急性PVT的基础治疗,不仅可以抑制门静脉系统血栓进展,还可促进管腔再通,改善患者预后。指南推荐妊娠合并急性PVT需进行至少6个月的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在妊娠期抗凝过程中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因此是妊娠期间抗凝的首选用药。而维生素K拮抗剂和新型口服抗凝药则不推荐用于妊娠合并PVT的抗凝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保留迷走神经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保留迷走神经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2—5月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收治的1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脾功能亢进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4例,女6例;中位年龄为55岁,年龄范围为43~64岁。病人均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保留迷走神经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观察指标:手术施行情况、自体血回输、中转开腹、同种异体输血、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随访情况。采用电话、门诊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有无消化道再出血、胃潴留。随访时间截至2021年7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 结果:10例病人均成功施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保留迷走神经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中均采用自体血回输技术,无中转开腹,均未行同种异体输血。病人手术时间为(180±14)min、术中出血量为(111±28)mL、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为(1.5±0.5)d、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2.5±0.7)d。10例病人术后轻度胰液漏1例,肺炎1例,门静脉主干血栓2例,脾静脉血栓3例,均经保守治疗后治愈。10例病人术后住院时间为(8.9±0.9)d,均顺利康复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人。10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1~4个月),随访期间无消化道再出血、胃潴留发生。结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保留迷走神经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脾功能亢进安全、可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