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尔立治疗幼儿急疹合并粒细胞减少症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特尔立[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rhG-CSF)]治疗幼儿急疹合并粒细胞减少症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群力院区儿内科门/急诊确诊为幼儿急疹合并粒细胞减少症患儿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3例。对照组未使用任何药物,仅使用物理降温;实验组应用特尔立皮下注射。对两组患儿连续进行外周血象分析,检测其白细胞总数(white blood cells,WBC)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ANC)。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退热、出疹时间明显缩短( t值分别为43.51和47.25, P值均<0.05);但皮疹持续时间无明显差异( t=0.88, P>0.05)。血常规显示实验组WBC、ANC在应用rhG-CSF后第3 d和5 d时明显高于对照组(WBC: F值分别为17601.31和32040.11, P值均<0.05;ANC: F值分别为20526.57和31701.91, P值均<0.05)。 结论:特尔立通过快速提高外周血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值,达到缩短患儿病程的作用,且临床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后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作用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高压氧辅助治疗对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便利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行TACE治疗的9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TACE术后予以物理降温、护肝、液体支持等对症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高压氧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者发热、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手术前后的肝功能指标、血常规指标和生活质量(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状况。结果:2组患者发热、腹痛、腹胀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观察组患者腹痛和腹胀平均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前2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及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7、14 d,观察组患者ALT及AST低于对照组,RBC、WBC和PLT水平高于对照组,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TACE配合高压氧辅助治疗,可减轻原发性肝癌患者腹痛、腹胀、肝功能损伤和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负载银纳米颗粒小球藻的明胶/聚乙二醇水凝胶的性能及其对小鼠全层皮肤缺损感染创面愈合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负载银纳米颗粒(AgNP)小球藻的明胶/聚乙二醇水凝胶(以下简称复合水凝胶)的性能及其对小鼠全层皮肤缺损感染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该研究为实验研究。制备单纯明胶/聚乙二醇水凝胶(以下简称单纯水凝胶)和复合水凝胶,大体观察2种水凝胶分别在55、37 ℃以及808 nm近红外光照射下的外观和可注射性;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测试2种水凝胶在室温下的拉应力-应变性能、压应力-应变性能以及复合水凝胶在80%最大压应力下的循环压应力-应变性能。分别于磷酸盐缓冲液(PBS)、单纯水凝胶和复合水凝胶中滴加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埃希菌菌液。取部分滴加了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埃希菌菌液的复合水凝胶,予近红外光照射5 min。将各样品孵育6 h后,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并计算2种细菌培养24 h的死亡率(样本数为5)。取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名6岁健康男童包皮环切术后废弃包皮组织,采用酶解法提取分离原代人成纤维细胞(HFb),常规培养至第3~6代,用于后续细胞实验。制备终质量浓度分别为100.0、50.0、25.0、12.5、0 mg/mL的复合水凝胶浸提液,用其培养HFb,培养24 h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样本数为3。取20只6~8周龄雌性C57BL/6J小鼠,在每只鼠背部制作1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在创面上涂抹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进行感染。将感染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水凝胶组、复合水凝胶组、联合处理组,每组5只小鼠,分别采用PBS、单纯水凝胶、复合水凝胶、复合水凝胶+光照(用波长808 nm近红外光照射5 min)处理其创面。于伤后0(首次处理创面后即刻)、3、7、14 d,大体观察各组小鼠创面渗出及愈合情况并计算伤后7、14 d的创面愈合率,样本数为5。伤后14 d,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小鼠创面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单纯水凝胶和复合水凝胶在55 ℃时均为溶液状态,降温到37 ℃后均呈凝胶态;近红外光照射2种水凝胶后,仅复合水凝胶升温,可再次回到溶液状态,即具有可注射性。复合水凝胶的最大拉应力可达301.42 kPa,对应的应变为87.19%;最大压应力可达413.79 kPa,对应的应变为91.67%,均与单纯水凝胶的拉伸和压缩性能相近。复合水凝胶经过10次压缩循环后,其最大压应力仍可达第1次压应力的84.1%。培养24 h,金黄色葡萄球菌经单纯水凝胶处理后的死亡率明显高于经PBS处理后( P<0.05);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仅经复合水凝胶处理后的死亡率均明显高于经单纯水凝胶处理后( P<0.05);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经复合水凝胶+光照处理后的死亡率均明显高于仅经复合水凝胶处理后( P<0.05)。培养24 h,与用终质量浓度0 mg/mL复合水凝胶浸提液培养相比,用终质量浓度25.0、50.0 mg/mL复合水凝胶浸提液培养的HFb的增殖活力均明显增强( P<0.05),用终质量浓度100.0 mg/mL复合水凝胶浸提液培养的HFb的增殖活力明显减弱( P<0.05)。伤后0、3 d,空白对照组、单纯水凝胶组小鼠创面中的脓性分泌物均较多,复合水凝胶组小鼠创面中仅有少量渗出液,而联合处理组小鼠创面中未见明显感染。伤后7、14 d,单纯水凝胶组小鼠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 P<0.05),复合水凝胶组小鼠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单纯水凝胶组( P<0.05),联合处理组小鼠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复合水凝胶组( P<0.05)。伤后14 d,空白对照组小鼠创面有较多的炎症细胞浸润、未见新生的上皮层;单纯水凝胶组小鼠创面中新生上皮长度短,且存在少量炎症细胞;复合水凝胶组小鼠创面中有连续的新生上皮形成,以及大量未成熟的肉芽组织;联合处理组小鼠创面有连续的新生上皮形成,未成熟肉芽组织较少。 结论:制备的复合水凝胶具有良好的温敏性、光热性和可注射性,以及良好的机械性能、抗菌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可促进小鼠全层皮肤缺损感染创面愈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不同温度下阻断胎羊肺动脉对胎羊中枢系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不同温度下阻断胎羊肺动脉对胎羊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探讨低温对大脑的保护作用。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将18只孕羊(孕120~140 d),南方山羊种,由广州市白云区隆归兴科动物养殖场提供,采用完全随机分组分为常温组( n=6)、低温组( n=6)和对照组( n=6)。分别在不同时间点采集胎羊的上腔静脉血,检测白细胞介素(IL)-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B蛋白。取左侧顶叶脑组织,做大体病理和电镜检测。取胎羊大脑,计算组织含水率用以表示不同实验组大脑水肿的程度。 结果:实验过程中3组胎羊NSE随时间明显上升( F=14.531, P<0.01),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4.691, P<0.05);S100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787, P<0.05)。3组胎羊血中IL-1β低温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4.017, P>0.05)。胎羊血中SO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0.869, P>0.05)。3组大脑含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1.410, P<0.01)。大体病理在低温组和常温组动物脑组织都是轻微损害,低温组脑组织的损害更轻。 结论:胎羊阻断肺动脉模型对胎羊的大脑有较明显的影响,宫内羊水转流降温到亚低温可减轻胎羊心脏操作对大脑的损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帕米膦酸二钠用于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辅助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帕米膦酸二钠用于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PT)辅助治疗的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在湖南省儿童医院骨科住院期间初次应用帕米膦酸二钠并完成3剂治疗CPT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帕米膦酸二钠的用药方案均为第1天0.5 mg/kg,第2和3天1.0 mg/k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缓慢静脉滴注(>3 h)。监测静脉给药过程中和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集第3剂治疗结束后2~3 h患儿外周静脉血复查血钙和血磷。将患儿按年龄分为≤1岁组、>1~3岁组和>3岁组,比较不同年龄组患儿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纳入分析的患儿共81例,男性54例,女性27例;年龄0.4~15.4岁,≤1岁组10例,>1~3岁组46例,>3岁组25例。用药后,81例患儿中34例(42.0%)出现发热反应(体温≥38.0 ℃)共53例次,39例次发热程度为1级(38.0~39.0 ℃),14例次为2级(>39.0~40.0 ℃);各组第2剂用药后发热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第1、3剂用药后(均 P<0.05);3个年龄组间发热反应发生率及发热程度分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发热患儿经药物或物理降温后体温均在1~16 h内降至38.0 ℃以下。第3剂用药后患儿血钙和血磷水平均明显低于用药前[(2.06±0.17)mmol/L比(2.42±0.12)mmol/L,(1.01±0.23)mmol/L比(1.71±0.18)mmol/L,均 P<0.001],低钙血症和低磷血症发生率分别为56.8%(46/81)和19.8%(16/81),但均无明显症状。 结论:帕米膦酸二钠用于儿童CPT的辅助治疗安全性较好,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和无症状性低钙血症、低磷血症;发热经干预可很快恢复,血钙和血磷水平在停药后可自行恢复正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深低温停循环对实验猪重要脏器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建立不同梯度低温停循环的家猪模型,探讨中低温停循环是否能提供与深低温停循环相当的重要脏器保护效果,并为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术中的低温范围选择提供临床指导。方法:将13只家猪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3组,中低温停循环组(T=25℃,n=5),深低温停循环组(T=15℃,n=5)及空白对照组(n=3)。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两组实验组建立体外循环并降温,在不同温度下停循环0.5 h,在麻醉后(T1)、鼻咽温降至32℃(T2)、鼻咽温降至25℃/15℃(T3)、停循环0.5 h(T4)、复温至32℃(T5)、复温至36℃(T6)、停机2 h(T7)、停机4 h(T8)、停机6 h(T9)和停机24 h(T10)10个时间点留取血液标本,比较两实验组肝肾功能指标(BUN、Cr、ALT和AST)的异同及变化情况。实验结束后处死家猪,留取脑、肺、肝、肾等组织,使用TUNEL、免疫组化等技术分析家猪组织,观察对照组及实验组凋亡相关蛋白阳性细胞率及凋亡指数的差别。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各重要脏器凋亡相关蛋白阳性细胞率及凋亡指数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肝肾功能的指标在两实验组中也类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中低温停循环与深低温停循环对重要脏器的保护作用无明显差异,这进一步证明了临床中应用中低温停循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碳酸锂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相互作用致锂中毒
编辑人员丨5天前
1例47岁男性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因躁狂发作,给予奥氮平10 mg口服、1次/d,碳酸锂缓释片0.3 g口服、1次/d。用药第6天因躁狂症状加重,将碳酸锂加量至0.6 g/d,因血压升高加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每片含厄贝沙坦150 mg,氢氯噻嗪12.5 mg)1片/d。用药第11天将碳酸锂剂量增至0.9 g/d。加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后第13天,患者体温升高(最高为39.0 ℃),诉头痛,并出现双手震颤。实验室检查示锂血药浓度1.58 mmol/L(目标血药浓度:0.80~1.20 mmol/L)。诊断:锂中毒。立即停用所有药物,予补液、降温、利尿等对症支持治疗,同时监测生命体征。停药第2天,锂血药浓度降至1.14 mmol/L,体温恢复正常,双手震颤程度减轻;停药第8天,锂血药浓度降至0.45 mmol/L,不适症状和异常体征消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亚低温下超长心肺脑复苏成功救治体会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报告 1 例 2 次心搏骤停J波综合征患者的救治经过,探讨亚低温治疗在心肺脑复苏中的作用.方法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急诊科 2021 年 9 月 30 日收治 1 例院外心搏骤停J波综合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取亚低温脑保护措施,院内再次发生心搏骤停,在亚低温状态下持续进行了长达 230 min的心肺复苏(CPR)后恢复窦性心律,最终患者救治成功,未遗留任何神经系统后遗症,现介绍临床诊治过程,分享救治体会.结果 患者女性,17 岁,因跑步后突发意识丧失 30 min于 2021 年 9 月 30 日入院.既往曾有运动后或紧张后晕厥 3 次.此次晕厥后立即进行徒手CPR,10 min后救护车到达现场,给予电击除颤及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患者持续强直性抽搐,给予镇静、抗癫痫、维持内环境稳定等,同时给予亚低温治疗,控制体温在 34~36℃,夜间强直抽搐逐渐缓解.10 月 1 日 11:40 心电监护提示心室纤颤(室颤),立即给予CPR、电除颤、升压等抢救.因反复室颤,反复行电击除颤,同时采用心肺复苏机进行胸外按压,给予利多卡因抗心律失常,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维持心率 90 次/min以上,15:30 左右心律趋于稳定,血压逐渐改善.复苏成功后继续亚低温等脑保护治疗,10 月 4 日意识转清,10 月 6 日肌力基本恢复正常,拔除气管插管.动态心电图检查提示V1~V3 ST段抬高,结合患者反复晕厥病史,既往心电图提示早期复极,考虑J波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可能,安装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后出院.结论 本例患者 2 次心搏骤停均复苏成功,其中院内心搏骤停后CPR在亚低温状态下进行超长时间心肺脑复苏成功,未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其救治经验为临床心肺脑复苏提供了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目标温度干预对热射病大鼠炎症反应及器官损伤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通过不同目标温度降温干预经典热射病大鼠,比较热打击大鼠炎症反应及器官损伤指标变化,探讨经典热射病适宜降温目标的选择.方法 雄性SD大鼠 48 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NC)组和经典热射病(CHS)组、CHS0 组(Tc℃)、CHS1 组(Tc-1℃)、CHS2 组(Tc+1℃),每组各 12 只.CSH组大鼠麻醉后俯卧置于热环境模拟仓,当核心体温达到 42.0℃建立热射病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立即使用室温水浴降温,降至设定分组的目标温度后,使用动物体温维持仪维持体温 3h.空白对照组始终置于室温环境.实验结束后收集大鼠腹主动脉血标本,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酶标仪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CK)、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的OD值,按照公式或标准曲线计算样本中酶的活性.结果 采用不同目标温度降温干预SD大鼠,实验结果表明:CHS0 组IL-1β、IL-10、TNF-α、IL-6 水平,CSH1 组TNF-α、IL-6 水平,CHS2 组IL-10 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CHS1、CHS2 组TNF-α、IL-6 水平低于CHS0 组,CHS2 组IL-10 水平高于CHS0组,IL-6 水平低于CHS1 组(P<0.05).器官损伤指标CK、AST、ALT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CHS1、CHS2 组CK、AST、ALT水平低于CHS0 组,CHS2 组低于CHS0 组(P<0.05).LDH、Tbil水平各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P>0.05).结论 采用不同目标温度降温干预可减轻热打击所致大鼠全身炎症反应及器官损伤,Tc+ 1℃组组炎症反应及器官损伤较轻.因此推测,Tc+1℃组降温干预可能对热打击大鼠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垂直绿化的建筑节能与室外降温效应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垂直绿化系统是促进建筑节能减排和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可持续方案,也是实现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系统归纳了垂直绿化系统热效应的4个主要的影响机理,即遮阳作用、蒸散作用、隔热作用和控风作用,阐明垂直绿化对建筑降温节能的影响,并分析垂直绿化对植物冠层和周围空气的降温效应以及对缓解热岛效应的影响.最后,基于已有的垂直绿化热效应研究,提出未来垂直绿化研究的重点方向,旨在加快绿色城市建设的进程和实现碳中和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