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绵羊腰椎CT纹理参数与骨质疏松关系的体外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建立绵羊体外腰椎骨质疏松模型,寻找具有鉴别意义的纹理参数并与双能X射线吸收法(DXA)测量的骨密度、骨灰分密度及骨灰度建立回归公式联系.方法 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2)溶液(0.4916 mmol/L)浸泡法,对120例绵羊腰椎L1~L3三联椎体进行浸泡脱钙,去除肌肉及附件骨,随机分成4组(A、B、C、D组),每组30例,室温下浸入10%甲醛溶液中24 h防腐.A、B、C、D组分别浸入制备好的EDTA-Na2溶液中脱钙0、4、9、15 d制备体外骨质疏松模型.对上述腰椎进行薄层CT扫描和DXA骨密度测量,并测量每个椎体的体积和椎体干重,之后于马弗炉中1100℃恒温煅烧6 h,测量骨灰分重量,计算骨灰分密度和骨灰度.采用MaZda纹理分析软件对上述CT图像椎体骨松质进行纹理分析,分别采用Fisher系数、分类错误概率联合平均相关系数、交互信息及三者的联合方法(FPM)进行纹理特征筛选,采用原始数据分析(RDA)、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分类分析(LDA)和非线性分类分析(NDA)对4组骨密度进行分类分析.对上述方法筛选的纹理参数分别与骨密度、骨灰度和骨灰分密度行相关分析,寻找与其相关性最强的纹理参数.以相关性最强的纹理参数为自变量,以骨密度、骨灰度和骨灰分密度为因变量进行一元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获得回归方程.结果 随着脱钙时间的延长,CT图像显示骨皮质逐渐变薄,骨松质密度减低,骨小梁变稀疏.FPM结合NDA的鉴别能力最强,错判率仅为2.5%.其中灰度共生矩阵中的对比度(Contrast)与骨灰度呈强负相关(r=-0.938).灰度共生矩阵中的熵(Entropy)与骨灰分密度(r=-0.927)和骨密度(r=-0.896)呈强负相关.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分别表示为:骨灰度=0.692-0.002×Contrast,骨灰分密度=0.802-0.121×Entropy,骨密度=1.301-0.200×Entropy.结论 绵羊腰椎CT薄层图像的部分纹理参数与骨密度相关参数间存在明显相关性,可以建立回归公式联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蓝斑核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系统对肠易激综合征大鼠内脏敏感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中枢蓝斑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系统在IBS中的作用,探索影响其改变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母婴分离联合出生后复合应激构建大鼠IBS模型,后采用脑核团微取样的方法获得大鼠蓝斑区的组织样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对照组和IBS组大鼠蓝斑核内细胞癌基因 Fos( c- Fos),以及 CRH和其相应受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 CRHR)1、 CRHR2的mRNA表达;同时检测DNA甲基转移酶( DNMT)1、 DNMT3a和 DNMT3b的mRNA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组蛋白甲基转移酶——ASH2样蛋白(ASH2L),以及SET核癌基因和MYND域2蛋白(SMYD2)的表达。统计学分析采用 t检验。 结果:IBS组的直肠充气压低于对照组[(69.82±5.47) mmHg比(86.86±5.98) mmHg(1 mmHg=0.133 kPa)], c- Fos基因的mRNA水平较对照组升高(2.11±0.44比1.00±0.19), CRH的mRNA水平较对照组升高(1.99±0.35比1.00±0.13),SMYD2的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上调(1.04±0.21比0.61±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6.215、2.321、2.797、4.451, P均<0.05)。IBS组大鼠 CRHR1、 CRHR2、 DNMT1、 DNMT3a、 DNMT3b的mRNA水平以及ASH2L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为0.96±0.13比1.00±0.26、1.35±0.63比1.00±0.43、1.40±0.61比1.00±0.19、1.39±0.58比1.00±0.21、1.45±0.71比1.00±0.39和0.80±0.19比1.05±0.2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结论:母婴分离联合出生后复合应激通过影响蓝斑核内 Crh基因的转录进而造成CRH系统和去甲肾上腺能系统应激调控网络的激活,导致大鼠内脏敏感性增加。 Crh基因转录异常可能与SMYD2介导的组蛋白H3K36的甲基化有密切关系,而与DNA的甲基化修饰无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抽动障碍的遗传易感基因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抽动障碍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以抽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为一组原因不明的运动障碍。目前还未确定抽动障碍的主要致病基因,现就抽动障碍神经递质相关遗传易感基因( DRD2、DRD4、SLC6A4、HDC、ADRA2A)、相关易感基因变异( ASH1L、CELSR3、PNKD、NRXN1,CNTN6)和其他易感基因( FLT3、SLITRK1)3部分进行综述,以期为基于基因变异的精准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镁螯合肥对万寿菊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研究镁螯合肥对万寿菊花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筛选最适施用量.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清水为对照,设置5个浓度处理进行叶面喷施.结果:喷施1 200倍液镁螯合肥对花直径影响显著;喷施1 000倍液花鲜产量最高,为21 973.3 kg/hm2,较CK高49.5%,第一茬和第二茬花中黄酮、多酚和叶黄素含量分别为50.09、54.54、6.86 mg/g和58.48、60.09、7.82 mg/g,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和醇溶性浸出物分别为5.97%、0.48%、29.19%、25.82%和5.74%、0.44%、28.33%、26.94%.结论:喷施镁螯合肥可促进万寿菊的生长,提高其产量和品质,1 000倍液镁螯合肥效果最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火干扰对兴安落叶松种子萌发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林火是北方森林更新的重要驱动因子,伴随着火烧产生的一系列产物,在促进或抑制种子萌发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火后种子库中的种子萌发是种子植物主要的更新和恢复途径,相比于草本植物和灌木,国内对于乔木的火后更新恢复研究较少.该研究以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落叶松,Larix gmelinii)种子为研究对象,对热激、火烧灰、光照三种因素进行单因素、双因素及三因素处理,探究其对兴安落叶松种子萌发率和萌发势的影响.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方差分解,探究三种因素交互作用下的主要影响因素和驱动因子.研究结果显示:(1)90 ℃ 5 min干热激的处理下兴安落叶松种子萌发率(61.11%)最高,较对照提高21.11%,90 ℃ 5 min及以上的湿热激处理会使种子失活.火烧灰质量与兴安落叶松种子的萌发率呈正相关关系,1 g火烧灰的加入使兴安落叶松种子萌发率高达71.1%,较对照提高了30%;光照与兴安落叶松种子萌发率呈负相关关系,100%遮光状态下的种子萌发率较对照提高了 14.00%,0遮光则降低了 16.67%.在热激、火烧灰和光照的交互处理中,1 g火烧灰+100%遮光处理的兴安落叶松种子萌发率(57%)最高,比对照高17%.(2)模型评估显示,在热激、火烧灰和光照交互作用中,对兴安落叶松种子萌发率因子贡献度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火烧灰>干热激>光照>湿热激,分别解释了方差分解模型33.0%、31.8%、20.3%、14.9%的非生物多功能性变异.灰分是最主要的非生物驱动因子,在95%置信区间内,因子重要性排序为:火烧灰添加(1.00 g)>干热激(60 ℃ 3 min)>遮光度(0)>湿热激(90 ℃ 3 min)>湿热激(60 ℃ 3 min)>遮光度(100%)>火烧灰添加(0.25 g)>干热激(120 ℃ 3 min).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饲料中添加不同脂肪酸对大菱鲆幼鱼生长、脂代谢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为揭示不同链长和不饱和度的脂肪酸对水产动物生长、脂代谢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研究挑选初始体重为(8.00±0.20)g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幼鱼作为实验对象,设置了添加不同链长和不饱和度脂肪酸的8种等氮等脂配合饲料:对照组(CON)、棕榈酸组(PA)、硬脂酸组(SA)、油酸组(OA)、亚油酸组(LA)、亚麻酸组(ALA)、花生四烯酸组(AR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五烯酸组(DHA/EPA),在18℃的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添加脂肪酸链长和不饱和度的增加,大菱鲆幼鱼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效率(PER)均有增高的趋势,ARA组WGR和SGR最高,DHA/EPA组PER最高.饲料中添加不同脂肪酸对大菱鲆幼鱼鱼体的灰分和水分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但鱼体的粗蛋白含量随着脂肪酸链长和不饱和度的增加而增加,粗脂肪含量随着脂肪酸链长和不饱和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脂肪酸链长和不饱和度的增加,大菱鲆幼鱼血浆胆固醇(T-CHO)含量逐渐降低,而血浆甘油三酯(TG)含量在SA组最高,在DHA/EPA组最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随着添加脂肪酸链长和不饱和度的增加而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呈相反的趋势.进一步对大菱鲆肝脏脂代谢相关基因检测得出,饲料中添加不同脂肪酸可以通过调控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FAS、PPARy、SREBP1、PPARα和ACOX1)进而控制大菱鲆幼鱼鱼体的脂肪合成和分解.PA组的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最低,且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组(P<0.05).DHA/EPA组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含量最高,肝脏丙二醛(MDA)含量最低.进一步对肝脏免疫基因定量得出,PA、SA组显著提高了促炎因子(IL-1β、IL-8、MyD88、NF-κBp65、TLR2、TLR8、TLR9和TNF-α)的基因表达量,且显著降低了抗炎因子的表达量(TGF-β),而LA、ALA、ARA和DHA/EPA组则呈现出相反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添加脂肪酸链长和不饱和度的增加,可以显著影响大菱鲆幼鱼的生长、脂代谢和非特异性免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小球藻粉替代鱼粉下复方中草药对大口黑鲈肌肉品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研究探讨了小球藻替代鱼粉下,不同剂量的复方中草药(Chinese Herbal Medicine Compound,CHMC)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肌肉品质的影响.实验在大口黑鲈基础饲料配方中,以小球藻粉完全替代其中的鱼粉,并随后以2%、4%和6%水平分别添加复方中草药汤剂于小球藻粉替代组中,制作成等氮(CP:52%)等脂(CL:10%)的五组实验饲料,分别记为FM、CM、CMH2、CMH4和CMH6组.将健康的大口黑鲈225尾[均重(100.20±0.29)g]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分别投喂以上5种实验饲料,饲养时间80d.结果表明:(1)CMH2、CMH4和CMH6组大口黑鲈侧线部皮肤亮度值(L*)均显著高于FM与CM组(P<0.05),且CMH2、CMH4和CMH6组大口黑鲈肌肉黄色度值(b*)均显著高于CM组(P<0.05).(2)CMH2、CMH4和CMH6组大口黑鲈肌肉粗脂肪含量均显著低于FM与CM组(P<0.05),肌肉粗蛋白、水分和粗灰分含量在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3)CMH6组大口黑鲈肌肉风味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总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FM组和CM组(P<0.05),CMH4组大口黑鲈肌肉C16:1n-7脂肪酸水平显著高于CM组(P>0.05).(4)鱼体肌肉内聚性、弹性及滴水损失在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随复方中草药添加量的上升,鱼体肌肉硬度、黏附性、胶黏性、咀嚼性、剪切力及pH均显著升高(P<0.05).(5)CMH4组和CMH6组鱼体肌纤维直径均显著低于CM组(P<0.05),而该中草药组鱼体肌纤维密度均显著高于CM组(P<0.05).(6)大口黑鲈肌肉MyoD与MyoG等生肌调节因子基因相对表达量在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MSTN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CMH6组显著降低(P<0.05).综上表明,在饲料中添加4%-6%复方中草药改善了小球藻替代鱼粉下大口黑鲈体色与肉色,提高了鱼体肌肉营养成分含量及其肌肉质构,该结果可能与复方中草药抑制了 MSTN基因表达从而促进了肌纤维的生长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基于多模式识别结合UPLC指纹图谱及多指标成分定量测定的薏苡仁质量评价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建立薏苡仁UPLC指纹图谱及多指标成分定量测定方法,并将薏苡仁UPLC指纹图谱、化学模式识别和多指标成分定量测定相结合,进而对不同产地薏苡仁药材进行综合质量评价.方法 采用Waters C8色谱柱,以甲醇-纯水等度洗脱;体积流量0.2mL/min;检测波长205 nm;柱温25 ℃;进样量0.3 μL,建立15个不同产地薏苡仁药材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和化学模式识别;同时对不同产地薏苡仁药材进行一般性检查、浸出物测定及多个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结果 15个不同产地薏苡仁药材UPLC指纹图谱共标定14个共有峰,通过对照品指认了其中7个成分,包括三亚油酸甘油酯、1,2-二亚油酸-3-棕榈酸甘油酯、1,2-二亚油酸-3-油酸甘油酯、1-棕榈酸-2-油酸-3-亚油酸甘油酯、1,2-二油酸-3-亚油酸甘油酯、1,2-二油酸-3-棕榈酸甘油酯和三油酸甘油酯,上述7个成分重复性、稳定性及加样回收率结果均较好.此外,UPLC指纹图谱相似度范围为0.972~1.000;15个产地薏苡仁药材聚为3类,云南、福建样品聚为一类,贵州兴仁药材聚为一类,贵州兴义、安龙药材聚为一类;主成分综合得分表明云南、福建产地样品较优,通过筛选得出色谱峰2、5(三亚油酸甘油酯)、8和11(1,2-二油酸-3-棕榈酸甘油酯)是引起不同产地薏苡仁质量差异的主要成分;不同产地薏苡仁药材均符合《中国药典》2020年版水分、灰分和浸出物的标准;同时,多成分定量测定结果表明,7个指标性成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建立了15个不同产地薏苡仁药材UPLC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并结合UPLC指纹图谱、化学模式识别和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进行进一步研究,可为薏苡仁药材质量的综合评价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ASH2L、HOXA2表达及其与淋巴转移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ASH2样蛋白(ASH2L)和同源异型盒A2(HOXA2)的表达及其与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20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TNBC患者80例,收集其癌组织样本;另收集60例配对癌旁组织(距肿瘤边缘≥5 cm)样本作为对照.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检测ASH2L、HOXA2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ASH2L mRNA、HOXA2 mRNA判断TNBC患者淋巴转移的效能.结果 癌组织中ASH2L mRNA、HOXA2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有淋巴转移、TNM分期Ⅲ~Ⅳ期的TNBC患者癌组织ASH2L蛋白、HOXA2蛋白阳性率分别显著高于无淋巴转移和TNM分期Ⅰ~Ⅱ期的患者(P<0.05).不同年龄、肿瘤大小、绝经状态的TNBC患者之间癌组织ASH2L蛋白、HOXA2蛋白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转移的TNBC患者癌组织中ASH2L mRNA、HOXA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无淋巴转移的患者(P<0.05).ASH2L mRNA、HOXA2 mRNA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诊断TNBC患者淋巴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6、0.791、0.895.结论 TNBC患者癌组织中ASH2L、HOXA2 mRNA和蛋白均呈高表达,且与TNM分期和淋巴转移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针灸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腓肠肌痉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研究针灸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腓肠肌痉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脑卒中后腓肠肌痉挛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肌张力[Ash-worth分级(MAS)]、踝关节功能[主动关节活动度(ROM)及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美国足踝协会评分系统(AOFAS)]、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测(FM A-L)、10 m步行能力测试(10 mWT)、Fugl-Meyer平衡功能评测(FM A-B)]、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估量表(SF-36)].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Ash-worth分级3级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Ash-worth分级1级、1+级、2级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ROM、PROM及AOF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ROM、PROM及AOF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MA-L、FM A-B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加,10 mWT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MA-L、FMA-B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0 mWT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轻度、中度功能障碍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重度功能障碍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一般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能提高脑卒中后腓肠肌痉挛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缓解腓肠肌痉挛,降低肌张力,增强踝关节的运动能力及下肢运动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