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度洛西汀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应用度洛西汀或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集2021年10月~2022年10月病例资料,展开研究.入选对象为医院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共计纳入1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分为对照组(舍曲林治疗组)与观察组(度洛西汀治疗组),各组纳入50例;观察对比两组抑郁程度、睡眠质量、临床有效率、血清因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1周、4周、6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多巴胺(dopamine,DA)水平均呈不同程度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幅更大(P<0.05).结论 老年抑郁症患者应用度洛西汀治疗,相较于舍曲林,可取得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抑郁程度及睡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度洛西汀联合米氮平对合并躯体疼痛的抑郁症患者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度洛西汀联合小剂量米氮平治疗抑郁症合并躯体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84例抑郁症合并躯体疼痛按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度洛西汀治疗,观察组采用度洛西汀联合小剂量米氮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焦虑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评分差异.结果 两组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McGill问卷疼痛分级指数(pain rating index,PRI)、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 scale,VAS)、疼痛现有强度(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三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度洛西汀联合小剂量米氮平治疗抑郁症合并躯体疼痛在改善焦虑、抑郁情绪、减轻躯体疼痛方面效果更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度洛西汀相关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临床及文献病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相关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IADH)的临床特点。方法:报道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1例度洛西汀相关SIADH的诊治经过,并对该例以及检索PubMed和Embase数据库(截至2021年12月31日)收集到的相关病例的主要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罹患疾病情况、度洛西汀应用情况、联合用药情况、SIADH发生情况及干预与转归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共27例,男性6例,女性21例;年龄38~92岁,中位年龄74岁;度洛西汀日剂量为20、30、40、60 mg和不详者者分别为5、9、1、10和2例,日剂量30 mg者中1例在一次性过量服用450 mg后发生SIADH。16例患者联用了有导致低钠血症风险或与度洛西汀有相互作用的药物,其中联用1、2、3、4种药物者分别为6、2、6、2例。开始服用度洛西汀至发生SIADH的时间除1例过量服用者为服药后1 h外,余26例为用药2 d~36个月,中位时间3 d,其中21例发生在7 d内。SIADH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头晕、嗜睡等,20例)、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15例)和全身症状(疲劳、肢体无力等,6例)等。诊断SIADH时27例患者血钠水平为98~132 mmol/L,中位数117 mmol/L。SIADH严重程度为1、3、4级者分别为1例(3.7%)、7例(25.9%)和19例(70.4%)。在诊断或怀疑为度洛西汀相关SIADH后,所有患者均停用度洛西汀、限制液体入量并给予补钠治疗,5例患者应用了呋塞米,血钠水平在2~15 d内恢复正常,中位恢复时间为5 d。结论:度洛西汀相关SIADH多发生于开始用药后7 d内,程度多较严重。停用度洛西汀并限制液体入量、给予补钠治疗,视病情给予利尿剂,患者预后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度洛西汀致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1例69岁男性抑郁症患者长期服用安非他酮联合米氮平治疗,因症状控制不佳,将治疗方案调整为度洛西汀(60 mg晨服)和米氮平(15 mg口服、1次/每晚)。治疗13 d后患者出现高热(41.0 ℃)伴意识障碍,随后出现肌强直,呼吸困难,心率180次/min;血氧饱和度0.84;实验室检查示血清肌酐(Scr)609 μmol/L,肌酸激酶(CK)7 102 U/L,肌红蛋白(MYO)>3 000 μg/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88 U/L,总胆红素(TBil)33.7 μmol/L;心电监护示快速型心房颤动。排除感染等情况后考虑患者为度洛西汀引起的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立即停用度洛西汀和米氮平,给予气管插管、血液净化、改善水电解质平衡、保肝等支持治疗。停药第6天,患者体温38.2 ℃,血氧饱和度0.96,肌张力改善,肌肉震颤消失。停药第16天,患者病情明显好转,体温正常,神志清楚,呼之可应,无肢体抽搐和肌肉震颤,肌张力正常,Scr 116 μmol/L,CK 250 U/L,MYO 148 μg/L,AST 38 U/L,TBil 21.4 μmol/L。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米氮平联合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伴失眠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米氮平联合度洛西汀治疗老年人抑郁症伴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老年抑郁症伴失眠患者82例为观察对象,采用双色球摇号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1例。观察组采用米氮平联合度洛西汀治疗,对照组采用度洛西汀治疗,两组均治疗6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不同时间段抑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周、4周、6周,观察组抑郁评分分别为(18.02±1.32)分、(11.02±1.12)分、(6.20±1.0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0.69±1.85)分、(12.96±1.55)分、(7.89±1.15)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7.523、6.496、6.979,均 P<0.05);观察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分别为(7.55±1.02)分、(6.22±1.01)分、(5.22±1.0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2.65±1.82)分、(9.89±1.67)分、(8.64±1.54)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5.652、12.041、11.891,均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1/40),低于对照组的24.39%(1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8.505, P<0.05)。 结论:米氮平联合度洛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睡眠障碍,减轻抑郁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癫痫共患发作性睡病患者的临床电生理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癫痫共患发作性睡病患者的临床和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以“癫痫”和“发作性睡病”为关键词,在西京医院神经内科脑电监测中心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对符合癫痫共患发作性睡病患者的临床和神经电生理特点进行分析,包括对视频多导睡眠监测和视频脑电图检查结果的分析。结果:共有5例患者符合癫痫共患发作性睡病,其中女性3例,男性2例。癫痫起病年龄为2~12岁,发作性睡病起病年龄为8~17岁。2例为青少年肌阵挛癫痫,1例为睡眠相关过度运动性癫痫,1例为癫痫伴脑发育迟滞,1例为症状性癫痫伴认知功能下降。所有癫痫患者均共患伴猝倒的发作性睡病。发作性睡病均晚于癫痫出现,分别在首次癫痫发作后3个月至8年出现。5例患者均接受24 h视频脑电图检查和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发作间期可见异常放电,平均睡眠潜伏期<8 min,且出现≥2次睡眠始发快速眼球运动睡眠现象。盐酸度洛西汀可以有效缓解发作性睡病的白日嗜睡和猝倒症状,无一例患者因服用盐酸度洛西汀而导致癫痫发作加重。结论:全面性和局灶性癫痫都可共患伴猝倒的发作性睡病,盐酸度洛西汀对于癫痫共患发作性睡病也许是合适的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化疗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理生理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化疗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CINP)是癌症化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具有剂量依赖性,最初表现为急性疼痛综合征,若未能治愈或反复发作,可发展为慢性神经性疼痛。CINP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包括线粒体功能障碍、钙稳态变化、氧化应激、凋亡途径活化、髓鞘和非髓鞘纤维丢失、免疫系统活化以及离子通道表达活性增加等,不同种类化疗药物导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有所不同。目前尚缺乏有效的CINP防治措施,有较高认可度的治疗药物为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度洛西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药物相关性周围神经病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周围神经病原因众多,各种治疗性药物所致为其重要病因,即药物诱导性周围神经病(DIPN)。随着癌症患者的增加,化学治疗诱导性周围神经病(CIPN)增多。大多数DIPN表现为慢性、感觉性、轴突性多发性神经病,麻木和神经病理性疼痛是其主要症状。患者具有药物暴露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病史,是临床诊断的关键。对于非化学治疗药物所致DIPN,须及时停用相关药物以防止进一步的功能障碍。对于CIPN,不建议使用任何药物预防。应评估延迟剂量、减少剂量、替代或停止化学治疗的适当性。度洛西汀是有适当证据支持使用的、唯一的药物,但获益的程度有限。亟待CIPN的多学科随机临床治疗试验研究探讨新的诊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误服大剂量度洛西汀致小儿重度5-羟色胺综合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1例5岁4个月男孩误服度洛西汀约1 000 mg,30 min后陆续出现精神萎靡、呕吐、肌肉震颤、意识障碍、激越型谵妄、高热、心动过速、抽搐等症状,诊断为度洛西汀中毒所致重度5-羟色胺综合征,给予洗胃、导泄、血液灌流、赛庚啶、咪达唑仑、物理降温等治疗。12 h后实验室检查示肌酸激酶274 U/L,肌红蛋白247 mg/L,尿素氮9.5 mmol/L,尿酸452 U/L,血肌酐55 μmol/L;36 h后复查,肌酸激酶674 U/L,尿素氮10.3 mmol/L,血尿酸350 μmol/L,血肌酐70 μmol/L,给予辅酶Q 10及维生素C等保护脏器功能治疗。8 d后上述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示肌酸激酶149 U/L,肌红蛋白66 mg/L,尿素氮4.3 mmol/L,血尿酸75 μmol/L,血肌酐34 μmol/L。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10种精神药物的实验室间比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通过实验室间比对,了解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10种精神药物(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阿立哌唑、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度洛西汀、丙戊酸)及5种代谢物(去甲氯氮平、9-羟利培酮、N-脱烷基喹硫平、脱氢阿立哌唑、O-去甲文拉法辛)血清浓度的技术能力、质量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推进治疗药物监测工作的健康发展.方法 选择8家已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开展了精神药物治疗药物监测的实验室,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质控血清及患者血清检测的实验室间比对试验.结果 8家实验室使用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包括Waters、AB SCIEX、Agilent、岛津、德米特等,检测方法均为实验室自建,采用的样本前处理方法包括蛋白沉淀法和液液萃取法,液相和质谱等相关参数存在差异,方法学确证的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均小于11%.8家实验室均开展了检测项目的室内质控,参加了室间质量评价活动.除去甲氯氮平外,其他被分析物质的质控血清检测结果的实验室间变异系数(CV)均小于25%.除去甲氯氮平低浓度水平、舍曲林低浓度水平外,其他被分析物质的质控血清检测结果的稳健变异系数(RCV)均小于15%.除去甲氯氮平、脱氢阿立哌唑外,在临床样本的检测范围内,各药物或代谢物超90%患者血清样品检测结果的实验室间CV小于15%.脱氢阿立哌唑患者血清样品检测结果的实验室间CV偏大,但也小于25%.对于去甲氯氮平,实验室E无论检测的质控血清还是患者血清,均存在大于50%的系统误差,剔除该实验室检测结果后,去甲氯氮平在其他实验室间检测结果的CV小于25%.结论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本研究所涉及药物或代谢物血清浓度的实验室间一致性尚可,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部分实验室在标准曲线范围的设定、允许总误差的设定及应用、量值溯源等方面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