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初治Ⅲ/Ⅳ期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效果和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人民医院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初治Ⅲ/Ⅳ期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L)患者资料。9例患者采用了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联合P-Gemox-Dex(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地塞米松+培门冬酶)方案作为一线治疗方案,4周期治疗结束后,采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评估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9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7个月,总有效率为9/9,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3例。主要不良事件为血液学毒性,6例患者出现Ⅰ~Ⅱ度中性粒细胞减少,未见免疫相关的不良事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血管内NK/T细胞淋巴瘤2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血管内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22年3月和2022年6月收治的2例血管内NK/T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及诊治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2例患者均以皮肤症状首发。例1诊断为血管内NK/T细胞淋巴瘤,接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特瑞普利单抗+P-Gemox(培门冬酶+吉西他滨+奥沙利铂)方案治疗4个疗程,PD-1+ME(特瑞普利单抗+米托蒽醌+依托泊苷)方案治疗1个疗程后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例2诊断为血管内NK/T细胞淋巴瘤累及鼻腔,接受P-Gemox方案治疗4个疗程,外院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2例患者疗效均较好。结论:血管内NK/T细胞淋巴瘤罕见,常累及皮肤和中枢神经系统,NK细胞来源的瘤细胞在血管内生长是其诊断和鉴别要点,P-Gemox方案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可获得较好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培门冬酶/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因素分析: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索培门冬酶/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L)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3月至2021年4月在淮海淋巴瘤协作组11所医疗中心确诊的656例ENKTL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7∶3随机分为训练集(460例)和验证集(196例)两个队列,分析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建立预后评分系统,比较不同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6(34,57)岁,男456例(69.5%),鼻部受累561例(85.5%)。203例(30.9%)患者采用了以左旋门冬酰胺酶联合蒽环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接受P-GEMOX(培门冬酶+吉西他滨+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优于接受SMILE(甲氨蝶呤+地塞米松+异环磷酰胺+左旋门冬酰胺酶+依托泊苷)方案的患者(85.9%对63.8%, P=0.00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CA分期、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状况(ECOG PS)评分、HGB、EB病毒DNA是ENKTL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P值均<0.05)。基于本研究筛选出的预后因素的预测性能优于国际预后指数、韩国预后指数和自然杀伤淋巴瘤预后指数。 结论:性别、CA分期、ECOG PS评分、HGB和EB病毒DNA是接受培门冬酶/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的ENKTL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P-GEMOX方案一线治疗原发鼻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以P-GEMOX(培门冬酶、吉西他滨、奥沙利铂)方案作为一线方案治疗原发鼻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NKTCL)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人民医院2015年9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一线接受P-GEMOX方案化疗的7例原发鼻外鼻型NKTCL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反应及预后。结果:7例原发鼻外鼻型NKTCL患者中位发病年龄41岁(27~74岁),男性多见(6例);原发及侵犯的鼻外部位包括回盲部、淋巴结、皮肤、睾丸、肾上腺、中枢神经系统等。患者一线采用P-GEMOX方案化疗,虽部分患者能获得短暂疗效,但最终所有患者均快速进展并死亡,总生存期2周至21个月。结论:P-GEMOX方案一线治疗原发鼻外的鼻型NKTCL近期疗效尚可,但远期疗效较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BVED方案序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难治侵袭性淋巴瘤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2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例1,女,37岁,2020年3月入院。既往经腹腔淋巴结活检明确诊断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以CHOP方案一线治疗5个周期获得部分缓解(PR),复发后以Gemox方案二线治疗2个周期、R-GDP方案治疗5个周期再次获得PR。既往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放射性物质接触史2年。血常规示HGB 60 g/L、PLT 67×10 9/L;铁蛋白(SF)2 500 μg/L(参考值24~336 μg/L);乳酸脱氢酶(LDH)984 U/L(参考值120~250 U/L);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CD25)58 917 ng/L(参考值0~2000 ng/L);骨髓穿刺涂片见噬血细胞;腹腔淋巴结活检免疫组化:CD30(+),CD3(-),CD10(-),CD20(-),Bcl-6(+),MUM1(+),BCL-2>50%,Cyclin D1(-),C-MYC>40%,P53>75%,Ki-67>75%,原位杂交EBER(-);FISH:BCL-2,C-MYC,P53,BCL-6未见异常;增强CT示腹主动脉旁多发淋巴结肿大(最大66 mm×45 mm)。诊断为"DLBCL(non-GCB)Ⅱ期B组,噬血细胞综合征(HLH)"。2020年3月起予R-BVED方案化疗(利妥昔单抗375 mg/m 2第1天,苯达莫司汀70~90 mg·m -2·d -1第2、3天,长春地辛3 mg/m 2第1天,依托泊苷100 mg·m -2·d -1第1、4天,地塞米松15 mg/d第1、4天),同时予阿糖胞苷、甲氨蝶呤、地塞米松鞘内注射。首疗程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发生发热,予以抗感染、输注血小板和红细胞生成素(EPO)对症治疗后好转。第2周期化疗后出现Ⅲ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和Ⅱ级胆汁酸升高,对症治疗后好转。2个周期化疗后增强CT示腹主动脉旁较大淋巴结较前缩小75%,根据Lugano标准疗效评估达PR,复查SF 991 μg/L,第4周期化疗后复查PET/CT示"腹主动脉旁多发肿大淋巴结,FDG未见增高(Deauville评分1分)";骨髓未见噬血细胞,SF 434 μg/L,sCD25 1 752 ng/L。2020年6月以大剂量依托泊苷(1.6 g/m 2)行外周血干细胞动员、采集后继续完成第5、6周期R-BVED方案化疗,复查增强CT示"腹主动脉旁较大淋巴结约23 mm×11 mm,达到完全缓解(CR)"。2020年10月予BEAC方案预处理(卡莫司汀400 mg、-6 d,依托泊苷160 mg/d、-5~-2 d,阿糖胞苷160 mg每12 h 1次,-5~-2 d,环磷酰胺1.0 g/d、-5~-2 d)后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回输单个核细胞10.8×10 8/kg、CD34 +细胞2.1×10 6/kg。移植后出现Ⅲ级发热伴中性粒细胞减少,予以抗感染治疗,+12 d中性粒细胞植入,+18 d血小板植入。2021年8月随访疗效评估CR,SF 224 μg/L,血常规均恢复正常,未出现HLH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P-Gemox方案化疗联合调强适形放疗治疗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P-Gemox方案联合调强适形放疗治疗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KTL)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9年10月贵州省肿瘤医院60例经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ENKTL患者资料,均接受至少2个周期P-Gemox方案化疗联合调强适形放疗,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60例患者完全缓解率为65.0%(39/60),部分缓解率为25.0%(15/60),总有效率为90.0%(54/60)。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氨基转移酶升高、放射性黏膜炎等,多为轻中度,予对症处理或放化疗停止后缓解,无治疗相关死亡患者。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1%、75%、69%,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6%、68%、62%。治疗期间因疾病进展及感染死亡3例。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及放疗剂量与预后相关(均 P<0.05)。 结论:P-Gemox作为一线诱导化疗方案联合调强适形放疗对ENKTL患者的近期疗效佳,安全性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颊黏膜EB病毒相关T/NK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EB病毒(EBV)相关T/NK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T/NK-LPD)的临床特征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市中心医院2016年9月收治的1例颊黏膜EBV相关T/NK-LP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21岁男性,因颌骨囊肿切除及阻生牙拔除后反复出现面部肿胀,颊黏膜活组织检查,病理诊断为EBV相关T/NK-LPD。临床经抗病毒及保肝治疗,P-GEMOX方案化疗3个疗程后,病情逐渐加重,进展为重症系统性慢性活动性EBV感染。2017年10月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EBV相关T/NK-LPD临床罕见,其广泛的临床病理谱系和显著的形态学与免疫表型重叠。对其临床特征、组织形态学、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有助于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表现为食管溃疡的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4/7/20
本文回顾性分析 1 例表现为食管溃疡的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及诊治经过,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讨论,以期为此类患者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该例患者入院后完善胃镜提示食管多发溃疡,黏膜活检病理结果确诊为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予以培门冬酶+吉西他滨+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患者经过 5 个化疗疗程后再次复查胃镜未见食管溃疡,黏膜活检未见异型细胞,提示完全缓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安罗替尼与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难治性卵巢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分析安罗替尼与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GEMOX)方案治疗晚期难治性卵巢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及干细胞因子受体(c-Kit)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晚期难治性卵巢癌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GEMOX方案,35例)和观察组(安罗替尼+GEMOX方案,46例).3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VEGFR、PDGFR、FGFR、c-Kit、肿瘤标志物、生存情况及毒性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化疗后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均(39.13%、76.08%)明显高于对照组(17.14%、51.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608、5.343,均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后 VEGFR[(411.62±110.88)pg/ml]、PDGFR[(65.48±10.21)pg/ml]、FGFR DNA[(3.21±0.36)× 105 copies/μl]、c-Kit DNA[(2.13±0.54)×105 copies/μl]、CA125[(43.94±7.84)U/L]及 CEA[(6.94± 1.34)ng/ml]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VEGFR(498.85±110.84)pg/ml、PDGFR(73.69±10.57)pg/ml、FGFR DNA(4.56±0.41)× 105copies/μl、c-Kit DNA(3.21±0.60)× 105copies/μl、CA125(88.76±7.69)U/L 及 CEA(11.64±1.58)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07、3.530、15.742、8.497、26.771及14.469,均P<0.05).观察组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5.46±1.32)月]长于对照组[(3.85±1.71)月],6个月生存率(80.43%)、1年生存率(63.04%)高于对照组(60.00%,4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84,x2=4.082、4.237,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安罗替尼联合GEMOX方案在晚期难治性卵巢癌中治疗效果可观,可抑制VEGFR、PDGFR、FGFR及c-Kit表达,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原发性肝癌手术后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分析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原发性肝癌手术后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 2017-2021 年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 78 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9 例.2 组患者均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GEMOX方案(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卡瑞利珠单抗治疗.2 组患者均持续治疗 3 个周期(1 个周期为 21 d).比较 2 组患者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水平、上皮钙黏附素基因蛋白(CDH1)与色素框同源蛋白 7(CBX7)水平、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79.49%)高于对照组(6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患者血清糖类抗原 199(CA199)、癌胚抗原(CEA)及甲胎蛋白(AFP)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2 组患者血清CDH1、CBX7 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2 组患者Ⅰ~Ⅳ级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瑞利珠单抗可提高原发性肝癌手术后患者近期疗效,可降低肿瘤标志物、CDH1、CBX7 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