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屏风散加味方化学成分鉴定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鉴定玉屏风散加味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技术.以Waters BEH C18为色谱柱,乙腈(A)-0.1%甲酸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加热电喷雾离子源进行正、负离子模式扫描,扫描范围为m/z50~1 500,喷雾电压为2kV(正离子模式)、1.5kV(负离子模式).通过查阅文献收集玉屏风散加味方的化学成分信息,建立数据库;结合上述成分数据库、相关文献以及对照品的色谱、质谱信息对该方成分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与结论 从玉屏风散加味方中共鉴定出114个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31个)、苯丙素类(39个)、皂苷类(5个)、萜类(8个)、色原酮类(3个)、姜辣素类(3个)等;通过与对照品比对,最终确定了 8个成分,分别为木兰花碱、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亥茅酚苷、木犀草素、芒柄花素;主要涉及糖基断裂、逆狄尔斯-阿尔德重排、糖基丢失、中性分子丢失等裂解途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UPLC-Q-Exactive Orbitrap-MS技术分析炙淫羊藿炮制前后对细胞内源性代谢物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基于细胞代谢组学分析炙淫羊藿炮制前后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细胞)内源性代谢物的影响,探讨炙淫羊藿炮制前后的药性变化。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轨道阱质谱(UHPLC-Q-Exactive Orbitrap-MS)技术,对淫羊藿、炙淫羊藿干预的B16细胞内源性小分子进行代谢组学分析,获取组间差异代谢产物,并基于MetaboAnalyst 5.0数据库分析相关代谢通路。结果:经炙淫羊藿及其生品干预后,B16细胞中13个细胞内源性差异性代谢物发生变化,分别为丙氨酸、肉毒碱C3∶0、谷氨酸-1、乳酸、异亮氨酸、胆碱、磷脂酰胆碱(34∶2、36∶2)、游离脂肪酸、柠檬酸、肉毒碱C4∶0、溶血磷脂酰胆碱16∶0、苹果酸,且炮制品对差异代谢物的影响强于生品。涉及的主要通路有瓦博格效应、丙酮酸代谢、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丙酮醛降解等。结论:淫羊藿、炙淫羊藿对细胞代谢途径有一定影响,可能与淫羊藿炮制前后药效作用、寒热药性变化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UPLC-Q-Exactive MS技术的灶心土干预脾阳虚泄泻小鼠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研究灶心土对脾阳虚泄泻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将30只昆明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灶心土组。模型组和灶心土组小鼠采用“饮食失节+苦寒泻下”的方法制备脾阳虚泄泻模型,造模成功后灶心土组灌胃灶心土水煎液12.0 g/kg,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蒸馏水。1次/d,连续给药7 d。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PLC-Q-Exactive-MS)技术分析和鉴定小鼠血清代谢物,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对差异代谢物进行表征,筛选潜在的差异代谢物,并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正、负离子模式下分别筛选出110个差异代谢物。灶心土可有效逆转脾阳虚泄泻小鼠的血清代谢紊乱,并可回调12个与脾阳虚泄泻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水平。KEGG通路富集主要涉及HIF-1信号通路、抗坏血酸和醛糖酸盐代谢通路、血小板激活通路等。结论:灶心土可通过下调L-抗坏血酸水平影响HIF-1信号通路、抗坏血酸和醛糖酸盐代谢通路、维生素消化吸收等通路,上调前列腺素G2、H2水平影响血小板激活通路,下调茉莉酸影响α亚麻酸代谢通路,发挥温脾止泻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UPLC-Q-Exactive MS技术的蒙药烘草乌含药血清成分鉴定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本研究旨在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Exactive MS)技术,全面鉴定蒙药烘草乌的含药血清成分.方法 通过UPLC-MS技术对蒙药烘草乌含药血清进行主要成分鉴定.采用MSDIAL软件进行峰对齐、保留时间校正和提取峰面积,最终鉴定成分.结果 共得到蒙药烘草乌含药血清46种差异化学成分.结论 通过运用UPLC-Q-Exactive MS技术,能够快速、系统地分析鉴定蒙药烘草乌的成分,这为蒙药烘草乌在临床应用和药物作用研究方面提供了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小柴胡颗粒的化学成分及大鼠口服后的入血成分分析
编辑人员丨3周前
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PLC-Q-Exactive-Orbitrap-MS)技术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MS/MS)对小柴胡颗粒化学成分及大鼠口服后的入血成分进行鉴定.采用CORTECS UPLC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6 μm),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后与对照品比较保留时间、精确相对分子质量、二级离子碎片以及参照相关文献进行化学成分鉴别;通过皮下注射干酵母建立大鼠发热模型后,灌胃给予正常组及模型组大鼠小柴胡颗粒,给药后于不同时间点眼眶静脉取血,分离血浆,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下进行扫描鉴定入血成分.从小柴胡颗粒中共初步鉴定出112种化学成分,包括63种黄酮类、31种皂苷类、6种有机酸类、4种苯丙素类、3种氨基酸类以及5种其他类化合物;从血浆中鉴定得到18个入血原型成分.该研究鉴定了小柴胡颗粒化学成分及入血成分,为进一步的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基于脂质组学的桃红四物汤治疗子宫异常出血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研究桃红四物汤(Taohong Siwu Tang,TSD)对子宫异常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大鼠血清脂类代谢物的影响,分析TSD改善AUB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药物不完全流产法复制AUB大鼠模型,应用UPLC-Q-Exactive Orbitrap/MS技术检测血清的脂质代谢物,结合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差异脂质,明确TSD干预前后血清中脂质变化.结果 共筛选出11种差异性脂质,主要有磷酯酰肌醇、磷脂酸、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丝氨酸、固醇脂、神经酰胺、丙烯醇脂及脂肪酸.给予TSD干预后,筛选的差异脂质均有回调至正常的趋势.结论 TSD改善AUB可能与磷脂酸、磷酯酰肌醇、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丝氨酸、神经酰胺等脂质代谢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和网络药理学技术的清肝颗粒质量评价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阐明清肝颗粒治疗黄疸性肝炎的物质基础,建立科学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UPLC-Q-Exactive-Orbitrap-MS)技术对清肝颗粒的活性成分进行表征分析;以清肝颗粒中鉴定出的活性成分为目标对象,进行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析,并建立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结果:共鉴定出134个成分,其中黄酮类50个、糖苷类8个、苯丙素类17个、三萜类11个、萜类6个、氨基酸类11个、有机酸类9个、脂肪酸类7个、生物碱类8个、挥发油类5个、醌类1个,并解析了黄酮类、萜类、有机酸类、生物碱类以及糖苷类代表性化合物的裂解规律.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筛选出8个核心靶点.预测了主要活性成分为异甘草素、腺苷、甘草素、鸟苷、4,5-二咖啡酰奎宁酸等.其次,依据可测性、特征性以及活性相关性的原则,建立了 3,4-二咖啡酰奎宁酸、(R,S)-告依春、甘草素、4,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甘草酸铵等5个潜在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结论:筛选出了清肝颗粒治疗黄疸性肝炎的主要药效活性成分,并展开定量研究,可为清肝颗粒质量控制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病症模型的经方四妙丸防治高尿酸血症痛风的药效物质探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索经方四妙丸防治高尿酸血症痛风的药效物质.方法 建立高尿酸血症药理模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联用技术(UPLC-Q-Exactive-MS)分析四妙丸体内外化学成分;以入血成分为基础,采用网络药理学构建四妙丸调控高尿酸血症痛风"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以关键活性成分与高尿酸血症痛风关键靶点尿酸生成酶(XDH),尿酸转运体(ABCG2、GLUT9、OAT1、URAT1)及炎症靶点(PTGS2、TLR2、TLR4)进行分子对接,根据对接结果进行实验验证,探讨四妙丸防治高尿酸血症痛风的关键药效物质.结果 UPLC-Q-Exactive-MS法共鉴定四妙丸 89 个成分,包含 74 个入血成分,即候选成分;网络药理学构建了"入血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入血成分匹配 116 个高尿酸靶点和 173 痛风靶点,涉及调节糖脂代谢、氧化应激、炎症反应、ERK1、ERK2 和MAPK级联反应、PI3K信号传导等生物过程;调节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凋亡、AGE-RAGE、TNF、PI3K-Akt、MAPK、TLRs、JAK-STAT、NF-κB等信号通路,发挥多途径调控高尿酸血症痛风疾病网络的作用.分子对接研究表明小檗碱、黄柏碱、木兰花碱、药根碱、巴马汀、黄柏酮、柠檬苦素、苍术素、花旗松素、白术内酯Ⅲ及β-蜕皮甾酮等成分与尿酸合成酶、尿酸转运体及炎症靶点的亲和力良好,Western Blot验证发现花旗松素具有负调节尿酸盐转运蛋白 1(URAT1)表达的作用,其是四妙丸防治高尿酸血症痛风的主要药效物质.结论 该研究阐述了四妙丸调控高尿酸血症痛风的主要药效物质,可为四妙丸临床应用、质量评价和标准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谱-效相关斑马鱼肺癌细胞异种移植模型西洋参抑制肺癌作用的物质基础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究西洋参皂苷成分抗肺癌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Exactive Orbitrap-MS)技术建立西洋参皂苷类成分定量指纹图谱检测方法;通过斑马鱼异种移植模型进行药效评价;采用偏最小二乘相关回归分析法分析西洋参抑制肺癌作用的活性成分.结果 通过 40 批次西洋参样品的谱、效数据检测和偏最小二乘相关回归分析发现,西洋参皂苷成分绝大多数与抑制肺癌增值呈正相关,药效贡献程度排序为丙二酰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b1>乙酰基人参皂苷Rb1>竹节参皂苷Ib>丙二酰人参皂苷Re>野山参皂苷B>丙二酰基Re1>人参皂苷Ro>竹节参皂苷Ⅳa(VIP>1).结论 西洋参皂苷成分能够抑制A549 肺癌细胞在斑马鱼体内增殖,筛选的药效活性成分可以为肺癌抑制药物的深入研发提供数据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飞蛾藤属植物成分分析及其化学模式识别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8/24
目的 对飞蛾藤属植物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作化学模式识别.方法 UPLC-Q-Exactive Focus-MS/MS分析采用Thermo Accucore aQ C18色谱柱(150mm×2.1mm,2.6 μm);流动相甲醇-水(含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 30℃;加热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扫描.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研究成分差异.结果 共鉴定出 124 种成分,包括有机酸及其酯类 50 种、苯丙素类 19 种、黄酮类 16 种、酰胺类 3种、糖苷类16 种、生物碱类3 种和其他类17 种,并筛选得到35 种差异性成分.结论 本研究快速、全面地分析了飞蛾藤属植物化学成分,可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