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精准诊断策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与人类白细胞表面抗原(HLA)-B 27相关、病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早期一般仅表现为慢性腰背痛,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和中轴骨,亦可出现外周关节受累,晚期可因脊柱和外周关节的骨化而导致驼背或跛行。AS是一种全身性炎性疾病,可伴有前葡萄膜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脏传导阻滞、肺上叶纤维化、神经系统受累或肾淀粉样变(继发性)等。因此内科医生应予足够重视,早诊断、早治疗,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致残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Omega-3脂肪酸在骨科疾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近年来深海鱼油作为一种常见的营养保健品,其消费市场展现出强势的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对其主要的有效成分——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本文将主要对omega-3在骨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进行综述。omega-3以其在抗炎、抗氧化、稳定细胞膜、调节代谢等多靶点、多器官的综合治疗优势,以及保健药品日常服用的预防属性,在骨质疏松、骨关节炎、脊柱脊髓损伤等多种急性、慢性骨科疾病中展现出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潜力。尤其是脂肪酸受体GPR120识别脂肪酸中不同单双键的位置,从而耦联下游不同效应器蛋白,以及omega-3激活GPR120-Gs信号通路的相关研究进展,进一步加快了高亲和力鱼油替代品的研发进程及其在骨科疾病中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轴型银屑病关节炎的靶向药物治疗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中轴型PsA是一种区别于其他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的慢性炎性疾病,有其独特的临床和遗传特征,尚没有明确定义,大部分PsA的研究仅围绕外周型关节炎展开,中轴型提及较少。目前传统合成DMARDs已被认为对中轴型PsA无效,生物制剂DMARDs及靶向合成DMARDs靶向治疗可作为新选择,本文将近年来中轴型PsA的靶向药物治疗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枕颈融合术后吞咽困难评估及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枕颈融合术(occipitocervical fusion,OCF)用于治疗因各种原因(创伤、类风湿关节炎、感染、肿瘤、先天畸形和退化等)导致的颅颈交界不稳定。通过OCF可获得满意的融合率并重建枕颈稳定性。吞咽困难为OCF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对吞咽困难的评估主要采用Bazaz吞咽困难评分、吞咽生存质量量表(swallowing quality of life,SWAL-QOL)及进食评估问卷调查表-10(eating assessment tool-10,EAT-10)评分,而临床主要通过颈椎曲度相关参数(O-C 2角、O-EA角、Oc-Ax角、PI角)的变化预测吞咽困难的发生。目前,临床评估及预测吞咽困难的方法很多,但最佳评估方法尚不确定。本文对OCF术后吞咽困难的评估及预测方法进行综述,显示Bazaz吞咽困难评分、SWAL-QOL评分及EAT-10评分量表评估OCF术后吞咽困难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而在OCF术中通过调整使O-C 2角>-5°、O-EA角>100°、Oc-Ax角>65°、术后PI角较术前PI角增加(即dPI角)≥0°,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吞咽困难发生的概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自身免疫性疾病与结核病的因果关系:一项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6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强直性脊柱炎、1型糖尿病、炎症性肠病和银屑病]与结核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方法:基于大样本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汇总数据,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VW)、MR-Egger回归法和加权中位数法3种方法进行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探究自身免疫性疾病与结核病之间因果关联。其中,以IVW为主要分析方法,其他2种方法作为进一步的验证,同时进行了水平多效性检验、异质性检验和留一法检验等敏感性分析检验结果可靠性。结果:IVW结果显示,RA和SLE与结核病存在正向的因果关系( ORRA=1.08,95% CIRA:1.01~1.14, PRA=0.023; ORSLE=1.06,95% CISLE:1.02~1.20, PSLE=0.002)。WME结果支持RA与结核病之间的因果关联( ORRA=1.12,95% CIRA:1.04~1.21, PRA=0.002; ORSLE=1.05,95% CISLE: 0.99~1.10, PSLE=0.096)。而MR-Egger回归法结果无统计学意义( PRA=0.062, PSLE=0.205)。其他4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并未发现与结核病存在因果关联(均 P>0.05)。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所有结果均不存在多效性和异质性,留一法也提示所得结果稳健。 结论:RA和SLE与结核病发生存在正向因果关系,RA和SLE患者结核病发生风险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进行性假性类风湿性发育不良骨关节病变14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总结14例临床及基因诊断的进行性假性类风湿性发育不良(PPRD)患儿临床特点,分析PPRD关节病变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3年9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及合作单位就诊的14例PPRD患儿资料,总结其临床及基因学检测资料。将住院和随访资料进行病例观察性回顾分析,采用Kendall相关性分析法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14例患儿中,男6例,女8例,均为中国汉族儿童;平均起病年龄6.12岁(2~11岁),平均确诊年龄10.61岁(5~17岁),确诊时平均病程4.46年(0.5~6.0年)。关节受累个数为4~14个,平均9.20个,以跛行为首发症状者12例。14例患儿均有髋关节活动受限表现,无明显髋关节疼痛。髋关节影像学提示:间隙狭窄11例,股骨颈变短2例,股骨头外移4例,关节面硬化、囊变、骨质破坏8例。四肢关节以双手近端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膨大为主要表现,其余关节按易受累顺序为:膝(11例)、肘(8例)、腕(7例)及踝(5例)关节,肩关节受累较少见(1例)。脊柱主要表现为曲度改变,活动受限8例,以胸、腰椎受累为主(13例),颈部受累少见(1例)。确诊时病程与关节受累数及关节活动受限数目呈正相关( r=0.584、0.671, P=0.007、0.002)。本组患儿8例误诊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其中误诊最长时间达6年。14例患儿均存在 CCN6基因突变,其中复合杂合突变10例,纯合突变4例;5例存在c.342T>G、c.667T>G,4例存在c.589+2(IVS4)T>C,3例存在c.866dup,2例存在c.136C>T、c.624dupA。 结论:PPRD表现为多关节受累,髋关节受累最多见,病变严重,易误诊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随着病程延长,受累关节数目逐渐增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规范靶向药物治疗 提高我国脊柱关节炎治疗水平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脊柱关节炎(SpA)是一组常见的慢性炎症性、致残性风湿免疫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虽然针对SpA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的细胞因子和通路的靶向治疗药物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已逐渐成为治疗SpA的基础治疗药物,但目前我国存在靶向治疗药物使用欠规范,生物制剂使用率低、使用时间短、依从性差,及缺乏小分子靶向药物的安全性数据等现象。规范化应用靶向治疗药物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脉络膜厚度变化——炎症反应的潜在评估指标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在正常生理条件下,脉络膜厚度易受到年龄、性别、激素等水平的影响。此外,在病理条件下,脉络膜也易受到眼部及全身炎症反应的攻击,使其产生相应的血管反应性变化,造成血流动力学的紊乱,影像学检查会出现脉络膜厚度异常的表现。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能较为直观地观察脉络膜厚度变化,其无创的检测手段方便患者的随访,为评估病情进展提供依据。近年来,各领域研究者提出将脉络膜厚度变化作为评估眼部炎症性疾病及全身炎症性疾病新的潜在炎症评估指标。在长期慢性炎症反应中,如眼部反复发作的葡萄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中,脉络膜厚度较正常值明显变薄;而在急性炎症反应中,如交感性眼炎急性期、后巩膜炎急性期,脉络膜厚度较正常值会显著增厚,且随着炎症反应的控制,增厚的脉络膜也会随之变薄。但是,脉络膜厚度变化规律并不一定如此,如在圆锥角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强直性脊柱炎等慢性炎症反应中,脉络膜厚度较正常值呈增厚变化。本文将对眼部及全身炎症反应中脉络膜厚度变化及其作为潜在炎症指标的可能性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非放射学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的概念与正确认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因国际脊柱关节炎评估协会发表了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SpA)的分类标准而出现了一个新的疾病名称“non-radiographic axial spondyloarthritis(nr-axSpA)”,国内有专家将其译为“放射学阴性”axSpA,但从字面上容易导致误解,因为并非所有nr-axSpA患者完全无放射学异常。本文简述了axSpA这一概念问世的历史沿革,提出nr-axSpA应直译为“非放射学”axSpA 的建议;阐述非放射学axSpA和放射学阴性axSpA的异同点;分析非放射学axSpA与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相互关系;指出国际脊柱关节炎评估协会关于axSpA的分类标准之特异性并不高,尤其是那些“符合该标准的非放射学axSpA”并不一定都是真正的非放射学axSpA,提醒国内同道易发生误诊的5种常见场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影像学技术在脊柱关节炎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由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影像学组和国内同领域专家在参考国外同类指南、共识和相关领域发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内临床诊治经验和证据制定的影像学技术在SpA中应用的首个中国专家共识,旨在提高国内风湿科医生对影像学技术的原理、在SpA中的生理、病理表现的认识水平,并规范其在该领域的合理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