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通过Rho A/ROCK信号通路稳定微管并维持神经元生存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FGF10)对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剥离新生SD乳鼠的脑组织并提取其中的皮层神经元,将其种植于含L-多聚赖氨酸的孔板上进行培养,并分为正常组、髓鞘碎片组和髓鞘碎片+FGF10组,其中髓鞘碎片组神经元在培养4 h后添加一定含量的髓鞘碎片溶液(终浓度为10 μg/mL),而髓鞘碎片+FGF10组神经元同时在培养基内添加髓鞘碎片和FGF10溶液(终浓度为4.3 nmol/L)。培养1周后,应用TUNEL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神经元的凋亡情况,应用活/死细胞染色、CCK-8法检测各组神经元的生存情况,应用Western blotting、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检测各组神经元内凋亡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和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 A)/Rho A相关蛋白激酶(ROC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髓鞘碎片组中TUNEL染色所示神经元凋亡率明显升高,流式细胞术所示早期神经元凋亡率明显升高,活化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Bcl-2/Bax值明显降低,活/死细胞染色所示神经元死亡率明显升高,CCK-8法所示神经元生存率明显降低,乙酰化微管蛋白/酪氨酸微管蛋白(Ace/Tyr-tubulin)值明显降低,Tau蛋白表达明显降低,Ace/Tyr-tubulin荧光强度比值明显降低,Rho A、ROCK蛋白表达明显升高,Rho A荧光强度值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髓鞘碎片组相比,髓鞘碎片+FGF10组中TUNEL染色所示神经元凋亡率明显降低,流式细胞术所示早期神经元凋亡率明显降低,活化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Bcl-2/Bax值明显升高,活/死细胞染色所示神经元死亡率明显降低,CCK-8法所示神经元生存率明显升高,Ace/Tyr-tubulin值明显升高,Tau蛋白表达明显升高,Ace/Tyr-tubulin荧光强度比值明显升高,Rho A、ROCK蛋白表达明显降低,Rho A荧光强度值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FGF10可能通过抑制Rho A/ROCK信号通路进而促进神经元内微管稳定,从而对抗神经元在髓鞘碎片环境下发生的凋亡并提高其生存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5-羟甲基糠醛通过活性氧和Wnt信号通路影响斑马鱼幼鱼心血管发育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索5-羟甲基糠醛(5-HMF)影响心血管发育的机制。方法:以10、25、50 μg/ml的5-HMF处理受精8 h后的AB系斑马鱼幼鱼,用E3溶液处理同胞幼鱼作为对照组,进行形态组织学观察,吖啶橙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相关基因表达。用抗氧化剂N-乙酰-l-半胱氨酸(NAC)和Wnt信号通路激活剂(BML)处理幼鱼进行挽救实验,比较各组幼鱼心血管发育情况。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高浓度5-HMF处理组幼鱼心率、心包水肿程度、静脉窦-动脉球距、凋亡染色面积[(76.23±2.59)次/20 s、(65.83±3.12)%、(18.38±2.33) μm、(8 639.28±798.06)]均高于对照组[(14.39±3.41)次/20 s、(0.84±0.12)%、(14.39±0.76) μm、(1 420.84±359.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312、8.590、11.784、9.786, P<0.05)。高浓度5-HMF处理组幼鱼心脏发育相关基因心脏特异性同源盒转录因子(nkx2.5)、T-框蛋白5(Tbx5)、锌指转录因子(gata4)和血管发育相关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旁系同源基因(VEGF-A)的表达水平(0.48±0.06、0.34±0.04、0.64±0.08、0.78±0.13)均低于对照组(1.00±0.12、1.00±0.17、1.00±0.13、1.00±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624、4.439、5.804、6.872, P<0.05)。而凋亡相关基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和p53的表达水平(2.56±0.36、3.65±0.48)均高于对照组(1.00±0.18、1.00±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283、6.392, P<0.05)。NAC和BML可以挽救5-HMF引起的表型异常。 结论:高浓度5-HMF提高了斑马鱼幼鱼活性氧水平,抑制Wnt信号通路的转导,最终导致斑马鱼幼鱼心血管发育异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睡眠障碍对辐照后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睡眠障碍(sleep disorders,SD)对骨髓造血干细胞放射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6~8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56只,以 60Co γ射线对小鼠进行全身照射5.0、7.5 Gy。通过睡眠障碍仪建立SD模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小鼠分为对照组(Con组)、睡眠障碍组(SD组)、单纯照射组(IR组)、照后SD组(IR+SD组)、照后SD给磷酸盐缓冲盐溶液(PBS)组(IR+SD+PBS组)、照后SD给GSK2795039组(IR+SD+GSK组)、照后SD给N-乙酰半胱氨酸(NAC)组(IR+SD+NAC组),共7组,每组8只。取小鼠尾静脉血,检测5.0 Gy受照后外周血变化;并观察7.5 Gy照后小鼠生存率。采用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观察骨髓细胞致密性与细胞数量变化。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造血干细胞(LSK)的数量,以及凋亡水平和细胞周期变化,分析LSK的活性氧(ROS)、线粒体来源活性氧(mtROS)等指标。采用酶标仪检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NADPH)和谷胱甘肽(GSSG/GSH)观察LSK的氧化应激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2(NOX2)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的表达,分选小鼠LSK细胞,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NOX1-4、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症因子的表达。 结果:与IR组相比,IR+SD组小鼠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恢复显著减慢( t=4.39、6.37, P<0.05),骨髓细胞计数由(2.14±0.38)×10 7降至(3.59±0.29)×10 7( t=8.55, P<0.05),LSK细胞的G 0期比例显著降低,凋亡比例显著升高( t=7.53、8.21, P<0.05),ROS、mtROS、NADP+/NADPH水平均显著升高( t=22.99、29.47、3.77, P<0.05)。IR情况下,SD进一步促进NOX2及Caspase-1活化及下游IL-1β、IL-6、IL-18、TNF-α炎症因子mRNA表达的升高( t=6.95、6.01、8.39、4.91、5.56, P<0.05)。抑制NOX2-ROS可以挽救SD诱导的照后造血损伤加重,从而显著减少LSK凋亡比例以及炎症因子表达,最终加速LSK的损伤恢复( t=9.24、3.92, P<0.05)。 结论:SD促进了IR介导的骨髓造血干细胞损伤,主要通过激活NOX2-ROS-Caspase-1轴使细胞内炎症因子和ROS水平升高,促进细胞凋亡,最终抑制骨髓造血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软式支气管镜及塑型取出术在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中的应用及护理要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评估经软式支气管镜塑型取出术在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plastic bronchitis,PB)中的应用,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呼吸科收治的PB患者,收集患者性别、年龄、支气管镜检查时机、塑型取出术的方法及时间、并发症以及并发症的护理.结果 22例PB儿童患者,男17例,女5例,中位年龄3.00(1.42,5.25)岁.术中喷洒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后经负压吸引取出塑型患者11例(50.00%),经活检钳钳取塑型患者3例(13.64%),经毛刷刷取出塑型8例(36.36%).塑型取出术中支气管操作中位时间为11.50(9.75,15.25)min.塑型取出术中气管镜反复经过声门的中位次数为4(3,5)次.行1次支气管检查患者6例(27.27%),2次支气管镜检查患者12例(54.55%),3次支气管检查患者4例(18.18%).常见并发症为术中缺氧(8例,36.36%)、气道黏膜出血(4例,18.18%)、术后缺氧(2例,9.09%)、喉头水肿(1例,4.55%),经相应处理及护理后,并发症均缓解.结论 软式支气管镜检查及塑型取出术对于儿童PB患者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术中喷洒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配合负压吸引、活检钳钳取、毛刷刷取等方式可以提高取出塑型的成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氨茶碱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分析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联合氨茶碱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选取 2021 年 12 月—2023 年 6 月西安市第八医院收治的 156 例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 78 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氨茶碱注射液,0.25 g溶于 5%葡萄糖溶液 250 mL中,3 次/d.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雾化吸入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3 mL/次,2 次/d.两组疗程 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主要表现缓解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EOS)比例、血清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1(ET-1)、白细胞介素-8(IL-8)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 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7.18%(P<0.05).治疗后,治疗组喘息、咳痰、咳嗽、哮鸣音缓解时间显著短于治疗组(P<0.05).治疗后,两组用力肺活量(FVC)、用力呼气中期流速(MMEF)、第1 秒用力呼气量(FEV1)、深吸气量与肺总量比值(IC/TLC)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肺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eNO、诱导痰中EOS比例和血清CRP、ET-1、IL-8 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FeNO、诱导痰中EOS比例和血清CRP、ET-1、IL-8 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联合氨茶碱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效果及安全性较佳,能快速缓解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抑制气道炎症及机体炎性损伤,降低呼吸道阻力,促进肺功能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电子支气管镜下乙酰半胱氨酸对儿童重症肺炎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 探索电子支气管镜下保留灌注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治疗儿童重症细菌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昆明市儿童医院呼吸内科于 2021 年 1 月 1 日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收治的 86 例重症细菌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43)和研究组(n=43),对照组患儿均接受电子支气管镜下生理盐水肺泡灌洗治疗,研究组在肺泡灌洗治疗结束后保留灌注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治疗,比较 2 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炎症指标、潮气呼吸功能和不良反应.结果 经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儿住院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合并症消失时间明显缩短(P<0.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潮气量、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 组患儿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子支气管镜下保留灌注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可明显改善重症细菌性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炎症指标及肺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活性氧响应的纳米颗粒对炎性环境下牙龈成纤维细胞功能的影响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讨在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orphyromonas gingivalis-lipopolysaccharide,P.g-LPS)诱导的牙龈成纤维细胞(human gingival fibroblasts,HGFs)炎症环境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响应型纳米颗粒PssL-NAC对HGFs内ROS、炎症因子、胶原蛋白生成、细胞迁移功能以及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通过响应ROS的硫缩酮键(thioketal,TK)连接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的疏水端和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的亲水端,水相油相自主装的方式得到内部包裹油溶性的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的PssL-NAC微球,制备NAC水溶液,并使用透射电镜观察验证纳米粒子合成成功.在提取的HGFs中分别加入P.g-LPS(0、5、10μg/mL),P.g-LPS(0、5、10μg/mL)+NAC,P.g-LPS(0、5、10μg/mL)+PssL-NAC,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不同组别细胞内ROS水平,确定后续实验使用的P.g-LPS浓度.将HGFs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对照组,不做处理),P.g-LPS组(P.g-LPS处理细胞),NAC组(P.g-LPS+NAC处理细胞),PssL-NAC组(P.g-LPS+PssL-NAC处理细胞).通过细胞增殖与毒性实验验证PssL-NAC的生物安全性.使用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探针与细胞共孵育通过荧光实时定量检测细胞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1,COL1)、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 3,COL3)的基因水平;通过划痕实验观察PssL-NAC对牙龈成纤维细胞的迁移功能的影响;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PssL-NAC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对HGFs的细胞增殖能力无显著影响(P>0.05);在P.g-LPS浓度升高的条件下,PssL-NAC能维持细胞内大约两倍对照组的ROS水平(P<0.001);PssL-NAC能显著降低P.g-LPS诱导升高的IL-6(P<0.001)、TNF-α基因水平(P<0.001),上调COL1基因水平(P<0.001);P.g-LPS刺激后,PssL-NAC能将细胞迁移能力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并降低TLR4-NF-κB通路中TLR4(P<0.001)、p65(P=0.006)、p-p65(P=0.017)蛋白的表达.结论 PssL-NAC维持细胞内适宜浓度ROS,通过TLR4-NF-κB通路减轻P.g-LPS诱导的细胞炎症,并恢复炎症条件下的细胞胶原生成和细胞迁移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雾化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肺通气功能、炎症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观察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雾化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肺通气功能、炎症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3年1月期间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采用双色球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为5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雾化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对比两组临床症状、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Ig)A、IgM、IgG]、肺通气功能指标[吸气时间(TI)、呼气时间(TE)、吸呼比(TI/TE)、达峰时间比(TPF%TE)、达峰容积比(VPF%VE)]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退热时间更短(P<0.05).研究组治疗10d后CRP、IL-6、PCT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10d后IgA、IgM、IgG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10d后VT、TI、TE、TI/TE、TPF%TE、VPF%VE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雾化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治疗支气管肺炎,可有效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改善肺通气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调节免疫球蛋白,且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基于UHPLC-Q-Orbitrap HRMS技术的肾康注射液在大鼠体内代谢产物的鉴定及代谢途径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 采用UHPLC-Q-Orbitrap HRMS技术鉴定肾康注射液(Shenkang Injection,SKI)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并提出可能的代谢途径.方法 SD大鼠经尾iv SKI后,收集其血浆、尿液和粪便样本.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Waters BEH C18柱进行色谱分离;使用Q Exactive HRMS和加热电喷雾离子源(HESI)进行正、负离子模式下的质谱扫描分析.根据"提取-化合物筛选-鉴定-验证"的大鼠体内代谢产物的鉴定策略对质谱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在大鼠血浆、尿液和粪便中共鉴定出121种外源化合物,包括29种原型化合物和92种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主要经历的生物转化有羟基化、还原和去饱和等I相代谢反应,以及甲基化、乙酰化、磺酸化、葡萄糖醛酸化、甘氨酸结合、半胱氨酸结合和牛磺酸结合等Ⅱ相代谢反应.结论 为SKI的体内药理学和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所提出的鉴定策略为中药的体内药效物质研究提供了一种系统、全面、可靠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白藜芦醇对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关节液中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的调控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3/30
背景:膝骨关节炎是临床常见退行性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慢性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白藜芦醇具有抗炎和抗氧化应激的生物作用,因此可对症进行治疗,有望为膝骨关节炎治疗提供新的策略.目的:探讨白藜芦醇通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 1(silence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叉头框转录因子O1(forkhead transcription factor O1,FOXO1)通路对大鼠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白藜芦醇低剂量组和白藜芦醇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均建立膝骨关节炎模型,分别在造模的第1,4,7天注射4%木瓜蛋白酶溶液与0.3 mol/L半胱氨酸溶液(1∶1 混置0.5 h)的混合液20 μL.造模成功后1 d开始给药,白藜芦醇低剂量组和白藜芦醇高剂量组大鼠经关节腔注射白藜芦醇25 mg/kg或100 mg/kg,对照组和模型组经关节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治疗28 d后,测定4组大鼠膝关节最大活动度;应用放射免疫法和ELISA法检测膝关节液中氧化应激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番红O-固绿染色分析膝关节中胶原纤维含量;采用Mankin组织学评分分析关节炎病变程度;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膝关节SIRT1和FOXO1水平.结果与结论:①与模型组比较,白藜芦醇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膝关节最大屈伸角度明显增加,且高剂量组明显高于低剂量组(P<0.05);②与模型组比较,白藜芦醇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膝关节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显著增加;而丙二醛水平显著下降,且高剂量组明显优于低剂量组(P<0.05);③与模型组比较,白藜芦醇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膝关节液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下降,且高剂量组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④与模型组比较,白藜芦醇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膝关节胶原纤维含量增加,且高剂量组明显高于低剂量组(P<0.05);⑤与模型组比较,白藜芦醇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膝关节SIRT1表达水平显著增加,乙酰化FOXO1水平显著下调,且高剂量组变化幅度明显优于低剂量组(P<0.05);⑥提示白藜芦醇可显著改善膝骨关节炎大鼠关节液中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水平,缓解关节炎症状,且呈剂量依赖性,可能是通过SIRT1/FOXO1通路实现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