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稽留流产患者组织病理学及CXCL9表达水平变化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分析稽留流产患者绒毛组织病理及基因表达变化,探讨稽留流产的机制.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2月-2023年2月人工流产患者参加研究,其中研究组稽留流产35例,对照组35例.通过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绒毛组织的病理变化;RNA测序并通过qRT-PCR验证测序结果及CXCL9基因表达变化.结果 研究组HE染色合体滋养细胞减少,炎细胞浸润;透视电镜结果显示,细胞滋养层内质网扩张,合胞滋养层线粒体数量减少;Hofbauer细胞增多.RNA测序分析得到上调最显著的基因包括KRT34(FDR=0.008)、MRGPGR(FDR=0.048)、CUZD1(FDR=0.002)、CXCL9(FDR<0.001)、CD72(FDR=0.043)、FGF14(FDR=0.042)、TMEM176A(FDR<0.001)、GAPT(FDR=0.026).qRT-PCR 表明 KRT34、MRGPGR、CUZD1、CXCL9、CD72、FGF14、TMEM176A、GAPT基因表达均上调(P<0.05),而研究组CXCL9 mRNA表达(28.66±0.38)和对照组(27.46±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炎性细胞浸润及CXCL9表达上调可能在稽留流产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棘阿米巴角膜炎的组织病理学特点与临床预后相关关系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棘阿米巴角膜炎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并分析其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眼科2004年至2013年收治的15例组织病理学诊断为棘阿米巴角膜炎患者15例(15只眼),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49.2岁。记录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取患者角膜标本分别行苏木素-伊红、过碘酸希夫、六胺银、革兰、吉姆萨染色后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病理学改变和特点,分析组织病理学表现与临床特点的关系。结果:15例患者结膜均中度充血,角膜环形溃疡5例,中央溃疡8例,角膜混浊1例,基质溃疡1例,其中4例角膜缘见新生血管,2例浸润灶致密。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阿米巴包囊或滋养体结构,前者呈圆形或椭圆形后者呈长椭圆形,棘状、矛样突出;其中12例(12/15)角膜基质层部分区域呈化脓性炎性反应的病理改变,一些中性粒细胞浸润,炎性坏死组织中可见变性的阿米巴包囊;3例(3/15)角膜基质层纤维坏死变性,未见明显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坏死组织中可见阿米巴包囊结构;10例(10/15)患者的角膜标本中同时存在无炎症细胞浸润区,基质层纤维表现为水肿或者轻度变性,纤维裂隙间可见散在或成群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包囊及滋养体结构,虫体周围的基质层纤维无明显的炎症细胞。结论:棘阿米巴角膜炎临床表现多样,组织病理学检查在角膜透明区仍可发现棘阿米巴包囊及滋养体结构,此为临床治疗成败的重要因素,应予以重视,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中华眼科杂志,2021,57:939-943)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时差成像培养系统对小鼠胚胎发育潜能及组蛋白修饰影响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估时差成像培养系统(time-lapse imaging,TLI)对小鼠胚胎发育潜能及组蛋白表观修饰的影响。方法:选择SPF级雌性ICR小鼠,促排卵后取成熟M Ⅱ卵子进行体外受精( 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获取成功受精的合子,分别在TLI和常规培养体系(standard incubators,SI)中进行体外培养,记录两组胚胎的2-细胞率、4-细胞率、8-细胞率、桑葚胚率、囊胚率和孵出率。通过Hoechst、OCT4及CDX2抗体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分别统计囊胚细胞总数、内细胞团数和滋养外胚层细胞数。两组囊胚移植入第2.5天代孕母鼠子宫,统计植入率及活胎率。通过对组蛋白H3第4位赖氨酸三甲基化(H3K4me3)、组蛋白H3第9位赖氨酸二甲基化(H3K9me2)和组蛋白H3第9位赖氨酸乙酰化(H3K9ac)的免疫荧光染色,评估两组胚胎组蛋白表观修饰情况。 结果:TLI组和SI组的早期胚胎发育情况、内细胞团和滋养外胚层细胞数、植入率和活胎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囊胚的组蛋白H3K4me3、H3K9me2和H3K9ac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利用TLI体外培养不会影响胚胎的发育潜能以及组蛋白修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瘢痕子宫小鼠妊娠后子宫内膜容受性及胎盘滋养细胞侵袭的变化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采用小鼠动物模型探究瘢痕子宫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及胎盘滋养细胞侵袭的影响。方法:取无特定病原体级雌性小鼠30只,通过单侧子宫切口模拟剖宫产对子宫造成的全层损伤以建立单侧瘢痕子宫模型,比较瘢痕侧与对照侧的差异。观察小鼠着床窗口期(孕4.5 d)子宫内早期囊胚着床数目,电镜下检测内膜胞饮突形态,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定量检测内膜容受性相关分子(白血病抑制因子和黏蛋白1)及其mRNA在胎盘的表达。在胎盘形成过程中(孕13.5、15.5和17.5 d),通过组织病理学观测胎盘蜕膜层、连接层及迷路层发育、糖原滋养细胞分布;足月胎盘(孕18.5 d)用CK7标记侵袭滋养细胞定位,评估滋养细胞侵袭情况。采用配对 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孕4.5 d时瘢痕侧囊胚着床数低于对照侧[(1.33±0.81)与(3.50±0.54)个, t=7.05, P=0.001];瘢痕侧子宫内膜“胞饮突”覆盖面积评分低于对照侧[(1.60±0.44)与(2.75±0.28)分, t=15.06, P<0.001];同期组织白血病抑制因子mRNA水平亦低于对照侧(0.71±0.12与1.49±0.30, t=5.16, P=0.004),黏蛋白1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侧(2.19±0.45与1.03±0.17, t=7.51, P<0.001)。在胎盘发育成熟前、中、后期(孕13.5、15.5和17.5 d),瘢痕侧和对照侧胎盘各层面积及大体形态无明显差异;胎盘连接层及靠近蜕膜区滋养细胞分布情况提示,瘢痕侧糖原滋养细胞灰度在孕15.5 d(31.01±1.502与23.63±0.90, t=12.76, P<0.001)和孕17.5 d时(31.96±2.37与24.03±1.87, t=4.36, P=0.008)均高于对照侧。孕18.5 d的成熟胎盘瘢痕侧CK7阳性滋养细胞大量富集在靠近母体区域的蜕膜层,总体表现为滋养细胞过度侵袭。 结论:瘢痕影响小鼠子宫内膜功能,瘢痕后妊娠时内膜容受性下降,且着床后胎盘发育期的滋养细胞存在过度侵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TFDP2在子痫前期胎盘中的表达及其对滋养细胞凋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转录因子二聚化配体2(transcription factor dimerization partner 2,TFDP2)的表达及其对滋养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剖宫产分娩的子痫前期产妇30例(子痫前期组),及同期在本院剖宫产分娩的健康正常产妇30例(对照组)的胎盘组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TFDP2在胎盘组织中的定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2组胎盘组织中TFDP2 mRNA和蛋白水平的差异。取合体滋养细胞BeWo细胞,转染小干扰RNA敲降TFDP2,利用蛋白质印迹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凋亡相关指标——B细胞淋巴瘤2蛋白(B cell lymphoma 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Bax)及其mRNA的改变,利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原位切口末端标记染色和流式细胞技术观察凋亡细胞数量的改变,并探索相关下游信号通路的变化。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秩和检验和 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TFDP2主要表达于对照组胎盘合体滋养细胞和绒毛外滋养细胞中。子痫前期胎盘组织合体滋养细胞中TFDP2的表达量在mRNA水平(0.722±0.239与1.000±0.348, t=3.61, P=0.001)和蛋白水平(0.728±0.185与1.000±0.206, t=2.41, P=0.037)均低于对照组。与未敲降TFDP2比较,在BeWo细胞中敲降TFDP2,凋亡指标Bax/Bcl2比值升高(mRNA:1.755±0.452与1.000±0.279, t=3.48, P=0.006;蛋白:3.206±0.922与1.000±0.290, t=3.95, P=0.017),每个视野中凋亡细胞数量升高[(4.556±1.740)与(2.444±1.130)个, t=3.05, P=0.008],总凋亡细胞比例升高[(21.37±1.66)%与(12.61±0.38)%, t=8.92, P=0.001],BeWo细胞质中蛋白激酶A催化亚基的Thr197位点磷酸化活性降低(0.466±0.035与1.000±0.075, t=11.19, P<0.001),细胞核中β-连环蛋白的表达降低(0.250±0.093与1.000±0.269, t=4.57, P=0.010)。 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合体滋养细胞中TFDP2的表达降低,可能通过抑制蛋白激酶A催化亚基/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促进合体滋养细胞的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母-胎界面微环境在复发性流产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育龄期女性常见不良妊娠结局,其病因复杂,至今尚不明确。其中,母-胎界面微环境在维持妊娠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母-胎界面微环境主要包括滋养层细胞、蜕膜基质细胞和免疫细胞,而这些细胞数量或功能异常可能会诱发母-胎界面微环境的改变,如螺旋动脉重塑障碍、蜕膜化异常等,从而导致RSA。本文围绕这三种主要细胞在RSA发生中的作用和机制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葡萄糖对HTR8/SVneo细胞Akt2基因甲基化的影响及妊娠早期外周血Akt2 mRNA水平与妊娠前BMI和GDM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索葡萄糖对滋养层细胞系HTR8/SVneo细胞Akt2基因甲基化和mRNA水平的影响及早孕期外周血Akt2 mRNA水平与孕前体质指数(BMI)和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方法:(1)构建GDM孕妇子宫内高血糖环境细胞模型,按培养液的葡萄糖浓度分为2.5、5.0、10.0、25.0、40.0 mmol/L 5组;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Akt2 mRNA水平,质谱检测Akt2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水平。(2)收集2014年12月至2016年7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分娩的60例孕妇的早孕期外周血,根据其孕前BMI及有无GDM分为4组:超重非GDM组、超重GDM组、肥胖非GDM组和肥胖GDM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4组孕妇早孕期外周血中Akt2 mRNA水平。结果:(1)随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升高,Akt2 mRNA水平显著升高,呈浓度依赖性( P均<0.05)。与25.0 mmol/L组相比,5.0 mmol/L组Akt2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位点胞嘧啶-磷酸-鸟嘌呤二核苷酸(CpG)10、CpG23、CpG24.5,2.5 mmol/L组Akt2基因启动子区域CpG23、CpG24.5位点,10.0 mmol/L组Akt2基因启动子区域CpG10位点,均出现显著的甲基化水平的改变( P均<0.05);与5.0 mmol/L组相比,40.0 mmol/L组Akt2基因启动子区域CpG10位点出现显著的甲基化水平的改变( P<0.05)。(2)与超重非GDM组[1.04(0.90~1.26)]比较,超重GDM组[2.10(1.85~2.28)]和肥胖GDM组[1.68(0.82~2.43)]Akt2 mRNA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与肥胖GDM组[1.68(0.82~2.43)]比较,超重GDM组[2.10(1.85~2.28)]Akt2 mRNA水平较高,肥胖非GDM组[1.00(0.71~2.17)]Akt2 mRNA水平较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结论:葡萄糖可能通过改变Akt2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态,从而影响Akt2 mRNA水平,且这种变化可能在GDM孕妇的早孕期已经出现,特别是在孕前BMI较低的孕妇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囊胚形态学评价参数对IVF/ICSI助孕后稽留流产绒毛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囊胚形态学评价参数包括囊胚发育天数(第5天和第6天)、囊胚扩张程度(4、5、6)、内细胞团和滋养外胚层分级对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VF/ICSI)助孕新鲜或冻融单囊胚移植后稽留流产绒毛染色体核型异常发生的影响。 方法:纳入2015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ICSI助孕新鲜或冻融单囊胚移植后稽留流产患者的临床数据及绒毛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的检测结果。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根据流产组织绒毛染色体CNVs检测结果将数据分为两组:异常染色体核型组( n=139)和正常染色体核型组( n=82),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应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囊胚形态学评价参数对流产组织绒毛染色体核型异常发生的影响,同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调整男方年龄、精子正常形态率和女方年龄混杂因素。 结果:基线数据中,异常染色体核型组男方年龄[(34.12±6.49)岁]、精子正常形态率[5.00(4.00,6.00)%]和女方年龄[33.00(30.00,37.00)岁]高于正常染色体核型组[(32.38±4.69)岁、4.00(2.00,5.00)%和31.50(29.00,34.00)岁],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22、 P=0.020、 P=0.009)。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数据显示,囊胚发育天数、扩张程度、内细胞团和滋养外胚层等级均没有增加绒毛染色体核型异常发生的风险(均 P>0.05)。 结论:囊胚形态学评价参数与IVF/ICSI助孕新鲜或冻融单囊胚移植后稽留流产绒毛染色体核型异常无明显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滋养外胚层细胞活检对冻胚移植后妊娠早期血清β-hCG水平及围产期结局的影响:一项倾向评分匹配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中滋养外胚层细胞活检对冻融胚胎移植后妊娠早期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水平及围产期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冻融胚胎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助孕方式分为两组:PGT组308例和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组802例。经1∶2倾向评分匹配后,得到PGT组300例和ICSI组571例。比较匹配前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胚胎移植后第14天血清β-hCG水平及围产期结局,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校正混杂因素后,分析滋养外胚层细胞活检对冻胚移植后妊娠早期血清β-hCG水平及围产期结局的影响。结果:匹配前PGT组女方年龄[(31.2±4.1)岁]明显高于ICSI组[(30.4±4.3)岁, P=0.007],PGT组抗苗勒管激素水平[(4.38±3.62)μg/L]及移植日内膜厚度[(9.1±1.6)mm]明显小于ICSI组[(4.87±3.78)μg/L, P=0.049;(9.6±1.6)mm, P<0.001];匹配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匹配前后两组患者临床妊娠患者、早期流产患者及活产患者的胚胎移植后第14天血清β-hCG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匹配前后两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及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经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是否行PGT对血清β-hCG水平没有影响( P=0.494),女方体质量指数及移植囊胚类型对β-hCG水平有影响(均 P<0.001)。两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胎膜早破发生率、前置胎盘发生率、剖宫产率、早产率、低出生体质量儿率、巨大儿率、性别比、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身长与新生儿出生缺陷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冻融胚胎移植前行滋养外胚层细胞活检不影响妊娠早期血清β-hCG水平,PGT不增加母婴不良并发症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lncRNA MIR210HG在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功能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PE)产妇胎盘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差异表达及其中之一MIR210HG对绒毛膜滋养层细胞系HTR8/SVneo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并对MIR210HG进行功能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PE产妇39例(PE组)和同期正常妊娠产妇39例(对照组)。(1)采用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分析两组产妇胎盘组织中差异表达的lnc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方法检测两组产妇胎盘组织中差异表达的lncRNA之一MIR210HG的表达水平,并分析MIR210HG表达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和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相关性。(2)构建小分子干扰RNA(siRNA),转染HTR8/SVneo细胞以敲低MIR210HG的表达,实验分为两组,即MIR210HG敲低(KD)组(HTR8/SVneo细胞转染siRNA敲低了MIR210HG的表达)和阴性对照(NC)组(HTR8/SVneo细胞转染NC siRNA),采用活细胞计数(CCK-8)法、穿膜小室(transwell小室)体外实验检测两组HTR8/SVneo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变化。(3)采用RNA相互作用百科全书(ENCORI)数据库预测与MIR210HG相互作用的RNA,并采用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和BioCarta通路富集方法对MIR210HG的功能进行分析。结果:(1)RNA-seq技术共检测出显著差异表达的lncRNA 26个,其中表达上调21个、下调5个。MIR210HG在PE组产妇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30 ±1.90、1.10 ±0.20; t=4.425, P<0.01);MIR210HG的表达水平与收缩压( r2=0.234, P<0.05)和舒张压( r2=0.190, P<0.05)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线性负相关关系( r2=0.157, P<0.05)。(2)与NC组相比,KD组HTR8/SVneo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均显著增强( P均<0.05)。(3)ENCORI数据库分析共预测出可能与MIR210HG相互作用的RNA 38个。GO功能注释分析显示,MIR210HG可能参与免疫应答分子中介物产生的调控等27条通路的功能;KEGG通路富集显示,MIR210HG可能参与同种异体移植物排斥等8条通路的功能;BioCarta通路富集显示,MIR210HG可能参与翻译起始因子通路等8条通路的功能。 结论:lncRNA MIR210HG在PE产妇的胎盘组织中表达上调,降低MIR210HG的表达水平可促进HTR8/SVneo细胞的增殖和迁移,MIR210HG可能是滋养层细胞生物学行为的调节因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