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属性层次模型联合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的依降钙素注射液临床合理用药评价标准的建立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建立依降钙素注射液药物利用评价细则,探讨属性层次模型(AHM)联合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法在依降钙素注射液药物利用合理性评价中的应用.方法 制定依降钙素注射液药物利用评价标准,采用AHM确定各指标权重,利用TOPSIS法对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 156 例使用依降钙素注射液患者的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实施措施并对干预后使用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前 156 份病历中,根据评价标准用药基本合理为 73 份(46.8%),不合理的 83 份(53.2%).疾病诊断、给药剂量、给药频率、特殊人群、症状及体征、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病程记录等是导致依降钙素注射液用药不合理的主要因素.干预后 108 份病历中基本合理为 96 份(88.9%),不合理的 12 份(11.1%),与干预前用药合理情况明显改善.结论 通过AHM-TOPSIS建立了依降钙素注射液临床应用合理性评价方法,所建立的方法切实可行,依降钙素注射液在本院的不合理使用较为普遍,应引起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伊班膦酸联合依降钙素对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功能障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26
目的 探究伊班膦酸联合依降钙素对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取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在2019 年6 月至2020 年12 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为对照组(n=62),2021 年 6月至2022 年6 月收治的OVCF患者为观察组(n=46).两组均接受骨科手术治疗,术后予以口服碳酸钙 D3 咀嚼片和阿法骨化醇软胶囊.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立即接受依降钙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伊班膦酸钠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骨密度、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骨折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骨密度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骨密度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VAS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OD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ODI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伊班膦酸联合依降钙素可以降低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26
-
补肾壮骨汤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补肾壮骨汤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月在宝鸡市中医医院就诊的82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D钙咀嚼片和依降钙素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补肾壮骨汤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骨密度和血清钙、磷水平的数据,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明显高于对照组(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腰椎骨密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观察组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钙水平较治疗前有所提升,血磷水平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补肾壮骨方能明显改善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骨密度,控制血糖,同时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依降钙素联合依托考昔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疼痛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依降钙素联合依托考昔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围手术期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行单侧TKA的老年晚期骨性关节炎(OA)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依降钙素组(A组,n= 30)、依托考昔组(B组,n=30)和依降钙素+依托考昔联合组(C组,n=30).A组患者给予依降钙素(20 U/次,1次/周),连续2周;B组患者术后口服依托考昔(60 mg,2次/d),维持7 d;C组则采取上述两组的联合用药.记录术后5 d内的静息(RVAS)、主动(IVAS)和持续被动(PVAS)功能训练时的疼痛评分.并检测治疗前、后的骨密度值、骨钙素、骨碱性磷酸酶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A 组和B组患者术后第1、3、5天的 RVAS、IVAS 及PVAS评分均高于C组(P<0.05);B组患者的骨密度、骨钙素及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水平低于A组和C组(P<0.05),三组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联合应用依降钙素及依托考昔可作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 TKA术后有效的镇痛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金乌骨通胶囊联合依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金乌骨通胶囊联合依降钙素注射液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7年8月在肥城矿业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骨质疏松症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患者肌肉注射依降钙素注射液,1 mL/次,1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金乌骨通胶囊,1.5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VAS和ODI评分及骨代谢指标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2.05%、97.4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VAS和O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硬骨素(SOST)、骨钙素(BGP)水平均升高,β 胶原特殊序列(β-CTX)、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和N端骨钙素(N-MID)水平均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骨代谢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乌骨通胶囊联合依降钙素注射液治疗骨质疏松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清骨代谢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夹脊电针配合盐酸青藤碱注射液穴注射治疗骨质疏松骨折下腰痛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夹脊电针配合盐酸青藤碱注射液夹脊穴穴位注射治疗骨质疏松骨折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99例遵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采用夹脊穴电针加肌肉注射依降钙素加口服钙尔奇碳酸钙d3,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夹脊穴注射盐酸青藤碱注射液.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和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分析疗效,取患者同组治疗前后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白介素-1β(IL-1β)及骨保护素(OpG).结果 经3周治疗,治疗组患者外周血OpG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IL-1β含量及VAS、ODI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6.00%,高于对照组的65.31%(P<0.05).结论 夹脊电针配合盐酸青藤碱穴注射治疗骨质疏松骨折下腰痛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夹脊电针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壮骨颗粒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长期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壮骨颗粒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长期效果.方法 将133例OVCF病人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71例.对照组病人给予PVP、依降钙素和钙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壮骨颗粒治疗.分别于入院时、术后1月、术后1年和3年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价,并记录术后1年继发骨折情况.结果 入院时及术后1月时,两组病人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及3年时,两组病人的VAS评分较术后1月时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88、11.06,P<0.05);两组间比较,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58、13.50,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1年继发骨折率分别为24.19%和12.68%,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x2=15.68,P<0.05).结论 PVP联合壮骨颗粒长期治疗对OVCF具有良好的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联合药物治疗对骨质疏松骨折术后骨痛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考察联合用药对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术后骨痛的缓解作用.方法 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73例原发性骨质疏松合并胸腰椎压缩骨折伴骨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后应用基础抗骨质疏松药物(碳酸钙D3及活性维生素D3).将73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7例)术后在应用基础抗骨质疏松药物的基础上加用阿仑磷酸钠片,B组(36例)加用阿仑磷酸钠片和依降钙素.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的骨痛情况、骨密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B两组治疗6个月后的骨痛VAS评分分别为(2.39±0.73)分和(1.05±0.34)分,均较治疗前[分别为(4.58±0.97)分和(4.62±1.04)分]显著改善(P<0.05),且B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6个月后A组与B组的腰椎骨密度分别为(0.815±0.140)g/cm2和(0.794±0.112)g/cm2,均较治疗前[分别为(0.709±0.126)g/cm2和(0.713±0.130)g/cm2]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均较轻,血清钙、磷水平无明显异常.结论 联合用药可改善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术后的骨痛,增加骨密度,且药物不良反应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依降钙素联合归甲止痛胶囊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依降钙素联合归甲止痛胶囊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本科就诊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予依降钙素肌注并配合本院制剂归甲止痛胶囊口服;对照组(38例)单纯予以依降钙素肌注.对所有患者均进行40 d的随访.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行走时被迫下蹲或休息时间、夜间睡眠时间、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对纳入患者进行评估.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相关测量数据.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0 d后腰腿痛、行走时被迫下蹲或休息时间均改善,但对照组治疗20 d和40 d后VAS评分、行走时被迫下蹲或休息时间均大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0 d后夜间睡眠时间均延长,但对照组治疗10,20及40 d后夜间睡眠时间均短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0 d后JOA评分改善指数、改善率均提高,但对照组治疗10,20及40 d后JOA评分改善指数、改善率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给予依降钙素联合归甲止痛胶囊可减轻因退变性腰椎管狭窄导致的腰腿痛及功能障碍,并能有效延长夜间睡眠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依降钙素配合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早期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依降钙素配合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早期临床效果.方法 因OVCF行PKP的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PKP术后当日给予依降钙素肌注)及对照组(68例,单纯予PKP).患者均进行不少于半年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7.21±0.43)个月,分别记录两组术前、术后3 d、1个月、3个月、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术前、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骨密度(BMD)等相关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及功能障碍均有效缓解,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术后1、3个月、末次随访时缓解更加明显.至末次随访时对照组术后新发邻近椎体骨折2例,手术椎体再骨折6例;观察组术后发生邻近椎体骨折1例,手术椎体再骨折1例,两组骨折发生时间集中在术后(4.5±0.57)个月,两组早期术后再骨折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治疗绝经后妇女OVCF临床疗效显著,术后给予依降钙素肌注可减轻因骨质疏松进行性加重导致的腰背痛,并能有效降低早期再骨折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