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风通圣散联合微针导入米诺地尔治疗脾胃湿热型雄激素性脱发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观察防风通圣散加减方联合微针导入米诺地尔治疗脾胃湿热型雄激素性脱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脾胃湿热型雄激素性脱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微针导入米诺地尔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防风通圣散加减方.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脱发症状、脾胃湿热症状、皮肤镜下毛发相关指标、脂质代谢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在提高皮肤镜下每平方厘米毛发数、直立再生毛发数,降低皮肤镜下毳毛数、单一毛囊单位数和褐色毛周征数方面,以及在降低脱发、头皮瘙痒、头发油腻、头屑、新发不生症状积分方面,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口干口苦、纳呆、便溏、身重乏力积分和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善(P>0.05).结论 防风通圣散加减方联合微针导入米诺地尔治疗脾胃湿热型雄激素性脱发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痰瘀同治"理论治疗超重/肥胖糖耐量异常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基于"痰瘀同治"理论,运用痰瘀同调方治疗超重/肥胖糖耐量异常人群,评价痰瘀同调方治疗超重/肥胖糖耐量异常人群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超重/肥胖糖耐量异常痰湿瘀滞证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痰瘀同调方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脂以及中医痰湿瘀滞症状积分等指标变化,客观评价痰瘀同调方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BMI、WC、WHR、FPG、2 h PG、HbAlc、FINS、HOMA-IR、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改善患者形体肥胖、腹部增大、脘腹胀满、倦怠乏力、胸闷、便溏、口淡无味或黏腻等中医症状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研究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事件.结论 痰瘀同调方干预治疗超重/肥胖糖耐量异常效果明显,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益气补肾健脾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青海高原地区慢性乙型肝炎40例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自拟方益气补肾健脾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青海高原地区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气虚兼脾肾不足证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恩替卡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益气补肾健脾方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2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球蛋白(GLO)、胆碱酯酶(ChE)、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汁酸(TBA)等肝功能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凝血功能指标,以及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阴转率、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以及治疗期间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ALT、AST、TBA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ALB、ChE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GLO、ALP、γ-GT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ALB水平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GLO、ALP、γ-GT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P<0.05).治疗后治疗组PT、APTT、INR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P<0.05),FIB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治疗后治疗组PT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FIB水平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胁肋隐痛、腰膝酸软、食欲不振、倦怠乏力、腹胀便溏、面色不华等中医证候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HBV-DNA阴转率为100%(40/40),对照组HBV-DNA阴转率为95.00%(38/4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P<0.01).结论:在常规药物恩替卡韦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益气补肾健脾方能有效改善CHB气虚兼脾肾不足证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以及中医证候,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良好,为青海高原地区CHB的诊治提供了用药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胃十针”结合多潘立酮片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伴失眠症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基于“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探讨“胃十针”结合多潘立酮片对胃肠神经官能症伴失眠症患者临床症状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20年3月-2021年3月本院98例胃肠神经官能症伴失眠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9例。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胃十针”治疗。2组均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评估胃肠道症状的严重程度,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焦虑和抑郁程度,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睡眠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胃脘疼痛、嗳气、脘腹痞胀、食少纳呆、嘈杂反酸、倦怠乏力、大便黏滞不爽或便溏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19.61、19.30、23.10、22.05、20.43、21.81、20.51、16.38, P<0.01);典型症状、腹痛症状、反流症状、腹泻症状、便秘症状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10.10、11.14、11.04、9.31、11.24、5.30, P<0.01);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6.96、6.85, P<0.01);入睡时间[(1.15±0.56)分比(2.11±0.75)分, t=7.18]、睡眠时间[(0.92±0.63)分比(1.52±1.12)分, t=3.27]、睡眠质量[(1.02±0.66)分比(1.96±0.80)分, t=6.35]、睡眠效率[(0.86±0.62)分比(1.68±0.85)分, t=5.46]、睡眠障碍[(0.92±0.36)分比(1.48±0.55)分, t=5.96]、日间功能障碍[(0.96±0.42)分比(1.97±0.87)分, t=7.32]、催眠药物[(0.98±0.45)分比(1.81±0.62)分, t=7.58]评分及总分[(6.85±1.47)分比(12.73±2.95)分, t=12.49]低于对照组( P<0.01)。 结论:“胃十针”结合多潘立酮片可有效改善胃肠神经官能症伴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睡眠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轻法频下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轻法频下”由清代温病大家章虚谷提出,针对湿热邪气胶黏、难以速除的特点所设,是以小剂量药物配合一日内多次使用下法的方式,将湿热邪气逐步排出体外,用以治疗温病湿热邪气积滞肠道的特殊治法。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病机为湿热邪气蕴结大肠致使局部气血失和,热盛肉腐成脓,故临床应用“轻法频下”治疗切合病机,理气导滞同时配合行气活血,可使湿去热消,气血调和,而脓血自除,患者症状得以快速缓解。本病患者虽有下利,治疗却不应囿于大便溏而不可攻之的思维,且“六腑以通为用”,“轻法频下”亦为“因势利导”“通因通用”思路的具体体现,临床值得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隐结构结合系统聚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常见证候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中医常见证候分布及特征,为临床辨证提供依据。方法:检索2020年2月24日前公开发表的新冠肺炎中医诊疗方案及证候相关文献,建立数据库。采用Lantern 5.0和SPSS 20.0软件,运用隐结构法和系统聚类分析,结合证候及其相关症状的频次及构成比,分析新冠肺炎中医常见证候及症状特征。结果:纳入诊疗方案及相关文献42篇,包括212条证候记录。基于频数>10次的53个症状建立隐结构模型,得到隐变量;结合医学专业知识,对隐变量进行综合聚类,最终得到14个隐变量,综合聚类为7个证候,包括邪热犯肺证、内闭外脱证、湿热蕴肺证、气阴两虚证、疫毒闭肺证、寒湿郁肺证、肺脾气虚证。对频数>10次的53个症状进行因子分析,得到14个公因子;提取每个因子中因子载荷系数≥0.3的症状进行系统聚类,得到6个有意义的症状组合,并根据每个症状组合推断出6个潜在证候,分别为疫毒闭肺证、邪热犯肺证、气阴两虚证、内闭外脱证、寒湿郁肺证、湿热蕴肺证。对证候频数的描述显示,纳入文献涉及证候25个,其中构成比≥5%的证候有内闭外脱证(14.62%)、疫毒闭肺证(13.68%)、湿热蕴肺证(12.74%)、肺脾气虚证(10.85%)、寒湿郁肺证(8.50%)、气阴两虚证(8.50%)、邪热犯肺证(8.02%)、湿遏肺卫证(5.66%);涉及症状87个,累计频次2 838次,包括苔腻(5.25%)、发热(4.83%)、舌红(4.37%)、脉数(3.74%)、乏力(3.46%)等。根据以上结果总结出新冠肺炎常见证候及其主要症状分别为:① 邪热犯肺证:发热、咳嗽、咽干、头痛、周身酸楚、大便秘结等;② 寒湿郁肺证:恶寒、周身酸楚、呕恶、脘腹胀满、便溏等;③ 湿热蕴肺证:咳嗽、痰黏难咯、纳呆、渴不欲饮、大便秘结等;④ 疫毒闭肺证:发热、咳嗽、痰黄、喘促、憋气、口唇青紫等;⑤ 内闭外脱证:神昏、烦躁、憋气、汗出肢冷、口唇青紫等;⑥ 气阴两虚证:干咳、自汗、乏力、口干渴、手足心热、便溏等;⑦ 肺脾气虚证:咳嗽、喘息、自汗、乏力、呕恶、便溏等。结论:新冠肺炎中医常见证候有邪热犯肺证、寒湿郁肺证、湿热蕴肺证、疫毒闭肺证、内闭外脱证、气阴两虚证及肺脾气虚证等,为临床辨证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穴位埋线联合血脂康胶囊对他汀不耐受高脂血症脾肾阳虚证患者脂代谢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联合血脂康胶囊对他汀不耐受高脂血症脾肾阳虚证患者脂代谢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选取2020年7月-2022年6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及上海市徐汇区凌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2例他汀不耐受高脂血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单双球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41例。2组均进行饮食、运动指导,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血脂康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穴位埋线。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记录患者体重、腰围、BMI;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TC、TG、HDL-C、LDL-C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SOD、GSH-Px、总抗氧化力(TAOP)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内皮素-1(ET-1)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MD)。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畏寒肢冷[(1.27±0.12)分比(1.46±0.16)分, t=6.08]、便溏[(1.41±0.16)分比(1.63±0.18)分, t=5.85]、倦怠乏力[(1.45±0.15)分比(1.57±0.17)分, t=3.39]、眩晕[(1.15±0.11)分比(1.26±0.13)分, t=4.14]、食欲不振[(1.21±0.13)分比(1.39±0.15)分, t=5.81]积分低于对照组( P<0.01);体重[(68.03±6.57)kg比(71.55±6.76)kg, t=2.39]、腰围[(85.13±4.63)cm比(87.35±4.85)cm, t=2.12]、BMI[(27.35±2.84)kg/m 2比(29.18±3.05)kg/m 2, t=2.81]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血清TC[(3.15±0.13)mmol/L比(3.38±0.17)mmol/L, t=6.88]、TG[(1.98±0.11)mmol/L比(2.21±0.15)mmol/L, t=7.92]、LDL-C[(2.46±0.26)mmol/L比(3.04±0.33)mmol/L, t=8.84]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1),HDL-C[(1.88±0.24)mmol/L比(1.74±0.21)mmol/L, t=2.81]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1);血清SOD[(57.82±5.84)μg/L比(55.06±5.61)μg/L, t=2.18]、GSH-Px[(96.51±9.52)U/L比(92.26±9.25)U/L, t=2.30]、TAOP[(6.21±0.57)U/L比(5.94±0.54)U/L, t=2.20]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血清ET-1[(60.43±4.36)pg/L比(63.71±4.68)pg/L, t=3.28]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1),FMD[(12.48±1.02)%比(11.34±0.95)%, t=5.24]、NMD[(15.12±1.24)%比(14.44±1.18)%, t=2.54]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1)。 结论:穴位埋线联合血脂康胶囊可降低他汀不耐受高脂血症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肥胖及血脂水平,增强抗氧化能力,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固本调平汤辅助提高支气管哮喘吸入糖皮质激素降阶梯治疗成功率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联用固本调平汤对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s, ICS)降阶梯治疗成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8年7月-2019年12月3个研究中心76例正在使用ICS的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8例。2组患者均按2017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INA)方案中推荐的降阶梯方案进行ICS减量,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固本调平汤。2组均治疗12周。统计顺利完成降阶梯治疗的患者例数;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并采用哮喘控制测试表(Asthma Control Test, ACT)评估哮喘控制情况,采用圣乔治医院呼吸问题调查问卷(S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 SGRQ)评价患者生活质量,采用肺功能仪检测FEV1、FVC、最高呼气流速(PEF),观察药物安全性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 (34/38),对照组为78.9%(30/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4.862, P=0.001)。治疗组治疗后日常活动受限、呼吸困难频率、早醒频率、急救药物使用频率、整体控制情况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3.860、-2.732、-2.262、-6.994、-9.562, P<0.01或 P<0.05);胸闷气短(动则加重)、神疲乏力、自汗易感、纳差食少、腹胀便溏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2.265、13.175、8.350、14.750、6.950、22.344, P<0.05或 P<0.01) ;SGRQ评分低于对照组( t=5.094, P<0.01)。治疗组治疗后PEF水平[(6.92±1.71)L比(5.84±1.22)L, t=-2.880]高于对照组( P<0.01)。 结论:固本调平汤可辅助提高哮喘ICS降阶梯治疗的成功率,有效改善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自拟健脾燥湿安神方治疗老年慢性腹泻心脾两虚证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自拟健脾燥湿安神方治疗老年慢性腹泻心脾两虚证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0例老年慢性腹泻心脾两虚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片,观察组服用自拟健脾燥湿安神方,2组均治疗1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评估肠道症状严重程度,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为75.0%(30/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50, P=0.034)。观察组疗后腹痛程度、腹胀程度、腹痛频率、对生活影响评分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5.32、6.75、4.37、3.55, P值均<0.001),大便溏稀、食少纳呆、腹痛隐隐、体倦乏力评分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4.38、5.88、7.41、6.00, P值均<0.001)。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6/40)、对照组为25.0%(10/4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1.25, P=0.264)。 结论:自拟健脾燥湿安神方可有效改善老年慢性腹泻心脾两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参苓白术散合龟鹿二仙汤加减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脾肾两虚证患者骨代谢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合龟鹿二仙汤加减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脾肾两虚证患者骨代谢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8年6月-2019年10月本院82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脾肾两虚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口服碳酸钙D3片与阿仑膦酸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参苓白术散合龟鹿二仙汤加减。2组均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症状评分,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分析仪检测腰椎L 2~4及股骨颈和桡骨远端1/3处骨密度值,采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Ⅰ型胶原C端肽(CTX-Ⅰ)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骨钙素(BGP)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IL-6、IL-10、TNF-α、CRP水平。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39/41)、对照组为78.0%(32/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145, P=0.023)。观察组治疗后腰背疼痛、胫膝酸软、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头晕耳鸣、夜尿频数、纳少便溏、面色不华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14.268、10.732、20.720、7.564、9.055、15.975、10.826、6.552, P值均<0.001)。治疗后,观察组腰椎L 2~4[(0.89±0.06)g/cm 3比(0.81±0.04)g/cm 3, t=7.104]、股骨颈[(0.80±0.08)g/cm 3比(0.72±0.06)g/cm 3, t=5.122]、桡骨远端1/3处[(0.65±0.12)g/cm 3比(0.56±0.14)g/cm 3, t=3.125]骨密度值高于对照组( 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BGP及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3.875、3.714, P<0.01),TRACP-5b、CTX-Ⅰ水平及IL-6、TNF-α、CRP水平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3.169、5.849、9.412、4.606、5.430, P值均<0.01)。 结论:参苓白术散合龟鹿二仙汤加减可有效改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脾肾两虚证患者临床症状,增加骨密度,调节骨代谢,减轻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