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滋肾育胎丸治疗早期先兆流产HLA-G介导的母-胎免疫耐受效应:一项随机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滋肾育胎丸干预早期先兆流产人类白细胞抗原-G(human leukocyte antigen-G,HLA-G)介导的母-胎免疫耐受效应。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妇二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15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通过计算机产生随机数进行随机化分组,分为滋肾育胎丸组、补肾健脾方组和地屈孕酮片组,每组50例,分别给予滋肾育胎丸、补肾健脾方及地屈孕酮片治疗至孕12周,主要结局指标为血清HLA-G和妊娠结局;次要结局指标为①CD4、CD8、CD4/CD8、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水平;②血清雌二醇、孕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hormone,hCG)水平;③盆腔超声情况;④中医证候评分。结果:①HLA-G水平:治疗后三组均较治疗前升高( P均<0.05),治疗后滋肾育胎丸组[(352.54±102.40)IU/mL]、补肾健脾方组[(353.76±98.92)IU/mL]较地屈孕酮片组[(306.90±60.74)IU/mL]明显升高( P=0.024, P=0.016),滋肾育胎丸组与补肾健脾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②CD4水平:治疗后滋肾育胎丸组(34.82%±6.99%)、补肾健脾方组(36.10%±6.44%)较治疗前下降(37.66%±7.43%, P=0.004;39.72%±7.07%, P<0.001);CD8水平:治疗后三组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均<0.05),治疗后滋肾育胎丸组(20.40%±4.12%)、补肾健脾方组(19.92±4.68%)较地屈孕酮片组(24.06%±5.29%)下降明显( P<0.001, P<0.001);CD4/CD8:治疗后三组较治疗前上升明显( P<0.001, P<0.001, P=0.001),治疗后补肾健脾方组(1.94±0.65)较地屈孕酮片组(1.64±0.50)显著上升( P=0.044);NK细胞水平:治疗后滋肾育胎丸组(10.78%±2.79%)、补肾健脾方组(10.70%±3.22%)均较治疗前(14.36%±3.73%,15.12%±6.06%)下降( P均<0.001),且分别明显低于地屈孕酮片组(14.03%±5.48%)( P=0.001 ,P=0.001)。③雌二醇、孕酮、hCG水平:治疗后三组均较治疗前升高( P均<0.001),其中治疗后孕酮水平滋肾育胎丸组[(33.20±6.19)ng/L]、补肾健脾方组[(33.92±7.83)ng/L]较地屈孕酮片组[(25.56±6.06)ng/L]均显著升高( P均<0.001)。④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后三组均明显下降( P均<0.001),其中滋肾育胎丸组[2.00(1.25)分]较补肾健脾方组[3.00(2.00)分]、地屈孕酮片组[9.00(2.00)分]评分下降更为明显( P=0.002, P<0.001)。⑤妊娠结局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滋肾育胎丸通过上调HLA-G水平介导母-胎免疫耐受,改善妊娠结局;其临床效应与补肾健脾方相当,并优于地屈孕酮片;在安胎方面具有临床疗效确切,携带、服用方便等优势,值得在早期先兆流产治疗中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龙江韩氏妇科从脾肾论治低置胎盘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龙江韩氏妇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建设单位,在全国中医妇科学术界享有盛誉,韩氏妇科在中医理论上守正创新,临证上颇有建树.本文仅对韩氏妇科治疗低置胎盘进行阐释,韩氏认为造成低置胎盘的原因主要是脾肾两虚,治疗上提出固护脾肾,补母体而调胎运,坚持"治病与安胎并举"的原则.临证中常以韩氏经验方"加味补肾安胎饮"加减化裁,补肾填精以养冲任气血,健脾益气以升举脏器,精血旺盛胎元得养,低置胎盘得以升举,从而提高妊娠成功率,临证屡获良效.并附验案一则,以飨读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健脾安胎方可改善不孕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评价健脾安胎方在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研究共纳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两枚冷冻优胚移植后的患者3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移植期常规用药+健脾安胎方,对照组仅予移植期常规用药.评估两组一般情况、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及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结果:277例病例(观察组134例,对照组143例)完成研究并纳入统计.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胚胎种植率(分别为55.9%和68.7%)、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4.8%和56.7%)和活产率(分别为37.8%和50.7%)均升高(均P<0.05).亚组分析发现,高龄患者(≥35岁)中,观察组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抗米勒管激素<1.68 ng/mL)中,观察组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期间,两组基本生命体征均无异常;均无皮疹、腹泻等不良事件.结论:健脾安胎方能提高接受IVF-ET移植患者的胚胎着床率,降低移植胚胎流产率,改善妊娠结局,且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健脾益肾养血安胎方联合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脾肾两虚兼血弱证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观察健脾益肾养血安胎方联合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脾肾两虚兼血弱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先兆流产脾肾两虚兼血弱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对照组60 例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治疗组60 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健脾益肾养血安胎方治疗.2 组均7 天为1 个疗程,治疗2 个疗程.比较2 组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变化;比较2 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指标[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雌二醇(E2)]、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舒张末期血流速峰值比(S/D)]变化;比较 2 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3.33%(56/60),对照组总有效率 73.33%(44/6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各项中医症状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 组治疗后β-HCG、P、E2 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2 组治疗后RI、PI、S/D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益肾养血安胎方联合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脾肾两虚兼血弱证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调节性激素水平,改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白术对慢传输型便秘的药理作用及临床配伍应用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2024/2/3
白术是经典的理气健脾中药,具有调和脾胃的作用,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白术中含有许多有效活性成分,例如挥发油、内酯等,具有抗炎、抗菌、保护神经等作用,可以有效改善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调节胃肠激素及神经递质等.目前,慢传输型便秘(STC)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影响生命质量.研究表明白术治疗STC症状效果甚好,可有效改善STC患者的症状.现通过文献阅读,归纳总结白术及其活性成分在STC中的相关药理作用,对白术及其复方、经典方剂通过Cajal间质细胞(ICC)、肠神经递质、肠平滑肌、水通道蛋白(AQPs)等作用机制来治疗STC进行归纳总结,为临床规范化用药提供相应的参考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胎茎系于脾"安胎机理时-空演绎及"证-方-药"体系现代化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1/13
近年中医各家论治"胎漏"、"胎动不安"、"滑胎"等病多从"肾"切入,强调补肾或脾肾同治权重核心.然,溯源古中医安胎历史沿革,与近现代不同在于明、清年代之前众家高度重视"脾胃气血"论,而鲜有补肾安胎相关条文."胎茎系于脾"一词出自明代浙派医家赵献可《邯郸遗稿》,该著作应用取象比类思维对"脾"在安胎的作用进行了高度概括.与"肾主生殖"相对比,目前单纯关于"脾"与安胎的相关研究报道均呈碎片化展示,未将理论溯源、临床效应、实验研究融合系统性探讨,因此难以明晰健脾、补肾客观生物学差异、权重争议及协同机理.本文基于上述问题,从"胎茎系脾"切入,通过整合式研究,以古、今中医妇科诸家理论争议为"经",以"证-方-药"现代化研究进展为"纬",初步揭示安胎治法时(历史沿革)空(地域流派)演绎关键拐点,系统探讨脾"主卫气"、"主运化"、"主升清"和"主肌肉"相关安胎证治客观化进展与研究瓶颈,进而提出中医方-证代谢与时空组学是未来解决安胎思路权重争议与难点的重要应用趋势,为现代中医生殖理论的传承、创新、突破及精准化探索提供崭新的参考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滋肾育胎丸在卵巢功能下降患者再次冻融胚胎移植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1/6
背景:目前西医对卵巢功能下降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激素替代治疗,但是这类患者对外源性激素不敏感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滋肾育胎丸具有养血安胎、补肾健脾、益气培元和强壮身体之功效.有研究证实滋肾育胎丸在降低卵巢功能下降患者促卵泡生成素指标和改善中医症状方面确实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其通过改善内膜容受性提高患者种植率的研究比较少.目的:评价滋肾育胎丸对卵巢功能下降患者再次进行冻融胚胎移植后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常州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首次失败后再次接受冻融胚胎移植助孕的300例卵巢功能下降患者为研究对象,受试者按1∶2的比例随机接受安慰剂或滋肾育胎丸治疗,治疗组100例,对照组200例,但13例患者由于无法联系、拒绝吃药或其他原因而脱落,最终治疗组90例,对照组197例纳入研究.在冻融胚胎移植前7 d开始口服药物,服用剂量为5 g/次,3次/d.研究服用滋肾育胎丸是否能改善卵巢功能下降患者再次冻融胚胎移植后的临床结局,主要结局指标为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活产率以及子代出生体质量和出生缺陷等.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口服滋肾育胎丸后临床妊娠率(P<0.05)和种植率(P=0.009)明显提高;相关性分析显示服用滋肾育胎丸与着床胚胎数呈正相关关系(r=0.200,P=0.001),与临床妊娠呈正相关关系(r=0.235,P=0.000);服用滋肾育胎丸与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的各项指标无相关性.提示:滋肾育胎丸可能改善卵巢功能下降患者再次冻融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中医药参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分期论治
编辑人员丨2023/8/6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金哲采用中医药分期论治干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具体方法如下:进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周期前—“养…促”结合,调经促孕;降调节期—静而勿动,蓄势而待;超促排卵期—厚积薄发,平衡阴阳;移植后(黄体期)—补肾健脾,固冲安胎.临床获效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温阳健脾法联合太极灸神阙穴改善复发性流产薄型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温阳健脾法对复发性流产薄型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复发性流产薄型子宫内膜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温阳健脾法治疗,治疗方法为:温阳健脾方口服,太极灸神阙穴.对照组予肠溶性阿司匹林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随访1年.采用以下指标评价温阳健脾法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月经量、色、质,腹痛、腰酸、乏力、倦怠等症状积分;1年内妊娠率及妊娠13周以内流产率;B超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分期,以及子宫内膜下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增加,PI和RI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周以内妊娠流产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量、色、质,腹痛、腰酸、乏力、倦怠等症状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分型及1年内妊娠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温阳健脾方口服联合太极灸神阙穴具有温阳健脾调冲任,助孕安胎之功效,能明显改善复发性流产薄型子宫内膜容受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外治寿世方》之安胎类薄贴方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文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对《外治寿世方》之安胎类薄贴方进行探析:立足于本,补肾益精为主;主次分明,健脾益气为辅;动静相随,补血活血为要;巧以酒制中药助其药势;妙用任督之穴以平衡阴阳,总结其遣方用药之意,另辟蹊径取其外治之法,实为论治灵活,用法巧妙.并结合“预损培元,未病先防”等治未病思想的指导,辨证用药,临证配穴,为诸多不孕不育患者带来生育机会,易适用于临床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