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UPLC-Q-Orbitrap-MS对铁皮石斛水提物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化学成分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技术(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linear ion trap quadrupole-Orbitrap-mass spectrometry,UPLC-Q-Orbitrap-MS)对铁皮石斛(Dendrobiumoffi-cinale Kimura&Migo)水提物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3种萃取组分进行定性表征的方法.方法 提取铁皮石斛水提物并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旋蒸浓缩后,得到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组分.样品经UPLC-Q-Orbitrap-MS分析,根据元素组成、分子量、质荷比、离子碎片等确定化合物信息并推导裂解规律,通过与文献、MzCloud、MzVault、PudChem、本地数据库比对确定鉴定结果.结果 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共鉴定出化合物62种,包括黄酮类成分20种,联苄类成分6种,羧酸及其衍生物6种,脂肪酸及其衍生物6种,酚类成分4种,氨基酸及其衍生物3种,糖类成分2种,生物碱类、苯丙素、蒽醌、萜类化合物各1种,其他类成分3种,还检测到8种含量较高、质谱信号较强的未知成分.其中水提石油醚萃取物中鉴定出化合物7种,乙酸乙酯萃取物中鉴定出化合物36种,正丁醇萃取物中鉴定出化合物48种.通过与文献比对,62种化合物中有7种化合物为首次从铁皮石斛中提取得到.结论 该方法可快速有效分析铁皮石斛中多种化学成分,可为铁皮石斛质量控制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型R型噬菌体尾样细菌素对MRSA的抗菌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索阴沟肠杆菌SHAMU191747所分泌的新型R 型噬菌体尾样细菌素(phage tail-like bacteriocin,PTLB)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抗菌活性.方法 琼脂平板拮抗试验和肉汤微量发酵试验,检测阴沟肠杆菌SHAMU191747对MRSA的拮抗活性.超高速离心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制备阴沟肠杆菌SHAMU191747发酵上清液粗提物.使用透射电镜检测粗提物中有无新型R型PTLB.琼脂平板点种法,验证粗提物对MRSA的抗菌活性.采用SDS-PAGE电泳检测新型R型PTLB的分子量.结果 阴沟肠杆菌SHAMU191747分泌新型R型PTLB,对MRSA具有强拮抗效应.新型R型PTLB的分子量约35 ku,能够高效杀伤MR-SA;尾鞘未收缩的功能性分子的物理尺寸为(142.7±4.3)×(13.8±0.6)nm,尾鞘收缩的非功能性分子的物理尺寸为(57.7±1.2)×(20.8±1.5)nm.结论 阴沟肠杆菌SHAMU191747产生的新型R型PTLB能够高效杀伤MRSA,具有开发成新型抗菌药物的潜力,临床应用前景很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百日咳毒素、丝状血凝素和百日咳黏附素精制抗原纯度的SDS-PAGE检测方法的验证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方法检测百日咳毒素(pertussis toxin,PT)、丝状血凝素(filamentous hemagglutinin,FHA)和百日咳黏附素(pertactin,PRN)精制抗原纯度,并进行验证.方法 对样品进行SDS-PAGE电泳、考马斯亮蓝染色后,使用凝胶成像系统拍照并用Image Lab软件进行分析,获得样品各蛋白条带的光密度值.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系统适用性、线性、准确度、重复性、中间精密度、灵敏度和耐用性验证.结果 对应 2 套分子量标准蛋白,PT、FHA和PRN精制抗原分别在10.00~50.00 μg/mL的低质量浓度范围和 50.00~600.00 μg/mL的高质量浓度范围内,蛋白浓度和对应条带光密度值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coefficient of correlation,r)≥0.99.3 种精制抗原杂质水平准确度和重复性回收率均在 80%~120%,且重复性验证相对标准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10%;抗原水平准确度和重复性回收率均在90%~110%,重复性验证RSD≤10%;灵敏度 12.50 μg/mL的回收率均在 80%~120%,RSD≤10%;中间精密度验证RSD≤10%.结论 建立的测定PT、FHA和PRN精制抗原纯度的SDS-PAGE法,其系统适用性、准确度、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灵敏度均良好,可用于以上精制抗原的纯度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低分子量肝素钙预防直肠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钙预防直肠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北京市和平里医院30例直肠癌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钙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穿抗血栓弹力袜患者30例为对照。抗血栓弹力袜组术后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抗血栓弹力袜。低分子量肝素钙组术后第2天给予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钙。分析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围术期指标。结果:低分子量肝素钙组女性17例,男性13例,年龄(62±12)岁;抗血栓弹力袜组女性18例,男性12例,年龄(63±1)岁。预防前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水平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预防后低分子量肝素钙组患者的FIB、D-D水平[(3.3±0.7)g/L、(341±30)μg/L]均低于抗血栓弹力袜组[(4.9±0.6)g/L、(428±40)μg/L]( t值分别为9.51、9.61,均 P<0.05),但两组患者的Plt、APTT、TT、P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低分子量肝素钙组患者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低于抗血栓弹力袜组[6.67%(2/30)比26.67%(8/30), χ2=4.32, 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2、3、4天的骶前引流管引流量均逐渐减少,但两组间引流管引流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低分子量肝素钙组患者的血栓形成时间长于抗血栓弹力袜组[(84±9)h比(73±10)h, t=4.81, P<0.05],但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直肠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低分子量肝素钙较抗血栓弹力袜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胎儿脐动脉栓塞31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产前超声诊断为胎儿脐动脉栓塞孕妇的超声表现、临床特征、高危因素及妊娠期管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2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分娩的31例产前超声诊断且出生后证实为胎儿脐动脉栓塞孕妇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以及妊娠结局。21例确诊后行延长孕周期待观察,其中低分子量肝素(LMWH)治疗10例(LMWH组),单纯期待观察11例(单纯观察组),对两组孕妇的一般情况和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31例胎儿脐动脉栓塞孕妇的年龄为(30.2±4.7)岁,其中5例(16%,5/31)为高龄(≥35岁)孕妇,诊断孕周为(32.9±4.0)周,终止妊娠孕周为(35.6±2.9)周;15例(48%)发生胎儿窘迫,11例(35%)发生胎儿生长受限,3例(10%)胎死宫内。活产28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26例,阴道分娩2例),死胎3例均为引产后阴道娩出。28例活产儿中新生儿轻度窒息4例,重度窒息2例。确诊后即刻终止妊娠10例,其诊断孕周为(35.9±2.9)周。确诊后延长孕期期待21例,其诊断孕周为(31.4±3.7)周,其中LMWH组延长孕周的中位数为7.9周(4.6~9.4周),均活产;单纯观察组延长孕周的中位数为0.6周(0.0~1.0周),2例胎死宫内;延长孕周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2)。 结论:超声检查是产前发现胎儿脐动脉栓塞的首选方法,妊娠中晚期超声检查发现新发的单脐动脉时需警惕脐动脉栓塞。决定期待治疗或即刻终止妊娠需视孕周及胎儿情况而定,期待过程中应重视胎动主诉,尽早予LMWH抗凝治疗可能改善妊娠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双唾液酸乳糖-N-四糖改善肠道代谢微环境稳态抑制新生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理进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双唾液酸乳糖-N-四糖(DSLNT)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新生大鼠肠道内容物低分子量代谢谱的影响,探索其对新生儿肠道的保护作用方式。方法:新生SD大鼠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EC组和NEC+DSLNT组,大鼠均采用特殊配方奶人工喂养,NEC组和NEC+DSLNT组以3次/d的频率进行缺氧(950 mL/L氮气,10 min)/冷刺激(4 ℃,10 min)、连续3 d诱导新生大鼠NEC模型,NEC+DSLNT组在特殊配方奶中添加300 μmol/L DSLNT。造模72 h时处死所有存活大鼠,采集回结肠部位肠内容物进行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组合型四级杆Orbitrap质谱仪(UHPLC-QE-MS)的非靶向代谢组检测,末端回肠行苏木精-伊红染色。代谢组数据用SIMCA 14.1软件进行多元变量统计分析。以正交偏最小二乘分析(OPLS-DA)模型的变量投影重要度(VIP)值>1和 t检验中 P<0.05筛选两两比较的组间差异代谢物。 结果:DSLNT降低NEC发生率和NEC大鼠回肠组织病理学评分[3.0(2.0,3.0)分比1.0(1.0,2.0)分, P<0.01],并可有效抑制炎症浸润。基于UHPLC-QE-MS代谢组检测结果建立的OPLS-DA模型能较好地对NEC组和对照组、NEC+DSLNT组和NEC组实现分离。NEC组和对照组之间有64个差异代谢物(OPLS-DA模型的VIP值>1且 P<0.05),包括二十二碳六烯酸(+288.0%, P=0.028)、黄嘌呤(+372.1%, P=0.007)、L-精氨酸(+233.1%, P=0.027)、L-亮氨酸(+232.7%, P=0.015)、N-乙酰神经氨酸(-41.6%, P=0.014)等,这些代谢物可映射到34条不同的代谢通路,其中精氨酸生物合成、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等6条代谢通路为NEC主要扰动的代谢通路。NEC+DSLNT组与NEC组之间存在15种差异代谢物,包括D-甘露糖(-73.5%, P=0.032)、黄嘌呤(-63.4%, P=0.008)、亚油酸(+137.9%, P=0.047)、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278.2%, P=0.005)等,这些差异代谢物可映射到7条代谢通路,其中亚油酸代谢为DSLNT主要影响的差异代谢通路。两种比对策略中重合的差异代谢物数量为8个,其在NEC中的变化趋势在DSLNT给药组中均出现显著逆转。 结论:DSLNT能显著缓解缺氧/冷刺激造成的新生大鼠NEC病理损伤,该保护作用与其改善NEC造成的肠内容物代谢谱偏移、调节亚油酸代谢通路有关。DSLNT的早期预防性补充对维护新生儿肠道稳态、预防NEC病理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皮肤奇异型平滑肌瘤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患者女,74岁,因右侧大腿肿物3年,增大1年就诊。患者于3年前在右侧大腿发现鸽子蛋大小的肿物,无明显疼痛、麻木等不适。肿物逐渐增大,于1年前增至"苹果"大小,自感坠胀不适,遂就诊。门诊以右大腿上段内侧纤维肉瘤收入病房。既往体健,无家族遗传病史。体检:各系统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右大腿上段内侧可见一约13 cm × 8 cm椭圆形包块,表面无红肿、破溃,皮肤感觉及血运良好,余未见异常。彩色超声检查示右侧大腿内侧探及11.2 cm × 10.3 cm的低回声,界限清,形态尚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间以少量无回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见红蓝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超声测得动脉血流频谱。核磁共振成像示右侧大腿内侧肌间隙类圆形长T1长T2信号肿块影(图1),信号不均匀,中心见环形长T1短T2信号影及斑片状稍短T1长T2信号区,DWI周围呈高信号,中心呈低信号,边界清晰,邻近肌肉组织受压。右侧大腿软组织穿刺活检提示奇异细胞性平滑肌瘤,瘤细胞怪异,但增殖活性极低,不排除子宫起源,所见病变微小。活检标本肉眼观为一类圆形肿物,体积9 cm × 9 cm × 7 cm,切面可见多量出血坏死,包膜完整。光镜下瘤细胞呈短梭形或卵圆形,胞质红染,核大深染,形态奇异(图2),核分裂象少见。免疫表型:内皮细胞标记物(CD34)、平滑肌肌动蛋白、结蛋白、高分子量结蛋白(H-caldesmon)、类肌钙蛋白皆阳性,上皮膜抗原、肌红蛋白、肌浆蛋白、Melan-A、黑素瘤标志物HMB45皆阴性,核增殖指数Ki-67指数约2%,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约20%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体外循环管路凝血发生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与评估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建立影响老年血液透析(HD)患者体外循环管路凝血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9年3月1日至2022年1月30日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首次进行4 h血液透析的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196例,入组患者均采用肝素类药物进行抗凝(包括普通肝素和低分子量肝素),凝血分级≥1为凝血组14例(7.1%),非凝血组182例(92.9%)。收集人口学资料,透析前静息状态下坐位生命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得出预测模型后,在2022年2月1日至2023年2月1日在我院首次完成4 h血液透析的年龄≥60岁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中进行验证。结果:凝血组和非凝血组患者心率[(82.6±12.3)次/min比(74.4±11.1)次/min]和总胆固醇[(4.3±1.2)mmol/L比(3.2±1.2)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2.231、2.012,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心率( OR=0.930,95% CI:0.871~0.993, P<0.05)和胆固醇( OR=0.623,95% CI:0.391~0.992, P<0.05)对体外循环管路凝血有影响。心率预测体外循环管路凝血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639(最佳截断点值为71次/min),总胆固醇预测凝血的AUC为0.708(最佳截断点值:4.275 mmol/L),将心率和总胆固醇联合预测时效能更高(AUC值为0.735)。对模型在98例患者中进行验证,效果较好(AUC值为0.895)。 结论:根据列线图可初步判断初始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体外循环管路的凝血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细胞因子在自身免疫病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细胞因子是免疫原、丝裂原或其他刺激剂诱导多种细胞产生的,能在细胞间传递信息、具有免疫调节和效应功能的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质。目前常用的细胞因子检测方法包括生物活性检测法、免疫学检测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细胞因子参与了众多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发展,不仅可以作为疾病重要的生物标志物,还能够用于不同自身免疫病的鉴别诊断,是疾病临床过程监测及预后的重要靶点。此外,针对细胞因子的抗体和小分子抑制剂被逐步应用于临床,也为自身免疫病提供了更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本文论述了不同细胞因子在自身免疫病中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孕康口服液联合地屈孕酮及低分子肝素治疗复发性流产合并血栓前状态孕妇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孕康口服液联合地屈孕酮及低分子肝素治疗复发性流产(RSA)合并血栓前状态(PTS)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患者血栓弹力图和血清孕酮、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辅助性T细胞(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的94例RSA合并PTS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地屈孕酮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孕康口服液治疗。连续治疗至孕12周评价两组疗效以及观察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栓弹力图参数[血凝块形成时间(K值)、凝血反应时间(R值)、血凝块形成速率(α角)、血凝块最大强度(MA值)和凝血综合指数(CI)],以及血清孕酮、β-hCG、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并随访两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7%(45/47)]显著高于对照组[83.0%(39/47), P<0.05]。治疗后,两组K、R值较治疗前均显著延长(均 P<0.05),α角、MA值、CI值较治疗前均显著减小(均 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K、R值均显著长于对照组(均 P<0.05),α角、MA值、CI值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均 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孕酮、β-hCG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均 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孕酮、β-hCG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h1细胞因子[干扰素γ(INF-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均 P<0.05),血清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4、IL-10]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均 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FN-γ、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0.05),血清IL-4、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0.05)。观察组活产率为87.2%(41/47),高于对照组[70.2%(33/47)](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4%(3/47)]与对照组[4.3%(2/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孕康口服液联合地屈孕酮及低分子肝素治疗RSA合并PTS能显著缓解患者血液高凝状态、提高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及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平衡,提高活产率及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