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IK3R3在生长激素型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磷酸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3(PIK3R3)在生长激素型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GH-PitNETs)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相关的PitNETs数据集,分析PIK3R3在GH-PitNETs中的表达情况。利用来源于不同PitNETs亚型的细胞株,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WB)检测PIK3R3在GH3、MMQ和AtT-20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体外培养GH3细胞,应用慢病毒感染的方法对PIK3R3进行敲低,并将细胞分为PIK3R3敲低2组(Sh-PIK3R3-2)、PIK3R3敲低3组(Sh-PIK3R3-3)和未转染对照组(Sh-NC),通过CCK-8、EdU及集落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速度,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采用WB检测上皮型钙粘蛋白(E-cadherin)、神经型钙粘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AKT和磷酸化AKT(P-AKT)的表达。结果:GEO数据库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正常垂体或瘤旁组织,PIK3R3在GH-PitNETs中表达上调(均 P<0.05),而在催乳素型PitNETs、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型PitNETs和促性腺激素型PitNETs中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WB检测结果显示,相较于MMQ和AtT-20细胞,PIK3R3在GH3细胞中表达更高(均 P<0.05)。CCK-8检测结果显示,在24 h、48 h、72 h时间点,Sh-PIK3R3-2组和Sh-PIK3R3-3组细胞的吸光度值分别为0.19±0.02、0.46±0.03、1.25±0.06和0.17±0.02、0.37±0.02、1.03±0.05,均低于对照组细胞的0.24±0.02、0.64±0.04、1.67±0.09(均 P<0.05)。EdU检测结果显示,Sh-PIK3R3-2组和Sh-PIK3R3-3组细胞的EdU阳性细胞率分别为(16.87±1.63)%和(13.45±1.33)%,均低于对照组的(34.51±2.76)%(均 P<0.05)。集落形成实验结果显示,Sh-PIK3R3-2组和Sh-PIK3R3-3组细胞的单细胞集落数分别为(84±10)个和(75±8)个,均低于对照组的(173±19)个(均 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Sh-PIK3R3-2组和Sh-PIK3R3-3组细胞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5.62±2.14)%和(27.40±2.51)%,均高于对照组的(14.12±1.48)%(均 P<0.05)。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显示,Sh-PIK3R3-2组和Sh-PIK3R3-3组细胞的穿膜细胞数分别为(182±15)个和(166±13)个,均低于对照组的(428±27)个(均 P<0.05)。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Sh-PIK3R3-2组和Sh-PIK3R3-3组细胞的穿膜细胞数分别为(31±5)个和(22±3)个,均低于对照组的(64±9)个(均 P<0.05)。WB实验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两组PIK3R3敲低组细胞的N-cadherin、Vimentin、MMP2、MMP9和P-AKT表达均降低(均 P<0.05),E-cadherin表达均增加(均 P<0.05),AKT表达无明显变化(均 P>0.05)。 结论:PIK3R在GH-PitNETs中高表达,并通过激活AKT信号传导,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短期不同水平PM 2.5暴露对早卵泡期降调节方案助孕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短期(30 d)不同水平PM 2.5暴露对早卵泡期降调节方案助孕患者的卵子质量、胚胎质量和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2019年7~9月期间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十堰市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辅助生殖助孕的早卵泡期降调节方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M 2.5的空气质量新标准,以115 μg/m3作为分界值,将患者分为高暴露组( n=94)和低暴露组( n=254)。患者从开始促排卵到验孕日这一时间段,活动区域均在十堰市市区,计算该时间段大气细颗粒物PM 2.5总量及日均量。比较两组间细颗粒物PM 2.5对卵子异常率、胚胎质量(可利用胚胎数、优质胚胎数、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及妊娠结局(妊娠率、流产率、移植周期活产率、低出生体质量儿比例等)的影响。 结果:PM 2.5高暴露组的可利用胚胎数[(3.9±1.1)个]、优质胚胎数[(2.9±1.5)个]、优质胚胎率[35.5%(352/992)]与低暴露组[(4.3±1.2)个, P=0.005;(3.4±1.7)个, P=0.001;40.4%(792/1 959), P=0.009]相比,均显著下降,而低出生体质量儿比例[21.4%(12/56)]显著高于低暴露组[5.26%(8/156), 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短期PM 2.5高水平暴露对早卵泡期降调节方案的可利用胚胎数、优质胚胎数、优质胚胎率以及低出生体质量儿比例有明显负面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GnRH-a降调节人工周期方案对不明原因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降调节人工周期(artificial cycle,AC)方案对不明原因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冻融胚胎移植的不明原因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1 285个周期临床资料。按照子宫内膜准备方案的不同分成2组,GnRH-a垂体降调节AC组(记为GnRH-a+AC组,411个周期)和AC组(874个周期)。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周期特点和临床结局,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妊娠和活产的影响因素。结果:2组中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GnRH-a+AC组患者内膜转化日子宫内膜厚度[(10.26±1.73)mm]比AC组[(9.66±1.54)mm]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2)。GnRH-a+AC组的临床妊娠率[42.58%(175/411)]、胚胎种植率[32.52%(200/615)]均高于AC组[35.59%(311/874), P=0.016;27.20%(346/1 272), P=0.0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GnRH-a+AC组活产率[33.57%(138/411)]有增高趋势,但与AC组[28.73%(251/87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临床妊娠率与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呈负相关( OR=0.953,95% CI:0.924~0.982; OR=0.959,95% CI:0.926~0.994),与GnRH-a方案呈正相关( OR=1.329,95% CI:1.039~1.699);活产率仅与年龄、BMI呈负相关( OR=0.947,95% CI:0.917~0.977; OR=0.963,95% CI:0.927~0.999),方案选择并未成为其影响因素( P>0.05)。子宫内膜厚度≥7 mm不是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的影响因素(均 P>0.05)。 结论:对于不明原因反复种植失败患者,GnRH-a降调节联合AC方案可显著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患者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但在活产率方面虽有升高趋势但尚无统计学意义,仍需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龟鹿二仙胶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HPA轴负反馈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龟鹿二仙胶(Guilu Erxian Jiao,GEJ)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轴负反馈功能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单一延长应激(single prolonged stress,SPS)的方法制备PTSD大鼠模型。96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正常组(Control)、模型组(SPS)、龟鹿二仙胶组(GEJ)和帕罗西汀组(paroxetine,PRX),每组24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均进行造模。造模后第8天开始,龟鹿二仙胶组(3.6 g/kg)和帕罗西汀组(10 mg/ kg)大鼠分别灌胃给药,连续21 d;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则给予等量纯水灌胃,1次/d。连续灌胃21 d后,每组随机选取12只大鼠用于地塞米松抑制实验(dexamethasone suppression test,DST),6只大鼠用于RT-PCR实验,6只大鼠用于免疫组化实验。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hic hormone,ACTH)含量,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和杏仁核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盐皮质激素受体(mineralocorticoid receptor,M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Ⅰ型受体(corticotropin releasing factor 1 receptor,CRF1R)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Ⅱ型受体(corticotropin releasing factor 2 receptor,CRF2R)的表达。结果:(1)在DST中,模型组血浆ACTH含量较正常组明显下降[(145.89±19.41)μg/L,(203.59±35.78)μg/L, t=3.16, P<0.01];帕罗西汀组和龟鹿二仙胶组较模型组则显著升高[(218.47±37.55)μg/L, t=3.98, P<0.01;(205.33±66.54)μg/L, t=3.26, P<0.01]。(2)在RT-PCR实验中,模型组海马GR mRNA、MR mRNA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升高[(1.29±0.02),(1.00±0.06); t=6.88, P<0.01; (1.38±0.02),(1.00±0.05), t=7.97, P<0.01];龟鹿二仙胶组较模型组则显著下降[(0.96±0.07), t=7.87, P<0.01; (0.86±0.13), t=11.03, P<0.01]。(3)免疫组化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海马GR、MR阳性细胞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升高[(84.33±12.82),(69.33±8.19), t=2.50, P<0.05; (77.33±6.65),(56.33±11.79), t=2.25, P<0.05];龟鹿二仙胶组较模型组则显著下降[(68.33±4.55), t=2.67, P<0.05; (59.50±4.18 ), t=2.25, P<0.05]。杏仁核中,模型组GR、MR和CRF1R阳性细胞表达较正常组均明显下降[(62.67±6.89),(77.17±10.70), t=3.10, P<0.05; (60.50±11.66),(91.83±15.63), t=3.43, P<0.05;(54.50±19.96),(88.17±22.43), t=2.31, P<0.05],龟鹿二仙胶组较模型组则显著上升[(74.33±5.85), t=2.11, P<0.05; (83.67±12.55 ), t=2.53, P<0.05; (88.67±16.28), t=2.35, P<0.05]。 结论:龟鹿二仙胶能抑制SPS引起的HPA轴负反馈功能增强,其作用机制可能和龟鹿二仙胶调节海马和杏仁核中GR、MR和CRF1R的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银杏二萜内酯改善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刺激(CUMS)大鼠抑郁样行为并影响细胞因子和神经递质水平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银杏二萜内酯对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大鼠抑郁样行为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慢性应激组,以及慢性应激+银杏二萜内酯低剂量(1.5 mg·kg -1·d -1)组、中剂量(3 mg·kg -1·d -1)组和高剂量(6 mg·kg -1·d -1)组。除对照组,各组造模3周后给予药物治疗,持续给药3周并同时造模。应激期间和结束后测试行为学,取血清和海马下丘脑组织用于炎症因子、神经递质等试剂盒检测。 结果:慢性应激造成大鼠出现抑郁样行为,持续给予银杏二萜内酯可以改善大鼠糖水偏好、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和旷场试验评分。银杏二萜内酯能够显著改善CUMS造成的血清中免疫细胞因子IL-1β、IFN-γ分泌减少,显著升高IL-10、IL-4分泌水平。此外,CUMS造成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轴功能亢进,增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和血浆皮质醇(cortisol,COR)的分泌,负反馈调节海马中神经递质释放,造成CUMS大鼠脑中神经递质水平如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5-羟吲哚乙酸(5-hydroxyindoleacetic acid, 5-HIAA)和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含量降低。银杏二萜内酯能够显著抑制HPA轴功能亢进,增加脑中神经递质水平。结论:银杏二萜内酯可能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环境,抑制HPA轴亢进,增加神经递质释放改善大鼠抑郁样行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垂体降调节后多卵泡发育的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结合既往临床病例及文献复习,总结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垂体降调节后多卵泡发育的诊疗特征。方法:报道1例于本院应用GnRH-a垂体降调节后多卵泡发育的患者情况,并结合中外文献报道的16例个案的病例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应用GnRH-a后发生多卵泡发育的情况,目前无法预测亦无法避免。应用GnRH-a后的“flare-up”效应和卵泡刺激素受体基因的突变可能是发病原因。结论:GnRH-a垂体降调节后多卵泡发育可行取卵手术,建议新鲜周期全部胚胎冷冻,择期行冻融胚胎移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生长激素替代治疗对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替代治疗(GHRT)对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20年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接受GHRT的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前糖代谢状态将患者分为糖调节正常(NGR)组和糖调节受损(IGR)组,分析GHRT前后糖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共纳入30例患者,平均年龄(23.0±5.2)岁,其中NGR组23例、IGR组7例。GHRT 12个月后,2组患者空腹血糖(FPG)、葡萄糖负荷后2 h血糖(2hPG)、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均 P>0.05),IGR组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0.05)。NGR组患者中无一例进展为IGR或糖尿病,IGR组7例患者无一例进展为糖尿病,其中4例由糖耐量受损(IGT)恢复至NGR。2组患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 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增加是FPG、2hPG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 结论:GHRT 12个月不会对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的葡萄糖稳态产生不利影响,而患者的血脂谱得到显著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血糖及抑郁样行为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血糖及抑郁样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4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并发抑郁症(DD)组和益生菌组,每组8只。通过高脂饮食结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每只60 mg/kg)诱导,给予慢性不可预计温和应激(CUMS)刺激28 d建立DD大鼠模型,同时给予益生菌(双歧杆菌联合乳酸菌)重建其肠道菌群。每周称量大鼠体重的同时进行空腹血糖(FPG)检测,采用强迫游泳实验和矿场实验检测各组大鼠抑郁样行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促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相关蛋白[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及脂多糖(LPS)在血清中的含量;采用16s rRNA对各组大鼠肠道内容物微生物菌群进行测序分析。两组之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多组之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或双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D组大鼠FPG升高并表现出明显抑郁样行为(静止时间增加、水平活动降低)和HPA亢进[功能相关的蛋白(CRH、ACTH和皮质醇)均升高],且血清中LPS及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含量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DD组相比,益生菌组大鼠FPG降低,LPS及促炎性细胞因子含量明显降低,同时抑郁样行为和HPA亢进明显缓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16s rRNA肠道菌群测序提示,各组大鼠肠道菌群α多样性无明显差异,β多样性存在差异;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为大鼠肠道菌群的主要菌种,其次为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与对照组比较,DD组6个科[瘤胃球菌科_UCG-005( Ruminococcaceae_UCG-005)、瘤胃球菌科_UCG-013( Ruminococcaceae_UCG-013)、瘤胃梭菌科( Ruminiclostridium)、颤杆菌克科( Oscillibacter)、脱硫弧菌科( Desulfovibrionaceae)和普雷沃菌科( Prevotellaceae)]的丰度均降低( P<0.01)。Bugbase表型预测显示,与对照组比较,DD组的好氧菌和革兰阴性菌丰度升高,而厌氧菌丰度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益生菌干预改善肠道菌群,可缓解DD大鼠的抑郁症状并降低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两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降调节方案晚卵泡期孕酮升高的临床结局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卵泡期长效长方案和黄体期短效长方案晚卵泡期孕酮升高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新鲜卵裂期胚胎移植助孕并采用卵泡期长效长方案或黄体期短效长方案的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 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ion,IVF/ICSI)的患者临床资料。对上述患者周期进行针对年龄、基础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移植胚胎数的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采用卵泡期长效长方案患者(A组)1748例,采用黄体期短效长方案患者(B组)1751例。根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注射日孕酮水平再分别将A组、 B组患者分为4个亚组:<1.00 μg/L组(1亚组),1.00~1.25 μg/L组(2亚组),1.25~1.75 μg/L组(3亚组)和1.75~3.00 μg/L组(4亚组)。比较A、B组内各亚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等各项指标。 结果:A组的临床妊娠率高于B组[65.5%(1145/1748)比53.6%(938/1751), P<0.001],活产率高于B组[55.7%(973/1748)比44.0%(770/1751), 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中A4亚组临床妊娠率[56.6%(82/145)]显著低于A1亚组[(66.8%(725/1086), P=0.01]和A2亚组[69.3%(167/241), P=0.008];B组中B3和B4亚组临床妊娠率[43.6%(68/156),30.8%(12/39)]显著低于B1亚组[55.4%(728/1315)]和B2亚组[55.2%(127/23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B3比B1亚组: P=0.003;B4比B1亚组: P=0.002;B3比B2亚组: P=0.016;B4比B2亚组: P=0.004)。调整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s分析结果显示,A组中其他亚组与A1亚组相比,对临床妊娠率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2亚组比A1亚组, OR=1.090,95% CI=0.787~1.509, P=0.606;A3亚组比A1亚组, OR=0.809,95% CI=0.588~1.114, P=0.194;A4亚组比A1亚组, OR=0.675,95% CI=0.456~1.000, P=0.050);B组中与B1亚组相比,B4亚组临床妊娠率明显下降( OR=0.410,95% CI=0.199~0.843, P=0.015)。 结论:经过PSM匹配后,卵泡期长效长方案临床妊娠率、活产率优于黄体期短效长方案。卵泡期长效长方案对高孕酮负面影响的耐受性优于黄体期短效长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酸枣仁及其提取物治疗失眠的药理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周前
酸枣仁提取物通过调节下丘脑γ-氨基丁酸能突触通路、5-羟色胺能突触通路、下丘脑黑色素聚集激素、食欲素A等神经递质的表达,以调节睡眠—觉醒平衡,发挥抗失眠作用.酸枣仁提取物通过调节下丘脑能量代谢,改善肝代谢功能,调节血清代谢物分泌,改善心肌线粒体功能,以维持机体能量代谢平衡,改善大脑睡眠节律调节功能.酸枣仁醇提取物可纠正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紊乱,纠正睡眠相关激素的分泌,调节睡眠结构,发挥催眠作用.酸枣仁提取物可改善免疫功能,显著降低多种炎症因子的释放,纠正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功能紊乱,以减轻睡眠障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