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滋阴祛火散结”论治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阴虚阳盛为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体质特点,火热为发病主邪,病理产物痼结为此病发展转归的关键因素,故以“滋阴祛火散结”为治疗立意,以石斛夜光丸为施治基础方,自拟特色药串配伍治疗本病,祛邪不忘扶正,可获良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从"昼升阳、夜滋阴"探讨吴门医派昼夜双处方治疗失眠的特色
编辑人员丨2024/6/22
失眠在中医学归为"不寐""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卧不安"等范畴,营卫失和、阴阳失交为其主要病机.对于阴阳失调之不眠者,滋阴的同时要注重升阳,才能精足神旺,昼精夜瞑.针对无内外邪气侵犯之不寐者,注重滋阴气、养营血即可.夜间滋阴气、养营血,使气机收敛沉降,将内收之气转化成五脏所藏之阴精营血,则白昼精足神旺.运用吴门医派昼夜双处方论治失眠,昼方升阳以达"昼精",夜方滋阴以促"眠睡",使机体处于夜间"阳气尽、阴气盛"、白昼"阴气尽、阳气盛"的状态,顺应天时,调和阴阳,达到昼精夜瞑、阴平阳秘的状态.结合临床病案对吴门医派昼夜双处方治疗失眠的临床应用思路进行介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国医大师卢芳运用地骨皮汤治疗成人斯蒂尔病的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5/25
国医大师卢芳教授在临床中发现阴虚内热为成人斯蒂尔病(adult onset Still's disease,AOSD)最常见的证型,AOSD后期或恢复期,以及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都容易导致阴虚内热的证型.夜间阳入于阴,阴不制阳,故导致患者常常夜间发热,且热势不高.在治疗上卢教授认为应滋阴退热、凉血除蒸,故而选用地骨皮汤治疗,并结合病情加减用药.卢教授认为,地骨皮汤治疗成人斯蒂尔病疗效确切,其经验值得临床学习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肾不藏志型不寐常见证型特点及方药选用考据
编辑人员丨2023/9/30
中医不寐五神分型法是依据患者单一症状确立病位的不寐分型诊断法,其中肾不藏志型不寐是其常见证型.其单一主症为夜寐早寤,依据临床兼症可分为肾阴虚型、肾阳虚型、肾虚水泛型、肾精不足型、肾气不固型以及肾不纳气型等.通过查阅历代医家从肾论治不寐的方药,得出治疗肾不藏志型不寐的用药特点,即以熟地黄、酸枣仁、龟甲胶等滋阴安神定志,以附子、干姜、肉桂等温阳安神定志,以茯苓、白术、车前子等利湿安神定志,以远志、熟地黄、牡蛎等填精安神定志,以山茱萸、茯神、枸杞子等益气安神定志,以人参、五味子、蛤蚧等纳气安神定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30
-
针药结合治疗老年喉痹缓解期眩晕案
编辑人员丨2023/8/19
患者,男,65岁.2022年9月13日初诊.主诉:咽痛10日伴眩晕7日.患者自诉10日前因拔牙后吃辛辣食物,出现咽喉疼痛、吞咽不适,伴体温升高,于当地医院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咽痛症状有所好转但未痊愈.1周前出现眩晕,并见干咳、咽痒等不适症状.诊见:面部偏红,白睛稍黄染,伴见全身乏力,日间尤甚.发病以来情绪焦虑,胃纳欠佳,夜寐一般,大便三四日一行,质偏干.舌质红,有裂纹,苔黄厚腻、中部尤甚,舌下略紫,左手关脉偏弦滑,右手寸脉关脉数且弦,双尺脉沉.查体:咽喉部检查示扁桃体红肿.西医诊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缓解期);中医诊断:喉痹(虚实夹杂证);治则:清热化痰止眩、滋阴健脾益胃.采用针药结合治疗.处方:桔梗、前胡、炒枳壳、连翘各12g,蜜桑白皮、甘草、姜半夏、天麻、炒鸡内金、淡竹叶各9g,陈皮10g,炒白术50g,茯苓、柴胡各15g,泽泻、丹参、石菖蒲各20g,胆南星6g. 5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餐后30~60min温服.针灸治疗:选取百会、四神聪、通天、神庭、攒竹、太阳、安眠、风池、合谷、外关、天枢、中脘、气海、足三里、丰隆、三阴交、阴陵泉、悬钟、照海、太溪、太冲.针具规格:选用华佗牌一次性不锈钢无菌针灸针,头部和四肢用0.25mm×40.00mm毫针,气海采用0.30×60.00mm毫针,其余腹部穴均采用0.25mm×40.00mm毫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持续光照对大鼠生殖节律的影响及中药干预作用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光线作为授时因子,调控机体昼夜节律.夜间过度照明导致光污染,会干扰昼夜节律,进而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文章针对过度光照对于女性生殖内分泌的不良影响及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开展动物实验. 方法 筛选出185只动情周期正常的2月龄性成熟雌性SD大鼠,随机抽签法选取60只入对照组,给予正常光照条件.剩余大鼠给予光照强度为(300± 20) lux的24 h/d持续光照的条件造模,持续50d,以期获得生殖节律紊乱模型.将成模大鼠(10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n=50)和中药组(n=50),中药组给予滋阴补阳序贯中药治疗.模型组和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等渗盐水灌胃,观察各组大鼠动情周期的变化.20d后,分时动态采血,比较各组大鼠雌二醇(E2)、孕酮(P)、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及褪黑素水平,评估中药治疗效果,并初步从褪黑素角度阐释作用机制. 结果 在第1天,模型组和中药组E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第2天中药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3天中药组和模型组E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孕酮在动情前期和动情期较低,动情后期及间期升高,而中药组和模型组波动比较小.在第3天和第4天,模型组孕酮水平显著低于中药组和对照组(P<0.05).第1天,模型组LH水平[(249.8±50.2) mIU/mL]及中药组[(83.4±37.3) mIU/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20.0± 100.4) mIU/mL](P<0.05).第1天,模型组及中药组FSH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第4天,中药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模型组(P<0.05).各组褪黑素比较显示,对照组褪黑素呈现昼低夜高的近日节律变化,最高值几近最低值的5倍;而模型组和中药组均未见明显近日节律变化. 结论 持续光照可导致大鼠动情周期严重紊乱,丧失节律,中药具有诱导周期重建的作用.持续光照可导致大鼠内分泌紊乱,E2、FSH、LH峰不能形成,排卵障碍,黄体功能不足,中药具有诱导排卵及黄体支持的作用.持续光照可破坏褪黑素的近日节律,中药具有升高褪黑素的作用,这有可能是中药起效的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持续光照对大鼠卵巢、子宫的影响及中药干预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持续光照对大鼠卵巢、子宫的影响及中药干预作用.方法:185只动情周期正常的2月龄性成熟雌性SD大鼠,随机选取60只入对照组,予正常光照.剩余大鼠给予光照强度为(300±20) lux的24 h/d持续光照的条件,持续50 d,造成昼日节律紊乱.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50)和中药组(n=50).中药组给予滋阴补阳序贯中药治疗,其余两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观察各组大鼠动情周期的变化.20 d后,测定大鼠褪黑素水平,留取卵巢、子宫,行HE染色后进行形态学评估.结果:对照组大鼠呈现规律的动情周期变化,模型组大鼠表现为几乎持续的阴道角化细胞,而中药组大鼠可间或出现动情前期、动情后期、动情间期.对照组褪黑素呈现昼低夜高的近日节律变化,模型组与中药组丧失了近日节律,在夜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在白间高于对照组;中药组褪黑素22:00显著高于模型组.模型组大鼠卵巢湿重低于对照组和中药组.卵巢形态学比较,对照组可见较多的发育中的卵泡和黄体,而模型组表现为成熟卵泡和黄体减少,囊状扩张的卵泡和退化黄体增多.中药组成熟卵泡和黄体高于模型组,囊肿卵泡和退化黄体低于模型组,囊肿卵泡高于对照组.子宫形态学比较,模型组腺上皮增生活跃,腺体发达,形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中药组.结论:持续光照可导致大鼠动情周期紊乱,卵巢、子宫损伤,中药可以诱导周期重建,对于卵巢和子宫具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中药提高褪黑素水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运用张锡纯宗气理论治疗杂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张锡纯认为宗气功能有三,其中第三个功能是撑持全身,为诸气之纲领,代元气统摄三焦气化,笔者以之为指导治疗杂病,如胃下垂等脏器下垂证及自汗、盗汗等汗证亦取得了上佳的效果.笔者认为脏器下垂诸症病机主要在于宗气亏虚不能撑持内脏所致,其治疗关键在于大补宗气,然宗气大虚之体,三焦气化能力减弱,故亦有食积、痰饮等内生之邪,所以应同时佐以驱邪之药;自汗主要与宗气亏虚有关,宗气虚则卫气虚而不能固表,故为自汗,其治疗宜大补宗气;盗汗病机多为阴虚火旺,热邪夜入阴分迫津外出所致,但汗为阴液,营气所化,汗液生成亦与宗气有关,且阴阳互根,汗液流失亦伴卫气流散,卫气虚不能固表则汗液外出,故盗汗亦与宗气虚息息相关,故治疗盗汗时在滋阴清热同时也应该辅以补益宗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从“昼不精、夜不瞑”论围绝经期抑郁与失眠的证治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中医认为“昼不精、夜不瞑”,“不精”之因在于阳气虚不能鼓舞振奋精神;“不瞑”之因在于阴血亏不能敛藏神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由于年龄的原因, “虚”为根本病机,抑郁与失眠的发生分别为阳气与阴血的虚少所致.故针对于围绝经期抑郁与失眠症状的治疗,当遵“昼精、夜瞑”之法,分别以“益气温阳”和“养血滋阴”为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滋阴清热法临证验案4则
编辑人员丨2023/8/6
现代人因熬夜、生活节奏快,压力大、饮食不节等常导致“阴常不足”.为此,笔者采取滋阴清热法治疗一些疾病获得显著疗效,兹选典型验案4则报道如下.1慢喉痹李某,男,40岁.2014年6月5日初诊.主诉:反复出现咽干、咽痛1年.患者2年来因工作繁忙,常至半夜,近1年反复出现咽干、咽痛,辗转多地救治,曾以抗生素及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药治之,疗效甚微,甚者咽痛更剧.刻诊:形体消瘦,咽痛、咽干,时有心烦易怒,夜间时有盗汗.舌红少苔,脉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