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胰岛素抵抗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对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F-ET)助孕结局的影响。 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首次行IVF助孕的1 105例PCOS女性的资料,并收集2 136例同时期因单纯输卵管因素行IVF助孕女性的资料作为对照。根据是否合并IR分为四组:PCOS合并IR组(记为A1组)、PCOS非IR组(记为A2组)、对照合并IR组(记为B1组)和对照非IR组(记为B2组)。分析其控制性促排卵指标及移植后临床结局。采用二元逻辑回归校正混杂因素,分析早期自然流产的影响因素。结果:①A1、A2、B1、B2四组间穿刺卵泡数[(16.8±8.1)枚、(17.8±7.9)枚、(12.6±6.2)枚、(13.4±6.2)枚, P<0.001]、获卵数[(14.2±7.9)枚、(15.3±7.7)枚、(11.5±6.0)枚、(12.3±6.3)枚, P<0.001]、获卵率[84.6%(8 518/10 070)、86.1%(7 738/8 986)、91.8%(8 346/9 096)、91.9%(17 367/18 898), P<0.001]、M II卵子数[(12.1±7.0)枚、(13.0±7.0)枚、(9.7±5.3)枚、(10.4±5.5)枚, P<0.001]、双原核(two pronuclei,2PN)卵裂数(8.2±5.3、9.0±5.4、6.7±4.1、7.4±4.3, P<0.001)、可利用胚胎数[(7.1±4.8)枚、(7.6±4.9)枚、(5.7±3.7)枚、(6.4±3.9)枚, P<0.001]、可利用胚胎率[82.3%(4 207/5 110)、82.2%(3 851/4 684)、82.3%(4 124/5 008)、83.9%(8 972/10 690), P=0.008]、优质胚胎数[(3.7±3.4)枚、(4.0±3.5)枚、(3.2±2.7)枚、(3.5±2.9)枚, P<0.001]、优质胚胎率[42.8%(2 185/5 110)、43.5%(2 037/4 684)、45.7%(2 290/5 008)、46.9%(5 009/10 690), 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 II卵率、2PN卵裂率、可利用囊胚形成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②四组间早期流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3%(63/387)、9.7%(34/351)、12.1%(56/464)、8.7%(82/939), P=0.001],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异位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进一步组间比较显示,A1组的早期流产率[16.3%(63/387)]显著高于A2组[9.7%(34/351), P=0.008]及B2组[8.7%(82/939), 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③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早期流产的影响因素显示,IR是早期流产率的独立影响因素[ OR=1.464,95% CI:1.361~2.065, P=0.019]。 结论:PCOS女性合并IR对IVF助孕后首次胚胎移植的早期流产结局有一定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相关因素及预测指标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术后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相关因素及早期预测指标。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1年8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PEP分为2组(PEP组患者为8例,未发生PEP组患者为124例)。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分析法,对两组患者的基础数据、手术方式、术前/术后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比值、β-hCG降至正常时间等进行比较和分析,研究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术后发生PEP的相关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术后24~48 h β-hCG水平与术前β-hCG水平的比值对于预测术后发生PEP的灵敏度与特异性。结果:PSM前,PEP组和非PEP组患者年龄分别为(30.0±4.0)和(32.4±5.0)岁( P>0.05)。PSM后,匹配成功的PEP组患者为8例,匹配成功的非PEP组患者有29例;两组患者年龄分别为(30.0±4.0)和(30.1±3.2)岁( P>0.05),孕次、产次、停经天数、术前β-hCG水平、病灶最大径线等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PEP组患者病灶最大径线≤2.6 cm的患者所占的比例(6/8)高于对照组(31.0%,9例)( P=0.025)。PEP组患者术后24~48 h β-hCG/术前β-hCG比值 M( Q1, Q3)为52.9%(49.9%,59.7%),高于对照组31.5%(23.8%,39.0%)( P=0.001);PEP组患者β-hCG降至<6 U/L的时间 M( Q1, Q3)为52.0(34.8,92.0)d,大于对照组的24.0(20.5,31.0)d( P<0.001)。两组患者术后24~48 h β-hCG/术前β-hCG比值预测术后发生PE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2(95% CI:0.725~1.000, P=0.001),预测PEP的cut-off值为48.5%,此时诊断的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93.1%。 结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手术中,病灶最大径线≤2.6 cm是术后发生PEP的相关因素。手术后24~48 h β-hCG与术前比值>48.5%是预测术后PEP发生并指导治疗的参考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复杂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患者的诊疗策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子宫腺肌病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痛经、月经量多、不孕不育和子宫增大。近年来随着生育政策的调整以及生育年龄的延迟,子宫腺肌病和不孕不育的相关性日益受到重视。子宫腺肌病往往不单独存在,经常合并子宫肌瘤、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输卵管积水等复杂妇科疾病情况。合并疾病的存在增加了子宫腺肌病相关不孕的诊治难度。对于复杂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患者,如何进行有效的诊断和针对性的治疗,以提高妊娠率和改善妊娠结局?本文对复杂子宫腺肌病相关不孕患者的诊疗进行专题述评,旨在为复杂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患者探索有效的诊疗模式,提高其妊娠和活产率,改善新生儿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IVF-ET后宫内外复合妊娠并宫外妊娠破裂16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宫内外复合妊娠(heterotopic pregnancy, HP)是一种宫内妊娠(intraurerine pregnancy, IUP)和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 EP)同时存在的病理性多胎妊娠疾病,最常见的宫外妊娠部位是输卵管 [1]。在自然受孕状态下发病率为1/30000 [2]。但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 IVF-ET)中发生率上升为1% [3]。宫内外复合妊娠早期一般无特异度症状;随着妊娠周数增加,宫外妊娠胚胎增大,突破周围组织发生破裂,极易引发大出血和低血容量性休克,严重时危及母儿生命。因此,尽早识别和诊断宫内外复合妊娠对维持宫内胎儿的正常妊娠及提高IVF-ET的妊娠预后至关重要。笔者对16例IVF-ET后宫内外复合妊娠并宫外妊娠破裂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经验借鉴,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单角子宫伴异位输卵管妊娠合并异位肾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单角子宫、卵巢输卵管异位以及异位输卵管妊娠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1例就诊于山西省中医院的单角子宫无残角合并卵巢输卵管异位于髂血管区且对侧肾异位于盆腔,同时异位的输卵管妊娠的病例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B超提示该患者生殖泌尿系畸形及异位妊娠可能,术中证实为单角子宫、左侧输卵管卵巢异位于左侧髂血管区、异位输卵管妊娠,输卵管无破口,手术切除异位输卵管,及时手术避免了异位输卵管妊娠破裂出血和髂血管区出血的风险。结论:生殖泌尿系统畸形合并异位妊娠时,超声是可靠的诊断方法,应该警惕异位的卵巢输卵管妊娠的可能,及时手术是异位输卵管妊娠的关键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沙眼衣原体异常网状体在体外不同诱导条件下的变化特点及可能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沙眼衣原体泌尿生殖道持续感染可能导致女性盆腔炎、异位妊娠和输卵管性不孕,男性尿道炎、附睾炎等诸多并发症,是国内外疾病控制的热点和难点。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沙眼衣原体异常网状体可能是导致持续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综述通过不同体外条件下诱导的沙眼衣原体异常网状体,分析其基因组学及蛋白质组学特征,以期确立异常网状体在治疗抵抗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对异常网状体相关因素的识别,为亚临床难治性慢性感染的检测提供新的诊断目标,是找到治疗沙眼衣原体感染并发症的适当方法的先决条件,对于识别后基因组时代的新靶点至关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输卵管妊娠破裂超声危急值的应用评估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估超声对输卵管妊娠破裂的诊断和危急值上报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1年5月北京协和医院手术确诊的70例输卵管妊娠破裂患者的临床、超声资料,评估输卵管妊娠破裂的超声诊断准确性及危急值上报概况。结果:68例患者行术前盆腔超声检查,超声准确提示附件区异位妊娠包块、腹盆腔积液/血凝块者63例(92.6%,63/68),漏诊附件区异位妊娠包块5例(7.4%,5/68)。漏诊病例中4例(80.0%,4/5)为宫内外复合妊娠[2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 2枚,1例为患者服用促排卵药,1例孕妇有双胎家族史],1例(20%,1/5)为单独输卵管妊娠。2例未行超声检查。术前超声诊断的63例输卵管妊娠破裂均上报了超声危急值。结论:超声能较准确诊断输卵管妊娠及判断是否破裂,并及时上报危急值,可有效保障医疗安全。应用辅助生殖的早孕期超声诊断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值得引起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致全血细胞减少临床及文献病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治疗异位妊娠致全血细胞减少的临床特点。方法:报道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1例MTX致异位妊娠患者全血细胞减少的诊治经过,并对该例以及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PubMed数据库(截至2020年6月30日)收集到的相关病例主要临床特征进行汇总分析,并比较死亡患者和存活患者MTX总剂量、首次应用MTX至全血细胞减少发生时间、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和血小板计数(PLT)最低值的差异。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共18例,年龄20~41岁,平均30岁;其中2例为慢性肾脏病肾透析患者。首次应用MTX至发生全血细胞减少的时间为(7±3)d,范围3~19 d。WBC、Hb和PLT最低值分别为(0.80±0.55)×10 9/L、(70±22)g/L和(30±27)×10 9/L;10例患者有红细胞计数的描述,最低值为1.98×10 12/L;全血细胞减少严重程度2、3、4、5级者分别为5例(27.8%)、6例(33.3%)、1例(5.6%)和6例(33.3%)。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损害(18例)、发热(17例)、胃肠道反应(13例)。11例患者(61.1%)发生并发症,其中6例死亡。死亡患者WBC最低值的中位数明显低于存活患者[0.35(0.20~0.60)×10 9/L比0.83(0.22~1.80)×10 9/L, Z=2.722, P=0.007],而死亡和存活患者MTX总剂量、全血细胞减少发生时间、Hb和PLT最低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全血细胞减少为MTX治疗异位妊娠时罕见但致命的不良反应,WBC越低预后越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研究的挑战:临床与检验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生殖道衣原体感染是以一种以沙眼衣原体(CT)为致病菌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可引起输卵管堵塞、异位妊娠和不孕等严重并发症,全球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对其进行临床和基础研究。本文对生殖道CT感染的临床表现和检验方法作一总结,并对其概念更改带来的挑战进行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术后生育结局的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生殖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2010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253例行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24~36个月进行随访,观察患者宫内妊娠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观察患者术后宫内妊娠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24~36个月进行随访,患者均未避孕且在医生指导下受孕。253例中宫内妊娠182例(71.1%) ,异位妊娠37例(14.6%),余34例(13.4%)患者未妊娠。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术前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高、重度盆腔粘连、术后患侧输卵管阻塞及有异位妊娠史者是影响患者术后宫内妊娠的危险因素[ OR(95% CI)值分别为1.982(1.075~3.149)、2.410(1.279~5.069)、2.485(1.071~3.594)、5.071(1.094~9.081), P<0.05或 P<0.01]。 结论: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术后生育结局受多种因素影响,术前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高、重度盆腔粘连、术后患侧输卵管堵塞及有异位妊娠史者是影响患者术后宫内妊娠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