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肾透明细胞肉瘤合并下腔静脉瘤栓手术1例报告并文献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儿童肾透明细胞肉瘤合并下腔静脉瘤栓并瘤栓复发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例肾透明细胞肉瘤并下腔静脉瘤栓患儿临床资料。以"clear cell sarcoma"、"thrombus"和"pediatric"为检索词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相关文献;以"透明细胞肉瘤"、"瘤栓"和"儿童"为检索词检索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知网相关文献;剔除重复病例后进行文献复习,总结儿童肾透明细胞肉瘤的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及预后情况。结果:本例患儿因"发热3 d、血尿3 d"入院,体查右上腹似可扪及一直径约10 cm肿块,质中,无压痛。腹部CT示肿块不均匀强化,腔静脉内低密度影,腹膜后多处淋巴结肿大。穿刺活检确诊肾透明细胞肉瘤,辅助化疗4个周期后行右肾肿瘤根治、腔静脉瘤栓取出术。2022年3月复查CT发现下腔静脉瘤栓复发,行瘤栓、部分下腔静脉切除术。首次手术时长10 h,术中出血量600 mL,切口一期愈合;病理检查结果:肾透明细胞肉瘤,肿瘤侵范未突破肾被膜,侵犯肾盂壁;肾窦及肾门血管未见肿瘤成分;输尿管切缘及右肾旁淋巴结未见肿瘤细胞,术后放疗6个周期、化疗5个周期;第2次手术时长8 h,出血量300 mL,术后化疗5个周期。病理检查示下腔静脉瘤栓为肿瘤成分。目前已随访至术后6个月,患儿无静脉曲张、下肢水肿等腔静脉梗阻表现,肾功能正常。复查CT未见肿瘤复发及明显肿瘤遗存。共获得9篇符合要求的文献,报道11例儿童肾透明细胞肉瘤合并下腔静脉瘤栓患儿,其中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7岁10个月(1岁11个月至14岁);左肾肿瘤4例,右肾7例;8例瘤栓侵入右心房,9例行肾肿瘤根治切除及腔静脉切开取栓,其中5例在体外循环下取栓。中位随访时间16个月(1.5~36个月),3例出现转移或复发。结论:对于肾透明细胞肉瘤合并腔静脉瘤栓患儿,可选择经腔静脉切开取栓;瘤栓复发时,如证实侧支循环畅通,可行瘤栓与部分下腔静脉一同切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不同剂量灵芝多糖预处理对体外循环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灵芝多糖(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 GLP)预处理对CPB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100只,体重350~4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20例):假手术组(S组)、CPB组(C组)、GLP低剂量组(G1组)、GLP中剂量组(G2组)、GLP高剂量组(G3组)。各组大鼠均麻醉状态下用透光法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右颈内静脉、左侧股动脉和右侧股动静脉穿刺置管,C组和G1组、G2组、G3组建立无血预充CPB伴心脏不停搏模型,行CPB 1 h,S组不建立模型只观察1 h。G1组、G2组、G3组分别于术前连续7 d给予12.5、25.0、50.0 μg/g GLP溶液灌胃,S组和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CPB结束即刻、CPB结束后5 h取血清,并于CPB结束后5 h麻醉下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 calcium binding protein β, S100β)和脑损伤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2(B-cell lymphoma/leukemia 2, 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cl-2 related X protein, Bax)的表达,计算Bcl-2/Bax,TUNEL法计算海马组织神经元凋亡指数。结果:与S组比较,C组、G1组、G2组、G3组血清S100β、NSE浓度在CPB结束即刻、CPB结束后5 h均明显升高( P<0.05),Bcl-2表达下调( P<0.05),Bax表达上调( P<0.05),Bcl-2/Bax降低( P<0.05),海马神经元凋亡指数升高( P<0.05)。与C组比较,G1组、G2组和G3组血清S100β、NSE浓度在CPB结束即刻、CPB结束后5 h均明显降低( P<0.05),Bcl-2表达上调( P<0.05),Bax表达下调( P<0.05),Bcl-2/Bax升高( P<0.05),海马神经元凋亡指数降低( P<0.05)。与G1组比较,G2组、G3组血清S100β、NSE浓度在CPB结束即刻、CPB结束后5 h均明显降低( P<0.05),Bcl-2表达上调( P<0.05),Bax表达下调( P<0.05),Bcl-2/Bax升高( P<0.05),海马神经元凋亡指数降低( P<0.05)。与G2组比较,G3组血清S100β、NSE浓度在CPB结束即刻、CPB结束后5 h均明显降低( P<0.05),Bcl-2表达上调( P<0.05),Bax表达下调( P<0.05),Bcl-2/Bax升高( P<0.05),海马神经元凋亡指数降低( P<0.05)。 结论:GLP预处理呈剂量依赖性调节脑组织Bcl-2和Bax的失衡,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减轻CPB大鼠脑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经皮面动脉透明质酸酶注射治疗面部注射美容致血管栓塞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经皮面动脉透明质酸酶注射治疗面部注射美容术后出现局部血运障碍、皮肤破溃、坏死等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面部透明质酸注射美容术后注射物进入血管致局部血运障碍、皮肤破溃、坏死,予经皮面动脉注射透明质酸酶治疗的患者。注射时以动脉采血针或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经皮面动脉穿刺,针体与皮肤夹角一般为30°~45°,穿刺成功后将透明质酸酶溶液(1 000 U/ml)缓慢推注入面动脉,用量范围在0.5~1.5 ml。术后观察患者产生皮肤轻松感、触痛缓解、溃疡愈合、创面恢复时间。术后3~12个月观察皮损部位色素沉着情况,并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进行瘢痕评分。结果:该研究共纳入13例患者,男1例,女12例,年龄18~45岁,平均35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14 h至4 d,平均时间2.5 d。注射物质均为透明质酸,注射部位:鼻唇沟区7例,鼻根部3例,前额区2例,上唇1例。临床表现:局部皮肤青紫、肿胀、破溃、结痂样改变,部分伴口腔溃疡。经皮面动脉透明质酸酶注射后局部皮肤软组织损伤均及时得到改善,患者产生皮肤轻松感时间为(0.77±0.25) d、触痛缓解时间为(1.23±0.64) d、溃疡愈合时间为(3.14±0.64) d、创面恢复时间为(5.85±0.86) d。随访3~12个月,平均7个月,1例患者存在轻微瘢痕及色素沉着,VSS评分为1分,2例患者仅有轻度色素沉着,VSS评分均为0分,其余10例均无瘢痕及色素沉着,VSS评分均为0分。所有患者未出现头疼、头晕等症状,无颅内梗死、颅内出血及视力受损情况出现,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在面部注射美容术后出现皮肤损伤的处理过程中,及时经皮面动脉注射透明质酸酶对改善局部微循环、减轻软组织损伤明确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胸骨上段小切口与正中开胸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倾向评分匹配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传统正中开胸手术和胸骨上段小切口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共78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信息,其中微创胸骨上段小切口(upper hemisternotomy,UHS)手术20例,传统正中开胸手术(full sternotomy,FS)58例,所有手术由同一术者完成。根据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EuroSCORE Ⅱ评分、手术种类进行匹配,UHS组和FS组各18例入组,比较两组术前基线资料和围术期各项指标。结果:纳入的全部78例中死亡3例(3.9%)。匹配后两组间基线资料和手术方式无差异( P>0.05),两组病例仅UHS组1例(2.8%)因感染性脑出血死亡。UHS组比FS组体外循环时间短[(202±41)min对(235±39)min, P=0.041],两组间主动脉阻断时间[(159±38)min对(158±59)min, P=0.918]和下半身停循环时间[(40±10)min对(50±20)min, P=0.0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HS组停循环时膀胱温显著高于FS组[(28.2±2.3)℃对(24.0±3.1)℃, P=0.001]。与FS组相比,UHS组术中输注红细胞少[(4.8±2.8)U对(7.2±3.9)U, P=0.038]、术后引流量少[(855±657)ml对(1510±703)ml, P=0.007]、呼吸机支持时间短(22 h对58 h, P=0.037)、心脏监护室滞留时间短[(4.6±2.7)天对(7.2±2.8)天, P=0.009]、术后住院时间短[(8.2±3.8)天对(18.4±3.8)天, P=0.001],但UHS组术后行心包穿刺发生率高[7(38%)对1(6%), P=0.041]。两组术后新发需透析的肾功能不全3例(8.3%)、神经系统病并发症5例(13.9%)、两组各有1例因出血再次开胸止血。 结论:经胸骨上段小切口手术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安全可行,围术期总体疗效优于传统开胸手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注射透明质酸钠凝胶导致血管栓塞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鼻部、眉间、额部注射透明质酸钠凝胶导致血管栓塞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整形修复外科及天津市河北区时光整形美容门诊部收治注射透明质酸钠凝胶后血管栓塞女性患者9例,年龄19~44(32.6±2.3)岁,均给予急诊手术多点穿刺减压、局部低分子肝素及透明质酸溶解酶皮下注射,并改善微循环、抗感染、局部创面换药及抗瘢痕等相应治疗。结果:9例患者经过综合治疗3~10 d后,皮肤症状均逐渐恢复正常,局部无组织坏死,随访6个月未遗留明显瘢痕,效果满意。结论:注射透明质酸钠凝胶导致血管栓塞患者及时给予多点穿刺,联合低分子肝素及透明质酸溶解酶皮下注射等综合治疗后,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肾移植后FSGS复发二例报告并循环渗透因子组风险等级评估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总结肾移植术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复发的诊断、治疗及转归;探讨循环渗透因子组风险等级评估对FSGS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总结2例肾移植术后FSGS复发受者的术前及术后临床病史、肾穿刺活检病理、循环渗透因子组风险等级评估、治疗方法及效果;分析循环渗透因子组风险等级评估与FSGS复发之间的关系。结果:2例受者原发病均为原发性FSGS,24 h尿蛋白定量超过10 g,经移植肾活检确诊FSGS复发,术前的循环渗透因子组风险等级评估均为高风险。经过血浆置换联合利妥昔单抗,辅以雷公藤多甙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下降,全身水肿减轻,肾功能稳定。结论:肾移植术后复发FSGS经血浆置换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循环渗透因子组风险等级评估对预测FSGS复发风险可能有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芒针"循经透刺"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观察芒针"循经透刺"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予以芒针透刺联合语言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法+语言康复治疗,每周治疗6 d,连续治疗3周,采用汉语失语症检查法(ABC法)评价语言功能,中国式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测法(CFCP)评价语言沟通能力,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BDAE)分级标准评定患者运动性失语的分级,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评估患者认知能力.结果:治疗3周后,观察组语言功能(听理解、谈话、复述和命名)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语言沟通能力评分、失语程度和认知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语言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言语沟通能力评分和失语程度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30/32),优于对照组的75%(24/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语言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芒针"循经透刺"可促进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恢复,降低失语严重程度,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循经透刺法联合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观察循经透刺法联合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温针灸治疗,联合组于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循经透刺法治疗.治疗为5次/周,2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周围性面瘫各项症状评分、面神经功能分级(H-B)、面部残疾指数量表(FDI)变化情况,并统计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各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H-B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FDI躯体评分高于对照组,FDI社会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循经透刺法联合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良好,可有效改善面神经功能,缓解面部神经麻痹,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针刺配合通络益气汤治疗脑小血管病致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6/8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通络益气汤治疗脑小血管病致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脑微循环、步态平衡和血清神经元PAS结构域蛋白4(neuronal PAS domain protein 4,NPAS4)、P-选择素(CD62P)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 98例脑小血管病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9 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通络益气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通络益气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项实验室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NPAS4、CD62P、一氧化氮(NO)、亲环素 A(cyclophilin A,CyPA)、脂蛋白相关磷脂酶 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FW)水平]、脑微循环指标[血脑屏障通透性、血管差压、临界压力(critical pressure,CP)、脑血管动态阻力(dynamic resistance,DR)]及各量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Tinetti平衡与步态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 GSH-Px、NO 水平及CP、各量表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上升,AGEs、NPAS4、CD62P、CyPA、Lp-PLA2、vFW水平及血脑屏障通透性、血管差压、DR显著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GSH-Px、NO水平及CP、各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GEs、NPAS4、CD62P、CyPA、Lp-PLA2、vFW水平及血脑屏障通透性、血管差压、D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通络益气汤治疗脑小血管病致认知功能障碍疗效确切,可减少氧化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降低NPAS4、CD62P水平,减少血管内皮功能及认知功能损伤,改善血脑屏障通透性、脑微循环及步态平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从"火郁发之"及经络理论探讨掌跖脓疱病的治疗
编辑人员丨2024/4/27
掌跖脓疱病又名慢性掌跖脓疱型银屑病,孙占学教授认为掌跖脓疱病为内蕴郁火,循经外发至手足肌肤致病.郁火分为"实火"与"阴火","阴火"行于手足三阴经,"实火"行于手足三阳经,阴阳两经循环交汇手足,"郁火"聚手足而不散,发为掌跖脓疱病.针对"实火",孙占学教授提出以"清上、畅中、泻下"从内疏解之,自拟"解郁化斑汤"治疗;针对"阴火",提出健脾祛湿治脾之伏火,常用泻黄散、参苓白术散、三仁汤加减;滋补肾阴、滋阴养血治肾之相火,常用知柏地黄丸合当归饮子加减.无论"实火""阴火",外治均以手足局部刺络,结合足太阳膀胱经背部放血以透邪外出.内外合治,临床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