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形美容医学摄影规范化培训对非摄影专业人员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探讨整形美容医学摄影规范化培训对非摄影专业人员摄影技术提升的效果。2019年1—9月就职于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医务人员17名(男7名,女10名,年龄22~29岁,平均25岁)于2019年6—8月进行医学摄影规范化培训。根据开展手术情况,取每位摄影人员培训前、后各10例患者共170例照片,对培训前、后医学摄影质量进行分类比较。由10名高级职称整形美容外科医师从取景范围规范度、体位规范度、照片清晰度、暴露规范度及照片亮度5个方面进行5分法评估,满分25分,求得均值录入数据。培训前医学摄影照片的主要问题有照片清晰度差、取景范围不合适、体位不规范及缺少特殊体位照片、暴露不规范、照片亮度不佳。通过规范化培训,医学照片质量明显提高,由培训前总分(11.42±2.10)分提升至(21.91±0.92)分( P<0.05)。对非摄影专业医学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显著提升了医务人员的医学摄影技术,能较好满足整形美容医学临床的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国整形美容医疗器械注册临床研究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究我国2016至2020年整形美容器械注册临床研究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方法:通过ClinicalTrials.gov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数据库检索2016至2020年在我国开展的已注册整形美容器械临床研究,提取适应证、器械类型、申办方类型和研究设计特征等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16至2020年共有118项已注册的整形美容器械临床研究纳入分析,其中100项(84.7%)研究由医疗机构发起,其余由医疗器械企业发起。研究数量从2016年的12项增加到了2020年的42项,各年增长率平均值约为39.6%。其中适应证为皮肤缺陷类研究项目90项(76.3%),颌面部缺陷研究21项(17.8%),毛发缺陷研究5项(4.2%),乳房美学缺陷研究2项(1.7%)。皮肤缺陷类研究数量最多的适应证为瘢痕、痤疮、鼻唇沟皱纹和葡萄酒色斑。在器械类型上,涉及光电器械73项(61.9%),手术类器械20项(16.9%),注射类器械19项(16.1%);在各类光电器械中,激光治疗设备是研究的热点。共有11项采用激光治疗设备进行瘢痕治疗的临床研究,其中6项研究采用平行对照研究设计,其余研究采用自身对照;样本量范围为15~110例。结论:我国整形美容器械注册临床研究数量近年来持续增加,皮肤类相关适应证和光电类器械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儿童面部急性外伤临床分析及整形美容技术的应用探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了解儿童面部急性外伤的临床特点,探讨整形美容技术用于修复儿童面部急性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面部急性外伤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接受整形美容治疗,并于术后3、6、12个月随访,采用瘢痕美容评估及评级量表(SCAR)评价瘢痕情况,调查患儿家长对瘢痕的满意度。分析患儿的面部急性外伤的临床特点。采用GraphPad Prism 8.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 t检验,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探索影响患儿家长对瘢痕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共纳入面部外伤患儿338例(364处),男223例,女115例,年龄1~14岁,平均4.5岁。其中磕伤307例,锐器割伤14例,车祸伤13例,狗咬伤3例,高处坠落伤1例,累及多个解剖区域,其中额部(174例)最多,所有创面均采用整形美容技术成功修复。术后3、6、12个月瘢痕SCAR评分分别为(2.9±1.0)分、(1.9±0.7)分、(1.8±0.8)分,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术后3个月分别与术后6、12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术后6个月与术后1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6、12个月家长满意度评分分别为(7.4±0.7)分、(7.9±0.7)分、(8.2±0.8)分,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术后12个月分别与术后3、6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创口受累区域是否多发及预后瘢痕的宽度是影响患儿家长对瘢痕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结论:儿童面部急性外伤多由钝物磕伤引起,额部好发。根据创面特点采用整形美容技术修复儿童面部急性外伤,可以实现伤口最佳愈合,改善瘢痕预后,有望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腋窝入路内镜辅助背阔肌切取技术在修复Poland综合征胸壁畸形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通过腋窝横切口内镜辅助背阔肌切取技术应用于修复Poland综合征胸部畸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5年10月至2018年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乳房整形美容中心招募Poland综合征患者,采用经腋窝横切口内镜辅助背阔肌转移进行胸壁重建或乳房再造(联合乳房假体置入)。术后对背阔肌肌瓣成活情况、胸背部形态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随访,并统计以下数据:背阔肌肌瓣面积、假体体积、对侧乳房手术情况、背阔肌切取时间、前胸壁腔隙分离时间、手术总时间、引流时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估术后疼痛程度;采用Breast-Q量表重建模块评估女性患者心理社会幸福感、乳房满意度及所有患者对手术结果的满意度;采用上肢功能障碍量表(DASH量表)对患者手术前、后的上肢功能进行评估。采用配对 t检验分析患者手术前、后的Breast-Q量表和DASH量表得分差异。 结果:共纳入28例患者,其中男11例,女17例,年龄(22.5±3.9)岁,体质量指数为(20.5±6.1) kg/m 2,其中2例女性患者同时行对侧腋窝入路假体隆乳术,2例行对侧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术后随访时间(50.4±23.1)个月,重建的乳房或胸壁形态良好,背阔肌肌瓣血供良好,均完全成活,患者术后疼痛轻微,无明显胸背部形态异常。术后并发症包括血清肿1例,切口裂开1例,皮瓣下移1例,无皮瓣坏死、血肿、假体相关并发症发生。背阔肌肌瓣面积为(437.2±110.0) cm 2,再造乳房使用假体体积为(240.4±46.0) ml。内镜下切取背阔肌时间为(69.0±13.9) min,内镜下分离前胸壁腔隙时间为(32.8±6.0) min,手术总时间为(169.4±16.1) min,术后引流时间为(7.6±1.4) d。术后第1天患者疼痛视觉评分为(2.7±0.5)分,1周后评分下降至(0.8±0.4)分。手术前乳房满意度评分为(27.8±20.8)分,心理社会幸福感评分为(49.6±17.0)分,术后乳房满意度评分为(63.1±11.6)分,心理社会幸福感评分为(68.1±16.7)分,术后乳房满意度评分( t=-9.000, P=0.008)及心理社会幸福感评分( t=-6.543, P<0.001)均显著高于术前。手术前、后DASH量表评分分别为(3.7±3.3)分和(4.0±3.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160, P=0.276)。所有患者对手术结果的满意度评价为(81.3±16.0)分。 结论:经腋窝横切口内镜辅助的背阔肌转移术为Poland综合征患者的胸壁重建和乳房再造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美学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持续塑形加压综合治疗耳郭瘢痕疙瘩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观察持续塑形加压综合治疗耳郭瘢痕疙瘩的效果。方法:2018年6月至2020年4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整形美容外科收治耳郭瘢痕疙瘩患者40例(53耳),男7例、女33例;年龄17~45岁,平均25岁。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手术注射组20例(27耳)与手术注射加压组20例(26耳),连续随访>18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耳郭形态满意度及感染和复发情况。结果:手术注射加压组有效率(24耳,92.31%)高于手术注射组(16耳,5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12,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的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手术注射加压组VSS评分低于手术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注射加压组满意率(22耳,84.62%)高于手术注射组(13耳,4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05, P<0.05)。手术注射加压组复发率较手术注射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78,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001, P>0.05)。 结论:持续塑形加压综合治疗耳郭瘢痕疙瘩疗效显著,可降低复发率、维持耳郭形态、提高治疗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眶隔脂肪中央团重置矫正上睑凹陷重睑术效果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眶隔脂肪中央团重置矫正上睑凹陷重睑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天津伊美尔整形美容医院和武警特色医学中心整形外科对上睑凹陷施行重睑手术患者58例(男14例,女44例,年龄16~42岁,平均29.3岁),在术中将眶隔脂肪中央团外展部进行游离,反转180°展平,缝合到内侧眶隔脂肪团。将术前和术后6个月患者照片进行比较,观察上睑形态,上睑凹陷矫正的效果。58例患者中52例术后6个月随访,对术后满意度进行评分。结果:52例患者中41例对手术结果满意和非常满意,患者上睑饱满,重睑线流畅,上睑外侧臃肿外观得到改善;11例患者对手术结果满意度一般。术前上睑凹陷(4.9+1.1) mm,术后凹陷(2.4+0.7) mm,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重睑术中用眶隔脂肪中央团重置技术可矫正上睑凹陷,使术后上睑形态饱满,重睑流畅,值得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纳米脂肪的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自体脂肪具有来源丰富、易于获取、无免疫排斥、可重复利用、价格低廉、手术操作相对简单等优点,在整形外科广泛应用于修复重建及整形美容领域。脂肪组织含丰富的脂肪干细胞和细胞因子,可刺激组织再生,但由于传统获取的脂肪颗粒直径较大,难以应用于真皮深层及皮下层。2013年纳米脂肪概念被首次提出,即将负压抽取的自体颗粒脂肪予以机械乳化过滤。该文回顾近几年纳米脂肪相关文献,就其制备、命名及基础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枣核形组织切除法在鼻翼缩窄术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枣核形组织切除法在内切型鼻翼缩窄整形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2年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收治的行鼻翼缩窄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于鼻翼小叶基底部外缘设计梭形切口线,宽度为4~5 mm,长度为8~12 mm。切口线距离鼻翼面颊沟1~2 mm,设计线内侧延长至鼻前庭内部;沿切口设计线切开表面皮肤后,先用尖头弯剪扩大剥离切口下鼻翼软组织,再切除相应的鼻翼内组织,扩大切除的组织形态类似于枣核;充分减张后,切口两端的皮肤行垂直褥式外翻缝合。术后对手术效果和并发症进行随访,并由1位第三方整形外科主治医师采用观察者总体美容改善评分法(GAIS)和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法(VSS),通过对比患者术前和术后末次随访时的照片对手术效果和术后鼻部瘢痕情况进行评价。其中GAIS包括1、2、3、4、5分,评分越低改善效果越好,改善的标准为评分≤3分;VSS包括颜色(0~3分)、厚度(0~4分)、血管分布(0~3分)、柔软度(0~5分)4个指标,评分越高瘢痕越严重。结果:共纳入20例患者,其中男6例,女14例,年龄20~33岁,平均24.9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鼻翼外扩、鼻翼肥厚的表现。术后13例患者术区出现轻度肿胀、皮下淤斑和黄染,3 d后逐渐消退;术后无感染、切口裂开、延迟不愈等近期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16个月,有2例患者因联合了肋软骨植入隆鼻术,术后6~9个月逐渐出现软骨变形而影响鼻孔外观,再次通过手术调整后获得满意效果,鼻孔对称度显著提高;其余患者鼻翼形态均一次性得到较大改善,患者对术后效果表示满意;术后远期无鼻孔变形、鼻小柱偏斜、通气障碍等表现,鼻翼切口瘢痕不明显,位置隐蔽。术后第三方医师对20例患者的GAIS评分为(1.20±0.41)分,其中16例评为1分,4例评为2分,均达到改善标准;VSS总评分为(1.45±0.60)分,其中颜色平均分为0.60分、厚度为0.05分、血管分布为0.55分、柔软度为0.30分。结论:将枣核形组织切除法应用于内切型鼻翼缩窄术中,可以在切口宽度相同的情况下增加组织去除量,不仅能够充分缩窄鼻翼,而且对鼻翼组织肥厚也有一定的矫正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直视下腋窝皱襞小切口会师法与顺小切口法剪除顶泌汗腺治疗腋臭效果与安全性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比较直视下腋窝皱襞传统小切口会师法与顺小切口法剪除顶泌汗腺治疗腋臭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招募2022年6至10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美容整形外科收治的腋臭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采用直视下腋窝皱襞传统小切口会师法剪除顶泌汗腺)和对照组(采用顺小切口方向顶泌汗腺剪除法)。观察2组术后血肿、感染、皮肤坏死、切口延迟愈合、瘢痕及皮肤挛缩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计算发生率。术后6个月进行手术效果评价,统计治愈、显效、无效侧数,计算治愈率和有效(治愈+显效)率;调查满意度情况,分为满意和不满意2个选项,计算满意率。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共招募52例患者。其中,试验组26例(52侧),男6例,女20例,年龄18~31岁,平均22岁;对照组26例(52侧),男6例,女20例,年龄18~47岁,平均21岁。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5%(2/52),低于对照组的19.23%(1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98, P=0.046),其中皮瓣坏死、局部挛缩、瘢痕及切口延迟愈合方面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2组的术后有效率均为100%(52/52),但试验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96.15%(50/52)vs. 80.77%(4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03, P=0.014)。试验组满意率为96.15%(50/52),高于对照组的82.69%(4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92, P=0.026)。 结论:直视下腋窝皱襞传统小切口会师法剪除顶泌汗腺与传统顺小切口法治疗腋臭比较,前者治愈率更高,能有效保护切口周围皮瓣真皮及真皮下血管网,减少术后皮肤坏死及瘢痕等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上睑松弛矫正同期行眉间降肌部分切除、自体真皮填充治疗眉间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上睑松弛矫正同期行眉间降肌部分切除、自体真皮填充治疗眉间纹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市第二医院整形外科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上睑皮肤松弛伴有明显眉间动、静态皱纹的患者临床资料。手术通过眉下切口或重睑术矫正上睑松弛,同期行眉间降肌(皱眉肌、降眉肌、降眉间肌、内侧眼轮匝肌)部分切除,将切除的上睑皮肤组织去表皮制成真皮条或真皮块,填充于眉间真皮下矫正眉间纹。术后对患者眉间皱纹动、静态改善效果及相关并发症进行随访观察。结果:共纳入16例患者,男2例,女14例,年龄37~57岁,平均47.3岁。术后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血肿及感染等并发症。随访4~13个月,上睑皮肤松弛均得到较好的矫正,眉间动、静态纹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对效果均较满意。其中1例患者术后眉间有针眼样凹陷性瘢痕,未予处理;1例眉间有轻微隆起,术后6个月予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后改善;2例眉间轻度低平,未予处理;2例额眉间皮肤感觉麻木,在3个月后逐渐自行改善。结论:上睑松弛矫正同期切除部分眉间降肌,并以自体真皮填充眉间纹,可有效改善眼周老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