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穴贴压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失眠的系统综述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耳穴贴压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失眠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耳穴贴压改善围绝经期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8年10月25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利用RevMan 5.3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中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耳穴贴压与艾司唑仑相比,对降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WMD=-0.06,95% CI:-0.96~0.84, P=0.90);耳穴贴压在降低PSQI得分方面优于安神补心胶囊( WMD=-5.16,95% CI:-7.37~-2.95, P<0.000 01);耳穴贴压能有效改善围绝经期失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RR=1.19,95% CI:1.08~1.31, P=0.000 4);耳穴贴压联合口服加味黄连阿胶汤在降低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得分方面优于仅口服加味黄连阿胶汤( WMD=-2.60,95% CI:-4.42~-0.78, P=0.005);耳穴贴压联合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与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相比,可有效降低改良Kupperman评分( WMD=-4.07,95% CI:-6.36~-1.78, P=0.000 5)。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得分方面,耳穴贴压与艾司唑仑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WMD=-0.16,95% CI:-1.26~0.94, P=0.78)。 结论:耳穴贴压在提高总有效率,降低PSQI得分、AIS得分和改良Kupperman评分等方面具有优势。受纳入文献数量和质量的限制,尚需更多远期随访的大样本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陆鸿元运用五苓散加减辨治汗证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陆鸿元教授认为,汗证主要病机在于膀胱气化不利,三焦水道输布失常,以肺失宣肃,脾失健运,肾失气化致阴阳失调,腠理不合,发为汗证;治疗应从整体出发,关键在于调节全身水液代谢,须把握"膀胱气化"及"三焦通调水道"2个关键点,治以温阳化气、利水渗湿为主,佐以益气健脾、疏肝顺气、气血同调;用药可在五苓散基础上加减选用玉屏风散、桂枝龙骨牡蛎汤、柴胡疏肝散、甘麦大枣汤、酸枣仁汤等。附验案三则进行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冠心病的中医认识与经方治疗策略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冠心病为心血管领域的常见疾病,我国约有1 140万例冠心病患者,其患病率与病死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的重要因素.在现代医学的一级、二级预防,介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干预下,其病死率虽有下降,但仍存在阿司匹林等药物抵抗、继发性硝酸甘油失效、介入术后乏力胸闷焦虑、冠心病合并高出血风险等问题,已成为现代医学亟待解决的临床关键科学问题.冠心病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在病因上,包括外感寒邪、情志内伤、禀赋不足、体虚劳伤等,这与现代医学中的交感神经活性、双心疾病状态、家族病史、心血管多代谢紊乱等因素密切相关.在病机上,包括气郁、痰浊、瘀血、火热、寒凝、正虚等证型.结合现代病理,气郁与焦虑抑郁状态等情志因素相关,痰浊与脂质代谢异常相关,瘀血与血液循环与凝血功能异常相关,火热与炎症反应相关,寒凝与免疫反应亢进相关,正虚与后期心力衰竭、合并慢性消耗性疾病或年老体虚相关.在经方治疗策略上,气郁推荐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痰浊推荐温胆汤、瓜蒌薤白半夏汤,瘀血推荐血府逐瘀汤、桂枝茯苓丸,火热推荐小陷胸汤、三黄泻心汤,寒凝推荐枳实薤白桂枝汤,正虚推荐人参汤等.研究发现,在病机认识上,由于古今疾病谱变化以及体质差异,导致冠心病的核心病机从阳微阴弦的胸阳不振、"寒凝"为主,转变为"气郁""痰浊""痰瘀""火热"等,呈现出由寒到热,由虚到实的转变;在经方合方上,有规律可循,即某疾病的核心方证常固定性地与其他方证合方出现,这可能与疾病内在的病理生理机制的发展变化相关;在现代药理成果的临床运用上,根据团队"病机结合病理,药性结合药理"临证原则,大量经典名方的现代药理学研究有助于现代临床的"靶向"治疗;经方还有助于改善阿司匹林抵抗、氯吡格雷抵抗,介入术后焦虑,易合并高出血风险,冠脉临界病变的缺乏有效阻断、延缓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进展等临床难题.冠心病的病因病机创新认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中医药临床疗效,进而推进经方治疗冠心病临证体系的完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结合针刺治疗恶性肿瘤相关性失眠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究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结合针刺治疗恶性肿瘤相关性失眠(Cancer related insomnia,CRI)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1月来医院就诊的CRI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安眠药治疗,观察组采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结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神经递质[5-羟吲哚乙酸(5-hydroxyindole acetic acid,5-HIAA)、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含量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白细胞介素-1 β(Interleukin-1β,IL-1β)]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00%(47/50),高于对照组(86.00%,43/50)(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PSQ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4.81±1.34)分、(5.21±1.27)分,均低于对照组[(6.53±1.26)分、(8.49±1.63)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5-HIAA、IL-4、IL-6 水平分别为(18.31±4.82)ng/mL、(22.63±6.05)ng/mL、(16.78±3.22)ng/mL,均低于对照组[(20.74±3.06)ng/mL、(28.94±5.17)ng/mL、(19.43±4.59)ng/mL](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5-HT、IL-1β 水平为(0.58±0.11)ng/mL、(14.54±3.16)ng/mL,均高于对照组[(0.53±0.08)ng/mL、(11.72±2.28)ng/mL](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特殊不良反应.结论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结合针刺治疗CRI具有良好效果,可提高患者睡眠质量,调节神经递质及炎性因子水平,具有一定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朱翠玲经方辨治急危重症验案两则
编辑人员丨2024/6/8
通过整理朱翠玲辨治快速性心律失常、心脏术后纵隔引流液持续不减的两则验案,总结其经方辨治急危重症经验.此两则验案一为气阴不足,心神不宁,属虚证;一为邪热留扰胸膈,少阳枢机不利,属虚实夹杂证.前者使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后者使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均为经方,收效较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对魄不安于肺不寐大鼠脑组织Caspase-3、Bcl-2、Bax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探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对魄不安于肺不寐大鼠脑组织Caspase-3、Bcl-2、Bax表达的影响及其治疗魄不安于肺不寐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2 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8 只.采用水环境小平台法干预9d建立魄不安于肺不寐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中药组予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7.6 g·kg-1·d-1灌胃,西药组予以右佐匹克隆片0.1 mg·kg-1·d-1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14 d,测量体质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脑组织中Caspase-3、Bcl-2、Bax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减轻(P<0.01),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大鼠脑组织Bcl-2 的表达显著减少(P<0.01),Caspase-3、Bax表达显著增加(P<0.01),Bcl-2/Bax比率显著减少(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大鼠脑组织Bcl-2相对表达量显著减少(P<0.01),Bax、Caspase-3 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及西药组大鼠体质量显著增加(P<0.01),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大鼠脑组织Bcl-2 表达增加(P<0.05),Caspase-3、Bax表达减少(P<0.05),Bcl-2/Bax比率显著升高(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大鼠脑组织中Bcl-2 相对表达量增加(P<0.05),Bax、Caspase-3 相对表达量显著减少(P<0.01).结论: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改善魄不安于肺不寐大鼠的睡眠可能与增加其脑组织Bcl-2、降低Caspase-3、Bax表达水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本源剂量结合腹诊谈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编辑人员丨2024/2/3
按照经方本源剂量,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的药物剂量应为茯苓125 g,桂枝60 g,炙甘草30 g,大枣15枚,多数医家用其治疗奔豚病,但其并非奔豚病专方,凡有脐动悸(脐上、脐下皆可)、心悸欲得按、欲作奔豚、舌淡边有齿痕者皆可应用.本方既可温心阳、利小便、降肾气以泄奔豚,还可温脾利湿治泄泻,又可补中温肺降气以治咳.若患者胸满烦惊、周身困乏、夜梦多、脐动悸,又舌胖大,边有齿痕,合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和解少阳、镇静安神;若其人后背发冷如掌大,可合苓桂术甘汤加强温阳健脾之功;若患者伴有下肢挛急疼痛、畏寒、四肢不温,可合芍药甘草附子汤以缓急止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由"大气一转"思悟《金匮要略》杂病治疗思想
编辑人员丨2024/2/3
《金匮要略》中的"大气一转"思想强调了气机通畅对人体的重要性.水气病风水表虚证,张仲景用防己黄芪汤调和在表之营卫,使阴阳相得;风水夹热证,用越婢汤宣通肺气,使肺气转;皮水夹热证,用越婢加术汤运转肺气;气虚阳郁证,用防己茯苓汤通阳化气利水.血痹轻证,以针引阳气到达病所,引阳入阴;血痹重证,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温通血脉,通阳行痹.虚劳失精,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调和在里之阴阳,使阴阳相交;虚劳腰痛,用八味肾气丸使阴阳互生;虚劳风气百疾,用薯蓣丸阴阳俱补.肺气痿弱,用麦门冬汤养阴润肺,兼清虚热,使阴得以制阳;肺痿虚寒,用甘草干姜汤辛甘化阳、培土生金."阳微阴弦"之胸痹,以栝楼薤白白酒汤温通阳气,使阴阳之气复得;心痛轻证,用桂枝生姜枳实汤散逆消痞祛寒;心痛重证,用乌头赤石脂丸收敛浮越之阳气.冲任虚寒之崩漏,用温经汤温补冲任,养血祛瘀调经,使阴阳复得.或治以行脏腑之气,以上或治以温周身之阳,治法虽众,要旨惟一:使阴阳之气相交,气血调和,邪气自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基于痰气交阻理论的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治疗体会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头晕,占门诊头晕患者的10%左右,是一种新定义的以非旋转性眩晕或(和)不稳感为表现的慢性前庭功能障碍疾病,于2015年被WHO国际疾病分类ICD-11beta草案录入.是指患者出现超过3月或更久的持续性非旋转性眩晕及不稳感,可自发出现,也可在突然运动时发作,在直立位、复杂视觉刺激及头部运动时症状加重.通常继发于急性或发作性前庭病及平衡相关性疾病.可能的发病机制包括前庭通路与焦虑相关神经网络重叠机制、经典和操作性条件反射建立假说、再适应失败假说、脑区活动的改变和分子病理学机制,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前庭康复治疗、行为认知治疗以及非侵入性迷走神经刺激.近几年,中医药治疗PPPD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我们根据"无痰不作眩"的理论,提出痰郁气滞、痰气交阻是本病发生的主要病机,以理气化痰、开窍定眩为主,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疗效. PPPD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或者昏沉感:站立或行走时不稳的感觉(不稳);摇摆、滚动、跳动、反弹等自身(内在非旋转性眩晕)或环境移动的类似感觉(外在非旋转性眩晕).目前多数专家认为PPPD是可以心因性的:患者没有前庭疾病病史,常伴有心因性易感体质,原发性焦虑障碍疾病是引起头晕的主要原因.也可以是神经耳源性:患者无焦虑障碍病史,但在初期出现前庭疾病症状时产生较高焦虑水平,之后好转但焦虑水平居高不下,逐渐以PPPD形式存在;也可能是交互性:指在出现任何头晕症状之前,患者有焦虑障碍病史或存在焦虑易感性,在急性前庭障碍疾病导致头晕后,焦虑症状加重.在PPPD发生前、发生过程中、发生后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障碍表现,其主要症状特点包括:① 站立或行走时不稳的感觉(不稳);摇摆、滚动、跳动、反弹、头晕头昏(风痰上蒙).②焦虑、烦躁易怒、情感低落、闷闷不乐、失眠、口苦咽干、担心害怕、惶惶不安.(肝郁、肝火)3.睡眠障碍、神倦乏力、周身困重.(脾虚、痰湿).③心悸、胸闷、憋气.(痰闭胸阳).④食欲减退、呕吐痰涎、恶心嗳气、恶心、腹胀腹痛、打嗝、反酸等(痰湿,脾虚).通过以上症状特点,我们发现PPPD的主要病机指向了肝郁气滞,痰湿困阻,也就是痰气交阻. PPPD的病人常伴有心因性易感体质、原发性焦虑障碍疾病,这些人群多愁善感、杞人忧天,容易产生肝气郁滞,肝郁乘脾,脾失健运,从而痰湿内生,上蒙清窍.当经历过一次前庭事件,更加加重了易感和焦虑,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严重的痰郁气滞,痰气交阻,上蒙清窍,而出现头晕或者昏沉感,导致PPPD的发生.基于PPPD痰气交阻的病机特点,以及临床症状的方证相应理论,我们筛选了治疗本病的几首处方,分别是温胆汤、半夏白术天麻汤、真武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开窍醒神汤(石菖蒲、郁金、远志).温胆汤,为祛痰剂,具有理气化痰,和胃利胆之功效.主治胆郁痰扰证.黄煌老师说此方为古代壮胆方,用于胆怯易惊,头眩心悸,心烦不眠,夜多异梦;或呕恶呃逆,眩晕,癫痫,苔白腻,脉弦滑.《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10:"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或梦寐不祥,或异象惑,遂致心惊胆慑,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半夏白术天麻汤,为祛痰剂,具有化痰熄风,健脾祛湿之功效.主治风痰上扰证.用于眩晕,头痛,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弦滑.《医学心悟》卷四:"眩,谓眼黑,晕者,头旋也,古称头旋眼花是也.——有湿痰壅遏者,书云头旋眼花,非天麻、半夏不除是也,半夏自术天麻汤主之."真武汤,为祛湿剂,具有温阳利水之功效.主治阳虚水泛证.用于畏寒肢厥,小便不利,心下悸动不宁,头目眩晕,身体筋肉瞤动,站立不稳,四肢沉重疼痛,浮肿,腰以下为甚;或腹痛,泄泻;或咳喘呕逆.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细.《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和解剂,具有和解少阳,通阳泄热,重镇安神的作用,用于胸胁部满闷,头晕头昏、失眠、烦躁、易惊吓,纳呆、肢体麻木、酸重,浑身烦重乏力,舌象以红舌多见,苔薄黄、黄厚、厚腻苔,脉象以弦滑、弦数、弦细.《伤寒论》第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开窍醒神汤(现代经验方),为豁痰剂,具有开心、解郁、祛痰、醒神之作用,用于神志不清,语言、思维迟钝,头晕头昏者.根据我们的临床观察,PPPD的病机以痰郁气滞、痰气交阻、上蒙清窍为总纲,但又有偏于痰湿,偏于气滞之分.偏于痰湿者,症状常见头晕头昏、身体筋肉瞤动、站立不稳、胆怯易惊、心下悸动、心烦不眠、夜多异梦、胸膈痞闷,恶心呕吐,畏寒肢厥,四肢沉重疼痛,舌苔白腻,脉弦滑.我们以半夏白术天麻汤、温胆汤、真武汤、开窍醒神汤合方加减:半夏、天麻、白术、茯苓、陈皮、竹茹、枳实、芍药、附子、菖蒲、郁金、远志、甘草、生姜、大枣.对于热象明显,舌红苔黄者,去附子,加黄连.对于偏肝郁气滞者,症见头晕头昏、胸胁部满闷、失眠、烦躁、易惊吓、纳呆、肢体麻木、酸重、浑身烦重乏力,舌红舌,苔薄黄、黄厚、厚腻苔,脉象弦滑、弦数.我们以半夏白术天麻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开窍醒神汤合方加减,半夏、天麻、白术、茯苓、柴胡、黄芩、党参、桂枝、龙骨、牡蛎、菖蒲、郁金、远志、甘草、生姜、大枣.以上是我们的初步研究,目前仍在做临床病例收集、分析,进一步优化处方组合,欢迎批评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戚广崇运用加味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男科疾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介绍戚广崇教授运用加味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男科疾病的临床经验.加味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是以经典名方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为主,将生姜改为干姜,加大大枣用量,再加鹿角、蜂房而成,具有调和阴阳、温补肾阳之效.戚教授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在辨病选方的基础上,结合辨证加减化裁,可将本方应用于阳痿、早泄、不育等诸多男科疾病.并举验案3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