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注射剂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的合理应用与药学监护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推荐了8个品种的中药注射剂,包括喜炎平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8个中药注射剂主要适用于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其中喜炎平注射液适用于疫毒闭肺证患者,血必净注射液适用于瘀毒互结证和内闭外脱证患者,热毒宁注射液适用于疫毒闭肺证患者,痰热清注射液适用于痰热阻肺证患者,醒脑静注射液适用于热入营血,内陷心包证患者,参附注射液适用于内闭外脱证和阳气暴脱之厥脱证患者,生脉注射液适用于气阴两虚证和内闭外脱证患者,参麦注射液适用于气阴两虚证患者。中药注射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应注意监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中医证型与病理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 HNL)患者的中医证型与病理分型的相关性,以发现其分布规律。方法:对符合标准的166例HNL患者的基线资料、中医四诊信息及临床特征等进行中医证候判别;行完整淋巴结活检以病理组织学确诊,进行病理分型;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对HNL患者中医证型与病理分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66例HNL患者中,属风热痰毒证96例(57.83%)、热毒壅盛证57例(34.34%)、痰瘀互结证13例(7.83%);病理分型为增生型96例(57.83%)、坏死型59例(35.54%)、黄色瘤样型11例(6.63%)。临床特征资料显示,3种中医证型的靶淋巴结最大径、疼痛评分、体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值分别为3.737、34.484、34.805, P值均<0.05);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1.194, P>0.05)。3种病理分型的靶淋巴结疼痛评分、体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值分别为12.153、25.931, P值均<0.05);靶淋巴结最大径、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值分别为2.249、0.671, P值均>0.05)。对应分析结果显示,风热痰毒证与增生型、热毒壅盛证与坏死型的点集合基本重合,痰瘀互结证与黄色瘤样型的点集合最接近( χ2=235.100, P<0.001)。 结论:HNL的3种中医证型与病理分型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其中,风热痰毒证病理学改变多倾向于增生型,热毒壅盛证多倾向于坏死型,痰瘀互结证多倾向于黄色瘤样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从三焦论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六维辨证观
编辑人员丨2周前
六维辨证观强调从病因、病位、病期、病势、病理、病性六个不同维度对病证进行辨析,有利于中医临床思维的锻炼和形成.基于六维辨证观,可以更全面地认知从三焦论治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辨病因,应综合考虑H.pylori致病因素的外感兼内伤属性,要注重三焦疾病"总在一经不移为辨"的病理特点;辨病性,应关注H.pylori作为病原微生物的致病规律,不能简单归结为湿热致病,其"粘附致炎"的病理属性需结合三焦气化的"通透性网状效应"从而表现出不同的证型;辨病位,H.pylori留滞部位在中焦胃腑膜层,胃黏膜分布规则的集合小静脉是反映中焦气化"通透性网状效应"的重要标志;辨病理,H.pylori粘附致炎的病理产物以气滞、湿、热、虚、瘀多见,影响三焦气化功能而呈现气机阻滞、湿热中阻、虚瘀共存等不同的病理状态;辨病期,H.pylori感染造成三焦"通透性网状效应"变差,日久生变,毒瘀虚互结,从而衍变经典的Correa模式.临床应注重H.pylori的根治治疗与胃黏膜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的共同处理策略;辨病势,根据H.pylori感染的不同阶段,注重对比正邪态势、病理因素态势的不同,叶天士针对"邪留三焦"提出的"分消上下之势"是很重要的治疗原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从"虚气留滞"探讨扩张型心肌病代谢障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为虚实夹杂之证,宗气亏虚是其本,血瘀、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是其标.血糖、血脂来源于水谷之精,是人体能量代谢的基础,也是宗气产生的基础,其代谢异常,导致宗气亏虚,心阳虚损.宗气推动无力,形成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痰湿、瘀血留滞,相互胶结,生为浊毒,浊毒一方面持续损伤五脏、脉络及气血,另一方面其性顽固,难以根除.宗气亏虚无以运化血液,导致血瘀脉中,甚者溢于脉外.久瘀导致新血不生,进一步加重气虚;痰浊水饮之邪停聚于脏腑,影响五脏功能.脾受困难以腐熟水谷、化生精微,升清不及,肺受损则影响清气的吸入及宗气输布."虚气"与"留滞"两者互为因果,形成正反馈的恶性循环,导致DCM及代谢障碍逐步加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陈康清治疗慢性结肠炎经验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陈康清老师认为,脾肾虚致泄为慢性结肠炎主要病机.陈老师运用"态靶辨治"理论治疗慢性结肠炎,将慢性结肠炎分为炎症期、炎积癥瘕期、康复期三个阶段,将其发展的某一阶段的病理过程分为"郁火态、湿热态、癌毒态、阴火态"四种状态,辨证分为八种证型:脾胃虚弱,湿浊下迫肠腑型;脾阳虚夹寒,寒湿阻滞肠道型;脾虚中气下陷,气虚失司大肠型;肝郁脾湿,湿热留滞胃肠型;肝郁脾虚,气滞瘀堵大肠型;脾虚痰阻,水湿痰阻肠腑型;肾脾阳虚毒滞,阳虚毒滞大肠型;脾肾阴阳两虚,毒痰湿瘀互结留滞大肠型(寒热错杂)等.炎症期以"湿热态""郁火态"为纲,辨证为脾胃虚弱,湿浊下迫肠腑型,治法为健脾利湿,通降谷道,以脏连丸为靶方;肝郁脾湿,湿热留滞胃肠型,治法为疏肝解郁,健脾利湿,通降谷道,以柴胡疏肝散为靶方;肝郁脾虚,气滞瘀堵大肠型,治法为疏肝化瘀,健脾化湿,通降肠腑,以大柴胡汤、大黄牡丹汤为靶方等.炎积癥瘕期以"癌毒态"为纲,如辨证为脾阳虚夹寒,寒湿阻滞肠道型,治法为温阳健脾,散寒祛浊,以附子理中丸为靶方;脾虚痰阻,水湿痰阻肠腑型,治法为健脾利湿,理气行滞,以二陈汤合参苓白术散为靶方;脾肾阴阳两虚,毒痰湿瘀互结留滞大肠型,治法为平调阴阳,化瘀理气行滞,以乌梅丸或半夏泻心汤合蛰虫丸为靶方等.此阶段脏腑气机虚弱加之有形之邪的复合态,如遇蒹加毒痰癌态,可加"半边莲配伍七叶一枝花""蒲公英配伍山慈菇"药对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痰瘀毒积态,选用"三棱配伍莪术、胆南星""血竭配伍白附子"药对活血化瘀,化痰散郁.康复期以"阴火态"为纲,如辨证为肾脾阳虚毒滞,阳虚毒滞大肠型,治法为温肾健脾,散寒祛毒,利水消肿,以归脾汤、实脾饮为靶方;脾虚中气下陷,气虚失司大肠型,治法为补中益气,升阳祛毒,以补中益气汤、八珍汤为靶方等.此阶段脏腑功能虚弱,病邪渐除,根据临床症状及靶方加相应靶药,如遇蒹加气虚乏力,选用红参、西洋参等;如蒹加气滞食积选用调理气机之枳壳、陈皮、青皮等,消导开胃之薏苡仁、炒白术、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等.陈老师还在辨证分型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病因靶药、症靶药、标靶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单细胞转录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慢性疲劳综合征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之间分子机制及其潜在干预中药预测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通过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简称"新冠后")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患者与正常受试者的单细胞转录组数据,探讨新冠后CFS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之间的分子机制,并预测调控关键基因的潜在中药,为治疗新冠后CFS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使用R语言4.2.1中的"Seurat"包处理新冠后CFS患者与正常受试者的外周血单细胞测序数据,"CellChat"包进行细胞通讯分析,"scMetabolism"包评估细胞代谢特征,综合5种算法(AddModuleScore、AUCell、UCell、singscore和ssGSEA)计算新冠后CFS患者与正常受试者中5种免疫细胞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评分,并比较两者间的差异.使用"scCODE"包鉴定各类免疫细胞在正常受试者与新冠后CFS患者之间的差异表达(differential expression,DE)基因.Upset图分析得到新冠后CFS炎症反应相关基因(inflammatory response related genes,IRGs)、氧化应激相关基因(oxidative stress related genes,OSRGs)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apoptosis related genes,ARGs).使用"ClusterProfiler"包分别对 IRGs、OSRGs、ARGs 进行基因本体生物学过程(gene ontology biological process,GOBP)富集分析.基于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构建"IRGs-OSRGs-ARGs"分子交互复杂网络,使用cytoHubba插件筛选关键基因.利用COREMINE数据库预测调控关键基因的中药,并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统计中药的性味归经、药物功效分类.结果 共鉴定出5种免疫细胞,分别为B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和单核细胞.相比于正常受试者,新冠后CFS患者的细胞通讯更为丰富且强度更大,两者之间并无明显差异的细胞代谢特征.新冠后CFS患者中各类免疫细胞的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评分普遍高于正常受试者.共得到33个IRGs、17个OSRGs和54个ARGs."IRGs-OSRGs-ARGs"分子交互网络显示,IRGs、OSRGs和ARGs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最后鉴定出8个关键基因.干预中药药性以寒为主,温、平次之;药味以苦、辛、甘为主;归经以肝、脾、肺为主;功效分类以补虚药(甘草、人参等)、清热药(黄芩、鱼腥草等)、活血化瘀药(郁金、丹参等)为主.结论 新冠后CFS患者存在异常的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状态,且三者之间密切关联.8个关键基因(TNF、BCL2、CTNNB1、CXCL8、IFNG、HIF1A、MCL1、CYCS)可能是新冠后CFS的潜在治疗靶标.临床治疗新冠后CFS应注重补虚药、清热药及活血化瘀等药物的配伍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潘俊辉治疗肺结节用药经验介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总结介绍潘俊辉教授辨治肺结节的临床经验.潘俊辉教授认为,肺结节病位在肺络,以肺、脾、肾虚为本,以气郁、痰浊、瘀血、邪毒痹阻肺络为标.临床常见诸型:痰瘀互结,痹阻肺络;邪毒郁结,瘀热阻络;情志不舒,气郁气结;阳气不足,邪气滞络.临证寒温药并用,且善用虫类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舒琦瑾治疗手足皮肤反应经验总结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总结舒琦瑾教授治疗手足皮肤反应的临证经验,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临床跟诊、医案收集和研究分析,从病因病机、分期辨证、治则治法、遣方用药等方面总结舒教授治疗手足皮肤反应的临证经验,并列举经典医案加以佐证.[结果]舒教授提出,"热毒血瘀"为手足皮肤反应的核心病机,贯穿疾病始终,热毒、血瘀、湿邪、血虚、风燥等因素相互兼夹转化.临床上根据手足皮肤反应前、中、后期变化将其分成热毒蕴肤证、湿热瘀阻证、血虚风燥证三种证型,并随证创立"手足宁方"系列方剂.文中所附两则医案呈现了手足皮肤反应三种证型,分别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活血化瘀、清热利湿,养血润燥、祛风通络,疗效确切.[结论]舒教授以"热毒血瘀"角度为切入点治疗手足皮肤反应,根据临床证候变化,灵活辨证,随证立方,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学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新安"张一帖内科"痹病辨证思路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总结"张一帖内科"治疗痹病的中医辨证思路.[方法]通过跟诊学习,收集、整理、分析典型医案,查阅相关中医古籍及文献,结合新安医学"张一帖内科"主要传承人国医大师李济仁及李艳教授临证时所谈所述,从痹病病因病机、创新痹病新安理论、临证论治三个方面总结"张一帖内科"治疗痹病的辨证思路与经验,并附医案两则加以佐证.[结果]新安"张一帖内科"创新新安医学理论,创立"平衡寒热、扶元培土"学说,以"寒热三期"疗法治疗痹病,临证注重平调寒热、扶元培土、调和气血、化痰散瘀.验案一中患者反复多关节疼痛,病程长,李艳教授自创"益肾清络活血方"合乌头汤加裁"化痰散瘀",治疗痰瘀互阻型痹病;验案二中患者劳累过度,湿邪入络,多关节疼痛、肿胀、活动不利,局部有热感,神疲乏力,李艳教授辨证该患者为痹病湿热内阻兼气血亏虚证,以"清热解毒、益气活血通络"平调寒热.[结论]新安"张一帖内科"在治疗痹病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临床特色,辨证灵活,效果甚佳,是新安医学的重要分支,为中医药治疗痹病拓展了新思路,值得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谢晶日教授从"虚毒瘀"论治慢性乙型肝炎特色心悟
编辑人员丨2024/7/6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由持续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乏力、食欲减退、腹胀、腹痛等临床表现的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谢晶日教授认为慢性乙型肝炎总的病机为正气亏虚,湿热疫毒之邪滞于肝脾,病久湿热瘀毒互结,终致肝脾肾虚损.病位及病性方面,谢师指出慢性乙型肝炎初起责之于肝,继则累及脾、肾、胆、胃等,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治疗方面,谢师针对该病"虚毒瘀"的病机分别提出了"健运脾胃,顾护根本""清热解毒,兼重除湿""活血祛瘀,缓通肝络"的特色治法;用药方面,寒温并举,苦甘齐施,辛散气血,肝脾同调;常用药物有柴胡、黄芪、白术、太子参、陈皮、鸡内金、连翘、板蓝根、田基黄、水飞蓟、泽泻、猪苓、三棱、莪术、延胡索、川芎等,其辨证思路清晰,选方加减灵活,临床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