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尿素氮与肌酐比值对小肠出血者小肠镜检查进镜途径的指导价值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与肌酐(creatinine,Cr)比值(BUN/Cr)对小肠出血患者行小肠镜检查时进镜途径选择的指导价值。方法:2015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因潜在小肠出血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接受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并在出血48 h内行BUN和Cr检测的105例患者纳入回顾性分析,根据BUN/Cr比值是否大于81分成升高组( n=52)和正常组( n=53),使用 χ2检验比较两组经口进镜和经肛进镜病变检出率。 结果:105例潜在小肠出血患者中,79例经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明确出血原因,总体病变检出率为75.24%(79/105)。升高组52例,总体病变检出率为76.92%(40/52),经口进镜病变检出率为79.49%(31/39),经肛进镜病变检出率为47.37%(9/19);正常组53例,总体病变检出率为73.58%(39/53),经口进镜病变检出率为63.64%(21/33),经肛进镜病变检出率为51.43%(18/35)。经口进镜病变检出率升高组明显高于正常组( χ2=6.576, P=0.010),经肛进镜病变检出率升高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2.230, P=0.135)。 结论:对于潜在小肠出血的患者,在活动性出血48 h内,BUN/Cr>81时可首先考虑行经口小肠镜检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短单气囊小肠镜在Roux-en-Y术后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估短单气囊小肠镜(single balloon enteroscope, SBE )辅助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在Roux-en-Y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鼓楼医院消化内镜中心2019年5月—2019年9月行短SBE辅助ERCP诊治的10例Roux-en-Y术后患者(14例次ERCP,短SBE组)和2016年3月—2019年4月行常规SBE辅助ERCP诊治的55例Roux-en-Y术后患者(87例次ERCP,常规SBE组)的资料。对比短SBE组和常规SBE组到达盲袢的成功率和平均时间、诊断成功率、治疗成功率、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短SBE组和常规SBE组到达盲袢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7.1 min和23.4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4)。两组到达盲袢成功率分别为和100.0%(14/14)和95.4%(83/87)。短SBE组和常规SBE手术平均时间分别为62.6 min和64.3 min,两组诊断和治疗成功率均为100.0%,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4% (3/14)和16.1 % (14/83),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结论:常规SBE和短SBE辅助下ERCP均可安全有效诊疗Roux-en-Y术后患者,但短SBE由于设计独特和好的操控性更易更快到达盲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西罗莫司治疗儿童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1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患儿男,8岁,因全身多发血管瘤5年,贫血1年就诊。患儿5年前全身皮肤出现散在大小不等血管瘤,进行性增多,确诊为全身多发血管瘤,于外院多次行血管瘤介入及手术治疗,效果不佳。1年前出现大量暗红色血便,伴有乏力、头晕,当地医院查血红蛋白51 g/L,血小板130 × 10 9/L[参考值(100 ~ 300)× 10 9/L,下同],给予止血、输血等对症治疗,仍间断便血。家族中无相关疾病史。体检:精神可,贫血貌,面色苍白,全身皮肤散在大小不等血管瘤,多数突出皮面。左手多发血管畸形,局部瘢痕形成,出现不能握持等功能障碍;外生殖器可见血管瘤样凸起;足底见多发血管瘤( 图1A, 图1B, 图1C)。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3.53 × 10 9/L,红细胞2.64 × 10 12/L,血红蛋白35 g/L,血小板199 × 10 9/L,平均血红蛋白量17.2 pg(25 ~ 34 pg),平均血红蛋白浓度212 g/L(310 ~ 355 g/L),血清铁1.4 μmol/L(11 ~ 306.8 μmol/L),粪便隐血阳性。腹部超声示肝脏多发血管瘤,最大5.3 mm × 2.9 mm,腹腔肠管内可见多处大小不等的异常团块附着肠壁生长,最大者14.7 mm × 9.2 mm。X线检查发现左手软组织肿块影伴局部隆起,提示血管瘤。双气囊小肠镜示胃底、胃体、胃角、胃窦、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及直肠黏膜可见多发圆形、半圆形、椭圆形及不规则隆起,表面溃破,可见糜烂及溃疡形成,直径30 ~ 45 mm( 图1D、 图1E)。肠道隆起病变处组织病理示黏膜层、黏膜肌层及黏膜下层增生扩张的血管,内见充血、淤血、血栓形成( 图1F)。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气囊辅助小肠镜分期治疗波伊茨-耶格综合征小肠息肉165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随访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估气囊辅助小肠镜(BAE)分期随访治疗波伊茨-耶格综合征(PJS)小肠息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5年2月至2019年9月多次就诊于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并行BAE监测和治疗小肠息肉的PJS患者资料,观察BAE分期随访治疗次数、手术相关并发症及其进行内科保守或外科手术治疗的情况。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研究BAE随访治疗次数与每次切除小肠息肉数量和最大径的关系。结果:共165例PJS患者入组,男98例,女67例,首次就诊平均年龄为(22.5±9.4)岁。165例PJS患者共进行664例次BAE手术,每例患者接受BAE手术的次数、随访治疗次数分别为(4.0±1.8)次和(2.8±1.1)次,接受2、3、4、5、6、7、8、9、10、11次BAE手术的患者分别有26、52、35、28、12、4、2、2、2、2例,接受2、3、4、5、6、7次BAE分期随访治疗的患者分别有165、76、30、12、4、4例。第1~5次BAE随访治疗期间每例患者内镜下切除小肠息肉数量分别为7.0枚(2.0枚,11.0枚)、4.0枚(2.0枚,10.0枚)、3.0枚(1.0枚,8.5枚)、5.5枚(1.8枚,10.3枚)、3.0枚(2.0枚,6.8枚),切除小肠息肉的最大径分别为4.5 cm(3.0 cm,6.0 cm)、3.0 cm(1.5 cm,4.0 cm)、2.0 cm(1.5 cm,3.0 cm)、3.0 cm(2.5 cm,4.0 cm)、2.5 cm(1.5 cm,4.0 cm)。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BAE随访治疗次数与每次切除小肠息肉的数量和最大径均呈负相关( r s=-0.141, P=0.003; r s=-0.400, P<0.01)。BAE切除小肠息肉的手术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2%(21/664),61.9%(13/21)的并发症经内科保守治疗后治愈。随访期间PJS合并肠套叠26例,其中20例(76.9%)经BAE切除小肠息肉治疗后肠套叠消失,共13例患者因肠套叠(6例)或息肉最大径较大堵塞肠腔(7例)行外科手术治疗。 结论:BAE分期随访治疗PJS小肠息肉安全、有效,可减少PJS小肠息肉数量,缩小息肉最大径,并能预防和治疗小肠息肉相关并发症,有效减少PJS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次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经气囊辅助小肠镜治疗深部小肠良性狭窄的疗效初探(含视频)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回顾2017年9月—2019年12月间13例经气囊辅助小肠镜治疗深部小肠良性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不同病变狭窄特点、内镜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显示,13例患者中克罗恩病6例,隐源性多灶性溃疡性狭窄性小肠炎(cryptogenic multifocal ulcerous stenosing enteritis,CMUSE)4例,病因未明小肠狭窄3例。17次小肠镜治疗共发现狭窄38处,35处为膜状狭窄,3处为柱状狭窄。6例克罗恩病患者共发现13处狭窄,其中4例单处狭窄,1例3处狭窄,1例6处狭窄。4例CMUSE患者共发现21处狭窄,均为膜状狭窄。共对镜下所见狭窄行18次球囊扩张,10次IT刀切开,技术成功率88.2%(15/17),临床有效率76.9%(10/13)。随访3~28个月,有1例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后1例迟发性出血,3例迟发性穿孔,均经对症治疗好转。表明经小肠镜治疗深部小肠良性狭窄在技术上可行,能在短期内改善患者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成人Meckel憩室40例临床特征与诊断方法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成人Meckel憩室的临床特征,并探讨不同影像学和内镜检查方法对成人 Meckel憩室术前诊断的价值。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23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确诊的成人Meckel憩室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情况和病理结果。结果:共40例患者,男性32例(80.0%),女性8例(20.0%),男女比例为4∶1,中位年龄39岁。因消化道出血、腹痛就诊者和无症状者分别占52.5%(21/40)、12.5%(5/40)和35.0%(14/40)。其中因消化道出血就诊者病程0~13年,最低血红蛋白水平为(67±14)g/L,47.6%(10/21)的患者曾输注同型悬浮红细胞治疗。腹部CT、血管造影、核素异位胃黏膜显像和核素锝标记红细胞出血显像等检查的术前诊断阳性率分别为2.6%(1/39)、0(0/7)、3/7和2/4;胶囊内镜和经肛单气囊小肠镜的诊断率分别为1/12和85.0%(17/20)。34例患者经外科手术成功治疗,术中显示憩室距回盲瓣距离20~170 cm;术后病理活组织检查结果均符合小肠憩室改变,其中7例(23.5%)病理结果显示存在异位胃黏膜,2例(5.9%)显示存在异位胰腺组织。结论:成人Meckel憩室男性患者居多,多以消化道出血首发,经肛小肠镜检查诊断阳性率最高,手术是推荐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诊治的回顾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估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内镜选择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1年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接受ERCP诊治的3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插镜成功率、诊断成功率、治疗成功率、ERCP成功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34例患者接受了50例次ERCP诊治。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ERCP的插镜成功率、诊断成功率、治疗成功率和ERCP成功率分别为92.0%(46/50)、93.5%(43/46)、88.4%(38/43)和76.0%(38/50)。结肠镜和气囊辅助式小肠镜辅助ERCP的成功率分别为76.0%(19/25)和75.0%(18/24);共有3例不良事件,1例患者术中发生胆肠吻合口黏膜撕裂,1例患者术中发生心跳呼吸骤停,1例患者术后发生胆管炎。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行ERCP总体是有效和安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使用结肠镜和气囊辅助式小肠镜辅助ERCP具有相似的成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小肠镜在儿童波伊茨-耶格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及治疗时机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单气囊小肠镜在儿童波伊茨-耶格综合征(PJS)中的应用价值及治疗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2011年1月至2021年9月确诊33例PJS患儿的年龄、性别、家族史、临床症状、小肠镜检查及治疗情况、息肉切除数目、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外科手术情况、复发及随访等临床资料,并应用 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共纳入33例PJS患儿,均接受至少1次单气囊小肠镜检查,其中男21例,女12例;年龄(9.00±3.13)岁。患儿主要表现为黑斑(33例)及消化道多发息肉(31例)。黑斑分布:口唇33例,同时伴随手指末端3例,脚趾末端2例,指趾末端6例。手术过程中共切除息肉391粒,以空肠息肉为主(37.08%,145/391粒)。11例PJS患儿发生肠套叠,其中小肠套叠占90.91%(10/11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10例(30.30%,10/33例),因急性难治性肠套叠接受外科手术占72.73%(8/11例)。术中出现肠穿孔1例,出血2例,予止血夹封闭及外科手术治疗均完全恢复。年龄>8岁患儿空回肠息肉和巨大息肉发生率均高于≤8岁患儿[92.55%(149/161粒)比7.45%(12/161粒),96.20%(76/79粒)比3.80%(3/79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9.854、8.711,均 P<0.05);不同年龄段内肠套叠的发生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33例PJS患儿中,57.58%(19/33例)术后1~3年复发,随访至今无癌变病例。 结论:PJS患儿小肠息肉常见,单气囊小肠镜在PJS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可靠,安全性高;8岁以上患儿易发生空回肠息肉及巨大息肉,建议对8岁以上PJS患儿至少完成1次小肠镜检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不同对接时间对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结果及安全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估不同对接时间对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结果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2019年4月—2020年8月于南京鼓楼医院完成经口联合经肛小肠镜检查的患者分为同日对接组与非同日对接组。比较两组患者小肠镜对接率、经口小肠镜时间、经肛小肠镜时间、对接总时间、不良事件、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结果:纳入患者119例,除外小肠镜检查发现小肠狭窄无法完成对接者23例,96例患者中,同日组对接率92.9%(39/42),非同日组对接率74.1%(40/5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390, P=0.036)。同日组与非同日组比较,经肛小肠镜时间[(35.59±23.29)min比(55.10±19.04)min, t=-4.080, P<0.001]、对接总时间[(89.10±27.82)min比(114.20±24.55)min, t=-4.254, P<0.001]、住院天数[(9.24±3.76)d比(11.76±4.41)d, t=-2.599, P=0.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经口小肠镜时间、住院费用、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双气囊小肠镜同一日对接方法可提高小肠镜对接率、缩短检查时间、降低平均住院日,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双气囊小肠镜治疗儿童Peutz-Jeghers综合征小肠息肉肠套叠的初步探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双气囊小肠镜(DBE)治疗儿童Peutz-Jeghers综合征(PJS)小肠息肉肠套叠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2023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消化科住院的经DBE检查及治疗的PJS小肠息肉肠套叠的患儿,对其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外科手术史、腹部超声、小肠镜检查治疗情况及术后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PJS小肠息肉肠套叠患儿纳入研究,其中男9例,女5例,平均年龄(10.25±2.52)岁。14例患儿共合并21处小肠套叠,其中单发套叠者8例,多发套叠者6例。14例患儿均行DBE检查及治疗,共切除小肠息肉215枚,手术过程中未发生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12例患儿经DBE治疗成功解除了肠套叠,引起肠套叠的小肠息肉最大径平均为(4.38±1.43)cm。1例患儿DBE未到达肠套叠息肉部位,1例患儿DBE术后出现肠梗阻,行外科手术治疗。结论:DBE为无完全性肠梗阻的PJS小肠息肉肠套叠患儿提供了一种相对有效的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