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肾固疏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温肾固疏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105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温肾固疏汤,2组均连续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VAS量表评价疼痛程度;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检测股骨大粗隆(Troch)、Ward’s三角区(Ward’s)及L 1~ 4的骨密度;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类固醇激素受体辅激活子-3(SRC-3)、Bcl-2及转录元件辅激活蛋白(PGC-1a)水平;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9.3%(42/53)、对照组为61.5%(32/5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955, P=0.047)。观察组治疗后腰膝酸软、腰脊疼痛、下肢痿弱、步履维艰评分及总分,以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21.956、20.472、18.591、13.439、19.594、9.035, P值均<0.001)。治疗后,观察组Troch[(0.70±0.07)g/cm 2比(0.67±0.06)g/cm 2, t=2.356]、Ward’s[(0.57±0.06)g/cm 2比(0.51±0.05)g/cm 2, t=5.561]及L 1~ 4[(0.88±0.07)g/cm 2比(0.80±0.05)g/cm 2, t=6.727]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 P<0.05);血清SRC-3[(0.34±0.08)ng/L比(0.27±0.07)ng/L, t=4.768]、Bcl-2[(9.56±2.15)μg/L比(8.45±2.07)μg/L, t=2.694]及PGC-1a[(0.33±0.06)g/L比(0.25±0.04)g/L, t=8.02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温肾固疏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有效减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骨密度,上调SRC-3、Bcl-2、PGC-1a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以温为要,以通为顺”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阳气亏虚是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病机关键,病变脏腑涉及肺、脾、肾、心,水瘀互结是其病情进展的重要因素,提出“以温为要,以通为顺”为本病基本治则,临床自拟肾病方作为基础方,肺病者配伍益肺宣散之品,常合用玉屏风散加减;脾病者配伍温阳健中之品,常合用实脾饮加减;肾病者配伍温肾固摄之品,常合用右归丸加减,心病者配伍辛温通窍之品,常合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医案类聚》明清医家治疗臌胀用药规律数据挖掘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基于《医案类聚》探讨明清时期医家治疗臌胀的用药、组方规律及其学术思想。方法:检索《医案类聚》所载明清时期医家治疗臌胀的医案,提取其中处方信息,基于R 4.2.1和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统计药物频次、性味归经、功效类别,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214首,涉及中药239味,总频次2 080次,高频中药(频次≥30)有茯苓、陈皮、泽泻、白术、附子等,用药药性以温、平、寒为主,药味以辛、甘、苦为主,归经以脾、肝、肾经为主,功效类别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发现,使用频次最高的药对为茯苓-陈皮。聚类分析发现,频次≥20的中药可分为4个聚类。结论:明清医家治疗臌胀以健脾利水、疏肝理气、温肾化饮为基本治法,用药兼顾升降气机、攻补兼施、寒热并调、燮和气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淫羊藿性激素样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淫羊藿是常用的温肾壮阳药,具有雄、雌性激素样作用,不仅可直接作用于性器官调节激素水平,还可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发挥性激素样作用,其对激素水平的调节与植物激素特点相似。目前临床常用淫羊藿与其他中药配伍治疗性激素缺乏相关疾病,如男性精子减少症、弱精子症、前列腺增生、功能性勃起功能障碍,以及女性卵巢早衰、围绝经期综合征、排卵期障碍性不孕症、PCOS患者高雄激素血症等,临床疗效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高压氧联合温肾益气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气道炎症及氧化应激的影响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温肾益气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气道炎症及氧化应激的影响及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按体质量排序法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温肾益气颗粒组(1.5 g/kg温肾益气颗粒)、高压氧组(0.20 MPa高压氧)、联合组(0.20 MPa高压氧+1.5 g/kg温肾益气颗粒),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组采用烟熏联合气道滴注脂多糖法建立COPD模型。建模后按照相应治疗方法持续治疗4周。比较各组肺功能及血气指标、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因子、肺组织中氧化应激指标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核因子-κB(NF-κB)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治疗4周后,对照组、模型组、温肾益气颗粒组、高压氧组和联合组第0.3 s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 0.3/FVC)分别为83.69±5.24、62.30±6.07、75.26±7.15、75.87±6.02、81.85±6.33,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分别为(48.61±3.10)mm Hg、(57.92±4.23 )mm Hg、(54.14±3.19 )mm Hg、(54.08±3.62 )mm Hg、(49.32±3.87)mm Hg。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FEV 0.3/FVC降低、PaCO 2升高( P<0.05);与模型组比较,温肾益气颗粒组、高压氧组及联合组FEV 0.3/FVC均升高、PaCO 2均降低( P<0.05);与温肾益气颗粒组和高压氧组相比,联合组FEV 0.3/FVC更高、PaCO 2更低( 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肺组织中丙二醛(MDA)、NF-κB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PPARγ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 P<0.05);与模型组比较,温肾益气颗粒组、高压氧组及联合组BALF中TNF-α、IL-1β、MCP-1及肺组织中MDA、NF-κB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温肾益气颗粒组和高压氧组( P<0.05);与模型组比较,温肾益气颗粒组、高压氧组及联合组肺组织中SOD、PPARγ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温肾益气颗粒组和高压氧组( P<0.05)。 结论:高压氧联合温肾益气颗粒能够对COPD大鼠气道炎症及氧化应激起到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PARγ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贾玫教授从痰论治肿瘤相关性失眠经验
编辑人员丨2周前
肿瘤相关性失眠(Cancer related insomnia,CRI)是肿瘤诊治过程中出现的睡眠障碍,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约52.6%-67.4%,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贾玫教授长期从事抗肿瘤及其相关并发症的治疗,从痰论治CRI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认为"痰阻气血水三道"为其基本病因,"痰阻气滞伤肝""痰阻血瘀伤心""痰阻水泛伤肾"为其核心病机.以疏肝、养心、温肾并重为治则,使气机、血脉、水道并调,痰浊得化,睡眠自安,为临床诊治CRI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陈康清治疗慢性结肠炎经验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陈康清老师认为,脾肾虚致泄为慢性结肠炎主要病机.陈老师运用"态靶辨治"理论治疗慢性结肠炎,将慢性结肠炎分为炎症期、炎积癥瘕期、康复期三个阶段,将其发展的某一阶段的病理过程分为"郁火态、湿热态、癌毒态、阴火态"四种状态,辨证分为八种证型:脾胃虚弱,湿浊下迫肠腑型;脾阳虚夹寒,寒湿阻滞肠道型;脾虚中气下陷,气虚失司大肠型;肝郁脾湿,湿热留滞胃肠型;肝郁脾虚,气滞瘀堵大肠型;脾虚痰阻,水湿痰阻肠腑型;肾脾阳虚毒滞,阳虚毒滞大肠型;脾肾阴阳两虚,毒痰湿瘀互结留滞大肠型(寒热错杂)等.炎症期以"湿热态""郁火态"为纲,辨证为脾胃虚弱,湿浊下迫肠腑型,治法为健脾利湿,通降谷道,以脏连丸为靶方;肝郁脾湿,湿热留滞胃肠型,治法为疏肝解郁,健脾利湿,通降谷道,以柴胡疏肝散为靶方;肝郁脾虚,气滞瘀堵大肠型,治法为疏肝化瘀,健脾化湿,通降肠腑,以大柴胡汤、大黄牡丹汤为靶方等.炎积癥瘕期以"癌毒态"为纲,如辨证为脾阳虚夹寒,寒湿阻滞肠道型,治法为温阳健脾,散寒祛浊,以附子理中丸为靶方;脾虚痰阻,水湿痰阻肠腑型,治法为健脾利湿,理气行滞,以二陈汤合参苓白术散为靶方;脾肾阴阳两虚,毒痰湿瘀互结留滞大肠型,治法为平调阴阳,化瘀理气行滞,以乌梅丸或半夏泻心汤合蛰虫丸为靶方等.此阶段脏腑气机虚弱加之有形之邪的复合态,如遇蒹加毒痰癌态,可加"半边莲配伍七叶一枝花""蒲公英配伍山慈菇"药对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痰瘀毒积态,选用"三棱配伍莪术、胆南星""血竭配伍白附子"药对活血化瘀,化痰散郁.康复期以"阴火态"为纲,如辨证为肾脾阳虚毒滞,阳虚毒滞大肠型,治法为温肾健脾,散寒祛毒,利水消肿,以归脾汤、实脾饮为靶方;脾虚中气下陷,气虚失司大肠型,治法为补中益气,升阳祛毒,以补中益气汤、八珍汤为靶方等.此阶段脏腑功能虚弱,病邪渐除,根据临床症状及靶方加相应靶药,如遇蒹加气虚乏力,选用红参、西洋参等;如蒹加气滞食积选用调理气机之枳壳、陈皮、青皮等,消导开胃之薏苡仁、炒白术、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等.陈老师还在辨证分型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病因靶药、症靶药、标靶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一气周流"理论探讨帕金森病病机及论治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清代名医黄元御精读中国古代医学经典和自然哲学著作,在"天人相应"和"气一元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的学术理论,呈现为左升右降、中焦斡旋的气机运转模式,"中焦为轴,四象为轮",枢轴运转,则阴平阳秘,脏腑调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作为全球第二大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病情呈缓慢性进展,现代医学对本病暂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意义重大.该文将运用黄元御的"一气周流"理论,从整体动态的角度去探讨帕金森病的病机及治则,提出帕金森病的病机以中土失运为根本,乙木下陷、肾水下寒、肺金右滞为关键,共同引起全身气机周流阻滞;并提出了运用黄芽汤加减健运脾胃、斡旋中焦,桂枝苓胶汤加减疏肝解郁、清风泄热,天魂汤加减温肾助阳、燥湿解郁,下气汤加减收敛肺气、调达肝气,以达到恢复全身气机周转的目的,从而为帕金森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金匮要略》温阳化气理论论治慢性肾衰竭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慢性肾衰竭是临床常见病,其病程较长,迁延难愈,严重危害患者健康.《金匮要略》温阳化气理论认为慢性肾衰竭本虚标实,以阳虚为本,瘀浊为标,临床以温阳化气法为治则.《金匮要略》临证治疗慢性肾衰竭,采用温肾补气、温肺纳气等法以温煦脾肺、交通心肾、运化气机;温散寒湿、温利水饮等法以运化水湿、通利瘀浊、祛逐阴邪,使阳虚得复,正气充盈,脾肾相安,水湿瘀浊无所稽留,则病渐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金匮要略》"气血水"理论分期辨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以反复发作并呈渐进性加重为特点.基于《金匮要略》"气血水"理论,本病病机可责之气虚、血瘀、痰饮水湿交互为患,治疗当气血水并调,可采取分期辨治.缓解期患者辨证多属气虚血瘀,治宜益气补虚、活血化瘀.急性加重期属痰瘀交阻证者,当治以化痰平喘、祛瘀通络;属阳虚水泛证者,当治以温肾逐寒、扶脾利水;属气血水失调并重导致的心力衰竭者,则治宜益气温阳治其本,活血利水治其标.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