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绵阳地区儿童防灾减灾意识及自救互救能力现状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绵阳地区儿童防灾减灾意识及自救互救能力现状,为针对性制定科学的儿童灾害知识培训方案提供参考,提升儿童灾害发生时的生存能力。方法:通过文献查阅、专家咨询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绵阳地区县(市)级高中、初中、小学2 162人进行调查。结果:有8.3%的儿童灾害意识薄弱;儿童灾害相关知识了解较好,报警电话知晓率最高91.8%,火灾、洪涝、地震逃生及地震预警知识得分次之(86.5%、84.2%、84.2%、83.0%),心肺复苏、消防栓操作知晓率很低(58.8%、57.4%),仍有部分儿童选择不当逃生行为;预警知识及急救技能得分与性别、年龄相关,在灾害前兆知识、灭火器消防栓使用及急救技能方面,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 P<0.001),除火灾相关知识、燃气泄漏逃生、避难场所知晓率外,年龄越大得分越高( P<0.05);预警、逃生知识及急救技能得分与其家庭所在地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而与民族、父母学历、学校所属性质无相关性;有备灾包的家庭占60.1%,80.0%以上儿童选择应准备手电筒、食物和水、急救药包,而65.0%~75.0%的儿童认为没有必要准备收音机、电话号码本、现金。 结论:儿童的减灾意识及自救互救能力总体较好,但仍存在急救技能不足、选择不当逃生行为的情况。应加强儿童基础教育中灾害意识和自救能力教育,减少因灾害导致的儿童伤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高原环境下猪肠管火器贯通伤的早期凝血功能变化特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高原环境下猪肠管火器贯通伤的早期凝血功能变化特点。方法:选取20头健康长白仔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平原组、高原组,每组10只。平原组放置于海拔800 m的平原境中,高原组放置于模拟海拔6 000 m高原的实验舱中48 h。两组均手枪致腹部肠管火器贯通伤后返回平原观察室。各组伤后0、2、4、8、12及24 h分别检测外周血凝血和纤溶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血栓弹力图(TEG)[凝血反应时间(R值)、血凝块形成时间(K值)、血凝块形成速率(α角)、血凝块最大强度(MA)、凝血综合指数(CI)]、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型血小板比率(P-LCR)]。结果:高原组伤后0、2 h PT均较平原组显著降低,伤后8、12、24 h PT均较平原组显著升高( P<0.01);伤后4 h PT与平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高原组伤后0、2、4 h APTT均较平原组显著降低,伤后8、12、24 h APPT均较平原组显著升高( P<0.01)。高原组伤后0、2、4 h TT均较平原组显著降低,伤后12、24 h TT均较平原组显著升高( P<0.01);伤后8 h TT与平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高原组伤后0、2、4、8、12、24 h Fbg、D-D、FDP均较平原组显著升高( P<0.01)。高原组伤后0、2、4 h R值均较平原组显著降低,伤后8、12、24 h R值均较平原组显著升高( P<0.01)。高原组伤后0、2、4 h K值均较平原组显著降低,伤后8、12、24 h K值均较平原组显著升高( P<0.05或0.01)。高原组伤后0、2、4 h α角均较平原组显著升高,伤后8、12、24 h α角均较平原组显著降低( P<0.01)。高原组伤后0、2、4、8 h MA值均较平原组显著升高,伤后12、24 h MA值均较平原组显著降低( P<0.01)。高原组伤后0、2、4 h CI值均较平原组显著升高,伤后8、12、24 h CI值均较平原组显著降低( P<0.01)。高原组伤后0、2、4、8 h PLT均较平原组显著升高,伤后12、24 h PLT均较平原组显著降低( P<0.05或0.01)。高原组伤后0、2、4、8、12、24 h MPV均较平原组显著升高( P<0.01)。高原组伤后2、4、8、12、24 h PDW均较平原组显著升高( P<0.05或0.01),伤后0 h PDW与平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高原组伤后0、2、4、8、12、24 h P-LCR均较平原组显著升高( P<0.01)。 结论:与平原环境相比,高原环境下猪肠管火器贯通伤早期更易出现高凝状态并伴随轻度纤溶亢进,更快进入低凝状态并伴随明显纤溶亢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非火器颅底穿透伤一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非火器颅底穿透伤属于开放性颅脑损伤,多由意外事故或暴力等因素造成。由于术中需要严格保护受累的重要神经和血管,且术后常面临出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对这种损伤的处理相当棘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收治1例11月龄非火器颅底穿透伤患儿。笔者总结该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非火器颅底穿透伤的手术方式和围术期管理要点,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重型颅脑火器爆炸伤早期空运医疗后送一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火器爆炸伤早期空运医疗后送的可行性。方法:报道1例重型颅脑火器爆炸伤术后患者的早期空运医疗后送全流程处置并文献复习。结果:本例患者为男性,20岁,训练中意外被爆炸手榴弹弹片击中额部,造成重型颅脑损伤,急诊行清创及去骨瓣减压术。术后12 h由固定翼飞机经1.5 h航时后送至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伤后4个月复查头颅CT示,去骨瓣减压术后脑室扩张、脑实质多发软化灶形成。结论:重型颅脑火器爆炸伤经过空运医疗后送前充分评估及后送中专业的重症管理,早期空运医疗后送是可行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四肢血管火器伤诊治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四肢血管火器伤(EVFI)战时批量发生,平时分散出现,可导致急性失血性休克和筋膜间隔综合征,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四肢血管火器伤与血管创伤相比,不仅容易伤及动脉,且损伤重,预后差。目前国内虽有EVFI临床诊治的相关报道,但多为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救治经验,缺乏其后的技术和数据,也无战时阶梯救治方案。因此,笔者结合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以来的文献,就EVFI的流行病学特点、诊断及治疗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我国EVFI的诊治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外周动脉血管断裂四例诊治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回顾分析2012年3月至2017年10月和田地区人民医院诊治的4例不同原因外周血管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4例均为男性,年龄17~59岁,2例火器伤、1例撞击伤和1例锐器伤;2例为股动脉不完全断裂,1例为腘动脉完全断裂,1例为腋动脉完全断裂。4例伤后均由急救车工作人员做加压包扎后送至急诊,伤后至急诊时间30 min至2 h,均紧急行血管修复外科手术,术后患肢皮温、皮色、动脉搏动均恢复正常。术后随访28 ~95个月(平均47.8个月),重建血管血流均通畅,无并发症出现。提示外周血管断裂患者需及时诊断并实施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高原颅脑火器伤的特点及诊治方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高原颅脑火器伤损伤程度重、预后差。与平原比较,高原低压、低氧、寒冷、气候干燥,子弹飞行速度更快、射程更远、撞击动能更大,故造成脑组织损伤更重,病死率更高。然而,目前对于高原颅脑火器伤的研究甚少。因此,笔者结合平原颅脑火器伤的特点,探讨高原颅脑火器伤的流行病学和病理特点,分析高原颅脑火器伤的诊治要点,为高原颅脑火器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高速破片致长白猪肝脏穿透伤模型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建立稳定的破片模拟弹致长白猪肝脏穿透伤模型,评估深部组织损伤特点。方法:根据瞄准点的不同定位方式将12只健康成年长白猪分为A组(瞄准点与描记线上的体表最高点的相对高度h设为5 cm)和B组(高度h设为6 cm),超声定位法确定破片投射方向,使用实验用弹道枪向瞄准点投射高速破片致伤动物。监测两组长白猪的生命体征并进行血常规、血气分析和肝肾功能等指标检测,对肝脏与临近器官的损伤情况以及出血量和生存时间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整体分析结果显示,破片模拟弹打击设定部位肝脏命中率为100%(以右前叶及右外侧叶损伤),腹腔其他器官命中率为25%(3/12),血胸或气胸发生率为8%(1/12)。肝脏创面主要表现为线状肝脏裂伤,肝叶远端全部或部分离断。A、B两组间创面长度和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创面长度(cm):9.8±1.7比11.2±3.8,出血量(g):597.0±477.1比1 032.0±390.3,均 P>0.05〕。瞄准点更靠近前正中线的B组破片模拟肝脏实质裂伤深度明显大于A组(cm:2.8±0.4比1.9±0.6, P=0.015)。实验动物被破片击中后,平均动脉压(MAP)、pH值、动脉血碱剩余(BE)、血红蛋白(Hb)和血细胞比容(HCT)水平均呈下降趋势,在伤后1 h达谷值〔MAP(mmHg,1 mmHg≈0.133 kPa):87.0±33.6,pH值:7.26±0.15,BE(mmol/L):-6.65±8.48,Hb(g/L):9.86±1.10,HCT:0.309±0.029,均 P<0.05〕;而血乳酸(Lac)、乳酸脱氢酶(LDH)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呈随时间升高的趋势,在伤后1 h达峰值〔Lac(mmol/L):10.21±4.40,LDH(U/L):1 417.0±223.3,AST(U/L):234.5(162.5,357.5),均 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出血总量与肝脏实质裂伤的深度相关( r=0.684, P=0.014)。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A组3 h生存率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3%(5/6)比33.3%(2/6), P>0.05〕。 结论:采用破片模拟弹在更靠近前正中线处打击长白猪的方法建立的高速破片致肝脏穿透伤模型重复性好,损伤程度具有可控性,适用于肝脏火器伤的相关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儿童非火器颅脑穿刺伤的术前评估及治疗方法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儿童非火器颅脑穿刺伤的术前评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8例非火器颅脑穿刺伤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儿治疗前予CTA检查10例、MRI检查8例,CTA检查显示异物未伤及患儿颅内大血管;予以全麻下开颅异物取出术7例、全麻下异物直接拔除术3例,另8例于院外自行拔除异物;术后发生脑脊液漏4例、颅内感染7例,但无异物残留及颅内出血发生;随访3~69个月,视力下降3例,眼球活动受限1例,嗅觉减退1例。结论:CTA是评估非火器颅脑穿刺伤患儿颅内血管损伤情况的安全有效手段,CTA检查示异物未伤及血管时予全麻下异物直接拔除也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四肢血管火器伤诊治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7/20
四肢血管火器伤(EVFI)战时批量发生,平时分散出现,可导致急性失血性休克和筋膜间隔综合征,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四肢血管火器伤与血管创伤相比,不仅容易伤及动脉,且损伤重,预后差.目前国内虽有EVFI临床诊治的相关报道,但多为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救治经验,缺乏其后的技术和数据,也无战时阶梯救治方案.因此,笔者结合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以来的文献,就EVFI的流行病学特点、诊断及治疗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我国EVFI的诊治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