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张炳厚治疗失眠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挖掘张炳厚教授治疗失眠的组方规律。方法:收集2016年10月1日-2019年7月31日张教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和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门诊治疗失眠的中药内服方,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建立方药数据库,提取用药频次,聚类分析遣药组方模式、关联规则、核心药物和新方组合。结果:共纳入83首处方,其中患者中医证型主要有心肾不交、心脾两虚和肝肾阴虚型3种,涉及中药134味,使用频次较高的是酸枣仁、柏子仁、紫贝齿、珍珠母。确定了40个常用药物组合,前5位依次为柏子仁-酸枣仁、酸枣仁-紫贝齿、柏子仁-紫贝齿、柏子仁-酸枣仁-紫贝齿和柏子仁-珍珠母;并得到12首新处方,如火麻仁-白芍-麦冬-麸炒白术、黄芩-阿胶-珍珠母-肉桂-柏子仁、炙甘草-白芍-麸炒白术-黄连、炙甘草-生地黄-黄连-麸炒白术-炙黄芪及生晒参-广藿香-川木通-莲子等。结论:张教授治疗失眠组方以安神定志为主,辨证施以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健脾养心、益气养血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探讨邵念方治疗老年期痴呆肾虚髓亏证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邵念方教授治疗老年期痴呆肾虚髓亏证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2019年10月31日邵老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经诊治的老年期痴呆病肾虚髓亏证患者医案,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进行处方统计,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1.2.4)对纳入处方的用药进行用药频次、药性药味、归经功效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和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共纳入医案110个,涉及中药238味,使用频次前10的中药依次为茯苓、石菖蒲、酒萸肉、山药、熟地黄、益智仁、生地黄、黄芪、川芎、白术;药性以平、温、微寒、寒为主;药味以甘、苦、辛、淡为主;归经以脾、肝、肺、肾经为主;功效以利水渗湿、清热活血、宁心、清热解毒、化湿开胃、健脾为主;关联分析结果发现,使用频次超过25次的药物组合有15组,分别是:酒萸肉-茯苓、酒萸肉-山药、山药-酒萸肉、熟地黄-酒萸肉、山药-茯苓、黄芪-茯苓、泽泻-茯苓、牡丹皮-茯苓、熟地黄-茯苓、生地黄-茯苓、远志-石菖蒲、牡丹皮-酒萸肉、牡丹皮-山药、泽泻-酒萸肉、泽泻-山药;聚类分析发现4组新处方,第1组为茯苓、生地黄、熟地黄、泽泻、牡丹皮、酒萸肉、山药,第2组为石菖蒲、肉苁蓉、巴戟天,第3组为益智仁、川芎、炙甘草;第4组为白术、党参、黄芪、当归;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显示,核心组方为六味地黄丸加减。结论:针对老年期肾虚髓亏证痴呆,邵老重视扶正,治疗以补虚为中心,兼顾利水、清热、解毒、化瘀、开窍之法。研究新发现的四组新处方,可为今后辨证加减药物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数据挖掘的国医大师段富津治疗肝硬化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研究国医大师段富津治疗肝硬化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并整理段富津教授肝硬化患者病历,进行常用药物频次统计和关联规则分析,对高频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并得到新处方。结果:共收集段富津教授处方162首,涉及中药115味,药物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苦、辛、甘居多,归经多归肝、脾、心、胃经。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为柴胡、郁金、茯苓、鳖甲、炙甘草等;高频药物组合为柴胡-郁金、柴胡-茯苓、郁金-茯苓、郁金-鳖甲、柴胡-鳖甲、郁金-茯苓-柴胡、郁金-鳖甲-柴胡、郁金-炙甘草-柴胡、柴胡-川芎-郁金、郁金-鳖甲-茯苓、柴胡-鳖甲-茯苓。聚类分析得出新处方2个,第1类为健脾祛湿、理气化痰方,由半夏、陈皮、炙甘草、砂仁、枳壳、茯苓、白术、人参、厚朴、大腹皮、炒麦芽、山楂组成;第2类为行气活血、软坚散结方,由当归、黄芪、鳖甲、牡蛎、郁金、延胡索、桃仁、川楝子、赤芍、丹参、莪术、牡丹皮、白花蛇舌草组成。结论:段富津教授治疗肝硬化以疏肝行气、软坚散结为主,重视活血化瘀、健脾祛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孙郁芝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经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孙郁芝教授认为,慢性肾盂肾炎属中医“劳淋”范畴,患者病程较长,症状复杂,病机多为脾肾亏虚,湿热留恋,兼有气机郁滞,治疗时应兼顾补肾健脾、清热利湿、行气通淋,用药主张平和中正,较少应用峻烈之品,自拟经验方药用黄芪、白术、茯苓、柴胡、杜仲、狗脊、山萸肉、枸杞子、女贞子、土茯苓、蒲公英、萹蓄、乌药、车前子、砂仁、香附、生龙齿、炙甘草,辨证灵活加减。附病案一则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李发枝治疗咳嗽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李发枝教授治疗咳嗽的处方用药规律,以探究其学术思想。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2022年10月31日李教授治疗咳嗽的病历,采用Excel 2016及R语言4.2.1,多维度分析药物的性味归经,通过因子分析探索高频功效分类,聚类分析区分药物群组,并对高频药物进行占比及归经流年分析。结果:共纳入4 746首处方,涉及中药270种,总频次57 700次,用药性味以温性药最多,寒性药次之,温药以辛温、苦温为主,寒药以辛寒、甘寒、苦寒为主,主要归肺经、脾经、胃经、肝经。频次排名前35位中药可聚类为9组,群组1:紫苏子、苦杏仁和麻黄;群组2:辛夷、蝉蜕和甘草;群组3:前胡、桔梗、桑白皮、荆芥、防风和款冬花;群组4:白芷、羌活、陈皮、黄芪、升麻和黄连;群组5:薏苡仁、芦根、桃仁和冬瓜子;群组6:紫苏叶;群组7:柴胡、乌梅、枳实、黄芩和白芍;群组8:细辛、桂枝、干姜、五味子和清半夏;群组9:茯苓和炙甘草。流年分析显示,近3年炙甘草、茯苓、枳实等使用比例逐渐提高。结论:李教授治疗咳嗽以肺与脾胃为核心,临床用药注重升降相因、寒温并用,近年来更加重视从中焦论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UPLC-Q-TOF/MS和分子网络研究黄芪蜜炙前后成分变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技术(UPLC-Q-TOF/MS)与分子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对黄芪及其蜜炙品成分进行分析,比较黄芪蜜炙前后主要成分含量变化。方法:制备黄芪、炙黄芪水提物,采用UPLC-Q-TOF/MS检测其成分,采用全球天然产物分子网络分析平台(GNPS)进行分析鉴定,使用Cytoscape 3.9.1软件对生成的分子网络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Masslynx 4.2软件根据化合物的二级碎片信息对化合物进行鉴别,分析黄芪炮制前后成分含量变化。结果:从黄芪及其蜜炙品中鉴定出47个黄酮类和34个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其中约87%黄酮类成分和82%皂苷类成分在蜜炙后含量下降。结论:通过液质联用结合分子网络的方法可快速解析黄芪蜜炙前后的成分变化,黄芪经蜜炙后部分黄酮及皂苷类成分发生了水解反应,可能是炮制增效的物质变化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首都国医名师王沛治疗结肠癌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首都国医名师王沛教授治疗结肠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王沛教授治疗结肠癌的门诊病案,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处方用药的性味归经、药物频次功效分类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得出高频药物组合。结果:共收集处方65首,涉及中药150味,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肝、脾、肾经为主,按功效分类以补虚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及活血化瘀药为主,常用茯苓、猪苓、半枝莲、生黄芪、莪术等药,以及猪苓-茯苓、生黄芪-炙黄芪、半枝莲-莪术等药物组合;根据关联规则分析,得到高关联药对29对,包括猪苓-炙黄芪-生黄芪、茯苓-半枝莲-猪苓、半枝莲-莪术-猪苓等;聚类分析得到的6类药物组合,以健脾利湿、益气活血、清热解毒、涩肠止血为主。结论:王沛教授多从脾湿、正虚、热毒、血瘀、出血论治结肠癌,治以健脾利湿、益气扶正、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涩肠止血,符合中医治疗肿瘤扶正祛邪思想,可供临床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从厥阴论治恶性肿瘤的核心处方挖掘与机制初探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探讨李忠教授基于厥阴理论辨证论治恶性肿瘤的核心处方,并进行中药含药血清对肿瘤细胞抑制作用的体外实验验证.方法 收集李忠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国际部门诊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恶性肿瘤患者的处方数据,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V 2.3.7分析药物频次、性味归经,并进行中药间的聚类分析、关联分析、复杂网络分析,总结核心处方.将8只SPF级6~8周龄SD雄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4只.分别以2 ml核心处方中药煎剂与同剂量生理盐水灌胃中药组和对照组,连续灌胃7 d,提取含药血清.CCK8法确定含药血清对A549、HepG2细胞的最佳干预浓度与干预时间.设置空白组:完全培养基培养,不加药;中药组:以最佳浓度含药血清进行干预;对照组:以同剂量空白血清进行干预.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凋亡及周期检测,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与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共纳入8 166首处方,药物共300种,用药性温、味甘较多,归经以肝、肺经为多.黄芪、鳖甲、乌梅、山萸肉等16味药物使用频率均>90%.结合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结果与李忠教授经验,得出平调阴阳法核心处方1首,包括生黄芪、炙黄芪、醋鳖甲、仙鹤草、乌梅、党参、当归、熟地黄、忍冬藤、白芍、穿山龙、浙贝母、僵蚕、生牡蛎、山萸肉.实验研究发现,中药含药血清最佳干预浓度为20%、干预时间为48 h.中药组A549、HepG2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低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阻滞细胞周期长于对照组,Bcl-2、N-Cadherin、Vimentin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Cleaved-Caspase-3、E-Cadherin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数据挖掘可得出从厥阴论治恶性肿瘤的核心处方,处方含药血清可体外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机制可能与促进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抑制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通过对女童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患儿临床实际诊疗病例资料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其中药治疗的用药规律.方法:基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提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女童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患儿的病历数据,分为止血期和调理期2个阶段,总结归纳其辨治规律.结果:纳入止血期663例患儿,1 020例病历;调理期796例患儿,2 047例病历.止血期涉及中药169味,排名前5位为侧柏炭、牡丹皮、小蓟、麸炒椿皮和白芍,性味以寒、苦药为最多,归经以肝经为最多,功效以止血、补虚类药物为最多;调理期涉及中药232味,排名前5位为当归、酒女贞子、炙淫羊藿、黄芪和生地黄,性味以温、甘药最多,归经以肝、肾经为最多,功效以补虚类为最多.聚类分析分别获得4类和5类核心药物组合.结论:真实世界临床数据显示肾阴亏虚、血热内扰为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常见证型,治则先以止血为主,待崩漏缓解后,重在调补脾肾以复旧,组方注重止血、补虚、收涩和清热等药物的配伍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国医大师王晞星基于阴火理论辨治癌性发热经验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癌性发热是恶性肿瘤在发病过程中出现的与肿瘤直接相关或因肿瘤治疗而引起的非感染性发热.国医大师王晞星教授从"阴火理论"出发,认为脾胃气虚、阴火上冲为癌性发热之关键病机,病变脏腑涉及肝、脾、肾三脏,当以甘温益气、健脾升阳、清泻阴火为首要治则;同时应重视"土木关系",通过养血解郁、疏肝散火之法以调和肝脾;并通过滋阴清热、引火归元之法阻断阴火的传变.王晞星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在补中益气汤基础上化裁创制补中调肝汤(药物组成包括黄芪、党参、白术、升麻、柴胡、当归、白芍、麦冬、五味子、陈皮、蜈蚣、石见穿、八月札、炙甘草等),通过益中气、补肝血、调肝气、消癥散结,以调和人体寒热阴阳,可有效改善肿瘤患者癌性发热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