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畸附件或托槽的去除对牙釉质裂纹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无托槽隐性矫治矩形附件磨除和固定矫治金属托槽脱粘对附件及托槽粘接区域牙釉质裂纹的影响。方法:收集80颗离体恒牙进行随机对照试验,以牙冠中心为中心,选择5 mm×5 mm的正方形粘接区域,并按照该区域内或通过该区域是否有裂纹分为无裂纹组和有裂纹组。其中无裂纹组随机分为附件A组和托槽B组,有裂纹组随机分为附件C组和托槽D组,每组各20例。比较各组实验前后粘接区域牙釉质裂纹特征测量值(裂纹数量、裂纹总长度及最长裂纹的长度和宽度)的差异;有裂纹组内C、D组间牙釉质裂纹变化的差异。结果:附件A组树脂附件和托槽B组金属托槽及残余粘接剂去除并进行牙面抛光后,粘接区域牙釉质裂纹特征测量值实验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附件C组实验后牙釉质裂纹数量的 M( Q1, Q3)为1.00(0.25,1.00)( P=0.007),裂纹总长度的均值为(1548.69±1230.37) μm( P<0.001),最长裂纹的长度均值为(1471.56±1163.87) μm( P<0.001),宽度均值为(7.34±5.62) μm( P=0.034),较实验前略有减小;托槽D组实验后裂纹总长度 M( Q1, Q3)为2184.00(849.80,3097.36) μm( P=0.023)、最长裂纹的长度 M( Q1, Q3)为1676.98(638.59,2493.69) μm( P=0.006),宽度均值为(7.74±4.89) μm( P=0.037),较实验前也略有减小。 结论:矩形附件和金属托槽的去除过程并不会导致粘接区域新裂纹的出现;原本粘接区域有裂纹的牙齿,在矩形附件或金属托槽去除并进行牙面抛光后,粘接区域原有的牙釉质裂纹特征测量值可能会略微减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无损监测不同表面处理后树脂充填界面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使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观察不同方法处理牙本质后牙本质-树脂粘接界面的表现差异。方法:选取20颗因治疗需要拔除的人前磨牙,去除牙齿冠方1/3暴露牙本质,随机分为A、B、C、D共4组,每组5颗牙。于各组牙齿牙本质表面涂抹粘接剂并光固化后,保持A组及C组牙齿表面干燥条件下树脂粘接。于B组及D组牙齿牙本质表面喷洒水雾模拟唾液污染后树脂粘接。在牙本质树脂粘接后使用OCT对样本扫描成像。结果:牙本质-树脂粘接界面缺陷在OCT图像上显示为显著高亮度影像,与周围正常组织及粘接区域分界清晰。无论是在激光蚀刻后或是酸蚀剂蚀刻后,干燥条件下的树脂粘接并不能完全杜绝牙本质-树脂粘接界面缺陷的发生,水汽污染条件下树脂粘接后的粘接界面缺陷更加明显。结论:OCT系统在牙本质树脂粘接过程中可对牙本质及牙本质-树脂粘接界面进行有效监测,能准确显示牙本质-树脂粘接界面缺陷,具有作为临床治疗过程实时监测系统的潜力。相比于激光蚀刻技术,磷酸酸蚀剂蚀刻操作简便,且能减少干燥或污染状态下牙本质-树脂粘接界面缺陷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脱矿牙本质基质保护策略及其在牙本质-树脂粘接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病理损伤和临床医源性操作均可导致牙本质脱矿,形成脱矿牙本质基质(demineralized dentin matrix,DDM)。牙本质脱矿激活内源性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和半胱氨酸组织蛋白酶(cysteine cathepsin,CC);同时DDM力学性能降低,因此在酶促降解和物理破坏下DDM易丧失结构完整性,降低DDM在牙本质-树脂粘接修复中的临床价值。采用交联剂和MMP/CC抑制剂是保护DDM结构完整性和实现其临床价值的有效策略。多种化学合成试剂和植物来源提取物能显著改善DDM力学性能,增强DDM酶解耐受性,但化学合成试剂的细胞毒性和植物提取物引起的牙齿着色可显著影响其临床适用性。在保护牙本质胶原的同时发挥抗菌性能是未来DDM保护剂研究的新方向。因此,本综述分别从胶原交联剂、胶原降解酶抑制剂和集两者功效于一体的化合物展开,探讨DDM保护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展望其在牙本质-树脂粘接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DDM保护策略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一种儿童乳磨牙金属预成冠输送钳的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儿童乳磨牙金属预成冠是一个预先成型的、与牙齿非常贴合的不锈钢金属牙冠,用于修复乳磨牙的缺损,恢复牙体外形,保护牙齿并恢复咀嚼功能,防止充填物的脱落、继发龋产生和牙体组织的折裂,诱导继承恒牙的顺利萌出。儿童乳磨牙金属预成冠在佩戴之前,需要将牙科粘接剂装入冠内,然后传递给口腔医生。目前通用的操作方式是四手护士戴手套,用手指直接握持金属预成冠,用塑料调拌刀将牙科粘接剂导入冠内,再直接手对手传递给口腔医生。由于牙科粘接剂很粘稠,容易粘附于手套上以及金属预成冠外侧,金属预成冠还容易歪斜、掉落;此外,直接手对手传递,传递过程中容易出现滑落,不仅延长了操作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还可能引发感控问题和医疗安全问题。因此,笔者设计了一种儿童乳磨牙预成冠输送钳,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复合树脂美学直接粘接修复术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复合树脂直接粘接修复术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范围广泛,因技术敏感性高,其美学效果呈现和临床远期疗效是临床医师关注的重点。本文从材料、牙齿、技术三方面对复合树脂美学效果呈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从美学效果评价的角度,对复合树脂美学直接粘接修复术的适应证、影响因素及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梳理,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四氟化钛溶液对酸蚀症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四氟化钛(TiF 4)溶液对酸蚀症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 方法:选取24颗新鲜拔除的人第三磨牙,获取冠部近髓腔的牙本质,随机分为6组,每组4颗牙,其中4组通过酸蚀和机械力方法建立人工酸蚀症牙本质模型,另外2组为健康牙本质。随机选取1组人工酸蚀症牙本质和1组健康牙本质,使用扫描电镜和显微硬度仪测定其表面形貌与表面硬度,评价人工酸蚀症牙本质的建模效果。另外3组人工酸蚀症牙本质和1组健康牙本质用于粘接测试,按不同处理分为4组:4.0% TiF 4处理酸蚀症牙本质组(4.0% TiF 4-ED组)、2.5% TiF 4处理酸蚀症牙本质组(2.5% TiF 4-ED组)、无处理酸蚀症牙本质组(ED组)及健康牙本质组(SD组)。使用SE Bond自酸蚀粘接系统进行粘接,AP-X复合树脂分层充填,测定即刻微拉伸粘接强度并观察断裂模式。 结果:人工酸蚀症牙本质和健康牙本质的显微硬度值分别为(56.92±5.27)HV和(60.19±4.52)HV,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扫描电镜结果证实,人工酸蚀症牙本质与自然酸蚀症牙本质的微观形貌特征相符。4.0% TiF 4-ED组、2.5% TiF 4-ED组、ED组和SD组的微拉伸粘接强度分别为(28.94±8.04)MPa、(46.08±8.19)MPa、(20.39±7.46)MPa和(45.16±7.86)MPa。2.5% TiF 4-ED组和SD组的微拉伸粘接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529),二者均高于4.0% TiF 4-ED组和ED组(均 P<0.05)。4组断裂模式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4.91, P<0.001)。2.5% TiF 4-ED组以内聚牙本质断裂为主,提示其粘接强度可能高于微拉伸测试均值。 结论:酸蚀症牙本质粘接强度低于健康牙本质,2.5% TiF 4溶液可显著提高酸蚀症牙本质的粘接强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附件材料性能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无托槽隐形矫治过程中绝大多数患者需在牙面上粘接一定数量的附件。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附件可增加矫治器的固位力,有效传递正畸力,帮助实现可预测的牙齿移动。目前临床上被用作附件的材料多种多样,包括通用型充填树脂、正畸粘接树脂、流动树脂及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等,对于何种材料最适宜用作附件和粘接尚无定论。本综述回顾目前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附件材料性能的相关研究,以探索用于附件制作的最佳材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抗菌再矿化正畸粘接剂防治白垩色斑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7/6
正畸固定矫治器能够有效治疗错(牙合)畸形,但增加了口腔卫生的维护难度.菌斑容易在牙齿表面堆积产酸,使牙釉质脱矿,进而出现釉质白垩色斑,对患者的美观和健康造成危害,因此正畸治疗中白垩色斑的预防问题亟待解决.通过添加不同的成分赋予正畸粘接剂抗菌和再矿化性能,进而防止釉质脱矿和白垩色斑的形成是当前正畸材料研究的一大热点,文章将从正畸粘接剂抗菌和再矿化改性防治釉质白垩色斑的角度出发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在矫治恒牙牙颌畸形中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探究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在矫治恒牙牙颌畸形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笔者医院就诊的184例恒牙牙颌畸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区组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矫治方法,观察组使用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矫治.比较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矫正效果、美观效果,比较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两组的咀嚼功能(咬合力、咀嚼效率)、牙周健康[菌斑软垢指数(Debris index,DI)、牙石指数(Calculus index,CI)、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牙齿排列情况、边缘嵴高、咬合关系、邻接关系、牙根平行度异常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牙排整齐、后牙咬合力、前牙覆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咬合力、咀嚼效率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I、CI、PLI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恒牙牙颌畸形患者,在矫治中应用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可兼顾口腔功能及美观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三维有限元下后牙牙体缺损修复的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2024/6/8
根管治疗后的牙齿脆性强、强度弱,在长期发挥咀嚼功能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牙体劈裂,磨牙最为明显,因此需要制作"冠类"修复体进行保护.随着修复材料及粘接技术的迭代更新,牙体缺损的修复方式日趋多样化、微创化.牙齿是行使咀嚼功能的受力器官,很多学者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对牙体缺损的不同修复方式模拟受力分析,以期从材料力学角度对这些修复方式进行对比,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本文就三维有限元分析法在牙体缺损修复所涉及的修复体种类、修复材料、粘接及垫底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系统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