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玻璃体视网膜疾病诊治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儿童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是儿童视力发育不良和儿童盲的主要原因.相较于成人眼底病及其他儿童眼病,儿童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早期较难发现,其诊断和治疗较困难,且容易导致患儿视功能永久不可逆性的损害.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在儿童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方面取得的多项新技术和新成果,包括两步法眼底血管荧光素造影、分期手术、黏弹剂分离晶状体后纤维增生膜、Coats病两切口激光和24G静脉留置针巩膜外引流、微创外路手术、无灌注晶状体切割辅助晶状体切除术、虹膜穿刺引流术、视网膜下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术、虹膜扩张器使用、小儿黄斑裂孔治疗、前部型永存胎儿血管症(AAPFV)命名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先天性睑裂狭小综合征患者中 FOXL2基因相关遗传学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先天性睑裂狭小综合征(BPES)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眼睑及颜面部发育异常,典型的眼睑发育异常主要表现为睑裂狭小、逆向内眦赘皮、上睑下垂和内眦间距过宽。BPES分为两型,Ⅰ型表现为眼睑畸形及女性患者不孕,男性患者生育功能正常;Ⅱ型BPES患者临床表现为眼睑发育不良同时男女患者均可生育。通过对BPES患者行遗传学分析发现 FOXL2基因是首位致病基因,并且 FOXL2基因突变与2种表型BPES发病均有关。随着研究的深入, FOXL2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而且有研究发现 FOXL2基因的同一突变在不同家系,甚至同一家系可能出现不同表型。就 FOXL2基因突变与BPES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构建眼科疾病动物模型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相关蛋白9(CRISPR/Cas9)系统是一种利用RNA指导核酸内切酶进行基因编辑的技术,具有操作简便、靶向精准、周期短、基因敲除效率高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多个物种的基因编辑及疾病基因治疗中。目前,采用该技术已构建了多种眼科疾病动物模型,如角膜营养不良模型( UBIAD1、 TGF- β R124C基因突变)、青光眼模型( MYOC Y435H、 OPTN E50K和 PMEL基因突变)、白内障模型( GJA8、 KPNA4、 c- Maf、 AQP5和 PIKFYVE基因突变)、Leber先天性黑矇动物模型( KCNJ13和 LCA5基因突变)、视网膜母细胞瘤动物模型( RB1/ RBL基因突变)和视网膜色素变性动物模型( HKDC1、 C8ORF37、 CERKL、 PRCD、 ASRGL1、 LRAT和 PDE6B基因突变)等。还有研究者采用该基因编辑技术进一步证实了 MFRP、 CPAMD8、 Pax6和 FREM基因在动物眼部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文就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构建眼科疾病动物模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联合筋膜鞘悬吊术矫正修复上睑下垂手术失败的原因与修复方式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联合筋膜鞘(conjoint fascial sheath, CFS)悬吊术矫正上睑下垂术失败的原因与修复方式。方法: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烧伤整形科对CFS悬吊术失败的13例(男5例、女8例,年龄19~49岁,平均25岁)患者18只眼,分别用提上睑肌缩短术、CFS悬吊术、额肌瓣悬吊术进行修复,并观察手术效果。结果:CFS悬吊术矫正上睑下垂失败的原因分别为对CFS的解剖不熟悉、缝合固定不牢靠、CFS发育不良与缝合部位不当等。13例18只眼修复术后随访6~30个月,2例未完全矫正,由重度矫正为轻度上睑下垂;2例复发,6个月后再次行额肌瓣悬吊术矫正至正常;其余患者上睑下垂矫正良好,手术效果满意。结论:根据患者的眼睛情况掌握适应证,熟悉局部解剖和精准的手术操作是成功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SKIV2L基因变异致新生儿发-肝-肠综合征一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本文报道1例发-肝-肠综合征患儿的诊治经过。患儿,女,胎龄38周,出生体重1 700 g,11日龄,因“皮肤黄染6 d”于2019年1月就诊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患儿头发色黄、细软稀疏、易脱落,先天性心脏病,顽固性腹泻,反复发热,体重增长缓慢,经治疗25 d,感染控制,但仍腹泻,家属要求出院。患儿3月龄时因肺部感染再次入院,患儿发育落后,营养不良,前额突出,眼距宽,鼻梁低平,肝大,顽固性腹泻,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显示患儿 SKIV2L基因存在c.2344delC(p.His782fs)纯合变异,其父母亲均是该位点变异的杂合携带者。患儿确诊为 SKIV2L基因变异致发-肝-肠综合征。患儿持续腹泻,反复感染,家属放弃治疗,生后4月龄死于感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一例先天性糖基化障碍Ⅱm型患儿的 SLC35A2基因变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1例先天性糖基化障碍Ⅱm型(congenital disorder of glycosylation type Ⅱm, CDG-Ⅱm)的临床特征及 SLC35A2基因变异进行分析,明确其可能的致病原因,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应用全外显子测序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基因变异分析,筛查可疑基因变异进行Sanger验证及相关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变异危害性。结果:患儿临床表现为癫痫发作、全面发育迟缓、眼球震颤、心肌炎等症状,头颅MRI示两侧额颞部脑沟及蛛网膜下腔较宽等脑发育不良表现,心脏彩超示左心室壁增厚、卵圆孔未闭。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患儿 SLC35A2基因存在c.335C>A(p.Thr112Lys)杂合变异,父母在该位点为野生型,属新发变异,查阅相关文献为未见报道的新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 SLC35A2基因c.335C>A(p.Thr112Lys)变异判定为可能致病(PS2+PM2+PP3)。 结论:SLC35A2基因c.335C>A(p.Thr112Lys)变异可能是该例CDG-Ⅱm患儿的致病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产前诊断染色体7q部分单体合并20p部分三体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20岁,G 1P 0,因产前超声发现胎儿异常来我院就诊。夫妻双方系非近亲结婚,身体健康。女方平素月经规则,孕期无患病及服药史,否认有毒、有害物质及放射线接触史。孕19周超声检查提示胎儿全前脑(单鼻孔、双侧眼球发育不良)、脊柱声像异常(脊髓栓系待排),脐带绕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永存胚胎血管综合征的手术治疗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永存胚胎血管综合征(PFVS)是一种临床少见的玻璃体先天发育异常,按累及眼球部位分为前部型、后部型及混合型三种类型。其临床表现多样,早期的手术干预十分重要。手术以解除纤维血管膜对视网膜及晶状体的前后牵引、重建清晰视轴为主要目标。常见的手术方式有瞳孔成形手术、晶状体切除手术伴或不伴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前入路或后入路玻璃体切割手术等。在新技术上,粘弹剂与飞秒激光的应用均有较为理想的结果。除了注重提高手术成功率,还需系统全面地评估患儿的手术前整体情况及手术后视功能。PFVS患儿手术后视力提高有限,这与病变累及范围及并发症的发生有关。伴有视网膜黄斑牵拉脱离和发育不良以及睫状突拉长者,其手术后视力预后不佳。如何从纤维血管蒂与视网膜的显微解剖关系入手,提高累及眼后节PFVS患儿的手术后视力值得进一步研究。另一方面,优化手术步骤、减少手术创伤以降低手术中和手术后并发症也是今后PFVS治疗的重点研究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父源性平衡易位致胎儿染色体缺失/重复一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孕妇 26岁,G 1P 0,妊娠24周,因超声提示胎儿心脏增大、心轴左偏、室间隔缺损和胸腺发育不良来我中心咨询。夫妻双方发育及智力均正常,系非近亲结婚,否认毒物、放射线等接触史,孕妇本人为α-地中海贫血基因变异携带者,丈夫自诉患有青光眼。本研究通过了本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查(20210126),在夫妻双方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行羊膜腔穿刺术,常规进行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制备、G显带核型分析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e microarray analysis,CMA)。胎儿核型显示3号染色体臂间倒位,11号染色体长臂末端附加不明来源的片段(图1A),CMA结果为arr[GRCh38]1q32.1q44 (204 920 404-248 930 485)×3,11q24.3q25 (129 820 835-135 067 522)×1(图2A、2B),即1q32.1q44区存在44.01 Mb的重复,11q24.3q25区存在5.24 Mb的缺失。考虑胎儿的染色体异常可能由亲代的平衡易位所致,遂对夫妇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孕妇的核型为46,XX,inv(3)(p12q21)(图1B),丈夫核型为46,XY,t(1;11)(q32.1;q24.3)(图1C)。胎儿的核型最终修正为46,XN,inv(3)(p12q21)mat,der(11)t(1;11)(q32;q24)dpat。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PERCHING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例PERCHING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基因检测结果及诊治过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总结。先证者主要表现为出生后呼吸困难,喂养困难,前额鲜红斑痣,突眼,眼裂小,鼻根宽,张口受限,腭弓稍高,特殊姿势,隐睾,尿道下裂,四肢肌张力高。头颅磁共振提示胼胝体发育不良可能。基因检测结果提示 KLHL7基因存在复合杂合变异,2个变异位点均未见文献报道。本例为国内首例 KLHL7基因突变所致的PERCHING综合征报道,为PERCHING综合征患儿诊疗提供新思路及家庭再次生育提供可靠的遗传学证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