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BAR标准沟通模式在精神科开放病房晨会交班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SBAR标准沟通模式在精神科开放病房晨会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开放病房21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干预前采用常规交班模式,干预后采用SBAR沟通模式交班。比较干预前后护士中文版护士交接班评估量表(NASR)、中文版安全态度调查问卷(C-SAQ)得分情况。结果:干预后,护士NASR得分为(84.82±0.71)分,高于干预前的(75.36±9.13)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护士的C-SAQ得分为(146.37±8.78)分,高于干预前的(124.36±7.03)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精神科开放病房使用SBAR沟通模式交班,实现了规范的交接沟通,更好地落实护理措施,提高了护士的安全态度,保证了患者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20年中国精神卫生资源状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我国(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精神卫生资源分布及“十三五”期间变化情况,为制定全国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等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自编调查表对截至2020年底的全国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进行调查,从类型、主办单位、所属行政级别、东中西部、省份、亚专科等方面对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床位、人员数量等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5 936家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精神科开放床位798 191张(5.65张/万人),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50 124人(3.55名/10万人),注册护士139 642人(9.89名/10万人)。5 936家精神卫生医疗机构中,649家(1.09%)设有老年精神科病房,312家(0.53%)设有儿童精神科病房,1 548家(26.08%)设有康复科。全国350个区县(12.31%)无精神卫生医疗机构,883个区县(31.05%)无精神科床位,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单位土地面积上精神科开放床位、医师和护士数量较中部相差4倍左右、较东部差7~11倍。结论:2015—2020年全国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数、床位数、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数等大幅增长,但仍存在地域分布不均衡、亚专科发展滞后等问题;未来制定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时,应进一步加强县级和中西部地区精神卫生资源建设;大力支持老年、儿童、康复等精神卫生亚专科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Watson关怀理论的个案护理模式对精神科开放式病房住院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陪护家属满意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基于华生(Watson)关怀理论的个案护理模式对精神科开放式病房住院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陪护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安徽省荣军医院收治的100例精神科开放式病房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5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Watson关怀理论的个案护理。分别在入组时和干预3周后比较两组行为表现〔住院精神病人观察量表(NOSIE-30)〕、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和治疗依从性〔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陪护家属满意度及干预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3周后,观察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评分高于参照组,观察组激惹、精神病表现、迟滞、抑郁评分低于参照组;观察组ITAQ量表总分高于参照组;观察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和周围环境评分、服务意识、技能专业、风险管理、应对措施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Watson关怀理论的个案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精神科开放式病房住院患者的消极行为,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降低干预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且陪护家属对该护理模式的满意度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上海某综合医院老年住院患者精神病学联络会诊现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老年住院患者精神医学联络会诊的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1年间老年科住院患者精神病学联络会诊资料,并分析. 结果:176例次精神科联络会诊对象共100例患者,平均87岁.住院时平均每位患者有6种诊断,人均患4个系统疾病.女性患者会诊前已使用精神药物的比例高于男性(64%比36%,x2=6.00,P=0.014).58%会诊诊断为神经认知障碍.176例次会诊中建议使用抗精神病药治疗为45%,抗焦虑药为38%,抗抑郁药物为25%,不建议药物治疗为32%.需要2次或更多次会诊者约占1/3.本调查中涉及病房总的开放床位180张,平均每100张床位每周精神科会诊数为1.9例次. 结论:综合医院老年住院患者中联络会诊的需求高,会诊患者中神经认知障碍的比例及需要用精神药物的患者比例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冥想放松训练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病耻感影响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分析冥想放松训练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病耻感的影响.[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医院精神科开放病房首次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病人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均接受常规药物、心理、物理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4周的冥想放松训练,在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精神疾病病耻感量表(SSMI-C)、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定,比较实施冥想放松训练前后病人病耻感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SSMIC、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SSMI-C、HAMD、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效果较对照组更明显.[结论]冥想放松训练可以有效缓解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病耻感,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改善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流程化沟通模式对精神科开放病房病人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流程化沟通模式(CICARE)对精神科开放病房病人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精神科开放病房南区2016年10月-2017年4月收治病人120例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患沟通模式;选取北区2016年10月-2017年4月收治病人120例为观察组,实施CICARE沟通模式.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病人在入院第1天、出院时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实施CICARE沟通模式后,观察组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ICARE沟通模式可以有效提高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构建精神科开放病房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构建精神科开放病房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确立各指标权重系数,从而科学、客观地对精神科开放病房护理质量进行评价.[方法]查阅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结合半结构式访谈,初步构建精神科开放病房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雏形;选取专家33名,进行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对各指标进行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权重分析,最终确定精神科开放病房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构建的精神科开放病房护理质量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81个;一级指标中,环节质量的权重系数最高,为0.539 0.[结论]本研究构建的精神科开放病房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较科学合理,可为评价精神科开放病房护理质量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规范护理行为,提升护理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护理风险评估干预在心理精神科半开放式病房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评估干预在心理精神科半开放式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心理精神科入院护理评估;而观察组在常规的心理精神科入院护理评估的基础上,再加上住院患者专项风险护理评估,并根据评分的结果做好相对应的标准化措施.观察两组住院患者自杀、攻击、擅自离院、噎食4个维度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自杀、冲动、擅自离院、噎食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综合医院心理精神科应用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单进行精细评估和预警,实施相对应的标准化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精神科病房住院病人自杀、攻击行为、擅自离院和噎食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从而有效提升科室的护理安全,值得在综合医院心理精神科病房中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综合医院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新护士岗位胜任力考核评价指标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构建综合医院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新护士岗位胜任力考核评价指标,为制订综合医院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新护士岗位准入提供借鉴.方法 研究小组初拟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新护士准入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采用德尔菲法对17名综合医院的精神科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果 2轮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100%、94%,2轮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31、0.947,一、二、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287、0.255、0.206(均P<0.05),最后形成了6项一级指标,20项二级指标,35项三级指标的考核评价指标.结论 综合医院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新护士岗位胜任力考核评价构建方法具科学性、可操作性,专家积极性和权威性高,各级指标专家咨询意见趋于一致,可用于综合医院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新护士岗位准入、培训效果、修订考核及培训计划的参考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精神心理科开放病房与封闭病房住院患者临床用药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比较精神心理科开放病房与封闭病房住院患者常用精神科药物使用特点.方法 采用病例资料回顾性研究,收集2016年1月至10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心理科(开放病房)与咸阳市中心医院精神心理科(封闭病房)住院的患者,其中开放病房1131人,封闭病房556人.对住院患者的合并用药情况、抗精神病药处方情况、抗抑郁药处方情况、情感稳定剂处方情况等资料进行归类描述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封闭病房相比,开放病房住院患者单一用药的比例更高(P<0.01).在合并用药对比中,以抗精神病药合并抗抑郁药组合比例更高(P<0.01),较少出现两种情感稳定剂合并使用的情况.使用频率最高的前2种抗精神病药为奥氮平和利培酮(P<0.01).开放病房使用频率前3位的抗抑郁药物分别为文拉法辛、舍曲林、度洛西汀;封闭病房使用频率前3位的分别为帕罗西汀、舍曲林、文拉法辛.开放病房丙戊酸钠使用频率明显少于封闭病房(P<0.01).结论 精神科住院患者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为主,符合单一用药的原则.双通道抗抑郁药在临床应用中逐渐增多,但SSRIs类仍为临床最常用的抗抑郁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