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儿肺炎继发腹泻发生风险调查及其预测模型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调查新生儿肺炎继发腹泻发生风险,建立其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选择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接诊的新生儿肺炎患儿432例进行研究.以7︰3比例将患儿随机分为模型组302例,验证组130例.收集可能影响新生儿肺炎患儿继发腹泻的相关因素,根据有无出现继发性腹泻将模型组患儿分为腹泻组与无腹泻组,比较2组患儿一般资料、疾病与治疗相关因素及实验室指标,以套索回归(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筛选变量后行多因素Logisitic回归,以此建立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 模型组302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中共有81例(26.82%)出现腹泻,根据LASSO回归结果行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孕周、喂养方式、侵入性操作、抗生素联用、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微生态制剂使用情况、住院时间为新生儿肺炎继发腹泻的独立性影响因素(P<0.05).模型组接收者操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为0.779,95%CI为0.719~0.838,灵敏度为79.0%,特异性为63.8%;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1,95%CI为0.689~0.813,灵敏度为85.2%,特异性为54.3%.模型组与验证组校准曲线斜率为1,截距为0.000,模型曲线与理想模型基本拟合成对角线.H-L拟合优度检验(P>0.05).临床有效性分析结果显示,当预测概率阈值为0.15~0.75时使用本研究模型预测新生儿肺炎继发腹泻的净获益最高.结论 新生儿肺炎患儿继发腹泻主要受出生孕周、喂养方式、侵入性操作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建立的列线图模型用于预测新生儿肺炎继发腹泻发生风险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与区分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继发性腹泻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继发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儿科2018年1-12月收治的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50)及观察组( n=50),对照组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观察组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腹泻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血清学指标[胃泌素(GAS)、胃动素(MOT)、生长抑素(SS)、二胺氧化酶(DAO)]。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82.0%)(χ 2=4.184, P<0.05);观察组腹泻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5±1.0)d、(3.6±0.6)d,均短于对照组的(4.1±1.3)d、(5.7±0.8)d( t=3.762、2.541,均 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TNF-α分别为(10.5±2.1)ng/L、(12.6±3.5)ng/L,均低于对照组的(16.6±2.5)ng/L、(21.2±4.4)ng/L( t=5.129、6.118,均 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GA、MOT、SS、DAO分别为(86.8±8.4)ng/L、(386.1±32.2)ng/L、(51.5±7.2)ng/L、(1.0±0.3)U/mL,均优于对照组的(115.4±10.1)ng/L、(502.8±41.6)ng/L、(37.3±5.8)ng/L、(1.4±0.5)U/mL( t=6.310、21.576、10.964、5.683,均 P<0.05)。 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继发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缩短腹泻消失时间、住院时间,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血清学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对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血清T细胞亚群及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对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血清T细胞亚群及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74例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仅采用喜炎平注射液,研究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复方嗜酸乳杆菌片,两组均持续治疗7 d.疗程结束后统计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入院时及疗程结束后血清T细胞亚群指标 (CD3+、CD4+、CD8+、CD4+/CD8+) 水平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1周后疾病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止泻时间、脱水纠正时间、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 (91.89%) 高于对照组 (6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治疗前CD3+、CD4+、CD8+、CD4+/CD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有所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11%) 与对照组 (8.11%)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疾病复发率 (5.41%) 低于对照组 (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清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增强患儿免疫功能,促使临床症状恢复,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较低,预后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益生菌对新生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防治效果及其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益生菌对新生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防治效果,并探讨其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7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生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1、3、5 d继发性腹泻发生率,治疗前及治疗后1、3、5 d餐前、餐后血清胃肠激素〔包括胰高血糖素(GLU)、胃动素(MTL)及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结果 治疗后1、3、5 d观察组患儿继发性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餐前、餐后血清GLU、MTL及VI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5 d观察组患儿餐前、餐后血清GLU、MTL及VI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生菌对新生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防治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儿胃肠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军团菌感染继发机化性肺炎一例并文献回顾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军团菌感染导致的继发性机化性肺炎(SOP)的临床特征.方法 通过对1例军团菌感染导致的SOP的临床资料、影像表现、治疗过程进行分析,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对该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进行总结.以"军团菌,机化性肺炎"为检索词,检索万方数据库,以"legionella AND organizing pneumonia"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结果 患者男,56岁,主因"间断发热9d,腹泻3d,加重伴咳嗽2d"于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呼吸内科就诊.表现为发热、腹泻、咳嗽、咳痰,院外误诊为呼吸道感染、肠炎,影像表现为大叶实变伴磨玻璃影,入院后考虑诊断军团菌肺炎.给予抗感染、补液、支持治疗效果不佳,出现呼吸困难,血氧下降,由经皮肺穿刺病理诊断为机化性肺炎,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好转.随访2个月后病灶完全吸收,随访2年无复发.共检索到文献3篇,均为外文文献,1篇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BOOP).回顾性分析发现1例军团菌感染的SOP;1篇为经肺活检证实的个案报道;1篇为军团菌导致SOP的CT研究.结论 继发于军团菌肺炎的SOP研究极少,影像学表现与军团菌肺炎相似,其最具特征的表现为胸膜下分布的磨玻璃影和实变伴或不伴支气管充气征.临床遇到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的军团菌肺炎时应考虑到SOP可能,可完善肺穿刺检查确诊,短期的激素治疗效果好,预后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益生菌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继发性腹泻的防治效果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益生菌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继发性腹泻的防治效果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1月到2018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支气管肺炎患儿共5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所有患儿均对症给予抗生素静脉治疗,对照组加用蒙脱石散,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益生菌治疗,观察增加益生菌治疗对患儿继发性腹泻发生的影响.结果 治疗后1 d、3 d、5 d时观察组腹泻发生率分别为0、2.8%、6.0%,较对应时间点的对照组腹泻发生率均明显要低(P<0.05).观察组患儿继发性腹泻发生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治疗3 d后腹泻次数较对照组患儿明显要少,腹泻持续时间、腹泻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轮状病毒检测阳性患儿所占比率为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生菌组继发性腹泻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蒙脱石散组的67%,P<0.05.结论 益生菌在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应用可有效预防继发性腹泻的发生,且对已发生腹泻的患儿具有较好的疗效,有助于患儿胃肠功能的改善,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老年垂体大腺瘤合并医源性库欣综合征、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1例报告与反思
编辑人员丨2023/8/5
1 病例资料 患者何某,女性,74 岁,因"反复 双下肢乏力伴呕吐 6 年余,加重伴软瘫 1 年"于2019 年 7 月 25 日入住我科.患者于 2013 年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乏力,发作时自觉眩晕,伴呕吐,睁眼时感视物旋转,无畏寒发热、腹痛腹泻、胸闷胸痛,伴咳嗽、咯痰,遂至我院呼吸内科就诊,当时胸片提示左下肺渗出灶.电解质提示 :血钾3.4 mmol/L, 血 钠 117 mmol/L, 血 氯 79 mmol/L,诊断为"1.左下肺炎;2.颈椎骨质增生(轻度);3.电解质紊乱 ( 低钾、低钠、低氯 )",予抗感染、护胃、补充电解质、改善循环等治疗后好转出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微生态制剂联合喜炎平注射液预防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效果及对患儿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微生态制剂联合喜炎平注射液预防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效果及对患儿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儿科收治的136例小儿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微生态制剂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7d.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肠道菌群菌落数水平、免疫功能,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腹泻发生率为14.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为(6.05±1.2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84±1.5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水平分别为(9.78±0.65)CFU/g、(10.53±0.84)CFU/g、(8.65±0.47)CFU/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3±0.43)CFU/g、(9.28±0.73)CFU/g、(7.94±0.43)CFU/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肠道酵母菌水平为(2.95±0.52)CFU/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4±0.58)CFU/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CD4+、CD4+/CD8+水平为(39.54±3.43)%、1.64±0.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25±3.12)%、1.24±0.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CD8+水平为(24.13±2.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34±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微生态制剂能够改善小儿肺炎患儿的肠道微生态,增强其免疫力,从而有效预防患儿继发性腹泻,缩短患儿住院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布拉氏酵母菌预防儿童肺炎继发性腹泻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评价布拉氏酵母菌在预防儿童肺炎继发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开放、空白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499例1月龄~6周岁因肺炎于2014年8月至2017年12月间在浙江省18家医院住院治疗的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抗生素+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抗生素+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口服(1月龄~3周岁:1包/次,1次/d;>3~6周岁,1包/次,2次/d),并随访至停用抗生素后14d.观察并记录患儿每日排便次数、大便性状,统计腹泻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抗生素使用时间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肺炎患儿499例,回收病例报告表434例,纳入疗效分析的患儿370例,其中研究组192例,对照组178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继发性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17<0.05),两组患儿在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分层分析发现患儿年龄≤1岁时两组腹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1岁时研究组患儿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06 <0.05);抗生素分层分析发现两组患儿腹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儿日龄、抗生素使用时间是危险因素,布拉氏酵母菌的应用为保护因素;两组患儿均未观察到药物相关不良事件.结论 布拉氏酵母菌可以预防儿童肺炎继发性腹泻,且安全性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和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1/1/17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和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分析.方法:200例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患者均来自于新乡同盟医院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就诊治疗的患者,将符合要求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实施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和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枯蒙脱石散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式下患者的退热时间、呕吐改善时间、腹泻改善时间、住院时长以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时间(4.75±1.56)d、呕吐改善时间(4.82±0.25)d、腹泻改善时间(5.02±1.43)d、住院时长(14.27±2.25)d,对照组患者退热时间(2.05±0.13)d、呕吐改善时间(1.96±1.23)d、腹泻改善时间(3.13±0.14)d、住院时长(8.63±2.45)d,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9%),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8%),通过对比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临床治疗有效率,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接受治疗的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患者,在其接受蒙脱石散治疗的同时,给予其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治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退热、呕吐、腹泻等症状的好转,降低患者的住院治疗的时长,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治疗意义与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1/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