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雾病发病机制研究和诊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烟雾病(MMD)是一类病因不明,自发性双侧颈内动脉远端慢性闭塞,继发颅底异常血管网形成的脑血管病,临床上常表现为缺血或出血性卒中发作。世界范围内东亚地区MMD的发病率最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内相关知识的普及,我国MMD的诊断和治疗病例数呈快速上升趋势。然而迄今为止仍有发病机制不明,颅内外搭桥手术对患者长期疗效不明确,药物治疗开发难度大等临床痛点和难点。本文将针对上述问题和争议,从MMD的发病机制研究、临床诊疗现状和治疗展望三个方面展开论述。MMD是一个进行性进展的疾病,其发生发展机制还需更多的深入研究来揭示,MMD的治疗也是综合性治疗难题,需要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心理治疗等辅助治疗来帮助患者获得最大的临床受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肌少症对肝硬化患者显性肝性脑病发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发生显性肝性脑病(OHE)的危险因素,并明确肌少症对OHE的影响。方法:基于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建立的肝硬化队列,选择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山东省立医院3个中心诊断为肝硬化并接受上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的480例患者。以第三腰椎骨骼肌指数(L3-SMI)男性<44.77 cm 2/m 2、女性<32.50 cm 2/m 2作为肌少症诊断标准。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特征资料,包括基线期病史、年龄、血清总胆红素、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血清白蛋白、血清钠、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等实验室检查指标,以及肝功能Child-Pugh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等。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肝硬化患者发生OHE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肌少症对肝硬化OHE发生率的影响。 结果:随访2年发现,OHE发生率为16.2%(78/480)。OHE患者的年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AST、GGT、PT、INR、Child-Pugh评分、MELD评分均高于未发生OHE者[(59.67±10.30)岁比(53.41±12.06)岁、35.25 μmol/L(20.10 μmol/L, 60.53 μmol/L)比22.70 μmol/L(15.10 μmol/L, 35.20 μmol/L)、40.00 U/L(27.25 U/L,61.00 U/L)比33.00 U/L(24.75 U/L,47.00 U/L)、52.50 U/L(26.25 U/L,86.75 U/L)比34.50 U/L(22.00 U/L,73.00 U/L)、(17.71±3.52) s比(15.50±2.98) s、1.50±0.34比1.31±0.29、(8.95±2.19)分比(7.20±1.94)分、(13.56±4.42)分比(11.42±3.92)分],血清白蛋白、血清钠、血小板计数均低于未发生OHE者[(29.72±5.55) g/L比(33.19±5.89) g/L、139.00 mmol/L(136.00 mmol/L, 142.00 mmol/L)比140.00 mmol/L (138.00 mmol/L,142.00 mmol/L)、60.00×10 9/L(43.75×10 9/L,90.25×10 9/L)比80.00×10 9/L(56.00×10 9/L,131.00×10 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77, Z=-4.10、-3.13、-2.24, t=-5.19、-4.71、-6.57、-3.98、4.99, Z=2.44、3.48;均 P<0.05)。OHE患者基线期合并腹水、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比例,以及肌少症者的比例均高于未发生OHE者[82.1%(64/78)比63.7%(256/402)、41.0%(32/78)比3.5%(14/402)、5.1%(4/78)比1.0%(4/402)、14.1%(11/78)比2.5%(10/402)、37.2%(29/78)比19.7%(79/402)],L3-SMI低于未发生OHE者[(43.14±8.97) cm 2/m 2比(46.29±8.49) cm 2/m 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9.11、101.97、4.52、18.38、10.53, t=2.86;均 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小板计数( OR=0.995,95%置信区间0.991~1.000, P=0.038)、L3-SMI( OR=0.959,95%置信区间0.922~0.997, P=0.035)和肝性脑病( OR=14.724,95%置信区间6.741~32.161, P<0.001)均是肝硬化患者发生OHE的独立影响因素。合并肌少症的肝硬化患者OHE发生率高于未合并肌少症者[26.9%(29/108)比13.2%(49/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53, P=0.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合并肌少症的肝硬化患者更易发生OHE( P<0.001)。 结论:肌少症与OHE密切相关,且是肝硬化患者发生OHE的独立预测因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自发性颅内低压并发脑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分析(附四例报道)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自发性颅内低压(SIH)并发脑静脉血栓形成(CVT)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报道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14年3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4例SIH并发CV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文献检索(数据库为PubMed及中国知网、万方,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纳入35例同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4例患者的首发表现均为直立性头痛,其中例1头痛缓解后再发直立性头痛,余3例加重为持续性头痛并癫痫发作;例1为上矢状窦及皮质静脉血栓形成,例3为上矢状窦血栓形成,例2和例4为孤立性皮质静脉血栓形成。26例文献病例描述了头痛特征改变,其中加重为持续性头痛和仍保持直立性头痛者均为12例(46.15%),头痛消失2例(7.69%);最常见的新发症状为癫痫(17例,48.57%)和肢体无力(10例,28.57%)。31例患者(4例收治病例+27例文献病例)记录了治疗后出血变化情况,其中17例行单纯抗凝治疗患者中出血变化发生比例较14例行其他治疗患者明显增高(7/17 vs. 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行硬膜外血贴联合抗凝治疗的5例患者均没有出血变化。 结论:SIH并发CVT的头痛特征多样,头痛性质的改变并非可靠的症状标志。SIH病程中若出现痫性发作、肢体无力等新发症状,需警惕CVT的发生。对于SIH并发CVT,应重视SIH的病因治疗和关注抗凝治疗后的出血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布鲁菌病合并腹膜炎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因"腹痛1月余,加重5 d"入院,体格检查示上腹部压痛伴有反复高热发作,行实验室检查及腹部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考虑"腹膜炎"。经过保守、手术等治疗后,高热、腹痛等症状仍不见明显好转,考虑到患者处于布鲁菌病高发地区,遂行布鲁菌病试管凝集试验,结果显示阳性后,改用抗布鲁菌药物,患者高热、腹痛等症状得到控制。提示临床医师在诊断疾病时应全方位考虑,减少漏诊、误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脑膜瘤自发性出血的临床特征和治疗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脑膜瘤自发性出血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神经外科2008年3月至2017年3月连续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497例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脑膜瘤自发性出血患者共15例(占3.0%),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结果:15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为慢性头痛、一侧肢体乏力、视力下降或癫痫等前期症状突然加重(6例),亦可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偏瘫、癫痫发作等类似卒中发作表现(9例)。头颅CT和MRI上显示为血肿、肿瘤占位和瘤周水肿征象。根据肿瘤与血肿的位置关系,脑膜瘤自发性出血可分为单纯瘤内出血型(7例)、单纯瘤周出血型(6例)和瘤内外混合性出血型(2例)3个类型。所有患者同期行肿瘤切除和血肿清除。肿瘤切除程度达Simpson Ⅰ级9例,Ⅱ级2例,Ⅲ级3例,Ⅳ级1例。15例患者术后随访48个月,3例术后存在神经功能后遗症,余12例均无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影像学随访结果提示,15例患者中,2例肿瘤进展或复发;余13例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脑膜瘤自发性出血的发生率较低,其临床表现与卒中急症相似。通过术前头颅CT结合MRI检查可明确诊断,根据出血的影像学特征可分为单纯瘤内出血型、单纯瘤周出血型和瘤内外混合性出血型。基于患者的临床特征选择相应的治疗策略,患者多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左心房自发显影的心房颤动患者经皮左心耳封堵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左心房自发显影(LA SEC)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行经皮左心耳封堵(LAA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在宁波市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接受经皮LAAC的NVAF患者95例,根据术前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检查结果分为无LA SEC组( n=61)和LA SEC组( n=34),通过收集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45 d复查TEE,记录封堵器表面血栓(DRT)情况,随后规范随访观察患者卒中及出血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行LAAC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结果:无LA SEC组平均左心房内径小于LA SEC组[(44.0±7.4)mm比(47.3±6.6)mm, P=0.033],其余基线资料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入选患者均成功植入Watchman左心耳封堵器,围手术期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脑卒中、器械栓塞及大出血事件等严重并发症。术后45 d两组分别有55例(90.2%)和31例(91.2%)完成TEE检查,无LA SEC组未发现DRT,LA SEC组出现2例(6.5%),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27)。两组患者分别平均随访(12.3±3.8)个月和(12.9±3.3)个月,均无死亡事件。两组TIA/脑卒中、大出血事件及小出血事件等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LA SEC的NVAF患者行经皮LAAC是安全、有效的,但术后DRT发生率稍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CXCR4拮抗剂AMD3100通过增强抑制性神经传递减弱大鼠痫性活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CXCR4特异性拮抗剂AMD3100影响癫痫发作的分子机制。方法:(1)动物实验:36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癫痫组和AMD3100处理组,每组12只。癫痫组大鼠腹腔注射戊四氮(PTZ)构建癫痫模型,剂量为40 mg/kg;AMD3100处理组大鼠侧脑室注射5 μL(5 mg/mL) AMD3100 20 min后腹腔注射同等剂量PTZ;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Racine分级评估各组大鼠癫痫发作等级并记录其癫痫发作潜伏期,采用脑电图(EEG)记录各组大鼠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情况,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 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γ-氨基丁酸A受体α1亚单位( GABAAR α1) mRNA水平。(2)细胞实验:另取SD大鼠鼠婴(1日龄)培养原代海马神经元,培养7 d后将细胞分为对照组、癫痫组和AMD3100处理组。癫痫组神经元采用无镁外液诱导的方法构建癫痫细胞模型;AMD3100处理组神经元在含有10 nmol/L AMD3100的无镁外液中培养3 h,随后换为Neurobasal继续培养;对照组采用Neurobasal培养基常规培养。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各组神经元灌流AMD3100(10 nmol/L)后自发性抑制性突触后电流(sIPSC)。 结果:(1)动物实验:AMD3100处理组大鼠发作潜伏期较癫痫组大鼠明显缩短[分别为(663.30±74.84) s、(164.40±17.20)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490, P<0.001);AMD3100处理组大鼠4级以上发作次数较癫痫组大鼠明显减少[分别为(3.75±0.39)次、(9.00±0.7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680, P<0.001)。ELISA实验结果显示,3组大鼠GABA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7.850, P<0.001),其中癫痫组明显低于对照组,AMD3100处理组大鼠明显高于癫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qRT-PCR实验结果显示,3组大鼠 GABAAR α1 mRNA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4.400, P<0.001),其中癫痫组明显低于对照组,AMD3100处理组大鼠明显高于癫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EEG结果显示,与癫痫组大鼠比较,AMD3100处理组大鼠放电频率有所降低。3组大鼠EEG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3.220, P=0.062),但与癫痫组、对照组大鼠比较,AMD3100处理组大鼠EEG功率有所降低。(2)细胞实验:膜片钳技术检测结果显示,3组神经元sIPSCs的频率和波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13.670, P<0.001; F=10.920, P<0.001)。与对照组、癫痫组比较,AMD3100处理组神经元sIPSCs的频率和波幅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CXCR4拮抗剂AMD3100可通过增强抑制性神经传递降低癫痫发作频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自噬在痛风免疫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导致尿酸盐晶体沉积于组织或器官,引起组织损伤的临床综合征。痛风急性炎症反复发作且可自发缓解是其区别于其他炎性疾病的特征之一。自噬是一种高度保守的分解代谢机制,通过诱导受损细胞成分与溶酶体融合来介导其降解。自噬在免疫中的关键贡献之一是细胞自主控制炎症,并在各种疾病环境中促进或抑制病理进程。研究发现自噬可参与痛风炎症调节,本文就自噬在痛风免疫调节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病毒抑制nectin-1表达对癫痫发作及苔藓纤维出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黏附分子nectin-1的表达对大鼠癫痫发作及苔藓纤维出芽的影响。方法:(1)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36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6)、空载体组( n=6)和病毒干扰组( n=24),其中病毒干扰组按病毒注射后时间点进一步分为3 d、7 d、14 d及30 d 4个亚组,各亚组6只。采用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nectin-1蛋白表达情况。(2)另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12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病毒干扰癫痫组( n=6)及空载体癫痫组( n=6)。向2组大鼠海马分别注入等量基因干扰慢病毒和慢病毒空载体并点燃匹罗卡品癫痫模型,观察2组大鼠行为学变化,通过Timm染色观察大鼠海马区苔藓纤维出芽的情况。 结果:(1)各组大鼠海马区nectin-1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76.120, P=0.000)。与对照组及空载体组比较,病毒干扰组中7 d、14 d、30 d亚组大鼠海马组织中nectin-1表达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大鼠行为学比较:病毒干扰癫痫组大鼠点燃所需时间[(34.33±2.38) min]较空载体癫痫组大鼠[(24.50±2.06) min]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650, P=0.000)。发作级别:病毒干扰癫痫组大鼠造模后1 h内各时间点癫痫发作级别均较空载体癫痫组大鼠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大鼠癫痫点燃后至30 d,与空载体癫痫组比较,病毒干扰癫痫组大鼠出现自发发作时间延长,自发发作次数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Timm染色:病毒干扰癫痫组Timm染色评分[(3.500±0.224)分]较空载体癫痫组大鼠[(4.667±0.211)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9.289, P=0.000)。 结论:癫痫大鼠海马区nectin-1表达被抑制后能延缓大鼠癫痫发生,减少癫痫的自发发作次数,其作用机制可能与nectin-1减少海马区异常神经回路苔藓纤维出芽的形成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真性小眼球研究现状与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真性小眼球是指眼球体积明显小于正常眼而不伴有其他眼部畸形或全身发育异常的先天性疾病,可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临床主要表现为眼轴明显缩短、高度远视、巩膜增厚等。该病临床虽罕见,但其常常合并有闭角型青光眼、葡萄膜渗漏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危害十分严重。真性小眼球可以自发缓解或反复发作,对药物治疗反应较差。全身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多不理想。而手术中及手术后又易发生出血、脉络膜脱离、视网膜脱离、恶性青光眼及葡萄膜渗漏等并发症,预后通常较差。深入了解真性小眼球的临床特征及其并发症和治疗进展,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类疾病的认知,从而避免并发症的漏诊及误诊,选择正确的处理方案,对该类疾病的诊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