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枝汤衍化方治疗痹证应用浅析
编辑人员丨2024/6/8
目的:探讨桂枝汤在治疗痹证中的应用与衍化思路.方法:通过方证对比,阅读相关古籍、文献,结合临床观察,探讨桂枝汤中的方义,进而分析桂枝汤衍化方在治疗痹证方面的演变与特点.结果:桂枝汤能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其衍化方治疗痹证的基础是其活血祛风、寒温并用、攻补兼施的特点,如桂枝加葛根汤、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附子汤、当归四逆汤、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桂枝汤等.结论:桂枝汤有"众方之祖""群方之冠"之称,其衍化方是众多医家经过长久实践得出,治疗痹证确有其效,为临床上痹证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值得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芪附通痹汤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目的 观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芪附通痹汤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6月—2019年6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在治疗期间,对照组口服依帕司他胶囊,试验组在口服依帕司他胶囊的基础上联用芪附通痹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血糖(2hPG)]、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中医证候积分、Toronto评分(TCSS)、震动感觉阈值(VPT)评分、临床症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糖尿病和周围神经病变两种疾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FPG和2hPG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BDNF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TCSS及VPT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试验组肢软无力、四肢麻木、四肢发凉、自发性疼痛的病例数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患者两种疾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芪附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较好,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曹洪欣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总结曹洪欣教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经验.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多以阴虚内热、瘀热互结为主要病机,治疗以滋阴清热、活血通络为法.临证常分4个证型施治:热毒炽盛、营血两燔证,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常用犀角地黄汤加减;肝肾阴虚、阴虚火旺证,治以滋补肝肾、清退虚热,常用知柏地黄丸、上中下通用痛风方加减治疗;风湿痹痛、瘀血阻络证,治以祛风除湿、宣痹通络,常用身痛逐瘀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脾肾两虚、水湿泛滥证,治以温补脾肾、利水渗湿,常用清心莲子饮、附子汤、实脾饮加减治疗.同时注重中西医互补,整体治疗、缓图收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金匮要略》“补气加半夏”考
编辑人员丨2023/8/6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的黄芪建中汤方后附有小字注文“及疗肺虚损不足,补气加半夏三两”,对于“补气加半夏”中医界历来争议很多.通过对比《金匮要略》不同传本以及《外台秘要》,可知这14字小字注文应当是引自《删繁方》“又建中汤,疗肺虚损不足,补气方”,宋臣诠次整理《金匮要略》时在黄芪建中汤后补充了这个用半夏三两的建中汤,但由于改易了部分原文所以产生了歧义,应当是此建中汤方有补气之功,而非半夏这味药可以补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卢笑晖运用“双寒理论”治疗胸痹心痛
编辑人员丨2023/8/5
“双寒”分为即寒和伏寒.“即寒”是寒邪当前正处于的一种状态.“伏寒”是感而不随即发病,伏藏于体内的寒邪.“即寒”与“伏寒”均可导致胸痹心痛的发生发展.“即寒”可分为外寒与内寒.外寒侵袭,治当以行气、温阳、散寒、活血为主,扶正为辅,自拟散寒温经汤加减.内寒治疗以温补肾阳为首要,兼益他脏,自拟温肾通脉汤.祛除先天“伏寒”是治疗“伏寒”引胸痹心痛的根本大法,应在胸痹心痛之初给予温肾散寒之药,如附子、干姜、人参、黄芪等并随证加减.治疗“伏寒”引起的胸痹心痛,艾灸有独特的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试探张仲景对背部诸症的辨证论治
编辑人员丨2023/8/5
文章论述《伤寒杂病论》对背部诸症之辨治,通过分析认为,背部诸症可见于太阳病、阳明病、少阴病、痉病、湿病、血痹、胸痹、痰饮病等诸多疾病中,其治法有解表、通经、散寒、化饮、祛痰、活血之不同,可分别使用桂枝加葛根汤、葛根汤、白虎加人参汤、附子汤、黄芪桂枝五物汤、栝楼薤白白酒汤、乌头赤石脂丸、小青龙汤、苓桂术甘汤等方剂治疗,充分反映了中医辨证论治之特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从太阴中风病传风痹血痹论治不安腿综合征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总结从太阴中风病传风痹、血痹论治不安腿综合征的临床施治策略.[方法]通过跟随导师临证诊疗,整理《黄帝内经》《金匮要略》《备急千金要方》《圣济总录》等古代文献中对不安腿综合征的发病特点与临床表现的记载,确立所属范畴,以审症求因的方式,总结不安腿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并从经方中探索诊治思路,确立主方,随症加减,观察临床疗效,最后附验案加以佐证.[结果]从主症的相似性、病机和论治的相关性分析,太阴中风病传风痹、血痹与不安腿综合征主症"酸麻痒痛""痛处游走"类似,病机"里虚水饮,津亏血弱,邪风侵袭"切合,治疗以桂枝汤为主方加减,分别佐以化痰祛湿、活血行滞、补养气血、健脾益胃等法.所附医案,其主症为夜间左腿乏力、麻木疼痛、局部有痒感,辨为太阴中风病传血痹,治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临床疗效确切.[结论]从太阴中风病传风痹、血痹角度加深对不安腿综合征病因病机与治法的认识,能够为临床发挥中医药优势治疗不安腿综合征提供更多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王清海论治心系疾病学术思想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5
对王清海教授论治心系疾病的学术思想进行总结.王清海教授根据心系疾病的发病特点,结合历代医家治疗心系疾病的学术思想及经验,提出温阳通脉法是治疗心系疾病的基本大法.提出以"脉痹"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病名,"本虚标实,痰瘀互结,脉道痹阻"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病机关键,以温补阳气、行气化痰、活血化瘀为主要治法,并研制出血脉疏通颗粒(主要由黄芪、党参、桂枝、水蛭、地龙、红花、三七、陈皮、丹参等组成)用治动脉粥样硬化.通过补虚、开郁、化痰、活血而达"温通"以治疗冠心病;采用补心泻肺温通法治疗心衰病.根据高血压的血管病变实质,提出以"脉胀"作为高血压的中医病名,并提倡从"血脉辨证"论治高血压;认为高血压可归属血脉病变,与五脏相关,按照"病在血"或"病在脉"进行血脉辨证,更能反映其病变进程.并善用经方治疗心系疾病,如运用抵当汤治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运用桂枝加桂汤治疗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运用桂枝加附子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心律失常,以及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高血压伴心动过缓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身痛逐瘀汤医案2则
编辑人员丨2023/8/5
身痛逐瘀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是常用的活血化瘀类方.原方:当归三钱,桃仁三钱,红花三钱,牛膝三钱,地龙二钱,川芎二钱,甘草二钱,没药二钱,五灵脂二钱,秦艽一钱,羌活一钱,香附一钱.原文加注:若微热,加苍术、黄柏;若虚弱,量加黄芪一二两.水煎服.主要功效为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祛风除湿.主治痹证有瘀血者.方解:方中桃仁、红花、当归、川芎活血祛瘀,五灵脂、没药散瘀止痛,秦艽、羌活祛风祛湿,香附理气活血,牛膝、地龙疏经通络以利关节,甘草调和诸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刘宏潇运用四逆散从肝论治关节风湿症
编辑人员丨2023/8/5
关节风湿症属中医"痹证"范畴.刘宏潇教授擅从肝论治本病,认为肝失疏泄是其核心病机,将其分为肝气郁滞、气血两虚、肝胆湿热、肝肾阴虚等证型.肝气郁滞型当以疏肝解郁、通利关节为法,多用四逆散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气血两虚型当以疏肝理气、益气养血为法,多用四逆散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肝胆湿热型当以疏肝解郁、清利湿热为法,多选用四逆散合茵陈蒿汤或三仁汤加减;肝肾阴虚型当以滋补肝肾、濡养关节为法,多选用四逆散合左归丸加减.同时善用对药如茵陈-藿香、香附-郁金、赤芍-丹参、秦艽-羌活、半枝莲-老鹳草等配伍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