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卫气内伐"理论辨治手足综合征思路探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手足综合征是抗肿瘤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手足皮肤麻木或疼痛,可伴有脱屑、皲裂、渗液、破溃等,症状反复,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从"卫气内伐"理论分析,脏腑失调,营卫化源失常、循行受阻,致使卫气内伐而伏于脉中,在内不能温煦脏腑,在外不能固表御邪,加之在内的药毒(抗肿瘤药物)和在外之风寒湿邪袭扰,虚实夹杂,而成手足综合征.治当健脾和胃、温阳益肾、调和脏腑、祛邪蠲痹,方能营卫得源、清浊得分,卫气得温、脏腑得煦,血脉得通、卫行得畅,身无邪扰、内外皆安.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从三焦论治功能性便秘思路探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三焦是一身气机运行通道,大肠传导失常与三焦气机失调有关。功能性便秘证属上焦气闭当调营卫、宣上焦;证属中焦湿热当化湿热、畅中焦;证属下焦虚寒当温下焦、补肾阳。辨清病性病位,并有针对性地治疗三焦病变引起的功能性便秘,可取得较好疗效,附医案三则对临证思路进行探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杨廉方运用柴桂龙牡安神汤治疗失眠经验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重庆市名中医杨廉方主任认为,胆热肝郁、郁热扰神为失眠发生的关键病机;肺脾虚弱、营卫失调是失眠发生的病理基础;胆胃不和、积热扰神为失眠复发的病理因素。临证治疗当首重清胆疏肝、解郁安神,同时注意肺脾同调、调和营卫,兼以利胆和胃、除热安神。杨老还强调,临证须重视调畅情志、临证化裁、调理脾胃等几方面,还应注意慎敛气、防留邪。在此基础上,杨老自拟柴桂龙牡安神汤治疗失眠,效如桴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从宗气功能失调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辨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本文通过梳理中医宗气学说形成背景、发展源流及主要内涵,解析宗气生理功能及其病理状态下的不同表现,并结合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中医病机特点,认为"宗气失调、治节不出"为PAF主要病机,"心下空豁,脉律不齐"为PAF具体表现,脉象节律至数变化是PAF临床辨证治的重要参考,宗气亏虚、宗气郁滞、宗气下陷是其常见证型.治疗当以"调补宗气"为根本,通补兼施,包含调和营卫、安神定悸,开郁息风、化瘀通络,培元顾本、升阳举陷等法,并佐以养心、滋阴、温阳之品,气血并治,心神同调,则枢机得利、脏气得平、血脉得利、脏腑得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王秀娟运用和法论治手汗症经验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王秀娟教授认为,手汗症病机多与局部郁热蕴蒸、经络瘀滞不通有关,主要辨证分型为:肺脾不和证、中焦郁热证与心神失养证.王教授擅长运用和法,从脾胃治疗手汗症,手心汗出过多的肺脾不和证,常运用和脾胃、健脾气或补脾益肺为法,以复肺气之宣肃;中焦郁热证,常用和肝运脾之法,以疏肝泻火、健脾运浊;心神失养证,在补益心脾的基础上侧重健脾益气,中气和则五脏调.王教授治疗手汗症,注重整体辨证,阴阳表里寒热并重,重视中焦气机失调之病机,同时关注情志因素,遵循李东垣"内伤劳役伤脾气,饮食伤胃伤其形"之脾胃观,不忘将现代社会压力下人们的身心疾病因素考虑在内.在用药方面,王教授注重整体观,遣方用药以和为主,重在调和气机,辨证运用和肝疏郁、调和营卫、和解少阳等治法,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之稳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心受气于脾"论治类风湿关节炎累及心脏病变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类风湿关节炎累及心脏病变属于复合病证,根据其发病过程与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脏痹-心痹".心痹为痹证日久缠绵不愈,复感风、寒、湿邪,向内传入于心所致.该文基于"心受气于脾"理论探讨其病因、病机与治疗.通过梳理古代文献,发现类风湿关节炎累及心脏病变的病因为脾气不足,卫阳不固,外感风、寒、湿邪气侵入机体,瘀血顽痰阻滞发为心痹.其病机为脾气不足,营卫虚弱;脾阳不足,痰浊内生;脾失健运,痰瘀互结.现代研究表明,细胞免疫失调、血脂异常以及血凝与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心脏病变关系密切,这与中医病机一致.在治疗时选用补益卫阳,和营通痹;温阳散寒,化痰逐饮;益气活血,健脾祛痰之法,代表方剂分别为黄芪桂枝五物汤、苓桂术甘汤、赤茯苓汤.该文提出"心受气于脾"理论,为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累及心脏病变提供思路与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体脏合痹"论治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心血管疾病
编辑人员丨2024/7/13
脏腑形体诸窍由经络相连,表里相合,相互影响.风湿病多因正气亏虚复感外邪,脏腑气机失调内生痰瘀,痰瘀互搏于肌肤、血脉、筋骨,进而深入脏腑,脏腑失调则肢体关节症状亦随之加重,形成病理上的恶性循环.笔者基于"体脏合痹"观,提出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心血管疾病为内外因互相作用的结果,六淫外邪为外在致病因素,营卫功能失调为内在基础,痰浊瘀血痹阻脉络为标.基于中医理论溯源及临证观察,从现代医学研究出发论治类风湿关节炎并发心血管疾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基于"伏邪"理论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病机与诊疗思路
编辑人员丨2024/7/6
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阵发性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临床实践发现伏邪"时空动态""隐匿""自我积聚""潜证导向"的致病特点与阵发性房颤的发病特点一致,从伏邪角度出发,认为"正气不足,外邪内伏""脏腑失调,伏邪内生""伏邪兼夹,交互融合""内外相引,充实积聚"是阵发性房颤的核心病机;基于伏邪致病观提出"调和营卫""引透相合""应用虫药""分消伏毒"的治疗方法,临床灵活运用,为阵发性房颤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从"昼升阳、夜滋阴"探讨吴门医派昼夜双处方治疗失眠的特色
编辑人员丨2024/6/22
失眠在中医学归为"不寐""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卧不安"等范畴,营卫失和、阴阳失交为其主要病机.对于阴阳失调之不眠者,滋阴的同时要注重升阳,才能精足神旺,昼精夜瞑.针对无内外邪气侵犯之不寐者,注重滋阴气、养营血即可.夜间滋阴气、养营血,使气机收敛沉降,将内收之气转化成五脏所藏之阴精营血,则白昼精足神旺.运用吴门医派昼夜双处方论治失眠,昼方升阳以达"昼精",夜方滋阴以促"眠睡",使机体处于夜间"阳气尽、阴气盛"、白昼"阴气尽、阳气盛"的状态,顺应天时,调和阴阳,达到昼精夜瞑、阴平阳秘的状态.结合临床病案对吴门医派昼夜双处方治疗失眠的临床应用思路进行介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国医大师王庆国"转枢机,和营卫"法治疗"长新冠"综合征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6/22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新型冠状病毒转阴后出现的气短、乏力、气促和睡眠困难等症状困扰着感染者,世界卫生组织将这种感染后遗症定义为"长新冠".王庆国教授认为应抓住"长新冠"患者枢机不利、营卫不畅、"血弱气尽"的病理特点,把握气机失调、营卫气血失和的基本病机,重视调畅枢机,调和营卫,从本论治.王庆国认为柴胡桂枝汤可调少阳之枢出入和脾胃之枢升降,调气血、营卫、三焦,是治疗"长新冠"综合征的首选方.王庆国治疗"长新冠"综合征中疲劳症擅用柴胡桂枝汤合黄芪生脉饮或三仙汤加减,脑雾症常合孔圣枕中丹加减,失眠症状常合甘麦大枣汤、双夏汤加减,临床收效颇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