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人附睾蛋白4、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唐山市人民医院经病理确诊的90例肺癌患者和5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临床资料,选择4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三组血清HE4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ESM-1、EGFR水平。比较三组血清HE4、ESM-1、EGFR表达水平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诊断肺癌有效指标,构建诊断肺癌的预测模型。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肺癌组、肺良性病变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HE4水平分别为119.55 pmol/L(82.06 pmol/L,189.00 pmol/L)、58.84 pmol/L(45.62 pmol/L,69.41 pmol/L)、42.67 pmol/L(37.09 pmol/L,51.84 pmol/L),ESM-1水平分别为33.00 ng/ml(25.85 ng/ml,47.40 ng/ml)、20.14 ng/ml(11.93 ng/ml,28.90 ng/ml)、15.39 ng/ml(11.84 ng/ml,20.19 ng/ml),EGFR水平分别为46.60 pg/ml(37.45 pg/ml,58.98 pg/ml)、32.77 pg/ml(26.27 pg/ml,40.86 pg/ml)、30.43 pg/ml(27.54 pg/ml,35.75 pg/ml),3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肺癌组血清HE4、ESM-1、EGFR水平均高于肺良性病变组与健康对照组。肺癌患者中,以HE4(X 1)、ESM-1(X 2)、EGFR(X 3)为自变量,以病理诊断结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肺癌预测回归模型: P=0.171X 1+0.351X 2+0.184X 3-24.660,计算得到预测肺癌的准确率可达98.5%,血清HE4、ESM-1、EGFR是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均 P<0.05)。ROC曲线下面积由高到低依次为HE4(0.960)、ESM-1(0.942)、EGFR(0.859),血清HE4水平为63.67 pmol/L时诊断的灵敏度为86.7%,特异度为97.5%。肺癌患者血清HE4与EGFR具有相关性( r=0.304, P=0.004),ESM-1与EGFR具有相关性( r=0.416, P<0.001)。 结论:血清HE4、ESM-1、EGFR可作为诊断肺癌的有效指标,根据3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建立的预测模型对肺癌的诊断与预测具有较好的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水平对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can)水平与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ICU老年住院患者75例,入室后24 h内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Ⅱ评分)及MODS评分,分为MODS组(35例)及非MODS组(40例);同时选取40例老年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Endocan水平;再根据28 d临床结局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及病死组,分别探讨各组间Endocan水平的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Endocan与老年MOD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MODS组Endocan水平高于非MODS组[(622.3±149.2)ng/L比(433.1±189.7)ng/L, P<0.001];APACHE Ⅱ评分及MODS评分越高,血清Endocan水平越高;血清Endocan水平、MODS评分以及两者联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1、0.806和0.820( P>0.05);APACHE Ⅱ评分以及两者联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3、0.799和0.803( P>0.05);存活组的血清Endocan水平低于病死组[(444.6±193.6)ng/L比(618.2±149.5)ng/L, P<0.001]。 结论:Endocan水平与老年MOD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聚嘧啶束结合蛋白相关剪接子高表达对糖基化终末产物诱导下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探讨聚嘧啶束结合蛋白相关剪接子(PSF)高表达对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下人视网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s)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应分子机制。方法:将hRMECs分为正常组、空载组、PSF组、锌原卟啉(ZnPP)组及PSF+ ZnPP组进行实验。正常组细胞使用含有10%胎牛血清、青霉素/链霉素的DMEM培养基,置于37 °C、95%空气、5% CO 2的密闭恒温培养箱中培养。空载组细胞采用空载慢病毒感染。PSF组细胞采用过表达PSF慢病毒感染。ZnPP组细胞采用ZnPP (10 mol/L)处理2 h。PSF+ZnPP组细胞采用过表达PSF慢病毒感染后,再用ZnPP (10 mol/L)预处理2 h。后四组细胞辅以AGEs刺激,HE、Hoechst33258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法观察PSF高表达对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ZnPP对PSF的拮抗作用。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血红素氧合酶-1 (HO-1)、磷酸化(p)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核因子2相关因子2 (Nrf2)的蛋白表达。引入ERK通路的特异性拮抗剂U0126,Western blot验证U0126对PSF蛋白所诱导的HO-1表达的逆转作用。 结果:HE染色和Hoechst33258染色结果显示,PSF组受损细胞核数较正常组明显增加,较PSF+ZnPP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27.5、38.7, P<0.05)。流式细胞法结果显示,PSF组细胞产生的ROS较正常组明显增加,较PSF+ZnPP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26.4, 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PSF组HO-1蛋白表达量较正常组、空载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70.1, P<0.05);AGEs处理30、60、120、240 min时pERK的蛋白表达量与15 min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474.0, P<0.05);PSF+/U0126-组HO-1、Nrf2蛋白表达量较PSF-/U0126-组明显增加,PSF+/U0126+组HO-1、Nrf2蛋白表达量较PSF+/U0126-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0.2、489.4, P<0.05 )。 结论:PSF高表达可以通过活化ERK通路,促进Nrf2转位入核进而诱导HO-1表达,从而保护hRMECs免受AGEs诱导的氧化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葛兰心宁软胶囊治疗PCI后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的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 分析葛兰心宁软胶囊治疗PCI后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的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9月陕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PCI后CMVD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胶囊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接受冠心病PCI后常规用药,此外,胶囊组接受葛兰心宁软胶囊.两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ESM-1、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胶囊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ESM-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胶囊组治疗后血清ESM-1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一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葛兰心宁软胶囊能够有效提高PCI后CMVD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血清ESM-1,且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水平与肝硬化心肌病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 肝硬化性心肌病(CCM)是肝硬化引起的心脏功能障碍和电生理紊乱,与肝硬化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can)作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指标,是否参与CCM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拟检测CCM患者血清endocan的表达量及其与CCM的关系,推测在CCM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连续入组2019年1月—2021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住院的肝硬化患者,根据有无CCM,分为CCM组(n=19)和无CCM组(n=106).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组血清endocan水平以及与肝功能、心脏功能的相关性.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相关性检验,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CCM预测模型.结果 CCM组患者血清endocan的表达量为[(2.69±0.43)ng/mL]明显高于无CCM组[(2.23±0.52)ng/mL](t=2.247,P=0.034).在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清endocan表达量[(2.41±0.37)ng/mL]显著低于失代偿期肝硬化组[(2.72±0.49)ng/mL](t=3.214,P=0.02).CCM组患者血清endocan水平与肝功能Child-Pugh评分(r=0.509,P=0.026)、MELD-Na评分(r=0.484,P=0.036)呈正相关,与平均动脉压(r=-0.591,P=0.013)、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早峰值E波和舒张晚期血流峰值A波(E/A)比值(r=-0.515,P=0.042)呈负相关.血清endocan预测CCM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58(95%CI:0.522~0.781),当截断值为2.61 ng/mL时,敏感度为67.1%,特异度为73.7%.结论 血清endocan与CCM的发生具有一定相关性,可能参与了CCM的发病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活心丸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清GDF-15、ESM-1、sST2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观察活心丸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ST2)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在廊坊市人民医院治疗的94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7例.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片、替格瑞洛片、阿托伐他汀钙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活心丸.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心肌酶谱指标、血清GDF-15、ESM-1、sST2水平、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为93.62%,高于对照组的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重构指数(LVRI)及血清心肌肌钙蛋白l(cTn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GDF-15、ESM-1、sST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6 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延长(P<0.05),且治疗组6 min步行距离较对照组延长(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1%与14.89%,P>0.05).结论:活心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可降低病人血清GDF-15、ESM-1、sST2及心肌酶谱指标水平,改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血清CXCL16、ESM-1水平对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障碍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4/5/18
目的 探讨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水平对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认知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1例CSVD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结果,将CSVD患者分为认知正常组(60例)和认知障碍组(71例).Spearman法分析血清CXCL16、ESM-1表达水平与MoCA评分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SV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相关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XCL16和ESM-1对CSVD患者认知障碍的诊断价值.结果 认知障碍组患者血清CXCL16表达水平高于认知正常组,血清ESM-1表达水平低于认知正常组(P<0.05);血清CXCL16表达水平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767,P<0.05),血清ESM-1表达水平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723,P<0.05);认知障碍组年龄≥60岁、有高血压史、脑梗死的患者所占比例高于认知正常组(P<0.05);年龄、高血压史、脑梗死及CXCL16为CSV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ESM-1为保护因素(P<0.05);血清CXCL16、ESM-1以及二者联合诊断CSV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AUC分别为0.748、0.671、0.851,二者联合检测优于血清CXCL16、ESM-1各自单独检测(Z 二者联合-CXCL16=3.284、Z 二者联合-ESM-1=4.111,P=0.001、<0.001),对CSVD并发认知障碍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 血清CXCL16、ESM-1的表达水平与CSVD并发认知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二者联合对CSVD并发认知障碍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8
-
益气养阴化瘀法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微血管功能、动脉血流、微视野及血清Vaspin和SCUBE2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化瘀法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微血管功能、动脉血流、微视野及血清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和骨形态发生蛋白 1-表皮生长样结构域蛋白2(SCUBE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于该院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 102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 50 例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 52 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益气养阴化瘀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检测视野平均敏感度、视力、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眼动脉阻力指数(RI)和舒张期血流速度峰值,检测患者 Vaspin、低氧诱导因子-1(HIF-1)、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sICAM-1)、SCUBE2、外周血内皮细胞(CEC)和循环祖细胞(CPC)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98.08%(51/52),高于对照组的 84.00%(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RI低于对照组,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舒张期血流速度峰值、视野平均敏感度和最佳矫正视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PC水平较对照组升高,CEC水平较对照组降低,Vaspin、HIF-1、sICAM-1和SCUBE2 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改善患者微血管功能、动脉血流、微视野和视力,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影响因素及ESM-1、Lp-PLA2、miR-21鉴别价值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影响因素及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微小核糖核酸-21(miR-21)对斑块性质、分级及预后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AIS患者120例,收集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测定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和分级,测定AIS患者血清ESM-1、Lp-PLA2、miR-21水平,评定短期预后.比较不同斑块性质AIS患者临床资料及血清ESM-1、Lp-PLA2、miR-21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AIS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ESM-1、Lp-PLA2、miR-21对AIS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鉴别价值,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ESM-1、Lp-PLA2、miR-21与AIS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级的关系,比较联合血清ESM-1、Lp-PLA2、miR-21鉴别易损斑块与稳定斑块患者短期预后情况.结果:120例AIS患者经颈动脉超声检查可知,25例斑块未形成,95例斑块形成(其中稳定斑块38例,易损斑块57例);斑块分级:1级38例,2级32例,3级25例.易损斑块患者TG、LDL-C、ESM-1、Lp-PLA2、miR-21 均高于稳定斑块(P<0.05);TG、LDL-C、ESM-1、Lp-PLA2、miR-21 均为 AIS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影响因素(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联合血清ESM-1、Lp-PLA2、miR-21鉴别诊断AIS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AUC最大,为0.899,具有较好诊断效能;血清ESM-1、Lp-PLA2、miR-21与AIS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级别呈正相关关系(P<0.05);联合血清ESM-1、Lp-PLA2、miR-21鉴别易损斑块患者短期预后良好率低于稳定斑块患者(P<0.05).结论:TG、LDL-C、ESM-1、Lp-PLA2、miR-21为AIS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影响因素,尤其是ESM-1、Lp-PLA2、miR-21可用于鉴别诊断斑块性质、分级,且在不同斑块性质患者短期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血清sRAGE联合ESM-1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oluble 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sRAGE)联合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thelial cell specific molecules-1,ESM-1)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1月临汾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的SAP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105例,根据患者的预后(对症治疗后28 d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39例)和存活组(66例).分析SAP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及血清sRAGE联合ESM-1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105例患者中男61例、女44例;年龄22~69岁,平均(47.6±8.9)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多个器官功能障碍(OR=4.845,95%CI:2.166~8.130,P=0.030)、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得分越高(OR=1.872,95%CI:1.207~2.902,P=0.005)、24 h随机空腹血糖越高(OR=1.381,95%CI:1.094~1.743,P=0.007)、sRAGE水平越高(OR=1.017,95%CI:1.007~1.027,P=0.001)、ESM-1水平越高(OR=1.074,95%CI:1.027~1.123,P=0.002)的SAP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更容易死亡.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RAGE联合ESM-1检测预测SAP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死亡的AUC为0.882(95%CI:0.804~0.936,P<0.001),血清sRAGE和ESM-1单独预测的AUC分别为0.784(95%CI:0.693~0.859,P<0.001)和0.780(95%CI:0.689~0.855,P<0.001).结论 SAP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血清sRAGE、ESM-1浓度升高与不良预后有关,血清sRAGE联合ESM-1检测对SAP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