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型肝炎病毒检测方法的现状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HBV感染是我国最主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目前临床主要使用体外诊断试剂对该病毒进行准确快速的检测,体外诊断试剂盒的方法学主要包括:免疫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本文通过PubMed(检索时限自2017年1月至2023年12月)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自2017年1月至2023年12月)检索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检测方法、相关试剂盒的生产和临床应用的相关文献,详细列举最新检测方法的进展并比较不同方法学的优缺点,全面分析和讨论了我国目前乙型肝炎病毒检测的现状和研究进展.研究发现,我国HBV检测用商品化试剂盒的方法学分布存在集中现象,试剂盒的生产存在"东部多,西部少,大分散,小聚集"的特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SPD管理模式在某公立医院耗材试剂管理中的应用及成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在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供应-管理-配送(supply-processing-distribution,SPD)管理模式逐渐被广泛应用。作者详细介绍了某院SPD模式下对医用耗材和体外诊断试剂的采购供应、库存、配送和结算管理,发现SPD有利于加强对院内医用耗材和体外诊断试剂的监管,保证质量和使用安全,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提高医院竞争力,但尚注意防范数据安全风险,加强运营管理,完善对体外诊断试剂的成本效益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循环肿瘤DNA检测的临床应用和挑战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循环肿瘤DNA(ctDNA)在肿瘤药物疗效预测、耐药监测、高危人群筛查、鉴别诊断、微小残余病变监测和预后判断等方面都展现出潜的在应用价值。其中基于ctDNA特定基因突变的标志物已写入部分肿瘤的临床诊疗指南,用于预测肿瘤药物疗效和监测耐药,国内外也有少量批准的伴随诊断试剂用于临床实验室检测。但是,大部分ctDNA相关标志物的临床有效性仍然处于医学研究阶段。实验室自建方法(LDT)的建立和性能确认,也是目前ctDNA临床应用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的ctDNA临床应用,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试剂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当代病理科建设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病理科致力于建立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自2017年5月试运行ISO15189管理体系以来,试剂管理的传统手工作业模式暴露了诸多问题。科室决定基于试剂管理需求,依靠信息化手段,引入试剂信息化管理系统,以期提升试剂耗材管理效率。试剂系统采用Java作为开发工具,通过B/S结构针对试剂管理的全流程功能模块进行设计,维护简便。试剂系统功能模块的实现需导入自购试剂信息合理规划建立4大库,即供应商基本信息库、试剂信息库、人员权限库及存放位置库。运行以来不断优化升级,一方面可实时追踪以保证体外诊断试剂的可溯源性,同时能够避免和减少试剂在购、销、用环节中的损失进而提高科室经济效益;最终实现更好地保障检查、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为精准医学时代下的精准诊断提供保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CVA6 D3基因亚型B细胞抗原表位氨基酸差异分析及VLPs初步制备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中国流行的柯萨奇病毒A6型(coxsackievirus A6,CVA6)D3基因亚型中的D3a和D3b分支序列结构蛋白B细胞抗原表位氨基酸差异性来优化设计CVA6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VLP)疫苗。方法:对GenBank下载的含有P1区核苷酸CVA6序列,使用MEGA.11.0软件基于VP1序列采用最大似然法构建进化树划分基因型及亚型。采用在线工具WebLogo并结合CVA6 B细胞抗原表位研究的相关文献,对D3a和D3b分支序列VP1-VP3区B细胞抗原表位氨基酸差异性分析,为筛选疫苗候选株进行CVA6 VLP的制备。结果:D3a与D3b分支序列在VP1 N末端P27位点分别是天冬酰胺(96.2%)和丝氨酸(92.9%);在VP3 N末端P60位点为甘氨酸(98.8%)和丝氨酸(60.0%)。基于上述差异性选择具有D3a(VP3-N-P60)和D3b(VP1-N-P27)两分支序列共有的B细胞抗原表位D3a-JX2018(GenBank accession number:MN845862)作为疫苗候选株,并成功制备了CVA6 VLP。结论:本研究为疫苗候选株的选择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日后CVA6 VLPs疫苗和免疫诊断试剂的研发提供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常用血栓与止血项目检测试剂批次变更验证程序操作指南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常用血栓与止血项目广泛用于出血性疾病诊断、术前筛查、血栓及血栓前状态的判断及抗凝、溶栓药物的监测等。常用血栓与止血项目的检测结果受试剂批次变更影响,而如何进行试剂批次变更的验证、如何识别并判断试剂批次变更导致的检测误差是否在实验室可接受范围,尚无统一标准。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组织国内同领域专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撰写了指南,以规范常用血栓与止血项目检测试剂批次变更的验证程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体系的探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我国规范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起步较晚,试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旨在探索针对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方法。方法:通过工作实践及查阅文献,分析国内医疗器械和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的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措施,并通过实践验证其可行性。结果:本文总结了3个限制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提升的因素,即申办者研发实力不足、研究团队专业水平有限和注册核查与药品存在差异,并结合基于风险的质量管理理念,提出建立基于风险的质量保证制度、充分利用电子信息系统保证试验质量和加强研究者临床试验能力培训等改进措施,通过医院2016年以来的实践经验验证了这些措施的可行性。结论:应用基于风险的质量管理体系、电子信息系统和临床试验能力培训,可以为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提升管理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假病毒技术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新冠病毒等高致病性病原体必须在生物安全三级(BSL-3)实验室进行研究,并且毒株获取困难,给科研和防治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限制。假病毒是一种嵌合型病毒颗粒,结构与野生病毒相似,具有类似活病毒的生物特性,但没有活病毒的致病性,可以在BSL-2实验室进行研究,并且可通过插入报告基因,实现假病毒的定量和定性检测。假病毒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中和抗体检测和疫苗免疫效果评价、病毒受体研究、动物模型建立、抗病毒药物筛选和核酸诊断试剂的质控等研究。为了更好的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等新发、突发、烈性传染病病原体中和抗体检测、疫苗的研发与评价和药物筛选等研究,本文就假病毒技术研究进展和应用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颗粒展示新型冠状病毒刺突蛋白B细胞线性表位及其免疫原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获得展示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刺突蛋白B细胞线性表位的乙型肝炎病毒衣壳样颗粒(capsid-like particles, CLPs)并评价其免疫原性。方法:将SARS-CoV-2的4条B细胞线性表位(M1、S1-57、S14P5和S21P2)置换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hepatitis B virus core protein, HBc)第80位丙氨酸。在大肠埃希菌BL21 Star (DE3)中诱导表达这4种线性表位和HBc的重组融合蛋白(M1-HBc、S1-57-HBc、S14P5-HBc和S21P2-HBc)。SDS-PAGE、Western blot和非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native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NAGE)鉴定表达产物。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纯化CLPs并经Western blot验证其抗原性。用纯化的CLPs免疫BALB/c小鼠,通过ELISA测定血清中的抗体滴度。结果:重组融合蛋白M1-HBc和S1-57-HBc自组装成M1-CLP和S1-57-CLP,S1-57-CLP免疫小鼠后靶向S1-57多肽的抗体滴度高达1∶1 000 000。结论:在原核系统中成功表达了展示SARS-CoV-2 M1或S1-57线性表位的乙型肝炎病毒CLPs,S1-57-CLP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研制SARS-CoV-2新型诊断试剂和疫苗提供了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氯醋甲胆碱与乙酰甲胆碱在支气管激发试验临床应用中的对比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我国首个经国家药监局绿色通道批准优先上市的支气管激发试验(BPT)激发剂氯醋甲胆碱与传统激发剂乙酰甲胆碱在临床诊断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面的差异。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横断面研究,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肺功能室2022年9月至11月的氯醋甲胆碱BPT报告以及2017年3月至2022年4月的乙酰甲胆碱BPT报告,纳入成人(≥18岁)例数:氯醋甲胆碱组2 196例,乙酰甲胆碱组23 729例;儿童(4~17岁)例数:氯醋甲胆碱组365例,乙酰甲胆碱组5 330例。将成年和儿童分别用倾向性匹配法按照氯醋甲胆碱∶乙酰甲胆碱为1∶2匹配,匹配后成人分别为2 196例、4 392例,儿童分别为365例、730例。比较匹配后2组的阳性率、气道高反应性分级、阳性后舒张用药及恢复时间,以及匹配前的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匹配后的氯醋甲胆碱组和乙酰甲胆碱组在成人的阳性率分别为25.77%(566/2 196)、27.62%(1 213/4 391);儿童的阳性率分别为81.64%(298/365)、80.82%(590/730)。2组激发试剂间在成人及儿童的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成人2组间的气道高反应性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341),儿童2组间的阳性后舒张用药及舒张后恢复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匹配前氯醋甲胆碱组中有6例出现极轻、轻度不良反应;乙酰甲胆碱组中有57例极轻、轻度和1例中度不良反应。 结论:与乙酰甲胆碱对比,临床诊断试剂氯醋甲胆碱BPT阳性率、激发后恢复时间没有明显差异,且安全性良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