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胸内迷走神经阻滞用于胸腔镜手术快速康复的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TPVB)联合胸内迷走神经阻滞用于胸腔镜手术快速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于衢州市人民医院接受胸腔镜手术的66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2组均接受电视辅助胸腔镜肺癌手术,对照组采用双腔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TPVB联合胸内迷走神经阻滞,实施不插管静脉麻醉.观察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不同时间节点平均动脉压、心率、疼痛程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开始30 min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高于对照组(均P<0.001).手术开始30 min、术毕即刻,对照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高于麻醉诱导前(均P<0.05),观察组心率、平均动脉压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均低于对照组[心率:(75±8)次/min 比(81±7)次/min、(76±8)次/min 比(83±10)次/min;平均动脉压:(81±9)mmHg(1 mmHg=0.133 kPa)比(90±9)mmHg、(82±8)mmHg 比(93±10)mmHg](均P<0.05).术前 30 min,2 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12、24、48 h,观察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1%(2/33)比24.2%(8/33)](x2=4.243,P=0.039).结论 相比较于双腔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方式,对于接受电视辅助胸腔镜的患者予以超声引导下TPVB联合胸内迷走神经阻滞可避免血压和心率的波动,减轻术后疼痛,加快术后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气管食管瘘患者体外膜式氧合支持下行气管支架置换术麻醉管理1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气管食管瘘(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 TEF)患者在硬质支气管镜下进行手术,由于麻醉医师和手术医师共用气道,术中通气与氧合的管理是主要挑战。此例TEF患者经超声雾化吸入表面麻醉、超声引导下行双侧喉上神经阻滞,在保留自主呼吸的静脉全身麻醉下,同时在静脉-静脉体外膜式氧合技术辅助下,经硬质支气管镜行气管支架置换术。患者术中氧合良好,平稳完成手术,顺利出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阿尔茨海默病靶向Aβ疾病修饰治疗:曙光初现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期最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临床对其发病机制认识仍较为局限、治疗药物研发滞后。β-淀粉样蛋白(Aβ)级联瀑布假说仍然是目前 AD 发病机制的主流学说,也是AD疾病修饰药物研发的重要理论基础。近年来,靶向Aβ的免疫治疗药物相继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或突破性疗法认定,为AD的疾病修饰治疗带来了曙光。文中评述了近年来靶向Aβ疾病修饰治疗临床试验的研究进展,分析总结了以往靶向Aβ疾病修饰治疗临床试验失败的原因。虽然目前靶向Aβ疾病修饰疗法不是十分成熟,但其俨然已成为极具前景的AD药物研发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肾氧饱和度和腹部局部氧饱和度在婴幼儿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肾氧饱和度(RrSO 2)和腹部局部氧饱和度(A-rSO 2)在婴幼儿心脏手术中的变化规律和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随机连续选取2019年4-8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心脏中心体外循环(CPB)下行房间隔缺损和/或室间隔缺损修补的患儿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2~13个月,体质量4.5~10.0 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应用近红外线分光仪的探头分别固定于患儿右肾体表定位处和肚脐下方1 cm,术中持续监测患儿RrSO 2和A-rSO 2。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后(T 0),体外循环开始即刻(T 1),阻断升主动脉后5 min(T 2),体温最低时(T 3),开放升主动脉后5 min(T 4),停机后5 min(T 5)的RrSO 2、A-rSO 2、平均动脉压(MAP)、鼻咽温等参数的变化。记录术中CPB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等相关情况。记录围术期(术后)急性肾损伤(AKI)、胃肠道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术后首次开始进食时间等相关情况。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0例患儿,患儿RrSO 2和A-rSO 2基础值分别为(70.00±7.50)%、(70.70±11.29)%。与T 0比较,患儿RrSO 2和A-rSO 2在T 1时下降,在T 2、T 3、T 4时逐渐升高,在T 5时恢复至T 0水平。患儿RrSO 2和A-rSO 2在T 0、T 1、T 2、T 3、T 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儿A-rSO 2与RrSO 2呈正相关( r=0.806, P<0.01),RrSO 2和A-rSO 2均与MAP呈正相关( r=0.565、0.605,均 P<0.05),与鼻咽温均呈负相关( r=-0.365、-0.331,均 P<0.05)。其中,术后发生AKI患儿3例,AKI总体发生率10%(3/30例)。与T 0比较,患儿RrSO 2值在T 1、T 2、T 3、T 4时明显降低( P<0.05)。术后发生胃肠功能滞后患儿6例,胃肠功能滞后总体发生率20%(6/30例)。胃肠功能滞后患儿A-rSO 2值在T 0~T 5明显低于未发生胃功能滞后患儿( P<0.05)。 结论:作为一种新型无创监测手段,近红外线光谱技术在婴幼儿简单先天性心脏病修补术围术期肾功能和肠道功能的监测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老年病人胸科手术后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筛选老年病人胸科手术后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择期行胸科手术老年病人200例,性别不限,年龄>65岁,ASA分级Ⅱ或Ⅲ级。术中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记录病人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ASA分级、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手术方式、手术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神经阻滞使用情况和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右美托咪定使用情况;随访记录术后48 h疼痛发生情况,同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量表(PSQI)评价患者术后48 h的主观睡眠质量,PSQI评分≥5分为发生睡眠障碍。根据术后PSQI评分将病人分为术后非睡眠障碍组(PSQI评分<5分)和术后睡眠障碍组(PSQI评分≥5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老年病人胸科手术后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69例老年病人,其中术后发生睡眠障碍发生率为4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失眠史、BMI≥24 kg/m 2、合并糖尿病、开胸手术、肺癌根治术和食管癌根治术、手术时间≥120 min和术后中重度疼痛是老年病人胸科手术后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术中使用神经阻滞、PCIA使用右美托咪定是老年病人胸科手术后睡眠障碍的保护因素( P<0.05)。 结论:术前失眠史、BMI≥24 kg/m 2、合并糖尿病、开胸手术、肺癌根治术和食管癌根治术、手术时间≥120 min和术后中重度疼痛是老年病人胸科手术后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术中使用神经阻滞、PCIA使用右美托咪定是老年病人胸科手术后睡眠障碍的保护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早发性癫痫脑病伴暴发-抑制脑电图患儿30例的病因与临床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早发性癫痫脑病伴暴发-抑制(EOEE-BS)脑电图患儿的病因,总结临床特点,为治疗选择及预后评估提供线索。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科2016年9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EOEE-BS患儿,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入组30例,男11例、女19例。24例(80%)检测到致病性/可能致病性基因变异,分别为 KCNQ2 8例、 SCN2A 5例、 STXBP1 5例, CDKL5、KCNT1、KCNQ3、HUWE1、MTHFR、NOTCH3各1例,新生变异18例、遗传性变异6例;9例存在脑发育畸形,为多微小脑回伴或不伴巨脑,其中4例合并上述钾或钠离子通道基因变异;病因不明2例。起病年龄2.5 h~4个月,中位年龄4 d。以局灶性起源的强直/强直-阵挛发作起病25例,其中14例合并或转型为痉挛发作;以痉挛发作起病5例。脑电图监测到暴发-抑制的年龄为3 d~9月余,于1~10月龄转变为高度失律或多灶性痫样放电。应用1~6种抗癫痫药物,13例应用钠离子通道阻滞剂患儿中11例有效,7例联合生酮饮食均有效。25例随访6个月~3年,13例于1月余~1.5岁抽搐缓解,但均有不同程度发育落后。 结论:EOEE-BS中超过半数患儿由单基因变异致病,起病早,发作类型及脑电图可随年龄增长而转变。预后与病因有关,离子通道基因变异者应用离子通道阻滞剂抗癫痫疗效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2009-2019年中国4省农村重点地区肝癌死亡相关行为危险因素及其滞后效应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2009-2019年我国江苏省、安徽省、山东省、河南省(4省)农村重点地区肝癌死亡率变化趋势,探讨行为危险因素对肝癌死亡的影响及其滞后效应,为我国肝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09-2019年全国死因监测数据库及3次4省农村重点地区居民肿瘤及危险因素调查数据,采用Joinpoint 4.2软件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析肝癌标化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采用 χ2检验与趋势 χ2检验分析行为习惯因素的地区分布差异和时间变化趋势;采用Stata 16软件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行为危险因素与肝癌死亡的相关性及其滞后效应。 结果:2009-2019年4省金湖县、射阳县、灵璧县、寿县、蒙城县、汶上县、巨野县、罗山县、沈丘县、西平县农村重点地区肝癌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APC<0, P<0.05)。4省农村重点地区咸菜/咸鱼类、红肉类、水产品类食物摄入频率呈下降趋势,新鲜蔬菜、新鲜水果、乳制品等健康食品的摄入频率呈上升趋势,油炸类食物、泡菜、烟熏类食物、霉变食物、咖啡、豆制品摄入频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P<0.05);豆制品、乳制品的摄入频率<20.00%。油炸类、咸菜/咸鱼类食物、现在吸烟率、饮酒率、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率与肝癌死亡呈正相关且存在滞后效应,滞后期分别为4、1、6、5、4年。 结论:2009-2019年我国4省农村重点地区肝癌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油炸类食物和吸烟、饮酒等行为危险因素与肝癌死亡存在相关关系及滞后效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覆膜支架在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漏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治疗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7例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漏患儿中行覆膜支架治疗7例的诊治经过。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29 d至5个月,中位年龄35 d;体重1.6~4.8 kg,中位体重3.3 kg。7例患儿均经上消化道造影及口服美蓝检查明确诊断术后吻合口漏,行非手术治疗1个月后漏口仍未愈合,方给予覆膜支架治疗。结果:覆膜支架置入手术平均时间55 min。术后6例监护室滞留时间<24 h。除1例因其他合并症家属放弃治疗,其余6例术后早期即恢复经口进食。复查无支架移位等并发症。术后4周取出支架,复查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见漏口愈合良好。取支架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可回收覆膜支架应用于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漏患儿疗效好,创伤小,操作简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儿童食管异物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特点比较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总结分析儿童食管异物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消化科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确诊为食管异物的246例患儿。根据处理方式不同分为内镜组及手术组,收集整理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特点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内镜组222例,手术组24例,手术率约为9.75%;两组患儿在性别、异物滞留位置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手术组患儿年龄(2.92±2.67)岁,小于内镜组(4.12±3.37)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49);手术组食管异物滞留时间中位数29.10 h,长于内镜组中位数11.80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手术组锐性异物占比(50.00%)高于内镜组(16.22%),且手术组腐蚀性异物占比(45.83%)高于内镜组(8.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手术组重度并发症占比(83.33%)高于内镜组(0.90%)( P<0.001)。 结论:手术组食管异物患儿发病年龄更小、异物滞留时间长;锐性异物及纽扣电池更易造成严重并发症,增加手术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右美托咪定复合利多卡因对全身麻醉复合PVB下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炎性反应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复合利多卡因对全身麻醉复合椎旁神经阻滞(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PVB)下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2018年8月—2020年8月在高州市人民医院实施全身麻醉复合PVB下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右美托咪定组、利多卡因组及复合组,每组25例。4组患者均于麻醉诱导前行PVB。右美托咪定组、利多卡因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5 μg/kg、2%盐酸利多卡因1.5 mg/kg,10 min内输注完毕,后分别以0.4 μg·kg -1·h -1和1.5 mg·kg -1·h -1的剂量维持至手术结束前30 min;复合组麻醉诱导前10 min输注右美托咪定+2%盐酸利多卡因,方法剂量同前;对照组静脉输注等剂量生理盐水。记录4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丙泊酚用量及瑞芬太尼用量,比较4组患者诱导前(T 1)、手术完成时(T 2)、术后2 h(T 3)、术后24 h(T 4)血清IL-6和TNF-α水平,观察4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4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和利多卡因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和复合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增加,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减少( P<0.05),复合组的改变幅度更大。T 1时4组血清IL-6、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T 2~T 4时,4组血清IL-6、TNF-α水平均较T 1时升高( P<0.05)。T 3~T 4时,利多卡因组的血清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T 2~T 4时,与对照组和利多卡因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和复合组血清IL-6、TNF-α水平降低( P<0.05),复合组的改变幅度更大。4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复合利多卡因能够明显减轻全身麻醉复合PVB下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炎性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