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认知功能、安全性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7小时前
目的 探究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认知功能和安全性.方法 将2022年2月~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94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和利培酮组,分别给予奥氮平、利培酮治疗,连续治疗4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cale for Assessment of Positive Symptoms,SAP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临床总体印象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Severity of Illness,CGI-SI)评分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PANSS量表、SAPS量表和BPRS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治疗前,但治疗后组间PANSS、SAPS、BPR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CGI-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组间CGI-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量表中定向力、记忆注意和计算维度评分及量表总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后组间各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奥氮平组兴奋或激越、血糖升高、恶心呕吐、心动过速、体重增加等的发生率高于利培酮组(P<0.05).结论 奥氮平与利培酮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方面具有相同的疗效,对患者临床症状、认知功能改善程度相当,但利培酮对患者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的影响较小,安全性相对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7小时前
-
哌嗪类新精神活性物质体内检测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哌嗪类新精神活性物质是一类具有致幻作用的化合物,通过影响单胺能神经递质的水平进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滥用该类物质后,会产生刺激和致幻作用并伴头痛、头晕、焦虑、失眠、呕吐、胸痛、心动过速、高血压等不良反应,甚至可能造成心血管系统损害和多器官衰竭而死亡,严重危害身心健康和公共安全.哌嗪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对其药理毒理及分析方法的研究成为法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已有的哌嗪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体内过程、样品处理以及分析方法,以期为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以停氧为目标导向确定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程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评估以停氧为目标导向确定咖啡因疗程的方案对氧依赖早产儿的临床受益.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9月入住该院新生儿科219例早产儿,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以停氧为目标导向咖啡因治疗,n=108)和对照组(常规咖啡因治疗,n=111).比较两组呼吸暂停复发、重复使用咖啡因、停用咖啡因时间、用氧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停用咖啡因纠正胎龄更大[(35.9±1.7)周vs.(34.4±1.5)周],住院时间更长[(64.62±20.60)d vs.(57.96±17.6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呼吸暂停复发率、咖啡因重复使用率、用氧时间、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机械通气使用率、住院费用,以及≥Ⅱ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喂养不耐受、心动过速发生率及体重增长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停氧为目标导向确定咖啡因疗程的方案不能减少早产儿的呼吸暂停复发风险及氧依赖,且有可能延长住院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颅脑损伤后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非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PSH)主要继发于多种获得性颅脑损伤,以外伤性颅脑损伤后的发病率最高,可同时反复伴有阵发性心动过速、呼吸急促、高血压、体温升高和肌张力障碍等多种症状。PSH病理生理机制复杂,目前临床以药物治疗控制症状为主,然而多种药物的联合使用,在抑制交感神经兴奋的同时,会对肝肾肺等多器官带来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因此,为规范PSH患者的综合管理,减少发作次数以及因此造成的不良预后,本文主要从营养支持、高压氧治疗、避免不良刺激及家庭支持4个方面对颅脑损伤后PSH非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Downregulation of cardiac PIASy inhibits Cx43 SUMOylation and ameliorates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in a rat model of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编辑人员丨1周前
Background::Dysfunction of the gap junction channel protein connexin 43 (Cx43) contributes to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R)-induced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Cx43 can be regulated by 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 (SUMO) modification. Protein inhibitor of activated STAT Y (PIASy) is an E3 SUMO ligase for its target proteins. However, whether Cx43 is a target protein of PIASy and whether Cx43 SUMOylation plays a role in I/R-induced arrhythmias are largely unknown.Methods::Male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infected with PIASy short hairpin ribonucleic acid (shRNA) using 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 subtype 9 (rAAV9). Two weeks later, the rats were subjected to 45 min of left coronary artery occlusion followed by 2 h reperfusion. Electrocardiogram was recorded to assess arrhythmias. Rat ventricular tissues were collected for molecular biological measurements.Results::Following 45 min of ischemia, QRS duration and QTc interval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ut these values decreased after transfecting PIASy shRNA. PIASy downregulation ameliorated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induced by myocardial I/R, as evidenced by the decreased incidence of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and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and reduced arrythmia score. In addition, myocardial I/R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induced PIASy expression and Cx43 SUMOylation, accompanied by reduced Cx43 phosphorylation and plakophilin 2 (PKP2) expression. Moreover, PIASy downregulation remarkably reduced Cx43 SUMOylation, accompanied by increased Cx43 phosphorylation and PKP2 expression after I/R.Conclusion::PIASy downregulation inhibited Cx43 SUMOylation and increased PKP2 expression, thereby improving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in ischemic/reperfused rats heart.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早产儿房间隔膨出瘤并发心房扑动同步电复律成功一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本文报道了1例房间隔膨出瘤并发心房扑动早产儿的诊断及治疗过程。患儿男,胎龄35周 +2,因"心动过速、气促、呻吟15 min"入院。患儿母亲胎心监护提示胎动过速,胎心率230~240次/min,急诊剖宫产分娩。患儿入院心电图显示心房扑动,心房率440次/min,心室率220次/min,呈2∶1传导;超声心动图提示房间隔膨出瘤、动脉导管未闭、卵圆孔未闭。用去乙酰毛花苷、胺碘酮24 h,未恢复窦性心律,后用同步电复律电能为4 J(1.8 J/kg),患儿恢复窦性心律。随访至2019年12月18日(纠正胎龄41周 +4),患儿心房扑动未再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经食管电生理检查室上性心动过速左侧偏心性激动的诊断效能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经食管电生理检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左侧偏心性激动的诊断效能,提高该类PSV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且PSVT经食管电生理检查表现为"左侧偏心性激动"的患者,并根据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分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左侧旁路,L-AVRT)组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组。比较L-AVRT组和AVNRT组经食管电生理检查的各种间期和P波的极性,评价经食管电生理检查的准确性,同时分析造成经食管电生理检查错误诊断的原因。结果:共纳入101例患者,年龄(42.45±14.17)岁,其中男64例(63.3%,64/101)。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显示L-AVRT有94例(93%,94/101),AVNRT有7例(7%,7/101)。影响7例AVNRT诊断的主要因素是经食管电生理检查表现为左侧偏心性激动。在AVNRT组中,6例(85.7%,6/7)患者P波在Ⅰ导联呈等电位,在aVL导联呈正向波;在L-AVRT组中,79例(84.0%,79/94)患者P波在Ⅰ导联呈负向波,而全部(94/94)患者P波在aVL导联均无正向波。利用aVL导联的P波极性特征可以提升经食管电生理检查中左侧偏心性激动的敏感度及特异度至95.7%及100.0%。结论:PSVT发作时通过经食管电生理检查左侧偏心性激动的表现来判定PSVT的类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结合Ⅰ、aVL导联P波的极性综合判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多沙唑嗪与酚苄明对正常血压型嗜铬细胞瘤病人术中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多沙唑嗪和酚苄明对正常血压型嗜铬细胞瘤病人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收集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正常血压型嗜铬细胞瘤病人的围术期资料。根据病人术前服用α受体拮抗剂的种类分为酚苄明组和多沙唑嗪组。主要观察终点为术中血流动力学的波动情况,次要观察终点包括术后循环支持、并发症和死亡情况等。结果:酚苄明组24例,多沙唑嗪组37例。2组病人术中血压波动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酚苄明组术中HR>110次/min曲线下面积大于多沙唑嗪组( P<0.05)。2组次要观察终点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正常血压型嗜铬细胞瘤病人术前服用多沙唑嗪或酚苄明对术中血压的影响无明显差异,而术前服用酚苄明病人术中心动过速发生风险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风险预测模型并与传统模型比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风险预测模型,并与传统Logistic回归模型比较。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1年7月至2016年12月AMI患者的人口学、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案和用药情况等资料。AKI诊断标准参照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公布的AKI诊疗指南,入选AMI患者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训练集(70%)及内部测试集(30%)。运用SelectFromModel和Lasso回归模型选择重要特征因素为AMI患者发生AKI的预测因素。分别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模型A)及机器学习算法(模型B)建立AMI患者发生AKI的风险预测模型,DeLong法比较模型A和模型B在测试集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curve,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并选出最佳模型。 结果:共6 014例AMI患者被纳入该研究,年龄(58.4±11.7)岁,男性3 414例(80.5%),AKI 674例(11.2%),训练集4 252例(70.7%),测试集1 762例(29.3%)。SelectFromModel和Lasso回归模型选取的12项临床指标包括心肌梗死次数、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室性心动过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入院时伴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入院血肌酐、血尿素氮、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使用利尿剂、利尿剂日最大剂量、利尿剂使用天数及使用他汀类药物。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预测测试集AMI患者发生AKI的ROC曲线 AUC为0.80(95% CI 0.76~0.84)。机器学习算法模型在测试集中得到的ROC曲线 AUC为0.82(95% CI 0.78~0.85)。2种模型ROC曲线 AUC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0.858, P=0.363),但机器学习算法预测模型ROC曲线 AUC略高于传统模型。 结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AMI患者发生AKI的风险预测模型与传统Logistic回归模型的预测效应相似,但机器学习算法模型有更优的趋势,引入机器学习算法模型可能提高预测AMI患者发生AKI风险的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40例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肺栓塞(APE)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治及结局,以加强APE诊断意识,减少漏诊及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APE老年(年龄≥60岁)确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肺栓塞临床可能性评分(Wells评分)、简化肺栓塞严重指数(sPESI)、影像学检查、治疗与转归等。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Wells评分和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对APE的诊断价值。结果:入选40例老年APE患者,男性占52.5%,年龄(69.6±8.2)岁;主要危险因素为深静脉血栓形成(DVT,52.5%),其次为高血压(37.5%)、心力衰竭(35.0%);主要临床症状为劳力性呼吸困难(87.5%)、胸闷(80.0%),仅有10.0%的患者同时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咯血三联征,心悸(65.0%)和下肢肿痛(42.5%)也是常见症状;主要临床体征为呼吸急促(呼吸频率>25次/min,80.0%)、肺部湿啰音(52.5%)、心动过速(心率>100次/min,50.0%)。Wells评分评估患病可能性显示,95%的患者评分≥2分,其中中度可能性患病(2~6分)占62.5%,高度可能性患病(≥7分)占32.5%。实验室检查显示,80.0%的患者D -二聚体>0.5 mg/L,72.5%动脉血氧分压(PaO 2)<60 mmHg(1 mmHg=0.133 kPa),75.0%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35 mmHg,67.5%脑钠肽(BNP)>500 ng/L或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300 ng/L,47.5%心肌肌钙蛋白I(cTnI)>0.3 μg/L。经CTPA确诊率为88.6%(31/35);6例行肺通气/灌注显像确诊5例;4例行核磁共振肺动脉造影(MRPA)确诊。用sPESI评估病情程度显示,36例患者为中危〔sPESI≥1分26例,sPESI 0分但伴有右室功能不全(RVD)和(或)心脏生物学标志物升高10例〕,其中17例行溶栓+抗凝治疗,结果治愈8例,好转8例,死亡1例;18例行抗凝治疗,结果治愈9例,好转7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1例;1例右房黏液瘤致PE者行手术治疗,但最终死亡。另外4例低危患者均行抗凝治疗,治愈2例,好转2例。Wells评分联合CTPA确诊APE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95%可信区间为0.73~0.98, P<0.01),敏感度为74.2%,特异度为90.0%。 结论:DVT和慢性疾病是老年APE患者易患因素,并常伴有呼吸困难、胸闷和下肢肿痛,早期抗凝治疗预后良好;Wells评分对APE诊断有重要预测价值;血D -二聚体有重要的排除价值;CTPA检查为主要确诊手段,综合其他无创检查可进一步确诊;sPESI评分可提示危险分层,进一步指导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