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UPLC-LTQ-Orbitrap-MS技术分析越鞠丸水提物的化学成分及入血成分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系统分析越鞠丸水提物的化学成分及入血成分,为阐明越鞠丸抗糖尿病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依据.方法:基于UPLC-LTQ-Orbitrap-MS技术,结合对照品、碎片离子信息、数据库及相关文献信息,运用Xcalibur 2.1软件鉴定化学成分;通过比对空白血清、越鞠丸含药血清,分析入血成分;结合PharmMapper、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越鞠丸入血成分治疗糖尿病的作用靶点,Cytoscape软件做网络拓扑分析并筛选关键靶点,使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代表性入血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越鞠丸水提物中共鉴定出116种化合物,包括黄酮类、环烯醚萜类、有机酸类、核苷类等,并对化合物的药材来源进行归属,在此基础上,发现34种成分可入血;越鞠丸治疗糖尿病的关键靶点37个,咖啡酸、栀子苷、黄芩苷、小檗碱与PPARγ、AKT1、TNF的对接结果良好(结合能<-20kJ·mol-1).结论:通过系统分析越鞠丸水提物的化学成分及入血成分,发现34种入血成分可能是越鞠丸抗糖尿病潜在的有效成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基于UPLC-LTQ-Orbitrap MS探究生、炙甘草黄酮类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差异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探究甘草蜜炙前后黄酮类成分变化与其抗氧化活性的关系.方法:提取蜜炙前后甘草总黄酮,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线性离子阱高分辨质谱法分别进行含量测定及成分分析,采用总抗氧化能力测定法、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法、羟自由基清除法及 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法 4 种体外方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甘草蜜炙后总黄酮抗氧化活性明显提高,总黄酮含量较生品降低;质谱结果显示,生、炙甘草共有成分中甘草查耳酮A等 10 个黄酮类成分含量上升,反曲刺酮素B等 5 个成分含量下降,其中甘草查耳酮A含量提升最显著.结论:蜜炙甘草总黄酮抗氧化活性的提高可能主要在于生、炙甘草黄酮成分含量的差异,其中甘草查耳酮A含量的变化对总黄酮抗氧化活性的提升起重要作用,为甘草"生熟异用"研究提供了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基于UPLC/LTQ Orbitrap Velos MS的创伤性脑损伤代谢组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 联合非靶向和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检测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差异代谢物,并评估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2022 年 8 月至 12 月就诊的TBI患者(TBI组)和体检健康者(健康人对照组)各 40 例,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组合式高分辨质谱(UPLC/LTQ Orbitrap Velos MS)筛选并验证差异代谢物.记录 40 例TBI患者入院12h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和伤后6 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结合差异代谢物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结果 验证的 4 个差异代谢物(谷氨酸、尿酸、肌酐和乳酸)存在显著分离趋势,TBI组谷氨酸和乳酸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组,尿酸和肌酐水平显著低于健康人对照组;随着伤情加重,TBI患者谷氨酸和乳酸水平逐渐升高,尿酸和肌酐水平逐渐降低;影响预后不良的 4 种代谢物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 0.818,敏感性为 76.9%,特异性为 81.5%(P<0.05).结论 谷氨酸、乳酸、尿酸和肌酐与TBI患者病情密切相关,四者联合或可用于预测TBI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基于UPLC-LTQ-Orbitrap-MS和网络药理学探讨石榴花改善脂质沉积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9/30
目的:探讨石榴花改善脂质沉积(lipid deposition,LD)的作用机制.方法:CCK-8法测定石榴花提取物(pomegranate flower extract,PFE)及棕榈酸(palmitic acid,PA)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PA诱导HepG2细胞LD模型,实验分为PFE组、空白组(NC组)和模型组(PA组),油红O染色法测定细胞内脂质含量,GPO-PAP法测定细胞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UPLC-LTQ-Orbitrap-MS技术鉴定差异代谢物并进行代谢通路富集.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关键成分与核心靶点,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软件对关键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采用q-PCR检测PIK3CA、AKT1、MAPK、STAT3 mRNA的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PA组细胞内脂质、TC、TG含量显著升高(P<0.01),33种代谢物有显著差异(P<0.05);与PA组比较,PFE组细胞内脂质、TC、TG含量显著降低(P<0.05),10种代谢物显著回调(P<0.05).33种差异代谢物富集到与LD关联性强的甘油磷脂代谢通路.网络药理学得到PF的关键成分为白桦脂酸、木犀草素等,核心靶点为MAPK1、PIK3CA、AKT1、STAT3等.交集靶点主要通过调控PI3K-AKT、HIF-1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作用.关键成分与核心靶点均有较好的结合能力.q-PCR实验表明PFE可抑制HepG2细胞中MAPK、PIK3CA、AKT1 mRNA表达,促进STAT3的mRNA表达.结论:石榴花可改善HepG2细胞LD,代谢组学和网络药理学发现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甘油磷脂代谢、MAPK、STAT3基因表达及PI3K-AKT等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30
-
基于UPLC-LTQ-Orbitrap MS/MS法对粗茎秦艽药材不同初加工品化学成分的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9/2
目的 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不同加工方法下粗茎秦艽Gentiana crassicaulis药材次生代谢化合物的差异,为优化粗茎秦艽药材的加工及干燥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云南丽江产粗茎秦艽药材,分别进行产地和药厂加工,加工方式包括切片、原个子(不切片),干燥方式包括烘干、晒干和"发汗".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PLC-LTQ-Orbitrap-M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各样品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析,筛查其差异性的特征化合物.结果 共鉴定出44个化学成分.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果表明,根与芦头(根茎)的化学成分存在较大的差异,根的切片组、原个子组有明显区分.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表明,三年生药材质量优于二年生药材,根的质量优于芦头,切片组优于原个子组,不同干燥方法中晒干组药材的质量较优,药厂加工药材质量均优于产地加工药材,并分析得到各组间主要差异化合物.结论 粗茎秦艽药材加工时,建议选用三年生药材,去除芦头部位,并进行趁鲜切片及晒干处理.可为粗茎秦艽药材初加工工艺、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提供科学资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
-
高血压前期血浆代谢组学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高血压前期相关的血浆代谢变化.方法 选取53例高血压前期受试者,所有受试者血压3年内反复测量均在高血压前期范围.将该组受试者与年龄和性别匹配的53例血压正常受试者的血浆代谢谱进行比较.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LTQ-Orbitrap MS)分析法对代谢谱进行分析.结果 调整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吸烟、酗酒、血脂谱、葡萄糖和胰岛素后,高血压前期组受试者表现出更高水平的溶血卵磷脂(lysoPC),其中包含C14∶0、C16∶1、C16∶0、C18∶2、C18∶1、C18∶0、C20∶5、C20∶4、C20∶3及C22∶6,更高的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活性、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白介素6(IL-6)、尿8-异前列腺素F2 α,以及更高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LysoPC(16∶0)是对照组和高血压前期组的血浆代谢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ysoPC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呈正相关.调整混杂变量后,高血压前期组受试者LysoPC(16∶0)水平与ox-LDL、Lp-PLA2活性、8-异前列腺素F2α、ba-PWV和IL-6呈正相关.结论 与高血压前期相关的LysoPCs、Lp-PLA2活性、ox-LDL、尿8-异前列腺素F2α、IL-6和ba-PWV升高,表明LDL氧化升高过程中,Lp-PLA2催化PC水解,并导致氧化应激升高,从而促进炎症发展和增强动脉僵硬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UPLC/LTQ-Orbitrap-MS技术鉴定石斛碱在人肝微粒体中的代谢产物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通过UPLC/LTQ-Orbitrap-MS技术对石斛碱在人肝微粒体中的主要代谢产物进行鉴定与分析.方法:运用人肝微粒体体外温孵法,模拟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及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GT)酶反应体系,采用ThermoQ-Exactive型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系统分析,Hypersil Gold C18色谱柱(2.1 mm ×150 mm,1.9 μm),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3 mL· min-1,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检测.结果:通过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二级碎片离子信息,鉴定了石斛碱在入肝微粒体中Ⅰ相代谢的4个主要代谢产物,依次标记为M-250([M+H]+m/z250.180 1),M-262([M+ H]+m/z 262.180 0),M-280([M +H] +m/z 280.190 6),M-296([M+H]+ m/z 296.185 6),以及Ⅱ相代谢的1个主要代谢产物,标记为M-440([M]+m/z 440.227 8).结论:所建立的UPLC/LTQ-Orbitrap-MS测定人肝微粒体中石斛碱及其代谢产物的方法灵敏、快捷,可应用于石斛碱在人肝微粒中的代谢研究,同时为石斛碱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4个缬草醛类成分电喷雾质谱裂解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对11-乙氧基缬草醛、11-甲氧基缬草醛、去酰基缬草醛和缬草醛在电喷雾质谱下的裂解途径进行探讨.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组合式高分辨质谱联用(UHPLC-LTQOrbitrap MS)对4个缬草醛类对照品进行系统研究.色谱条件:采用UPLC BEH-C18色谱柱(1.7 μm,2.1mm×100 mm),流动相A为0.1%甲酸水溶液,B为乙腈,洗脱条件(0~20 min,85%A→50%A;20~25 min,50%A→20%A,25~30 min,20%A),流速为0.3 mL· 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88 nm,进样量2μL.结果:4个缬草醛类成分在正离子模式下均会形成m/z 177、149、78等基本碎片离子,而11-乙氧基缬草醛和11-甲氧基缬草醛主要形成m/z 161、m/z 133、m/z 105特征碎片离子,而去酰基缬草醛和缬草醛则会形成m/z 131、m/z 103等特征碎片离子.结论:该类化合物有着较强的裂解规律,可用于缬草醛类化合物的快速结构鉴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丹参多化学成分的UPLC-LTQ Orbitrap MS快速表征解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组合式高分辨质谱联用(UHPLC-LTQ Orbitrap MS)技术快速鉴别分析中药丹参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电喷雾(ESI)正、负离子电离模式对中药丹参化学成分进行数据采集,根据高分辨数据及二级质谱信息对丹参化学成分进行快速鉴定.结果:归纳总结了丹参酮IIA、丹酚酸B等标准品的特征碎片及质谱裂解规律,并根据高分辨数据及二级质谱信息对丹参化学成分进行快速鉴定,在丹参提取物中共鉴定出70种化合物,包括二萜类、酚酸类、醌类等.结论:该方法可快速对丹参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能够为丹参质量控制及药效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为复杂中药成分的全面表征提供一定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运用多维在线高效液相色谱-生物化学检测方法筛选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老年痴呆疾病的药效成分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生物化学检测 (HPLC-BCD) 多维在线联用分析方法,筛选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老年痴呆疾病 (Alzheimer disease,AD) 的药效成分.方法 运用HPLC-UV (紫外) -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2,2-联氮-二 (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 二铵盐 (DPPH/ABTS)、HPLC-UV-乙酰胆碱酯酶 (Ach E) 方法快速筛选银杏叶提取物中的自由基清除剂和Ach E抑制剂.以加兰他敏为阳性对照,考察在线HPLC-UV-Ach E方法的稳定性和重现性.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 (UPLC) -LTQ/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orbitrap MS) (UPLC-LTQ/orbitrap MS) 方法鉴定主要活性成分.结果 HPLC-UV-DPPH/ABTS方法检测到银杏叶提取物中的14个强抗氧化成分,而运用HPLC-UV-Ach E方法发现了3个Ach E抑制剂,通过UPLCLTQ/orbitrap MS方法鉴定了3个酶抑制剂分别为4-O-beta-glucopyranosyl-cis-coumaric acid、ginkgolide A和3-O-[2-O- (β-D-glucosyl) -α-L-rhamnosyl]quercetin.结论 实验建立的在线HPLC-BCD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重现性和稳定性,能够快速筛选银杏叶提取物中的抗氧化剂和Ach E抑制剂.为快速发现中药治疗相关疾病的有效成分提供一种有效、快速、便捷的分析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