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及"玄府理论"论卵巢早衰的针刺治疗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卵巢早衰(POI)是指40岁之前妇女卵巢功能减退甚至丧失导致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率不断上升.目前尚无治疗POI根治性药物,激素替代疗法存在停药后易复发,且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针刺疗法在治疗POI具有独特优势,且不良反应少."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玄府理论在妇科疾病防治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从中医妇科基础理论出发,以生殖轴为主线,基于玄府理论,治疗上重视调理脏腑功能、开郁玄府,以期为针刺治疗POI提供新颖的辨证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秦裕辉教授运用"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理论论治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经验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黄元御,清代著名医家,其代表性著作《四圣心源》的主要学术理论可概括为"土枢四象、一气周流",强调中气之升降浮沉是维持五脏六腑生理功能的基础,以脾土之气为轴,心、肺、肝、肾为轮,轴运轮转,推动心、肺、肝、肾四象互生互化互制,生生不息.基于"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理论结合秦裕辉教授临床实践探析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将其病因病机概括为"脾土衰败、湿浊困脾;肝木不足、癸水亏虚;木气郁滞、脾土壅塞",依"运轴行轮、运轮复轴、轴轮并运"之法,行"健土祛湿以复中焦,滋补乙木、润养癸水,疏达乙木、健运己土"之法,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辨证论治扩展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尤昭玲教授治疗轻中度宫腔粘连所致复发性流产经验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宫腔粘连是现代社会导致女性复发性流产的重要因素.尤昭玲教授从中西结合的角度出发,运用阴道三维超声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评估建立宫腔粘连的评分标准,通过判断宫腔粘连的不同程度决定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中西诊疗方案.对于轻中度宫腔粘连患者,提出带粘速孕,顺应月经的生理周期,从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学说论治宫腔粘连所致复发性流产,提出既需孕前调理助孕(月经期活血行气、清热化瘀;卵泡期补肾健脾、滋阴养血;排卵期温阳行气),同时也要注重孕后保胎,从而提高妊娠成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总编新年寄语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春晖渐,始更新。蓦然回首才发现时间如过隙白驹,2022年悄然过去,2023年就这样扑面而来。启一年更迭,待四序轮回。挥别壬寅虎,喜迎癸卯兔,在此新春之际,《中华地方病学杂志》编辑部向关心和支持本刊工作的各级领导、全体编委、审稿专家、各位作者、广大读者及工作在地方病战线的科研和防治工作者表达衷心的感谢及诚挚的新年祝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冯兴华"调肝理脾"论治口腔扁平苔藓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冯兴华教授依据中医经典《内经》《脾胃论》理论,结合当前社会环境和发病特点,提出从"调肝理脾"论治口腔扁平苔藓,同时对冯师的辨部位精准用药,火郁发之的风药应用,针对"天癸"特点用药等临床经验加以整理,以指导临床口腔扁平苔藓的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一种新型光敏粘合剂联合泊洛沙姆行血管吻合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光敏粘合剂联合温敏材料泊洛沙姆行血管吻合(简称H-P法)的可行性。方法: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合成光敏医用粘合剂聚癸二酸丙三醇丙烯酸酯(PGSA),并配制特定热敏特性P407组方。选取家兔20只,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H-P法吻合组和传统缝线吻合法组),每组10只,两组对照,记录两组每个血管吻合口吻合时间,术后6周行影像学及组织学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术中对两组家兔血管吻合所需时间进行记录,H-P法平均耗时为(12.0±3.7)min,传统缝线吻合法耗时(27.0±6.3)min,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②术后6周,超声多普勒、CT检测H-P法组和缝线组口通畅率均为100%;超声多普勒检测两组吻合口处血管内径的大小[H-P组(2.246±0.165)mm,缝线组(2.114±0.117)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H-P组和缝线组健侧与两组吻合侧血管内径分别为(2.369±0.157)mm和(2.180±0.15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③传统缝线组炎性细胞数目(321.6±43.5)较H-P法组(189.0±29.4)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H-P法行小血管吻合具有可行性,较传统的缝线吻合法具有一定的高效性和优越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从“乙癸同源”探讨雷公藤生殖毒性的中医药减毒思路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雷公藤广泛应用于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治疗,但其明显的生殖毒性使其临床应用及推广受到限制。目前针对雷公藤的生殖损伤,尚未有明确的解决方案。中医认为,雷公藤的生殖毒性当责之于其辛苦寒凉之性,久用可燥肝血、伤肝阳、耗肾精、损肾阳,破坏脏腑的气血阴阳平衡,致不孕不育。本文根据肝肾与人体生殖功能的联系,提出从“乙癸同源”角度认识雷公藤的生殖毒性,并依据“肝肾同治”思想探索雷公藤生殖毒性的减毒之法,以期为临床安全应用拓展中医理论思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妊娠期糖尿病与子代新生儿期代谢物水平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孕母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对新生儿代谢物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18年1月至12月在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孕母诊断GDM并活产分娩的580例单胎新生儿(GDM组),按照孕妇年龄1∶1匹配的非GDM单胎孕妇的新生儿580例作为非GDM组。新生儿生后3~7 d内进行遗传代谢病筛查。比较组间代谢物的差异,分析GDM与新生儿代谢物水平间的关系。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及多重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GDM组和非GDM组间新生儿代谢物中共有7种氨基酸及10种脂肪酸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GDM组子代血清中6种氨基酸和8种脂肪酸水平升高,而胡椒酰胺[(140.79±32.60)与(150.26±35.46)μmol/L, t=-4.733, P<0.001]、棕榈酰肉碱[(2.59±0.81)与(2.73±0.82)μmol/L, t=-2.940, P=0.003]及二十四碳酰肉碱[(0.066±0.022)与(0.069±0.022)μmol/L, t=-1.937, P=0.042]水平下降。多重线性回归发现,校正母亲孕次、产次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和性别后,GDM与子代新生儿期3种氨基酸呈正相关,分别是半胱氨酸( β=0.012)、同型半胱氨酸( β=0.263)和亮氨酸( β=4.225);与2种氨基酸呈负相关,分别为甘氨酸( β=-6.271)和胡椒酰胺( β=-9.885)。GDM与子代新生儿期8种脂肪酸呈正相关,分别是丙酰肉碱( β=0.214)、丁酰肉碱( β=0.014)、3-羟基丁酰肉碱( β=0.006)、异戊酰肉碱( β=0.009)、3-羟基异戊酰肉碱( β=0.024)、二十六碳酰肉碱( β=0.001)、癸二烯酰肉碱( β=0.045)、十八碳二烯酰肉碱( β=0.128);与2种脂肪酸呈负相关,分别为棕榈酰肉碱( β=-0.119)和二十四碳酰肉碱( β=-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结论:GDM与多种新生儿氨基酸和脂肪酸代谢物水平存在相关关系,提示GDM可能影响子代生命早期的氨基酸和脂肪酸的代谢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网状轮换定位卡在腹部手术磺达肝癸钠皮下注射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网状轮换定位卡在腹部手术磺达肝癸钠皮下注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4—10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40例腹部手术行磺达肝癸钠皮下注射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4例,女66例;年龄为(58±9)岁。140例患者中,70例行常规皮下注射,设为对照组;70例采用腹部网状轮换定位卡行皮下注射,设为试验组。观察指标:(1)皮下注射情况。(2)皮下注射后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结果:(1)皮下注射情况。两组患者皮下出血和皮下硬结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皮下注射后情况。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和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与常规皮下注射比较,腹部网状轮换定位卡用于腹部手术磺达肝癸钠皮下注射,可降低患者皮下出血和皮下硬结比例,减轻患者痛苦并提高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达肝素钠引起血小板减少合并动脉血栓形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1例64岁男性患者因膀胱鳞状细胞癌行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给予达肝素钠注射液5 000 U皮下注射、1次/d抗凝治疗。第8天,患者血小板计数(PLT)从术前132×10 9/L降至65×10 9/L。第10天,患者出现左侧大腿乏力、肿胀、皮温低、皮肤发绀;PLT 22×10 9/L,血清肝素/血小板因子4复合物抗体检测呈阳性,左下肢CT血管造影示左侧髂总动脉血栓形成,诊断为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伴血栓形成。停用达肝素钠,改用磺达肝癸钠7.5 mg皮下注射、1次/d。2 d后患者左侧大腿肿胀等症状好转,PLT 62×10 9/L;8 d后患者左下肢肿胀消退,PLT恢复正常(128×10 9/L);18 d后左下肢CT血管造影提示左侧髂总动脉血栓部位血管再通,PLT 185×10 9/L。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