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阳化浊方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探讨温阳化浊方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22年3月期间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和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产科240例再次妊娠的脾肾阳虚证URSA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于孕前3个月至孕后8~12周规律口服温阳化浊方治疗,分为中药组(120例)及对照组(120例)。比较两组妊娠结局、围产期结局及产科并发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温阳化浊方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中药组活产率[86.67%(104/120)]、持续妊娠率[90.00%(108/120)]均高于对照组[71.67%(86/120), P=0.004;75.00%(90/120), P=0.002],早期流产率[10.08%(12/119)]低于对照组[25.86%(30/116), P=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围产期结局及产科并发症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应用温阳化浊方能显著改善URSA患者的活产率( OR=8.818,95% CI:3.556~21.871, P<0.001)和持续妊娠率( OR=11.261,95% CI:4.262~29.751, P<0.001)。 结论:孕前及孕期使用温阳化浊方治疗可显著提高脾肾阳虚证URSA患者的活产率及持续妊娠率,改善URSA患者的妊娠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肾虚血热型胎漏辨治思路及验案举隅
编辑人员丨1秒前
肾虚血热型胎漏的基本病机为肾水不足致虚热内生,加之血分蕴热,扰及冲任,冲任不固,迫血妄行,而成胎漏。本病多表现为妊娠期间阴道下血,腰膝酸软,心烦少寐,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滑数或细数之肾虚有热之征象,治疗时应抓主症、顾兼症,谨守病机,随证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基于“预培其损”理论的中药复方防治反复着床失败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秒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女性可能经历反复着床失败。在“预培其损”理论指导下,中药复方可在IVF-ET前通过抗氧化应激、改善线粒体功能、减少细胞过度凋亡等途径,提高夫妻双方精卵质量以获取高质量胚胎;可促进血管生成、抗氧化应激、调节雌孕激素受体含量、调节免疫改善女性子宫内膜容受性,以利于胚胎植入;还可在移植后发挥补益脾肾、顾护胎元作用,以助着床,亦可缓解移植时患者的焦虑情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高乙型肝炎病毒载量孕妇妊娠中晚期应用替比夫定或富马酸替诺福韦酯抗病毒治疗效果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分析比较高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载量孕妇妊娠中晚期应用替比夫定或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产科门诊进行产前检查发现为慢性HBV感染,并在妊娠中晚期进行抗病毒治疗的506例孕妇,回顾性分析其抗病毒治疗效果和母儿安全性。根据服用药物分为TDF组和替比夫定组。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的HBV DNA下降程度及转阴率、HBV母婴传播率、肝功能复常率,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出生缺陷,以及早产率等。统计学分析采用 χ2检验、独立样本 t检验或秩和检验。 结果:替比夫定组为239例,TDF组为267例,两组孕妇治疗前HBV DNA分别为(7.83±0.75) lg IU/mL和(7.82±0.66) lg IU/mL;分娩前两组的HBV DNA分别为2.91(1.20) lg IU/mL和2.83(1.01) lg IU/mL,两组中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孕妇的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复常率分别为95.00%(38/40)和98.18%(54/5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0.097, U=1.040, χ2=0.767,均 P>0.05)。TDF组和替比夫定组CHB孕妇产后1个月的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85.45%(47/55)和82.50%(33/40),ALT复常率分别为94.55%(52/55)和92.50%(37/40),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χ2=0.152、0.164, P=0.697、0.687)。替比夫定组和TDF组HBV母婴传播率分别为0.43%(1/231)和0(0/2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127, P=0.288)。替比夫定组产后选择继续服药患者中,2例于产后11个月HBV P区rt204位点出现耐药突变,改为TDF治疗;而TDF组未发现病毒反弹和变异。替比夫定组无明显肌酸激酶升高,TDF组无明显钙磷代谢异常。TDF组与替比夫定组之间早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7%(21/267)比4.18%(10/239), χ2=2.970, P=0.085]。TDF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为(3 204.72±490.50) g,低于替比夫定组的(3 374.31±467.50) 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780, P<0.01)。治疗过程中无孕妇因不能耐受药物而终止治疗,无一例新生儿存在药物相关的出生缺陷,母儿安全性良好。 结论:高HBV载量孕妇妊娠中晚期初次应用替比夫定或TDF均能达到阻断HBV母婴传播效果,安全性可,但对于产后选择继续服药或者CHB患者,可优先选择耐药率低的TDF,以减少耐药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饮食运动管理联合中医治疗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产妇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探讨饮食运动管理联合中医治疗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产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216例,采用住院编号奇偶数字排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妊娠期高血压病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饮食运动管理联合中医治疗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压血脂、免疫功能以及母婴结局。结果:实施饮食运动管理联合中医治疗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血脂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免疫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饮食运动管理联合中医治疗干预可有效控制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血脂,显著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为患者获取良好母婴结局具有积极意义,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中医护理技术在妇产科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1秒前
对现有中医护理技术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为妇产科疾病的临床中医护理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推动中医护理技术在妇产科的广泛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化瘀宁坤液灌肠加药渣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评价化瘀宁坤液灌肠加药渣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0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化瘀宁坤液灌肠加药渣外敷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症状评分,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 GQOLI-74)评价患者生活质量,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RP、TNF-α水平;记录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51/53)、对照组为83.0%(44/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970, P=0.026)。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 t=8.205, P<0.01);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7.503、8.786、7.798、9.353, P值均<0.001);血清CRP[(4.52±3.46)g/L比(8.23±3.35)g/L, t=5.608]、TNF-α[(1.00±0.35)μg/L比(1.52±0.28)μg/L, t=14.551]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1)。 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化瘀宁坤液灌肠及药渣外敷可有效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综合性模拟产房技能训练结合改良式目标教学在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探讨综合性模拟产房技能训练结合改良式目标教学在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产科实习的护生84人作为研究对象,按实习护生进科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研究组采用综合性模拟产房技能训练结合改良式目标教学。通过理论考核、技能操作考核及教学满意率评价两组实习护生的教学效果。采用SPSS 22.0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研究组实习护生理论考核总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病例分析题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实习护生实践技能操作和综合素质能力评价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实习护生教学满意率为80.95%(34/42),研究组实习护生教学满意率为97.62%(4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10, P=0.014)。 结论:综合性模拟产房技能训练结合改良式目标教学可提高产科实习护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力,提高实习护生的教学满意率和产科护理教学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双轨延续性健康宣教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探讨个体化与普遍化相结合的双轨延续性健康宣教应用于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的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9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入院均行手术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但在整个研究周期中,受各种因素影响部分患者从研究中脱落,最终研究组45例(个体化与普遍化相结合的双轨延续性健康宣教)和对照组45例(常规延续性健康宣教)完成研究,在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由接受过相关培训的妇产科护士采用自制健康知识知晓度调查问卷、自护能力评定量表(ESCA)、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简易生命质量量表(SF-36),分别对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自我护理能力、应对方式及生命质量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干预后健康知识知晓度为(42.23 ± 2.58)分,对照组为(35.71 ± 3.26)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4.508, P<0.01);研究组干预后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总分分别为(9.45 ± 1.58)、(11.82 ± 1.63)、(61.12 ± 6.52)、(10.56 ± 1.33)、(31.83 ± 2.21)分,对照组分别为(5.34 ± 0.75)、(7.85 ± 0.92)、(68.23 ± 6.45)、(6.35 ± 0.94)、(19.54 ± 1.26)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11.025~16.444,均 P<0.05);研究组干预后面对、回避、屈服分别为(19.39 ± 3.29)、(10.58 ± 2.40)、(9.20 ± 3.12)分,对照组分别为(15.97 ± 3.77)、(14.56 ± 3.00)、(13.02 ± 2.50)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4.459、6.762、6.220, P<0.01)。研究组干预后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活力、总体健康分别为(80.23 ± 8.12)、(22.19 ± 2.63)、(44.98 ± 4.25)、(76.25 ± 7.64)、(69.58 ± 6.23)、(70.05 ± 7.22)、(78.31 ± 7.52)分,对照组分别为(59.63 ± 5.14)、(52.37 ± 5.38)、(41.16 ± 4.73)、(57.28 ± 5.36)、(55.25 ± 5.27)、(46.89 ± 4.52)、(48.96 ± 4.37)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3.630~11.870, P<0.05)。 结论:实施个体化与普遍化相结合的双轨延续性健康宣教应用于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的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与积极应对的能力,从而改善其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疏肝调神针刺法的临床应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秒前
山东省名老中医单秋华教授结合中医理论与临床经验提出的疏肝调神针刺法临床应用广泛、疗效确切,可治疗精神类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等内科疾病,以及皮外伤、五官科病症、乳腺疾病等外科疾病,亦可治疗妇产科及儿科疾病;可通过调节痛觉传导改善患者偏头痛症状,还可改善创伤性应激障碍脑功能异常。疏肝与调神在临床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医者临证时亦应做到调神与治神相结合。疏肝调神针刺法为临床治疗提供了较好思路,但目前相关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机制研究亦明显不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