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频脉冲电刺激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中频脉冲电刺激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选择2018年7月-2021年12月本院9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常规间歇牵引+中频脉冲电刺激,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VAS量表评估疼痛程度,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功能障碍程度及生活质量,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5.56%(43/45)、对照组为82.22%(37/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4.05, P=0.044)。联合组治疗后腰背疼痛、骨节酸楚、膝部酸软、活动不利积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18.40、15.81、15.40、26.50、59.58, P<0.01),JOA评分高于对照组( t=5.62, P<0.01),ODI低于对照组( t=9.43, P<0.01);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联合组VAS评分降低较对照组表现出时间效应、组间效应( F值分别为240.00、17.19, P<0.01),且下降幅度与治疗方式间有交互作用( F=6.66, P<0.01)。 结论:中频脉冲电刺激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有助于减轻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腰椎功能障碍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康复路径护理联合中频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康复路径护理联合中频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于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康复路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频电刺激治疗。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格拉斯哥-庇斯布赫昏迷分度表(G-PCS)、Fugl-Meyer肢功能运动评分量表(FMA)及Barthel指数对干预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NIHSS、G-PCG、FMA及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有所降低,而G-PCG、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显著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康复路径护理联合中频电刺激有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频治疗技术增加家兔背阔肌容积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中频治疗技术对家兔背阔肌容积增加的作用。方法:2022年4—10月,于清华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开展。15只成年新西兰白兔分为A、B、C组,每组5只。右侧背阔肌为实验侧,左侧背阔肌为对照侧。分别对应A组6档(7.062 mA)、B组9档(10.593 mA)、C组12档(14.124 mA)3个不同档位的电流强度。分别于实验12、24、36次后用超声采集背阔肌肌肉厚度数据,并于电刺激36次结束后,取背阔肌标本测量活体肌肉厚度、湿重,分别送HE染色、MASSON染色。结果:A、B组在电刺激12、24、36次后超声采样显示,右侧背阔肌厚度均较左侧增加,B组右侧较左侧厚度增加37.89%。A、B组电刺激36次后采集的湿重数据显示,右侧背阔肌湿重均较左侧增加,B组右侧较左侧肌肉质量增加5.04%。结论:中频治疗技术的不同电刺激模式可引发肌纤维增粗或萎缩。中频治疗技术的9档(10.593 mA)可成为诱导肌纤维增粗的适宜选择,12档(14.124 mA)可成为诱导骨骼肌变纤细的适宜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眶内穴位电针干预对颅脑外伤后动眼神经麻痹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眶内穴位电针干预对颅脑外伤后动眼神经麻痹的疗效和动眼神经功能的改变。方法:将纳入的60例颅脑外伤后动眼神经麻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眶内穴位电针刺激治疗,采用疏密波(疏波1 Hz,密波20 Hz),30 min/次,1次/日,每周5 d,共治疗8周;对照组给予调制中频电治疗,采用变频调制,中频载波频率4.0 kHz,低频调制频率0.2~150 Hz,20 min/次,1次/日,每周5 d,共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的睑裂高度、瞳孔直径、对光反射评分、眼球运动功能评分、动眼神经功能评分及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睑裂高度[(6.16±1.96) mm]、瞳孔直径[(4.75±1.33)mm]、对光反射评分[(0.53±0.68)分]、眼球运动功能评分[(0.83±1.05)分]、动眼神经功能评分[(2.99±3.45)分]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4.85±1.92)mm、(5.78±1.16)mm、(0.83±0.75)分、(1.53±1.17)分、(5.64±3.57)分],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66.67%),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眶内穴位电针刺激治疗对颅脑外伤后动眼神经麻痹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动眼神经麻痹后出现的眼肌运动功能障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联合中频脉冲电刺激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联合中频脉冲电刺激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2年3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及内分泌科老年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依据随机表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给予中频脉冲电刺激加常规康复运动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运动神经电生理指标[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motor evoked potentials,MEP)、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entral motor conduction time,CMCT)]、运动功能[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FMA)]、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相关评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trok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SS-QOL)、改良 Barthel 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评分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hina Stroke Scale,CSS)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结果 (1)血糖水平:治疗1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均有所下降,降血糖效果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糖水平下降幅度更大(P<0.05).(2)运动神经电生理指标:两组各项指标(MEP、CM-CT)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3)上肢、下肢FMA评分:治疗12周后,对照组和治疗组评分均有明显升高,且治疗组分值提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各项评分(SS-QOL、MBI)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得分上升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5)神经功能评分: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NIHSS、CSS、SDS)均有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各项评分降低幅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联合中频脉冲电刺激可有效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有利于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揿针治疗癌症相关性失眠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系统评价揿针治疗癌症相关性失眠(cancer-related insomnia,CR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电子数据库中检索自建库至2023年12月揿针治疗CRI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由2名评价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文献并进行数据提取,采用RevMan 5.3.0软件进行数据的整合分析.结果 检索到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6篇,共计50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揿针治疗可显著降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总分[MD=-2.31,95%CI(-2.84,-1.78),P<0.00001].同时治疗组的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效率和日间功能均优于对照组;揿针治疗CRI在提高总有效率方面有优势[RR=0.38,95%CI(0.26,0.57),P<0.00001],且在每日1~3次的中频次刺激下,可通过延长疗程来提高疗效[12 d:MD=-2.17,95%CI(-3.75,-0.59);28 d:MD=-2.41,95%CI(-3.15,-1.66)];在达到或超过15 d的较长疗程治疗下,每日1~3次的中频次刺激比低于每日1次的低频次刺激疗效显著[中频次:MD=-2.41,95%CI(-3.15,-1.66);低频次:MD=-1.50,95%CI(-3.38,0.38)].安全性方面,有2篇文献报道轻微不良反应,1篇文献报道不良反应不明,其余均未报道不良反应.结论 揿针治疗可显著改善CRI患者睡眠,在提高睡眠质量方面具有优势,安全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温针灸结合电脑中频刺激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4/8/10
目的:探讨温针灸结合电脑中频刺激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 2021年 1月—2023年 1月本院收治的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 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温针灸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电脑中频刺激,2组均治疗观察 4周,对比 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第 1、2、4周,联合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IL-6、TNF-α、CRP含量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结合电脑中频刺激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能减少并发症,改善炎症,缓解患者疼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温阳化饮汤联合调制中频电疗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观察温阳化饮汤联合调制中频电疗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PCOS-HA)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EXCEL软件生成对应随机数字并以1∶1∶1的比例,将纳入观察的60例PCOS-HA患者分为温阳化饮汤组、温阳化饮汤联合调制中频电治疗组(联合组)、西药组各20例.西药组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温阳化饮汤组予温阳化饮汤治疗,联合组予温阳化饮汤联合调制中频电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经周期.评估各组治疗前后月经周期变化、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刺激素(FSH)、Ferrimnan-Gallway(F-G)评分、痤疮Rosefiled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3个月,调经总有效率温阳化饮汤组35.0%,联合组45.0%,西药组85.0%;治疗6个月,调经总有效率温阳化饮汤组65.0%,联合组75.0%,西药组90.0%;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时,调经总有效率温阳化饮汤组50.0%,联合组70.0%,西药组30.0%.治疗结束后,3组T、LH/FSH、F-G评分、Rosefiled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3组组间T、LH/FSH、F-G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3组间Rosefile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温阳化饮汤组、联合组Rosefile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Rosefiled评分均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温阳化饮汤、温阳化饮汤联合调制中频电治疗PCOS-HA均能调整生殖激素水平,改善临床症状,且联合治疗相较于西药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具有更好的远期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光刺激颜色和模式变化对脑电α波同步影响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4/6/15
针对α波同步和刺激颜色是否相关,提出用双眼同频和双眼双频刺激模式,频率在低频(fI±3)Hz、中频(2fI±3)Hz和高频(4fI±3)Hz取值(颜色取红、绿、蓝,fI为α波自发频率),以归一化香农熵为评价α波同步程度指标,研究刺激模式和颜色组合变化对α波同步影响.结果表明:在低、中或高频段内,在双眼双频或双眼同频模式下,无论是红、绿或蓝光刺激,α波相位同步程度随刺激频率变化均呈"阿诺德舌头"形状,且红色>绿色>蓝色(同步程度);在双眼双频及不同颜色光作用下,一只眼刺激频率改变,则另一只眼的α波同步受到影响.该结果为认知障碍疾病诊断和治疗新方法研究提供新思路,刺激频率、颜色和模式组合可解决脑机接口技术的刺激频率选择局限性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不同频率rTMS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对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及前瞻性记忆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讨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对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D)及前瞻性记忆的影响.方法 120例A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频刺激(1 Hz)组、高频刺激(10 Hz)组和对照组(伪刺激)各40例.低频刺激组和高频刺激组均采用"8"字线圈刺激左背外侧前额叶(DLPFC)区、左侧颞叶区,对照组刺激部位及刺激方式同上,但不通电.治疗前后采用AD评定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神经精神量表评分(NPI)、AD行为病理评定(BEHAVE-AD)量表评分、剑桥前瞻性记忆测试(CAMPROMPT)量表、Zarit照料者负担(ZBI)量表评估患者认知、精神行为、前瞻性记忆和总体疗效/照顾者负担差异.结果 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ADAS-Cog记忆因子、语言因子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低频刺激组和高频刺激组记忆因子、语言因子、总分及ZBI评分均降低,MMSE评分升高,且高频组因子评分变化程度大于低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低频刺激组和高频刺激组NPI、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分明显降低,且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低频刺激组和高频刺激组的事件记忆(EBPM)、时间记忆(TBPM)、CAMPROMPT评分均明显提高,且高频组因子评分显著高于低频组(P<0.05).低频刺激组和高频刺激组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TMS可以有效改善AD患者BPSD及前瞻性记忆,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照料者负担,但高频和低频刺激之间的疗效差异不明显,可需扩大样本量,纳入中频刺激进一步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